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论文_张道伟,邱玲玉,康奎,余亚娅,曾伯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背飞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海藻,抗性,病毒,蛋白,早稻,种群。

白背飞虱论文文献综述

张道伟,邱玲玉,康奎,余亚娅,曾伯平[1](2019)在《白背飞虱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糖代谢调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昆虫中海藻糖主要通过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在脂肪体中合成,当昆虫受极端环境胁迫时TPS能够诱导海藻糖累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两个TPS基因的发育和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对糖类物质代谢调控功能,探究TPS基因在白背飞虱生长发育中的具体作用。【方法】基于实验室前期获得的两个海藻糖合成酶基因SfTPS1和SfTPS2片段序列,在本实验中也进行了基因克隆和测序筛选,比对两者确定了白背飞虱两个TPS基因序列。并通过MEGA 7.0软件构建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白背飞虱与其他昆虫TPS的系统发育树。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这两个基因在白背飞虱不同发育阶段(4龄第1天若虫至3日龄成虫)和成虫不同组织(头、足、翅、中肠、脂肪体、表皮和马氏管)中的表达情况。合成这两个基因的dsRNA,并注射到白背飞虱5龄第1天若虫中进行RNAi。在RNAi 48和72 h后检测白背飞虱海藻糖酶基因TRE1-1,TRE1-2和TRE2的表达变化,海藻糖、葡萄糖和总糖原含量以及海藻糖酶活性。【结果】克隆获得白背飞虱SfTPS1和SfTPS2,ORF分别为2 424和2 115 bp,编码氨基酸数目分别为807个和704个,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90.37和80.56 kD,等电点分别为6.08和6.10。而且白背飞虱2个TPS氨基酸序列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TPS1和TPS2的一致性最高。发育阶段表达模式表明,白背飞虱TPS基因SfTPS1和SfTPS2在4龄若虫到成虫阶段都有表达;组织表达模式表明,SfTPS1和SfTPS2在成虫马氏管、中肠和表皮中的表达较为显着。当SfTPS1被RNAi后,TRE1-1和TRE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dsGFP注射组)相比分别为略有上升和显着升高,TRE1-2的相对表达水平在SfTPS1被RNAi 48 h后显着上升而在72 h后显着下降;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无显着变化,膜结合型海藻糖酶活性显着增加;白背飞虱5龄若虫体内海藻糖、葡萄糖和总糖原含量显着上升。TRE1-2和TRE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SfTPS2被RNAi 48 h后显着升高,而在72 h后两基因的表达水平却显着下降;TRE1-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注射dsSfTPS2 48和72 h后均显着上升。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在SfTPS2被RNAi 48 h后显着下降,72 h后显着上升;膜结合型海藻糖酶活性在SfTPS2被RNAi 72 h后显着增加。白背飞虱5龄若虫体内葡萄糖含量在SfTPS2基因RNAi 48 h后显着减少,但在72 h后海藻糖、葡萄糖和总糖原含量显着上升。【结论】通过调节白背飞虱体内TPS基因的表达影响TRE1-1,TRE1-2及TRE2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调控体内海藻糖的含量,该结果为后期采用TPS为靶标基因用于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崔丽贤,李战彪,谢慧婷,秦碧霞,蔡健和[2](2019)在《不同提取方法对检测单头白背飞虱携带SRBSDV灵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找到较好的白背飞虱RNA提取方法用于大规模带毒率检测、SRBSDV的早期监测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采用Trizol试剂盒法、改良Trizol法、改良CTAB-LiC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和NaOH粗提法5种方法提取单头白背飞虱的总RNA,进行检测比较其提取速率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Trizol试剂盒法、改良Trizol法、改良CTAB-LiC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和NaOH粗提法5种方法提取单头白背飞虱的总RNA浓度分别为113.08ng/μL、222.43ng/μL、57.68ng/μL、102.16ng/μL和31.06ng/μL,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LiCl法提取的RNA纯度较高。5种方法提取的RNA均能用于SRBSDV的检测,其中改良Trizol法RT-PCR扩增的灵敏度最高,稀释梯度为10-4,NaOH粗提法灵敏度最差,稀释梯度仅为10-1,其余3种均能达到10-3。改良Trizol法提取的虫体RNA较完整且扩增效果稳定,但试剂价格较昂贵,不适合做大量样品提取;NaOH粗提法的灵敏度虽相对较低,但由于操作简便,经济快速,更适合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道伟,余亚娅,潘碧莹,康奎,曾伯平[3](2019)在《白背飞虱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调控几丁质合成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在海藻糖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够介导海藻糖代谢调控几丁质合成及昆虫发育。【目的】本研究通过抑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TPS的表达,检测RNAi沉默SfTPS效果,观察白背飞虱蜕皮状况,测定几丁质含量及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基因的定量表达,探究SfTPS在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中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注射法RNAi技术,以实验室饲养多年的白背飞虱种群为试验材料,体外合成两个SfTPS(SfTPS1和SfTPS2)与GFP的双链RNA(dsRNA)后,分别注射到白背飞虱体内抑制TPS。首先,在dsRNA注射后48 h采用Trizol法提取白背飞虱的总RNA,反转录并合成第一链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TPS表达沉默情况,以确定RNAi的效果;其次,测定dsRNA注射后48 h和72 h白背飞虱整体几丁质含量并对翅发育畸形虫体进行拍照;最后,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白背飞虱SfCHS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分析SfTPS1和SfTPS2在几丁质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与注射dsGFP相比较,dsSfTPS1和dsSfTPS2的RNA注射后,能够促进SfCHS表达量上升,几丁质含量增加,白背飞虱成虫翅出现畸形。qRT-PCR结果显示,单个SfTPS dsRNA注射后本基因的表达能够被极显着抑制,与注射dsGFP相比,不足对照组表达量的30%,且单个SfTPS的dsRNA注射后,另外一个SfTPS表达同样显着下降;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白背飞虱成虫翅均为长翅,出现一定比例的翅卷曲等畸形情况,其后48 h和72 h产生一定的死亡率;几丁质含量检测发现,SfTPS1和SfTPS2的dsRNA注射后72 h,几丁质含量显着上升。