陈洁:浅析《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论文

陈洁:浅析《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论文

摘要:《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一文主要对苏维廉有关音乐的看法以及对中国音乐的主张做出了简单的剖析。笔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总结了几点文章的精华之处与不足。

关键词: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 传统文化

《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一文主要论述了在19世纪60年代左右传教士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主要看法以及对中国音乐的论述。文章对传教士做了一个相应的专题,文章共分为四个论述方面:第一,介绍了苏维廉其人;第二,介绍了苏维廉有关中国音乐的看法;第三,介绍了苏维廉有关利用中国音乐的主张;第四,介绍了苏维廉与中国工尺谱。

文章在介绍苏维廉本人时比较详细。苏维廉,1861年出生于英国,在19世纪60年代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及中文系主任,后被派遣到中国传教,受到当时清政府的嘉奖,做了一名传教士。他很注重基督教,曾经把整部《新约全书》翻译成温州方言。他于1935年去世。后由他人接手在牛津大学职位。

文章的精华之处在于作者从苏维廉的角度看到了苏维廉有关中国音乐的看法以及苏维廉有关利用中国音乐的主张。这篇文章不是从学术的角度来介绍中国音乐的,从他的标题可以看出来,他来中国的目的是为中国传播福音。和很多音乐家一样,音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媒介,只是所达到的目的不同罢了。苏维廉首先批判了西方人普遍对于中国音乐的无知,又简单介绍了当时我国清政府的状况。工尺谱作为记录音乐的工具,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但作为教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他对于中国音乐的论述,使许多西方人扭转了对中国音乐的认知。最后的结语部分,作者提及了西方音乐虽然健全,但中国音乐一样有它的可取之处。有很多接受西洋音乐教育的中国人以能弹西洋大曲子为荣,而不屑于弹奏音乐,尤其是和声的训练,更是不屑一顾。苏维廉的案例还告诉我们,在中西交流的这个问题上,传教士的作用是双向的。传教士不仅是西方音乐的传播者,而且也是中国音乐传统的吸收者,他们在充当老师的同时,也扮演着学生的角色。在对待中国本土音乐这个问题上,西方传教士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在空间上都没有变化的整体。在清政府时期虽然随着中国国势的衰落,中国音乐在西方人眼中日趋衰落,但这并不是说明中国音乐在所有西方人眼里都持有否定态度,不同的传教士观点也不完全一致。作者就将他的分析视角明确并且分析出来。

第二,扶贫参与人员的执行能力水平对扶贫的成果有重要的影响。此外,除了扶贫项项目与资源的管理能力和贫困户的参与力度之外,加强对贫困信息的建设和发展自身的能力非常的重要。

本文的优点在于段落清晰,表达简洁明了。作者将苏维廉有关利用中国音乐的主张介绍得也比较详细,使不屑于学习中国传统音乐而过分崇拜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文中对于中国的音乐工尺谱的介绍也很完整,对中国传统音乐苏维廉也有着独特的看法,作者把这些看法一一列举出来,使读文章的人可以对中国音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也有一定的缺点。其中,在讲述苏维廉对于传统音乐的看法时,过分强调了中国音乐的优势,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加以详细说明,使读者看得一知半解。比如中国音乐的具体分类以及它的文化背景、传承方式等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在这些方面加上一些个人见解。

在我国书籍中中国古代音乐的作品非常多,例如“声音之体,限于舒疾”“声比成音”“克谐之音”。而作者在写作时还提及了工尺谱的运用,而这对于本身是学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都是很陌生的,我们的老师一直在强调我们要弹奏李斯特、莫扎特、贝多芬等,其实这些大家的作品我们真的了解吗?换句话说,我们不排斥外来文化,同时也支持文化融合,但是毕竟我们是不同国度的人,生活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很多都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但是我们中国人的音乐不一样,我国的十二平均律、工尺谱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的瑰宝,只有我们学音乐的人自己先热爱、先理解,才可以用尽量通俗的方式去教给我们的学生,这样中华民族的音乐才能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是一篇值得大家阅读的文章,通过文章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在民间的流传程度、一个西方传教士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的认知以及清朝时期我国音乐文化的时景、西方国家对中国音乐的看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写作以及对传教士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帮助。

旋转超声加工用的工具为电镀或烧结金刚石工具,其结构尺寸、质量大小对超声振动共振频率和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设计中在变幅杆末端采用ER夹头夹紧工具,可以实现快速更换刀具,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具有更广的适应性,但也会导致谐振频率、位移节点位置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安装不同尺寸刀具以及不同刀具安装位置的换能器进行分析。表4是安装不同尺寸刀具时换能器在20 kHz附近的纵振模态下,频率、位移节点位置和应力的变化情况,表中刀具夹持长度均为15 mm。

参考文献:

[1]宫宏宇.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01).

[2]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3]钱仁康.中法音乐交流的历史和现状[A].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上册)[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414.

[4]J.W.H.John.Our Book Table[J].Chinese Recorder,1887.

[5]李士钊.关于中国二三十年代音乐教育情况的片断回忆[J].齐鲁艺苑,1981(01).

[6]韩国鐄.音乐的中国[M].台湾:志文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陈洁,女,云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标签:;  ;  ;  ;  ;  ;  ;  ;  ;  ;  ;  

陈洁:浅析《传教士与中国音乐:以苏维廉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