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裂机理论文_张春景,高沛,杜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裂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缝,机理,裂纹,应力,速率,混凝土,节理。

开裂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景,高沛,杜娟[1](2019)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的机理分析和防裂漏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密度小、保温隔热性能好、隔音等优点,在新型墙体材料中得到比较广泛的采用,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成为代替粘土实心砖砌筑填充墙的主要材料。但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墙体容易产生裂缝,常常带来纠纷,因此阻碍了它的普遍应用。针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及其性能,再通过比较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传统红砖的特性,分析其墙体裂缝质量通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9年S1期)

王艳,张丽,孟宪阔,赵鹏飞,吴世品[2](2019)在《热锻黄铜阀门开裂原因及热脆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铜阀门在热锻后出现了开裂现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阀门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脆现象是导致阀门沿晶开裂的主要原因。热锻过程中,铅元素在晶界处发生偏聚,形成富铅的低熔点共晶相,使晶界弱化;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从阀体表面起源,沿轴向扩展,最终导致脆性开裂。最后针对阀门开裂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9年08期)

邵长庆,杨强,李浩,马学军,王兵虎[3](2019)在《活动断层作用下地裂缝开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裂缝的成因机理争论不断,笔者认为活动断层与全新世浅表层开裂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为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以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为例,通过详尽地面调查、资料分析总结,结合地球物理勘察、槽探揭露和钻探等多种技术方法,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依据全新世浅表层开裂形态特征,可将华北平原地裂缝划分为全新世节理裂隙型地裂缝和全新世活动断层型地裂缝。(2)节理裂隙型地裂缝开裂的外部条件是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疏干的松散含水层是地表水沿节理裂缝下渗后的储存场所,是产生渗透压力的原因;而活动断层是产生该类地裂缝的内部因素,两者缺一不可;活动断层型地裂缝实质是全新世活动断层。(3)节理裂隙型地裂缝主要特征是地表局部塌陷、间断性、地表无高差等;活动断层型地裂缝主要特征是连续性强,地表断距明显;地表断距是两种类型地裂缝的最主要区别特征。本文首次以构造活动断层与全新世浅表层开裂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为研究线索,阐述了构造活动断层在地裂缝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厘清了地下水位下降所扮演的"角色",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吕战鹏[4](2019)在《高温水中应力腐蚀开裂机理及扩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站结构材料在高温水中应力腐蚀开裂是影响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总结了合金成分、载荷和环境介质等多种因素对奥氏体合金在高温水中应力腐蚀开裂扩展过程的影响规律,简要介绍了几种应力腐蚀开裂机理模型。分析了高温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基元过程,提出了载荷对合金在高温水中界面反应的物理加速作用和物理化学加速作用原理。发展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裂纹尖端力学场与氧化动力学相结合的裂纹扩展速率的形变/氧化交互作用理论模型,针对模型中使用的准固态氧化动力学规律以及裂尖渐进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发现环境温度、材料成分和水化学对氧化动力学的影响与相应条件下奥氏体合金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变化特征相对应,裂尖渐进场的适用性也得到了验证。将形变/氧化交互作用模型应用于多种条件下不锈钢和镍基合金在压水堆一回路水中应力腐蚀开裂扩展速率评价,所得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室和现场数据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兰海龙[5](2019)在《基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空心板梁开裂机理分析及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东海岛至雷州高速X1合同段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相应空心板梁开裂问题研究。阐述了高速公路桥梁空心板梁开裂机理以及相关应对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黄贤锦[6](2019)在《沥青面层Top-Down裂缝开裂机理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通过收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Top-Down裂缝(简称TDC)的相关研究资料,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综述与总结,希望能对相关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8期)