与注射dsGFP对照组相比较,SfCHS1与SfCHS1a表达量在dsSfTPS1注射后72 h极显着上升,在dsSfTPS2注射后48 h和72 h时极显着上升,且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SfCHS1b的表达极显着增加。【结论】SfTPS能够通过调控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几丁质的合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SfTPS在白背飞虱等昆虫中的调控作用并作为潜在控害靶标,为进一步开展和筛选有效的海藻糖合成酶抑制剂控制白背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4](2019)在《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谢喜中,徐灵超[5](2019)在《湖南早稻主栽品种对叁(2)代白背飞虱种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宁乡市早稻3个主栽品种(湘早籼45、中早39和陵两优211)对叁(2)代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种群影响,为白背飞虱预测预报及遴选水稻主栽品种提供依据,通过室内试管单头饲养法和养虫笼群体饲养法研究了叁(2)代白背飞虱在3个主栽品种卵历期和孵化率、若虫历期和羽化率、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种群参数。结果表明:3个水稻品种对叁(2)代白背飞虱卵的历期和孵化率无显着性影响,但白背飞虱若虫历期和羽化率在3个水稻品种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叁(2)代白背飞虱在杂交稻陵两优211上产卵量和雌虫寿命均显着高于常规稻湘早籼45和中早39。说明杂交稻陵两优211更适合叁(2)代白背飞虱种群的生存和繁殖。(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Ehsan,Ali[6](2019)在《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及其代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第二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害虫对水稻的危害一直是制约全球水稻生产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降低其危害,杀虫剂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每年施用的杀虫剂要花费数百万美元。因此,需选用新型、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杀虫剂来减少由害虫暴发造成的产量损失。然而,在多种昆虫中,如白背飞虱,其抗性的发展对杀虫剂的有效性造成严重的威胁。白背飞虱(WBPH)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Hemiptera:Delphacidae)是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它通过吸吮韧皮部汁液和在水稻茎中产卵危害,给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白背飞虱获得高产水稻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白背飞虱已对12种不同的活性化合物(包括噻嗪酮)产生抗性。噻嗪酮是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之一,属于噻二嗪类,能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其中几丁质是昆虫表皮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噻嗪酮在稻田中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然而由于其大量使用,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因此,为探究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机制,延缓抗性的发展,本文监测了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水平和噻嗪酮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研究了室内筛选的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品系的交互抗性谱、适合度代价、抗性遗传方式和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抗性监测为明确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动态,2014-2018年采用稻苗浸渍法监测了中国5个省份16个地区43个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噻嗪酮对43个田间种群的LC_(50)值在0.61至7.36 mg/L之间,表明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RR=13.8-167.3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对噻嗪酮产生高抗的叁个田间种群的增效试验表明,增效剂PBO对WX-18,XG-2018和AH-18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9、1.7和1.9倍,增效剂DEM对3个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6、1.7和1.6倍,增效剂TPP对3个田间种群的增效倍数分别为1.5、1.3和1.5倍。表明解毒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此外,杀虫剂敏感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异丙威和醚菊酯外,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与其他供试的杀虫剂显着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严格限制噻嗪酮的使用次数。2.噻嗪酮对白背飞虱亚致死效应研究采用两性生命表评估噻嗪酮对白背飞虱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噻嗪酮LC_(30)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白背飞虱F_0和F_1代的繁殖力、寿命和孵化率,而交配率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相比,两种剂量(LC_(10)=0.17 mg/L and LC_(30)=0.85 mg/L)处理的F_0代以及LC_(30)处理的F1中,雌性寿命显着缩短;除了对F1代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没有影响外,两种亚致死浓度处理均显着影响其它龄期若虫的发育速率;LC_(30)和LC_(10)处理的F_1代成虫前期、总产卵前期(TPOP)和产卵前期(APOP)显着延长。此外,亚致死浓度处理后显着降低F_1代的存活率、内禀增长率(ri)、有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_0)和总生殖率(GRR),而LC_(10)处理后世代周期(T)显着增加。3.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研究通过室内连续多代筛选获得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品系,通过两性生命表系统研究了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结果表明,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0.53,其内在增长率(r)和净繁殖率(R_0)均呈下降趋势。