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其结构包括外壳、键盘按键、收线装置、支撑脚、数据线、连接插头和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键盘外壳后端设置了收线装置,数据线通过收线装置进行伸出,且数据线沿收线装置内的导向杆和滑轮进行弯折,使其收纳在收线装置内,在需要将数据线进行延展时,将牵引装置向右推进,即可将数据线进行拉出延展,将牵引装置向左进行推进,通过牵引装置上的滑轮对数据线进行滑动,且使其进行弯折,缩短数据线的长度,即可对数据线进行收纳,且可调节牵引装置的位置对数据线的长度进行调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包括外壳(1)、键盘按键(2)、支撑脚(4)、数据线(5)、连接插头(6)和电路板(7),所述键盘按键(2)嵌入在外壳(1)上的凹槽内,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后端连接有数据线(5),所述外壳(1)右端固定有连接插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线装置(3),所述外壳(1)后端安装有收线装置(3),所述数据线(5)伸入收线装置(3)内,且数据线(5)通过收线装置(3)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所述收线装置(3)由壳体(31)、滑槽(32)、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和牵引装置(35)组成,所述壳体(31)顶端开设有一滑槽(32),所述数据线(5)通过壳体(31)底端伸入至壳体(31)内,所述数据线(5)分别与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和牵引装置(35)内侧滑动配合,且数据线(5)通过壳体(31)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所述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分别固定于壳体(31)内部右侧中部和底部,所述壳体(31)前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锁紧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包括外壳(1)、键盘按键(2)、支撑脚(4)、数据线(5)、连接插头(6)和电路板(7),所述键盘按键(2)嵌入在外壳(1)上的凹槽内,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后端连接有数据线(5),所述外壳(1)右端固定有连接插头(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线装置(3),所述外壳(1)后端安装有收线装置(3),所述数据线(5)伸入收线装置(3)内,且数据线(5)通过收线装置(3)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所述收线装置(3)由壳体(31)、滑槽(32)、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和牵引装置(35)组成,所述壳体(31)顶端开设有一滑槽(32),所述数据线(5)通过壳体(31)底端伸入至壳体(31)内,所述数据线(5)分别与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和牵引装置(35)内侧滑动配合,且数据线(5)通过壳体(31)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所述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分别固定于壳体(31)内部右侧中部和底部,所述壳体(31)前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35)由推杆(351)、直杆(352)、限位杆(353)、连接板(354)、固定板(355)、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组成,所述推杆(351)底端与直杆(352)进行固定,所述直杆(352)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杆(353),所述直杆(352)底端与连接板(354)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35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355)均固定于连接板(354)右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分别通过转动轴与两个固定板(355)进行同心转动,所述数据线(5)缠绕于第二滑轮(357)左端,且穿过第二滑轮(357)顶部到第二导向杆(34),所述数据线(5)缠绕于第二导向杆(34)右端,且穿过第二导向杆(34)顶端到第一滑轮(356)左端,所述数据线(5)绕过第一滑轮(356)左端通过壳体(31)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4)底端粘接有一层橡胶垫,且橡胶垫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均为圆柱杆,且外径均为0.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51)的外径大于滑槽(3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内侧设置有导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6)宽度大于数据线(5)与壳体(31)连接处的通孔内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现有的键盘为了便于数据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设置有较长的数据线,但数据线较长导致线路的缠绕,且在键盘进行移动时,需要将键盘数据线缠绕在键盘上,避免数据线缠绕打结造成损坏,不便对数据线进行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解决了现有的键盘为了便于数据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设置有较长的数据线,但数据线较长导致线路的缠绕,且在键盘进行移动时,需要将键盘数据线缠绕在键盘上,避免数据线缠绕打结造成损坏,不便对数据线进行收纳的问题,达到了方便对数据线进行收纳和取出,且可根据需要对数据线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包括外壳、键盘按键、收线装置、支撑脚、数据线、连接插头和电路板,所述键盘按键嵌入在外壳上的凹槽内,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后端连接有数据线,所述外壳右端固定有连接插头,所述外壳后端安装有收线装置,所述数据线伸入收线装置内,且数据线通过收线装置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所述收线装置由壳体、滑槽、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牵引装置组成,所述壳体顶端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数据线通过壳体底端伸入至壳体内,所述数据线分别与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牵引装置内侧滑动配合,且数据线通过壳体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分别固定于壳体内部右侧中部和底部,所述壳体前端通过螺栓与外壳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由推杆、直杆、限位杆、连接板、固定板、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组成,所述推杆底端与直杆进行固定,所述直杆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杆,所述直杆底端与连接板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均固定于连接板右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分别通过转动轴与两个固定板进行同心转动,所述数据线缠绕于第二滑轮左端,且穿过第二滑轮顶部到第二导向杆,所述数据线缠绕于第二导向杆右端,且穿过第二导向杆顶端到第一滑轮左端,所述数据线绕过第一滑轮左端通过壳体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底端粘