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贫困居民对旅游扶贫影响的感知程度是旅游扶贫效果的体现。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研究贫困居民生活感知对旅游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为实施精准扶贫提供合理的依据。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的概念模型,探讨了贫困居民生活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评价由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经济条件、社会和谐、扶贫参与、生态环境、生活成本七个维度构成。基础设施对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为经济条件、社会和谐、扶贫参与、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生活成本。其中,生活成本与满意度表现为负相关。贫困居民个人属性特征对生活感知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验证了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的形成机制,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扶贫;生活感知;满意度;天堂寨
一、引言
随着国家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区的贫困居民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如何去评价贫困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进入门槛不高,能帮助贫困居民摆脱贫困局面,让贫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因此,从旅游扶贫视角关注贫困居民生活质量及评价指标对于贫困区的扶贫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学者把居民生活感知与居民参与联系起来,从居民生活感知的角度说明参与程度。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的制定是产生旅游扶贫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1],居民参与旅游扶贫越深入,经济地位越高,对参与旅游带来经济方面的感知越强烈[2]。国内近年来关于旅游地居民生活感知的研究不断增加,如旅游地居民生活感知影响因素[3-6]、旅游地居民生活感知评价[7-9]、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感知[10-13]。综上所述,研究多集中在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感知方面,研究旅游地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有所涉及,但从旅游扶贫视角探索贫困居民生活感知体系较少。
学者认为贫困的指标不仅仅是收入,还包括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多维贫困因素。多维贫困指数涵盖了单位家庭的关键评价因素,使用包括教育、环境等10个主要变量来测算贫困水平。以国家贫困县金寨县天堂寨镇为例,以贫困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多维扶贫理论,构建多维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评价指标,并分析影响贫困居民生活感知的因素,对天堂寨镇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实施精准扶贫提供合理的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获取
天堂寨镇位于金寨县西南端,与风景秀丽的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紧密相连,天堂寨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于一体。天堂寨镇位于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全镇总人口1.8万人,农业人口1.6万人,扶贫任务艰巨。天堂寨镇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金寨县天堂寨镇以国家5A级风景区资源为依托,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功能服务配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该镇把旅游服务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数以千计的当地居民因从事旅游经营活动而致富,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旅游扶贫效果明显。
数据收集采用的是随机抽取贫困人口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地点为天堂寨镇的渔潭村、马石村、前畈村,均为安徽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有效率为86.6%。被调查者分布情况如下表1:
表1 调查样本构成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居民属性 样本数 占比(%)性别 男 150 49.5女153 50.5年龄(岁)20-30 86 28.4 31-50 177 58.4 51-60 26 8.6 61以上 14 4.6收入水平(元)<500 4 1.3 500-1000 5 1.7 1000-2000 76 25.1 2000-3000 218 71.9小学及以下 15 4.9初中 80 26.4高中 175 57.8大专及以上 33 10.9家中是否有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程度198 65.3否105 34.7是
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它具有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的功能,并且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在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影响因素中,有些潜在变量是不能够直接测量的,但可以通过观察变量来测量。因此,本研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包括两个基本模型:测量模型、结构模型。可用公式为:
首先,梳理旅游扶贫和贫困居民生活满意度及感知的的相关文献,借鉴学者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评价指标,选取的指标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收入[14]、改善通讯设施[15]、促进文化传承、改善文化设施、改善交通设施、提高语言水平[16]、促进邻里和谐、促进家庭和谐、提升本地知名度[17]、增强环保意识、改善环境质量等13个指标。
其次,借鉴多维扶贫理论,旅游扶贫包括经济、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方面扶贫,因此除了上述的经济扶贫指标,又选取了增加教育和培训机会、改善教育设施、改善卫生设施、改善医疗设施、改善文娱设施、改善环境设施、美化社区环境、改善住房条件、改善水电条件、优化家庭资产、改善健康、改善燃料使用类型等12个评价指标。
(2)从收入水平看,收入水平越高的群体心里期望越大,对各种要素的期望就越高,很难得到满足,生活感知满意度较低。相反,收入低的群体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满意度较高。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共选取旅游扶贫视角下贫困居民生活感知评价指标30个,主要涉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和谐、旅游扶贫参与、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成本方面。
(二)研究方法