与敏感品系相比,噻嗪酮抗性品系的1龄、3龄、4龄和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成体产卵前期(POP)和总产卵前期(TPOP)显着延长;雌虫繁殖力和成虫寿命显着缩短。表明抗噻嗪酮白背飞虱品系存在一定抗性适合度代价。通过对噻嗪酮抗性遗传方式分析发现,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为常染色体上的不完全隐形遗传。该研究为延缓白背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发展和制定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代谢抗性机制研究本研究通过连续47代筛选,获得对噻嗪酮22倍抗性的品系,LC_(50)从F_0代的1.68mg/L增加至36.71 mg/L。解毒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活力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99和5.7倍,酯酶活力与敏感品系相比没有显着差异。为进一步明确解毒酶与抗性的关系,选用PBO,DEM和TPP对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进行增效试验,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PBO和DEM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9和1.8倍。表明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能是白背飞虱对噻嗪酮产生代谢抗性的重要机制。通过定量PCR对噻嗪酮抗性和敏感品系中细胞色素P450(CYP)和GS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噻嗪酮抗性品系中有16个P450基因和1个GST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其中CYP4家族中有4个基因(CYP4DD1、CYP425B1、CYP4C65和CYP439A3),CYP3家族中有4个基因(CYP6BD5、CYP6FU1、CYP418A2和CYP6FJ3),CYP2家族中的5个基因(CYP304H1、CYP306A2、CYP303A1,CYP15G1和CYP305A13)和Mito家族中的3个基因(CYP302A1、CYP301B1和CYP314A1)以及一个GSTTt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其中,CYP302A1、CYP304H1、CYP306A2和CYP4DD1基因的表达量在抗性品系中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1.4、6.3、4.2和4.1倍。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相关。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在白背飞虱中对噻嗪酮抗性机制的认识,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郜鑫磊[7](2019)在《白背飞虱翅型分化和抗病毒机制的网络分析及其基因组数据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背飞虱是一种水稻害虫,它不仅直接吸食水稻,还是水稻病毒的传播介体,并且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它是研究植物宿主-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相互作用模式,以及昆虫翅膀表型可塑性的理想模型。为了探究白背飞虱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互作,及其翅型分化的调控机制,我们分别构建了翅型分化和免疫相关的白背飞虱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并结合了RNA-Seq和ChIP-Seq数据,来从网络水平揭示基因和信号通路在翅型分化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并鉴定和验证了在其中起到调控作用的新基因。首先,表型可塑性是昆虫中一种常见的高度适应环境的现象,相同的基因型可以响应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表型。白背飞虱的翅二型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之前的研究表明Insullin-PI3K-Akt-FOXO信号通路在飞虱的翅型分化调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通路的其他调控基因以及下游效应基因仍不完全清楚。我们从转录组分析中发现,飞行肌肉基因和能量代谢基因在长翅型翅芽中高表达,而且飞行肌肉基因的转录本在两种翅型中有显着的剪接方式差异,这表明长翅型个体的翅膀有更强大的飞行能力和更活跃的能量代谢。接下来,我们基于FOXO的ChIP-Seq数据,预测了1259个FOXO的靶基因,其中包括翅型分化、飞行肌肉和能量代谢基因。随后我们整合了基于蛋白质同源关系、共表达和GO语义相似性的方法预测的基因相互作用,以及FOXO-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全基因组规模的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MCL聚类方法得到了多个与生理功能高度相关的网络模块。在IIS-PI3K-Akt-FOXO通路相关模块中,我们发现了45个与该通路的基因有直接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被视为可能调控翅型分化的候选基因。我们从中挑选了5个基因通过RNAi敲除实验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这5个基因都能够调节翅型分化。该研究对白背飞虱的翅型分化调控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并且证明了网络分析是鉴定表型调控新基因的有效方法。之后我们又通过类似的生物网络与组学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白背飞虱的免疫相关网络,并利用感染SRBSDV的雄性和雌性白背飞虱的转录组数据,鉴定了白背飞虱受SRBSDV诱导后被激活或抑制的基因、通路和免疫相关网络模块。我们发现白背飞虱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具有性别二态性,包括RNA干扰通路在内的多个免疫通路在雄性和雌性中对病毒的响应不同;内吞相关网络模块的基因表达量随着病毒滴度而发生明显变化;在雌性中与繁殖力相关的卵黄蛋白原的表达量随着病毒滴度的升高而上调,说明SRBSDV可能使雌性白背飞虱的繁殖力增强。最后,我们实验室首次完成了白背飞虱的基因组组装和注释,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白背飞虱多组学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白背飞虱的基因组数据库网站,提供基因组学数据和其他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查询、可视化和下载服务,旨在丰富白背飞虱的研究资源,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常朝霞[8](2019)在《白背飞虱非编码RNA的鉴定和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背飞虱、灰飞虱和褐飞虱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迁徙性害虫,在东南亚其它国家也有分布。白背飞虱通过吮吸进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不仅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还会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水稻病毒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造成对水稻的二次危害。为便于研究白背飞虱与SRBSDV互作机制,我们实验室于2016年完成了白背飞虱基因组测序和注释工作。本论文基于白背飞虱基因组和转录组信息,系统鉴定、分析白背飞虱的非编码RNA(ncRNA),并对这些ncRNA基因组特征和进化进行了分析。