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筒论文和设计-徐小丽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筒,包括底座、筒身、导管和导管塞,筒身底部与底座连接,筒身自下而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线,导管的上端设置在刻度线上,与筒身固定连接,导管的下端倾斜朝下,导管塞可拆卸安装于导管上。使用本实用新型量筒时,多余的液体依靠自身重力通过导管和引流管排出量筒,直至液体液面凹处刚好处于刻度线,达到快速、准确量取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量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筒身(2)、导管(3)和导管塞(4),所述的筒身(2)底部与底座(1)连接,筒身(2)自下而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导管(3)的上端设置在刻度线上,与筒身(2)固定连接,导管(3)的下端倾斜朝下,所述的导管塞(4)可拆卸安装于导管(3)上。

设计方案

1.一种量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筒身(2)、导管(3)和导管塞(4),所述的筒身(2)底部与底座(1)连接,筒身(2)自下而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导管(3)的上端设置在刻度线上,与筒身(2)固定连接,导管(3)的下端倾斜朝下,所述的导管塞(4)可拆卸安装于导管(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3)自上而下每隔20ml的刻度均匀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3)为圆管,导管(3)与筒身(2)连接处的曲面下部与刻度线相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塞(4)包括互相连接的圆柱形塞体(5)和塞把(6),圆柱形塞体(5)长度与导管(3)长度相同,圆柱形塞体(5)顶端为弧面,弧面弯曲度与筒身(2)内壁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最上方的刻度线上设置有导管(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3)和导管塞(4)为塑料或橡胶材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3)内径为2-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与筒身(2)外壁所成的夹角为45°~6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7)为橡胶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筒。

背景技术

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液体,在化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常常不能一次性刚刚好将液体加到所需体积刻度,而往往多加,液体多加时,需要将多余的液体倒出,而在倒出过程中,又有可能倒出过多液体,导致需要重新向量筒中添加。总而言之,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难以准确把握液体的量,导致量取效率低下。

申请号为201010543548.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筒,通过在量筒底部设置引流管和开关来调节量筒内加多的液体。该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量取效率,但在引流量筒内过多的液体时,需要调节开关开度,并且需要时刻关注量筒内液体体积是否到达所需刻度,费时费力。

对于量筒量取效率低下的问题还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量筒,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量筒,包括底座、筒身、导管和导管塞,所述的筒身底部与底座连接,筒身自下而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导管的上端设置在刻度线上,与筒身固定连接,导管的下端倾斜朝下,所述的导管塞可拆卸安装于导管上。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多余的液体依靠自身重力,自动从导管排出,且根据该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多余液体排出后,量筒内的液面凹处刚好位于所需刻度线上。根据所需量取的液体体积,将刻度线以下的导管用导管塞堵住,将刻度线以上的导管塞打开,实现不同体积液体量取的方便选择。

优选的,所述的导管自上而下每隔20ml的刻度均匀设置。也可以根据量筒的量程对导管的设置数量、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如可每隔10ml的刻度均匀设置,每隔5ml的刻度均匀设置等。

优选的,所述的导管为圆管,导管与筒身连接处的曲面下部与刻度线相切。该结构设计,可以使量筒内多余的液体从导管排出后,量筒内的液面凹处刚好位于所需刻度线上。

优选的,所述的导管塞包括互相连接的圆柱形塞体和塞把,圆柱形塞体长度与导管长度相同,圆柱形塞体顶端为弧面,弧面弯曲度与筒身内壁一致。该设计使得导管塞塞入导管后,圆柱形塞体顶端的弧面与筒身内壁在同一个面上,很好地避免了导管设置带来的误差。

优选的,所述筒身最上方的刻度线上设置有导管。

优选的,所述的导管和导管塞为塑料或橡胶材质。塑料和橡胶耐磨不易碎,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的导管内径为2-5mm。可以根据量筒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量筒内多余的液体从导管流出后,经过引流管流入废液槽,避免工作台上脏乱。

优选的,所述导管与筒身外壁所成的夹角为45°~60°。该设计可以保证量筒内多余的液体自动从导管流出。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为橡胶管,橡胶管柔软性好,方便将橡胶管的出口放置到废液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多余的液体依靠自身重力,自动从导管排出,使用方便快捷,即使向量筒中倒入了多余液体,也会立刻排出,达到准确量取的目的。

2)导管设置为圆管且导管与筒身连接处的曲面下部与刻度线相切的设计,可以使量筒内多余的液体从导管排出后,量筒内的液面凹处刚好位于所需刻度线上,保证量取准确度。

3)根据所需量取的液体体积,将刻度线以下的导管用导管塞堵住,将刻度线以上的导管塞打开,实现不同体积液体量取的方便选择。

4)圆柱形塞体长度与导管长度相同,圆柱形塞体顶端为弧面,弧面弯曲度与筒身内壁一致。该设计使得导管塞塞入导管后,圆柱形塞体顶端的弧面与筒身内壁在同一个面上,很好地避免了导管设置带来的误差。

5)可拆卸引流管的设计,使得量筒内多余的液体从导管流出后,经过引流管流入废液槽,避免工作台上脏乱。

附图说明

图1为量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管塞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管与刻度线相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管与筒身外壁所成夹角示意图;

图中,底座1、筒身2、导管3、导管塞4、圆柱形塞体5、塞把6、引流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如图1~4所示的量筒,包括底座1、筒身2、导管3和导管塞4,所述的筒身2底部与底座1连接,筒身2自下而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导管3的上端设置在刻度线上,与筒身2固定连接,导管3的下端倾斜朝下,导管3自上而下每隔10ml的刻度均匀设置,导管3为圆管,导管3与筒身2连接处的曲面下部与刻度线相切,所述的导管塞4可拆卸安装于导管3上,导管塞4包括互相连接的圆柱形塞体5和塞把6,圆柱形塞体5长度与导管3长度相同,圆柱形塞体5顶端为弧面,弧面弯曲度与筒身2内壁一致,所述的导管3和导管塞4为塑料或橡胶材质,所述的导管3内径为3mm,所述导管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7,引流管7采用橡胶管,用于将量筒内多余的液体引流到废液槽。导管3与筒身2外壁所成的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根据所需量取液体的体积,将相应刻度线以下的导管3塞上导管塞4,将相应刻度线以上的导管3连接上引流管7,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液体体积达到或超过相应刻度线以后停止倾倒,如果此时液体体积超过刻度线,多余的液体则依靠自身重力通过导管3和引流管7排出量筒,直至液体液面凹处刚好处于刻度线,达到快速、准确量取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图2中,圆柱形塞体5顶端为内凹的弧面,由于侧视图无法显示该弧面,故用虚线表示。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量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6020.8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10871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G01F 19/00

专利分类号:G01F19/00

范畴分类:31H;

申请人:徐小丽

第一申请人:徐小丽

申请人地址:322299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仙华街道马墅村东区207号

发明人:徐小丽

第一发明人:徐小丽

当前权利人:徐小丽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量筒论文和设计-徐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