接有一层橡胶垫,且橡胶垫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均为圆柱杆,且外径均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外径大于滑槽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内侧设置有导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插头宽度大于数据线与壳体连接处的通孔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硬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均采用PVC塑料材质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键盘为了便于数据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设置有较长的数据线,但数据线较长导致线路的缠绕,且在键盘进行移动时,需要将键盘数据线缠绕在键盘上,避免数据线缠绕打结造成损坏,不便对数据线进行收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键盘外壳后端设置了收线装置,数据线通过收线装置进行伸出,且数据线沿收线装置内的导向杆和滑轮进行弯折,使其收纳在收线装置内,在需要将数据线进行延展时,将牵引装置向右推进,即可将数据线进行拉出延展,将牵引装置向左进行推进,通过牵引装置上的滑轮对数据线进行滑动,且使其进行弯折,缩短数据线的长度,即可对数据线进行收纳,且可调节牵引装置的位置对数据线的长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线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区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键盘按键-2、收线装置-3、支撑脚-4、数据线-5、连接插头-6、电路板-7、壳体-31、滑槽-32、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牵引装置-35、推杆-351、直杆-352、限位杆-353、连接板-354、固定板-355、第一滑轮-356、第二滑轮-35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计算机键盘:包括外壳1、键盘按键2、收线装置3、支撑脚4、数据线5、连接插头6和电路板7,键盘按键2嵌入在外壳1上的凹槽内,外壳1内部安装有电路板7,电路板7后端连接有数据线5,外壳1右端固定有连接插头6,外壳1后端安装有收线装置3,数据线5伸入收线装置3内,且数据线5通过收线装置3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收线装置3由壳体31、滑槽32、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和牵引装置35组成,壳体31顶端开设有一滑槽32,数据线5通过壳体31底端伸入至壳体31内,数据线5分别与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和牵引装置35内侧滑动配合,且数据线5通过壳体31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分别固定于壳体31内部右侧中部和底部,壳体31前端通过螺栓与外壳1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牵引装置35由推杆351、直杆352、限位杆353、连接板354、固定板355、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组成,所述推杆351底端与直杆352进行固定,所述直杆352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杆353,所述直杆352底端与连接板354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35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355均固定于连接板354右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分别通过转动轴与两个固定板355进行同心转动,所述数据线5缠绕于第二滑轮357左端,且穿过第二滑轮357顶部到第二导向杆34,所述数据线5缠绕于第二导向杆34右端,且穿过第二导向杆34顶端到第一滑轮356左端,所述数据线5绕过第一滑轮356左端通过壳体31右端的通孔进行伸出。
其中,所述支撑脚4底端粘接有一层橡胶垫,且橡胶垫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路,有利于对支撑脚4进行防滑,增加键盘的防滑性。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均为圆柱杆,且外径均为0.5CM,有利于对数据线5进行支撑,且避免且弯折角度过大造成损坏。
其中,所述推杆351的外径大于滑槽32的宽度,有利于将推杆351支撑在滑槽32顶端。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内侧设置有导线槽,有利于对数据线5进行导向。
其中,所述连接插头6宽度大于数据线5与壳体31连接处的通孔内径,有利于避免连接插头6进入机壳体31无法进行取出。
其中,所述固定板355、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硬度高,不易损坏,且不易生锈。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均采用PVC塑料材质制成,硬度高,不易损坏,且支撑效果好。
根据上表得知本实用新型固定板355、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具有硬度高,不易损坏的优点。
本专利所述的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需要将数据线5与计算机主机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首先将推杆351向右沿滑槽32进行推动,且将数据线5进行拉出,由于数据线5缠绕于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上,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固定于壳体31右侧,使牵引装置35向右移动时使传输线5进行松开,使数据线5可进行拉出,对数据线5进行延展,将数据线5通过连接插头6与计算机主机进行连接,通过按下键盘按键2发送输出指令,通过电路板7上的触点进行导通,且通过数据线5传输至计算机主机上,且在需要对数据线5进行收纳时,通过推杆351向左沿滑槽32进行推进,通过直杆352带动连接板354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355上的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向左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拉动数据线5,且数据线5通过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进行转动,由于数据线5缠绕于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上,使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向左移动时,增加第一滑轮356和第二滑轮357与第一导向杆33和第二导向杆34之间的距离,进而将壳体31内的数据线5进行拉长,使数据线5伸入至壳体31内,缩短壳体31外数据线5的长度,进而减小数据线5的长度,且可调节牵引装置35的位置对数据线5的长度进行调节,达到了方便对数据线5进行收纳和取出,且可根据需要对数据线5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97347.4
申请日:2019-07-2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821792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G06F3/02
专利分类号:G06F3/02
范畴分类:40B;
申请人:成都师范学院
第一申请人:成都师范学院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24号
发明人:王慧
第一发明人:王慧
当前权利人:成都师范学院
代理人:赵晓琴
代理机构:32365
代理机构编号: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滑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