模型测算结果表明 (表6),除假设H7,其余的6个假设基本成立。它们对生活感知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是:基础设施>经济条件>社会和谐>扶贫参与>文化教育>生态环境。
首先,把数据录入SPSS23.0软件,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按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公因子,并剔除因子载荷小于0.5或提取共同度小于0.4的题项。
2.结构方程模型
2) 8台中压柴油发电机组,额定功率为3 750 kVA,额定转速为900 r/min,每2台接入1段中压母排,布置在一个独立的机舱内。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活感知特征等,生活感知特征调查的重点是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评价。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步骤如下:
式 (1)和式 (2)为观测模型。式中:x为外生潜变量ξ的观测变量;y为内生潜变量 η的观测变量;Λx与 Λy分别为x和y的因素负荷量;δ是x的测量误差,ε为y的测量误差。式 (3)为结构模型,其中B为内生潜变量系数矩阵,Γ为外生潜变量系数矩阵,ζ为结构模型中无法预测到或解释到的误差项,称为残差[18]。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探讨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影响因素。
三、实证分析
(一)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了降低30个评价指标存在的共线性,删除了相关性低的评价指标,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将30个评价指标转化为调查问卷的问题,请贫困居民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效度分析中,KMO统计量值为0.886,巴特勒球形检验的 P值为 0.000,由此可见调查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抽取公因子,将所得的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后,以特征值大于1和因子载荷大于0.5为标准,提取出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28个评价指标(其中,改善健康、优化家庭资产两个指标被剔除)。28个指标涵盖了经济条件、基础设施、扶贫参与、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等7个维度的满意度(表2)。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不改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付出了重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始终成为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全党必须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本文对PAP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PAPP单独的添加到PA6中,研究了不同添加量下PAPP对PA6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同时,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聚焦磷酸哌嗪的合成表征及其在PA6中的阻燃效果,由于时间关系,力学性能的测试尚未涉及,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聚焦磷酸哌嗪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
结果表明,7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849%,可以解释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的大部分信息,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第一个主因子的贡献率为18.171%,包含的变量为改善卫生设施、改善交通设施、改善医疗设施、改善文娱设施、改善环境设施、改善通讯设施,体现了旅游扶贫提升社区基础设施的满意度。第二个主因子贡献率为12.798%,包括增加教育和培训机会、改善教育设施、促进文化传承、改善文化设施、提高语言水平,反映贫困居民对于旅游扶贫改善教育条件的满意度。
运用公式对文物的时空分布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用各类型文物数量Xij减去平均值的差值除以标准差Sj,Rj为j类型文物的分布指数[24].
表2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潜变量 测量题项 因子载荷 均值 标准差 贡献率%基础设施改善卫生设施 0.883 3.94 0.956 18.171改善交通设施 0.866 3.95 0.927改善医疗设施 0.834 3.75 0.908改善文娱设施 0.808 4.09 0.786改善环境设施 0.720 3.11 0.772改善通讯设施 0.712 4.13 0.739增加教育和培训机会 0.841 4.36 0.625 12.798文化教育改善教育设施 0.784 4.35 0.725促进文化传承 0.665 4.12 0.883改善文化设施 0.637 4.19 0.715提高语言水平 0.544 4.10 0.798增加就业机会 0.914 3.63 1.160 11.877经济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0.902 3.70 1.050改善扶贫收益分配 0.852 3.68 0.899提高收入 0.566 3.83 1.065社会和谐促进邻里和谐 0.894 4.33 0.600 10.640提升本地知名度 0.834 4.20 0.591提高道德水平 0.818 4.33 0.678促进家庭和谐 0.815 4.10 0.576提高扶贫精准 0.858 3.42 0.952 9.672扶贫参与提高旅游决策参与度 0.790 3.30 1.296提高旅游开发参与度 0.769 3.53 1.176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 0.909 3.91 0.720 8.621增强环保意识 0.883 3.68 0.540美化社区环境 0.846 3.58 0.545生活成本改善住房条件 0.940 3.79 0.635 9.070改善水电条件 0.912 3.65 0.682改善燃料使用类型 0.907 3.66 0.603
第三个主因子贡献率为11.877%,包含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扶贫收益分配,反映了贫困居民对于旅游扶贫提高经济收入和改善经济条件的满意度。第四个主因子贡献率为10.640%,包括了促进邻里和谐、提高道德水平、促进家庭和谐、提升本地知名度,反映了旅游扶贫能融洽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个主因子贡献率为9.672%,包含了提高旅游开发参与度、提高扶贫精准、提高旅游决策参与度,说明贫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和决策的满意度。第六个主因子贡献率为8.621%,包含了增强环保意识、改善环境质量、美化社区环境,说明了贫困居民对于旅游扶贫改善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第七个主因子贡献率为9.070%,包括了改善住房条件、改善水电条件、改善燃料使用类型,反映了贫困居民对于旅游扶提高生活成本的满意度。
基于上述分析,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存在7个维度感知要素: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经济条件、社会和谐、扶贫参与、生态环境、生活成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初始模型,7个潜变量和28个观察变量(图1)。并提出以下假设:
H1:基础设施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