方帅[7](2019)在《剥离涂层下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电化学试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腐蚀疲劳试验等试验方法,以高强度的X90管线钢为为研究对象,对剥离涂层下X90管线钢在近中性pH值溶液中(乌鲁木齐地区土壤模拟溶液)的应力腐蚀开裂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通过试验对剥离涂层下X90管线钢在近中性pH值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试样在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的敏感性以及试样在试验条件下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试验条件下应力腐蚀开裂机理,同时也对分析了裂纹的扩展速率,结论如下:剥离涂层下X90管线钢在近中性pH值溶液中的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处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718.6mV、-733.8mV、-722.4mV、-686.3mV、-763.7mV,测得的极化曲线都具有典型的活性溶解的特征,没有发现活化-钝化的现象;试样在剥离区腐蚀电流密度Icorr随试样与破损口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又增大。漏点处即d=5cm处和距离漏点位置最远处即d=20cm处腐蚀速率较快,在中部位置d=10cm和d=15cm处腐蚀速率较慢。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滞留液中有一定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且在近漏点处和剥离区底部应力腐蚀敏感性较大,剥离区中部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较小。剥离涂层下X90管线钢在近中性pH值滞留液环境中的拉伸断裂属于穿晶型应力腐蚀开裂;不同的外加电位条件下有明显的应力腐蚀敏感性,随着外加电位的负移,X90管线钢的SCC敏感性系数表现出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具有明显氢脆机制的SCC特征,在电位为Eocp条件下,SCC机制为阳极溶解机制;电位为-850mV时,SCC机制为阳极溶解+氢脆机制的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混合机制;当电位低于-850mV,SCC机制为氢脆机制。而腐蚀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剥离涂层下X90管线钢应力腐蚀疲劳裂纹扩展在近中性pH值溶液环境(乌鲁木齐地区土壤模拟溶液)中具有较高的断裂敏感性,X90管线钢在近中性pH值溶液环境中近门槛区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可用da/dN=4.41×10~(-9)(ΔK-6.48)~(1.46)来近似描述,而在裂纹稳定扩展区则可用da/dN=5.81×10~(-10)(ΔK-8.63)~2来表示;在空气中或者在乌鲁木齐地区土壤模拟溶液环境中试样的断口都表现出脆性断裂特征,而且断面都存在着二次裂纹,裂纹以穿晶开裂为主,同时也存在着少量的沿晶开裂,裂纹开裂机制总体表现为混合开裂形式。(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9-06-18)