小RNA(sRNA),包括microRNAs(miRNAs),siRNAs和 Piwi-interacting RNAs(piRNAs),是调控白背飞虱基因表达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一类重要的ncRNA。我们通过分析来源于白背飞虱细胞和成虫的小RNA文库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鉴定了 554个白背飞虱miRNA,其中包括107个保守的miRNA和447个白背飞虱中新发现的miRNA。通过与miRBase中26种昆虫以及另外5个非昆虫物种的miRNA相比较,超过一半的白背飞虱的保守miRNA家族在昆虫中是高度保守的,而其它miRNA仅仅在非双翅目的昆虫中保守。通过比较白背飞虱、果蝇及赤拟谷盗中保守的miRNA前体产生优势miRNA的位置,发现一些保守的miRNA前体在不同物种中通过3'和5'的切换来产生不同的优势miRNA序列,进而调控不同的靶基因。另外我们还比较了白背飞虱不同性别偏好的miRNA,为进一步研究miRNA在白背飞虱性别分化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在白背飞虱被SRBSDV感染的细胞中,我们鉴定了 8个上调的miRNA和4个下调的miRNA,其中miR-14和miR-n98a可能参与白背飞虱被SRBSD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我们还利用6个白背飞虱成虫的小RNA文库的高通量测序数据来鉴定白背飞虱的内源siRNA簇和piRNA簇。在白背飞虱中我们鉴定了 149个siRNA簇和108个piRNA簇。在白背飞虱基因组中,大多数(53%)的piRNAs映射于来源于Ⅰ类转座子,包括26%、21%和2%的重复piRNAs来源于长散在元件、长末端重复序列和短散在元件,而所有来源于转座子的内源siRNA中32%和66%分别与逆转录转座子和DNA转座子相关。可见piRNA和siRNA倾向于对不同类别的转座子发挥调控作用。在性别偏好的分析中,我们检测到15个雌性表达偏好的piRNA簇和5个雄性偏好的piRNA簇。在149个鉴定的siRNA簇中,有10个雌性偏好的siRNA簇和7个雄性偏好的siRNA簇。我们还发现基因ATP1B2即能产生siRNA簇也能产生piRNA簇,而且其表达水平与siRNA和piRNA的表达变化呈现负相关。这暗示了siRNA簇和piRNA簇也可能存在协同作用。长链非编码RNA(I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重要的ncRNA。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ncRNA,它是由反向剪接形成的、没有5'端帽子和3'端多聚腺苷酸尾巴的环状闭合结构。目前已发现IncRNA和circRNA在基因转录、表观遗传调控、疾病发生和发展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分析了来源于白背飞虱不同发育阶段的8个RNA-seq文库,鉴定了白背飞虱基因组中来自1852个基因位点的1861条IncRNA转录本。我们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的IncRNA表达谱,发现与蛋白质编码基因相比,IncRNAs的具有更高的发育阶段表达特异性。在胚胎、4龄和5龄期若虫中,有更多上调的白背飞虱IncRNA表达,表明IncRNA可能在这些发育阶段中起作用。我们比较了白背飞虱中IncRNA与其临近蛋白编码基因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发现IncRNA与来自下游反义链的临近蛋白编码基因有更高的表达相关性。我们还利用了 3个RNA-seq数据,鉴定了灰飞虱基因组中385个基因位点的390条IncRNA转录本。我们还对其保守的IncRNA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在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中发现了93和49个保守的IncRNA基因。而本研究中,我们利用8个发育阶段、3个雌性成虫、3个雄性成虫、卵巢以及唾液腺的转录组数据,通过预测软件CIRCexplorer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白背飞虱circRNA,最终共鉴定1706个circRNA。我们探索了circRNA的特征以及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我们鉴定的卵巢和唾液腺中的circRNA中,78.3%的circRNA是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其中包括30个在卵巢中特异性表达的circRNAs和24个在唾液腺中特异性表达的circRNA。通过对不同性别中的circRNA的表达差异的分析,发现3个在雌性中表达上调的circRNAs和12个雄性中表达上调的circRNAs。我们发现雄性偏好的circRNA的宿主基因多与神经发育和性别发育有关。我们对白背飞虱的全基因组范围IncRNA和circRNA的鉴定、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谱分析为理解这些ncRNA分子功能和表达调控等方面提供了研究基础。综上所述,本论文主要根据白背飞虱基因组信息,结合白背飞虱不同来源的小RNA和RNA-seq高通量测序数据,发展了用于白背飞虱的ncRNA鉴定的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系统鉴定白背飞虱的miRNA、siRNA簇、piRNA簇、IncRNA和circRNA,并研究了这些ncRNA的基因组特征、进化保守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为进一步研究这些ncRNA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赵忠豪,潘慧,杜娇,陈建斌,刘勇[9](2019)在《白背飞虱中肠内与SRBSDV P6蛋白互作的介体因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该病毒能够在白背飞虱体内大量增殖并使昆虫终生带毒,是因病毒在介体昆虫内能够诱导形成病毒复制工厂-病毒原质所致。SRBSDV病毒原质主要由病毒编码的P5、P6和P9-1 3个非结构蛋白及其介体因子参与形成。其中,P6蛋白分别和P5、P9-1蛋白及其介体因子相互作用,在病毒原质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揭示哪些介体因子参与调控SRBSDV在昆虫体内的增殖过程,本实验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SRBSDV P6基因构建到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上,并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Y2HGold,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6蛋白在酵母感受态细胞内成功表达,表达的P6蛋白对细胞无毒性和自激活活性。本研究以携带SRBSDV的白背飞虱中肠cDNA文库为筛选对象,初探介体昆虫内与SRBSDV P6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在酵母Y2HGold细胞内经大量筛选和回转验证,最终获得5个可能与P6蛋白互作的介体因子。这些介体因子主要参与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翻译、蛋白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本实验为深入解析介体因子调控病毒的复制过程和白背飞虱高效传播病毒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潘晓莲,罗全丽[10](2019)在《黔南州2013~2018年水稻白背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黔南州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于2013~2018年对水稻白背飞虱的发生与危害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13~2018年水稻白背飞虱的发生面积每年均在7万公顷以上,全年迁入峰次为2~5次,危害盛期是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建议采用改善耕作制度、严密虫情监测、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化学防治的防控策略。(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9年03期)