2.6 各种具体药物的疗效分析 他汀类、ACEI类和钙拮抗剂对脂肪肝好转有效(P<0.05),而其他药物则未见明显疗效。见表5。
H2:文化教育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
H3:经济条件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
H4:社会和谐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
他细想,黑袍人当时似乎并未描述过煞星的样子,然而说到“煞星”这两个字时,自己的脑海中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女子的容貌。所以,在从山巅看到那个绿色的身影时,他在最初的惊愕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冲了下去。
H5:扶贫参与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
H6:生态环境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
土石笼袋是在镀锌铅丝石笼内部设置一层透水织物。织物为经抗紫外线处理的高拉力土工织物。与传统铅丝石笼相比,具有更好的绿化植生功效。土石笼袋护岸是一种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绿化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柔性边坡防护技术,不需重型机械设备,具有施工简单、可就地取材、保护环境且零污染的特点。
H7:生活成本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直接显著负向影响。
(二)贫困居民个人属性特征与感知满意度相关分析
按照一次释放一个的原则对模型修正后,得到以下结果:χ2/df的值为2.793,RMSEA的值为0.077,CFI的值为 0.933,NFI的值为 0.899,IFI值为 0.933、PGFI值为0.657、PNFI值为0.764,大部分指标都达到拟合标准(表5)。因此,修正后的模型拟合度更好,因此选择为最终模型。
图1 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初始模型
从表3可以看出,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旅游从业人员与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满意度和年龄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36。和收入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的大小为-0.123。和文化程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的大小为-0.221。与家中是否有旅游从业人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的大小为0.249。
表3 居民个人属性特征与生活感知满意度相关性
家中是否有旅游从业人员满意度 相关性 -0.029 0.136* -0.123* -0.221** 0.249**显著性 0.617 0.018 0.033 0.000 0.000性别 年龄 收入水平 文化程度
(1)从年龄看,中青年满意度较低,中青年居民经济收入不是太高,同时担负家庭压力,因此满意度较低。居民年龄越大,家庭责任越小,满意度越高。
最后,从当地贫困居民角度选取生活感知的评价指标:提高扶贫精准、提高旅游开发参与度、提高旅游决策参与度、改善扶贫收益分配、提高道德水平这5个方面。
(3)从文化程度看,居民文化水平高,对扶贫效果的期望值越高,生活感知满意度低。文化水平低的居民相对来说,期望值不高,因此生活感知的满意度相对来说就高。
(4)从家中是否有旅游从业人员,随着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推进,从事旅游业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生活感知的满意度高。相反,没有从事旅游业的居民满意度低。
1.模型拟合检验与修正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三)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因此,进一步说明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旅游从业人员等是影响居住满意度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考察各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对结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根据AMOS修正指数报表发现,基础设施与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与社会和谐、文化教育与扶贫参与间等修正指数较高 (表4),为降低卡方值,增加显著性P值,尝试建立上述潜变量间的关系。
首先,把贫困居民个人属性量化处理,再把个人属性与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表3。
2.模型结果解释
通过对模型修正后,得到最终的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图2)。
1.探索性因子分析
(1)基础设施与满意度关系验证
表4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指数报表
M.I. Par Change M.I. Par Change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126.545 0.401 扶贫参与 <-->生态环境 7.049 0.095文化教育 <-->社会和谐 80.976 0.26 基础设施 <-->生活成本 6.858 0.064文化教育 <-->扶贫参与 78.432 0.421 经济条件 <-->生活成本 6.577 0.101基础设施 <-->社会和谐 71.928 0.2 社会和谐 <-->生态环境 5.957 0.053社会和谐 <-->扶贫参与 71.482 0.266 生活成本 <-->生态环境 5.479 0.053基础设施 <-->扶贫参与 66.824 0.318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4.105 0.055文化教育 <-->经济条件 63.617 0.46 e10 <--> e11 98.474 0.162经济条件 <-->扶贫参与 60.42 0.488 e17 <--> e18 87.619 0.187基础设施 <-->经济条件 56.756 0.355 e4 <--> e19 32.712 -0.052经济条件 <-->社会和谐 26.881 0.198 e4 <--> e14 21.565 0.088文化教育 <-->生态环境 10.464 0.107 e4 <--> e5 15.915 0.024经济条件 <-->生态环境 9.823 0.136 <-->
表5 模型拟合度检验
χ2/df RMSEA NFI CFI IFI PGFI PNFI判断标准 小于3小于0.08大于0.9大于0.9大于0.9大于0.5大于0.5初始模型 4.869 0.113 0.812 0.844 0.843 0.572 0.742修正模型 2.796 0.077 0.899 0.933 0.933 0.657 0.764
基础设施是影响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路径系数为0.282,假设H1成立。受基础设施改善的影响,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状况是衡量居民生活便利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扶贫效果的首要因素。
图2 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修正模型
(2)文化教育与满意度关系验证
表6 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测算结果
满意度<—— 基础设施0.2827.894***支持H1满意度<—— 文化教育0.1684.592***支持H2满意度<—— 经济条件0.2649.278***支持H3满意度<—— 社会和谐0.2427.525***支持H4满意度<—— 扶贫参与0.2136.463***支持H5满意度<—— 生态环境0.0983.834***支持H6满意度<—— 生活成本-0.008-0.3070.759不支持H7变量之间因果关系 标准化参数估计值 C.R.显著性 检验结果
