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分析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分析

(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玉环317605)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9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共32例和观察组(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共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额骨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从而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并发症以及死亡所占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治疗重症颅脑外伤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脑颅外伤;开颅手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指的是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步加重或再度昏迷,神经系统阳性特征非常明显,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和脉搏具有明显的改变,脑原发损伤严重,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损伤趋势、并有可能出现休克等情况的患者。患者发病期间病情发展较快,且并发症较多,如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轻则致残,重则致死,因此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取极为重要。本文比较我院应用传统额骨瓣手术治疗与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病人及家属的同意下,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9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共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共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致伤原因:19例患者为交通伤,9例患者为高空坠落伤,7例患者为钝器伤,2例患者为其他。对照组致伤原因:14例患者为交通伤,12例患者为高空坠落伤,5例患者为钝器伤,1例患者为其他.两组患者的致伤原因与患病程度保持在可控水平,对治疗统计不产生影响。观察组男女24/13,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8.6±9.7)岁。对照组男女20/12,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6.5±7.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对统计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手术方式为传统额骨瓣术,并记录术后患者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并发症及死亡等情况。

1.2.2观察组:手术方式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①选择切口:以颧弓上耳屏前10cm左右作为切口的起始点;沿耳廓上方向后至顶骨正中线,沿正中线至于前额发际下。②游离骨瓣,注意在游离顶骨骨瓣时应旁开正中线矢状窦约2cm。③根据CT提示的血肿位置,在血肿周围做切口。④钻孔,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⑤扩大切口,形成骨瓣。⑥冲洗术野,查无异常,逐层关颅。⑦术后给予抗炎等常规治疗。记录术后患者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并发症及死亡等情况。

2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致伤原因与患病程度保持在可控水平,对治疗统计不产生影响。术后观察组患者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并发症以及死亡所占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在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共同作用下即形成了重症颅脑外伤。重症颅脑外伤常表现为颅内高压、脑水肿以及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等。据报道,重症颅脑损伤致死率占颅脑损伤总死亡率中的42%左右,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总外伤发病率的第二位,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有统计显示,由于重症颅脑损伤导致的死亡和残疾数占总患者数的50%以上[1]。目前,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最好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可及早降低颅内高压,同时清除颅内血肿,彻底解除患者的病痛。重症颅脑外伤作为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就会增加患者致残致死率。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较差的患者,一旦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常规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患者术中意识障碍、呼吸异常、心电图异常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预后质量也较高[2]。通过本实验能够看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急性脑膨出发生率(21.6%)、二次脑损伤(16.2%)并发症发生率(43.2%)、死亡率(27.0%)明显低于传统额骨瓣治疗对照组(分别为37.5%、43.8%、65.6%和37.5%);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笔者认为大骨瓣开颅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具有极高的血肿清除效果,通过大骨瓣开颅术,可以将颞顶硬膜外和硬膜下存留的血肿进行高效清除,从而提高颅脑外伤血肿清除率;(2)有效清除坏死脑部组织,该手术模式不仅可以将血肿进行有效清除,还可以将坏死的脑部组织一并清除,从而改善患者脑部功能;(3)对于矢状窦、横窦、岩窦发生的出血情况,大骨瓣开颅术可以有效止血,减少患者出血量;(4)采取大骨瓣开颅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以在术中对患者出现损伤的硬脑膜进行修补治疗,从而提高患者脑组织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预后疗效。同时术后加强监测和护理也十分有必要,一般而言,护理主要会涉及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膜外血肿、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等,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后尽早治疗,也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形态,在护理上通过对格拉斯评分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从而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率。因此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60-61.

[2]梁才干,莫泉,谭达安,等.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10):2061-2061.

收稿日期:2015-10-14

标签:;  ;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