白背飞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找到较好的白背飞虱RNA提取方法用于大规模带毒率检测、SRBSDV的早期监测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采用Trizol试剂盒法、改良Trizol法、改良CTAB-LiC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和NaOH粗提法5种方法提取单头白背飞虱的总RNA,进行检测比较其提取速率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Trizol试剂盒法、改良Trizol法、改良CTAB-LiC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和NaOH粗提法5种方法提取单头白背飞虱的总RNA浓度分别为113.08ng/μL、222.43ng/μL、57.68ng/μL、102.16ng/μL和31.06ng/μL,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LiCl法提取的RNA纯度较高。5种方法提取的RNA均能用于SRBSDV的检测,其中改良Trizol法RT-PCR扩增的灵敏度最高,稀释梯度为10-4,NaOH粗提法灵敏度最差,稀释梯度仅为10-1,其余3种均能达到10-3。改良Trizol法提取的虫体RNA较完整且扩增效果稳定,但试剂价格较昂贵,不适合做大量样品提取;NaOH粗提法的灵敏度虽相对较低,但由于操作简便,经济快速,更适合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背飞虱论文参考文献

[1].张道伟,邱玲玉,康奎,余亚娅,曾伯平.白背飞虱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糖代谢调控中的作用[J].昆虫学报.2019