文化教育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68,假设H2成立。说明居民接受的教育培训机会增多,文化水平提高,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在文化教育中,“促进文化传承”和“改善文化设施”的影响程度最大,解释值分别为0.97、0.93,表明改善文化设施和促进文化传承是生活感知中文化教育的关键要素。
(3)经济条件与满意度关系验证
在“对云大/昆明喜欢或讨厌的地方”进行询问时,留学生几乎都是针对学校,围绕风景、宿舍、社交等来回答,例如:“云大树很多,比我们家乡的学校美,我很喜欢和朋友一起在树荫下的石桌石凳上写作业”,“宿舍一开始不让做饭,很不喜欢”,“在云大交到了很多国家的朋友”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出,留学生在校园尺度上的地方感主要是在优美的自然环境、较差的宿舍条件、融洽的社交环境中形成的。
贫困居民对旅游扶贫带来经济条件的改善对于生活感知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64,假设H3成立。经济条件反映贫困居民的基本需求,也是其关注旅游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经济条件是否优越对生活感知满意度评价有直接影响。其中,“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贫困居民关注的重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贫困居民生活感知的质量。
1.1.1 纳入标准 ①综合患者的疾病史、临床症状、各项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的患者;②患者均能够理解并同意该次研究内容的患者,签署了入组同意书。
(4)社会和谐与满意度关系验证
社会和谐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42,假设H4成立。社会和谐不仅是家庭关系和睦,还包括邻里关系的和睦,居民人际交往环境改善有助于整体的生活氛围的优化。
(5)扶贫参与与满意度关系验证
扶贫参与是影响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路径系数为0.213,假设H5成立。其中,“提高扶贫精准”的影响程度最大,表明在旅游扶贫中,精准扶贫旅游非常关键,要提高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就要让贫困居民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旅游的发展中来。
(6)生态环境与满意度关系验证
生态环境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路径系
数为0.1,假设H6成立。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满足居民生存的需要,其中,“增强环保意识”是居民关注的重点,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居民满意度的提高。
近年来,为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热电产业健康发展,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空气污染严重、热电联产发展滞后、区域性用电用热矛盾突出等问题,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建设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和各种全部利用汽轮机乏汽热量的热电联产方式,来满足用热需求。背压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容量不受国家燃煤电站总量控制目标限制,因此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节能导向产业之一,背压热电联产机组以其高效节能、改善环境的显著优势,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1-2]。
(7)生活成本与满意度关系验证
生活成本对满意度有负向影响,由于P值为0.759,大于0.05,所以不显著,H7不成立。表明生活成本改善,不一定会使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积极推进下,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生活成本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生活成本开销对生活感知满意度影响不大。
四、结论和讨论
以金寨县天堂寨镇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因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进行研究,得到下列结论:
(一)贫困居民生活感知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指标,除了经济条件、扶贫参与等指标,还应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社会和谐、生态环境等指标。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贫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期望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还应扩展到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领域。
2013年11月1日,郑全意主动转岗到北京市昌平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担任食品分队队长,正式成为执法战线的一员。面相和蔼的郑全意,骨子里却有着一股韧劲和一腔热忱。深知万事开头难,他在入职前做了大量的“功课”—翻看资料、找前辈讨教。但还是没有想到,举报真的来临时,自己还面临着那么多的困难—没有车辆,没有制服,甚至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部门通讯录。
(二)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模型经过修正后整体拟合度较好,多数研究假设被验证。满意度评价受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经济条件、社会和谐、扶贫参与、生态环境、生活成本七个维度影响。按影响效果排序,依次是基础设施、经济条件、社会和谐、扶贫参与、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今后,改善基础设施应该作为提高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工作的重点。
(三)贫困居民个人属性也是影响生活感知满意度因素之一。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家中是否有旅游从业人员与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推进下,收入水平高的群体满意度比收入水平低的群体满意度低,中青年群体较老年群体满意度较低,文化水平高的群体对扶贫效果的期望值也高,家中有从事旅游业的群体对旅游扶贫的期望较家中没有从事旅游业的群体高。
本研究基于旅游扶贫视角,验证了贫困居民生活感知满意度的形成机制,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相关理论的研究和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未从专家角度筛选指标,在以后的研究中会进一步提高评价指标的科学性。
(1)土建基础工程基本完成,管沟已按图纸要求挖好,其位置、标高、坡度经检查符合工艺要求,沟基作了相应处理并已达到施工要求强度。
参考文献:
[1]LEE S,LEARY J T.Deteeminants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US Nonmetropolitan Tourism and Recreation-De-pendent Communitie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8,46(4):279-292.