李雨航[8](2019)在《大跨重载枢纽楼面板开裂机理与抗裂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面临不断攀升的交通压力,新型城市公交枢纽具有容量大、换乘快捷、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可有效缓解大型城市的交通压力。然而,由于既有设计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认识的不足,在重载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公交枢纽楼面板出现了开裂的现象。本文针对大跨重载公交枢纽楼面板开裂问题,开展了楼面板动力放大系数实测、楼面板抗裂与承载力试验、大跨重载楼面板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方法、楼面板抗裂设计等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开展了大跨重载公交枢纽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实测研究,分析表明:在重载公交车辆作用下,枢纽结构应变、位移等动力效应较显着;随着车辆行驶速度增大,动力响应、动力放大系数的变化规律为先增大后变小;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结果,建议采用应变作为动力放大系数计算指标,且动力放大系数大于2.5;依据国内外规范所计算得到的动力放大系数偏小,不能准确反映该类结构体系的车载响应的动力效应。(2)基于原型结构设计制作了楼面板缩尺试件,开展了楼面板模态测试、抗裂与承载力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分层楼板的自振频率比整体楼板高,阻尼比差别较小。开裂后楼板刚度变小,整体性变差,自振频率降低,阻尼比增大60%以上;在直接线性加载作用下,分层楼板与整体楼板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差别较小,但分层楼板破坏形态为分层处剥离破坏,而整体楼板破坏形态为混凝土受压区达到极限压应变;在循环递增加载作用下,破坏形态与直线加载作用相同。整体楼板的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均优于分层楼板。分析表明,实体模型可较准确的模拟楼板开裂荷载、初始刚度、承载力等力学性能,接触迭代算法可较准确的模拟分层楼板的力学性能。(3)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基础,针对大跨重载公交枢纽楼面,提出了改进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方法,并开展了验证分析。分析表明,采用考虑楼面板长宽比的改进公式得到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其结构响应与实际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基本一致,且偏于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工程的验证分析,表明改进公式可应用于楼面板不同区域位置的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4)采用可靠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楼面板设计方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验证了现有理论公式,并提出了楼面板抗裂设计方法与工程措施。分析表明,随着楼面板厚度的提高,楼面板开裂荷载与承载力均有较大程度提高;提高面层混凝土强度,楼面板承载力有小幅提升;面层占比对楼面板开裂荷载与承载力影响较小。现有开裂荷载与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可准确的计算分层与整体楼面板的开裂荷载与承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大跨重载公交枢纽的抗裂措施以及设计方法,为大跨重载公交枢纽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朋[9](2019)在《开裂纤维混凝土隧道管片的渗透试验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一般钢筋混凝土隧道管片在力学性能、抗渗阻裂等方面表现不足,而纤维混凝土隧道管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耐久性能等特性,弥补了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缺陷。为了分析纤维混凝土隧道管片的渗透性能,研究纤维混凝土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纤维混凝土在开裂情况下渗透性能,本文做了如下工作。本文主要通过纤维混凝土的常规力学性能试验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纤维种类和纤维掺量对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变化规律;通过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模拟纤维混凝土在正常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裂缝扩展,分析在单掺聚丙烯纤维、单掺钢纤维及这两种纤维混杂时对平均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开裂纤维混凝土进行渗透试验,测量其渗透系数,通过对开裂纤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分析,总结影响开裂纤维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因素。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单掺聚丙烯纤维对抗压强度的提高并不显着,提高的程度大约在5%范围内;单掺钢纤维时,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长,当钢纤维掺量为46.8 kg/m3时,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混掺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优于单掺某一种纤维的混凝土强度。2.通过纤维混凝土巴西圆盘劈裂试验,结果发现,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减小。其中钢纤维和混杂纤维的阻裂效果较好,裂缝的减小程度最大的就是钢纤维掺量31.2kg/m3的S1钢纤维混凝土。3.开裂纤维混凝土渗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减小,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抗渗性能提高;当单掺钢纤维时,钢纤维对混凝土的渗透性能影响也呈现正相关变化规律,在钢纤维掺量78 kg/m3时,抗渗性能最优异。4.基于混凝土断裂力学的理论,引入开裂纤维混凝土的断裂参数,同时寻找渗透系数与断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渗透系数和断裂参数的相关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渗透系数和断裂参数两者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断裂参数的引入,完成了开裂纤维混凝土的渗透性量化。图[59]表[12]参[62](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5-31)

李丽霞[10](2019)在《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机理分析及裂缝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产生大体积裂缝会对建筑构件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裂缝过宽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出现不适感,通常条件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论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10期)

开裂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铜阀门在热锻后出现了开裂现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阀门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脆现象是导致阀门沿晶开裂的主要原因。热锻过程中,铅元素在晶界处发生偏聚,形成富铅的低熔点共晶相,使晶界弱化;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从阀体表面起源,沿轴向扩展,最终导致脆性开裂。最后针对阀门开裂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裂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春景,高沛,杜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的机理分析和防裂漏措施[J].建筑技艺.2019

[2].王艳,张丽,孟宪阔,赵鹏飞,吴世品.热锻黄铜阀门开裂原因及热脆机理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

[3].邵长庆,杨强,李浩,马学军,王兵虎.活动断层作用下地裂缝开裂机理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4].吕战鹏.高温水中应力腐蚀开裂机理及扩展模型[J].中国材料进展.2019

[5].兰海龙.基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空心板梁开裂机理分析及应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6].黄贤锦.沥青面层Top-Down裂缝开裂机理综述[J].科技风.2019

[7].方帅.剥离涂层下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机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8].李雨航.大跨重载枢纽楼面板开裂机理与抗裂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9].张朋.开裂纤维混凝土隧道管片的渗透试验与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10].李丽霞.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机理分析及裂缝处理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论文知识图

1-6AC和DC控制沉积的厚度和#~道路翻浆鼓丘表层龟裂 沥青路面开一再从中间开裂机理(爪—抗拉强度...H2S应力开裂机理示意图氢致开裂机理图水泥基材料塑性收缩开裂机理[3]

标签:;  ;  ;  ;  ;  ;  ;  

开裂机理论文_张春景,高沛,杜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