[2].崔丽贤,李战彪,谢慧婷,秦碧霞,蔡健和.不同提取方法对检测单头白背飞虱携带SRBSDV灵敏度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9

[3].张道伟,余亚娅,潘碧莹,康奎,曾伯平.白背飞虱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调控几丁质合成的功能[J].中国农业科学.2019

[4].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J].中国水稻科学.2019

[5].谢喜中,徐灵超.湖南早稻主栽品种对叁(2)代白背飞虱种群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9

[6].Ehsan,Ali.白背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及其代谢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7].郜鑫磊.白背飞虱翅型分化和抗病毒机制的网络分析及其基因组数据库的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8].常朝霞.白背飞虱非编码RNA的鉴定和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9].赵忠豪,潘慧,杜娇,陈建斌,刘勇.白背飞虱中肠内与SRBSDVP6蛋白互作的介体因子鉴定[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10].潘晓莲,罗全丽.黔南州2013~2018年水稻白背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J].农技服务.2019

论文知识图

白背飞虱消化系统在白背飞虱消化系统的侵...不同浓度dsRNA处理条件下Actin基因...处理抑制SRBSDFig.4-15.RNAi...在培养细胞中合成RNA的位点Fi...抑制SRBSDV侵染培养细胞和形...

标签:;  ;  ;  ;  ;  ;  ;  

白背飞虱论文_张道伟,邱玲玉,康奎,余亚娅,曾伯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