[2]AKWASI A O.Pro-poor tourism:residente'expecyations,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in the Kakum National Park Area of Ghan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1,19(2):197-213.
[3]黄林秀,唐宁.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7-111.
[4]叶小霞.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旅游感知测量表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2012(5):40-42.
[5]吴忠军.旅游对龙脊梯田文化景观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2,5(6):114-118.
[6]李萍,王倩.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以安徽齐云山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4):57-63.
[7]胡幸福,胡静.旅游影响下古村落文化嬗变评价体系的构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12-315.
[8]张亮,赵雪雁,张胜武,等.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经济地理,2014(4):84-90.
[9]蒋莉,黄静波.罗霄山旅游扶贫效应的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湖南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4):99-104.
[10]翁时秀,彭华.权力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9):51-57.
[11]杜宗斌,苏勤,姜辽.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模型构建及应用——以浙江安吉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8(6):65-74.
[12]梁增贤.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检验多重差异理论的适用性[J].旅游学刊,2018,33(2):38-47.
[13]邱燕,占辉斌.基于旅游感知的古村落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0):96-99.
[14]何红,王淑新.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5(8):74-79.
[15]刘小鹏,苏胜亮,王业娟,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4):447-453.
[16]刘林.边境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算与空间分布: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1):106-112.
[17]张伟,张建春,魏鸿雁.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5):43-49.
[18]钱佳,汪德根,牛玉.城市居民使用市内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4,33(2):358-371.
Analysis of the Life Perceptions of Poor Residen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A Case Study of Tiantangzhai Village of Jinzhai Country in Anhui Province
Xie Jing-jing
(Hefei Nomal Universicy,Hefei Anhui 230061,Chi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poverty-alleviation via tourism is reflected through the perceptions of poor residents on its benefit.A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or poverty reduc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investigate poor residents’life perceptions,so as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In present study,we constructed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life perceptions and satisfaction of poor residents on the effect of poverty-elimination to discus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ir perceptions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method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ourism according to poor residents’life perceptions consists of seven dimensions,including infrastructure,cultural education,economic conditions,social harmony,poverty alleviation particip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st of living.Among them,infrastructure show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atisfaction,followed by economic conditions,social harmony,poverty alleviation participation,education cul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st of living,the last one has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atisfaction.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personal attributes of poor residents exert crucial impact on their satisfaction.This study verifi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ife perceptions and satisfaction of poor resident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life perceptions;satisfaction;Tiantangzhai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47(2019)03-0025-006
收稿日期:2018-12-28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利益再分配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AHSKQ2018D22)
作者简介:谢晶晶(1983-),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和旅游。
标签:满意度论文; 贫困论文; 旅游论文; 居民生活论文; 居民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铜陵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利益再分配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AHSKQ2018D22)论文; 合肥师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