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涉及VFD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阵列框,所述阵列框内框且相对两边连接有栅极,所述阵列框且未与所述栅极连接的一边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IC芯片位于所述凸起部的正下方,灯丝支架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且灯丝支架远离所述凸起部一端向上延伸并弯折成水平。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起部的设置可使IC芯片位于凸起部的下方,从而使得阵列框和栅极之间无需再为IC芯片留出空间,缩小了阵列框的占用面积,降低了阵列框的耗材,提高了真空腔体的空间利用率,缩小了真空荧光显示器体积,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器的集成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包括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阵列框(1),所述阵列框(1)内框且相对两边连接有栅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框(1)且未与所述栅极(2)连接的一边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13),IC芯片位于所述凸起部(13)的正下方,灯丝支架(4)设置在所述凸起部(13)上,且灯丝支架(4)远离所述凸起部(13)一端向上延伸并弯折成水平。
设计方案
1.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包括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阵列框(1),所述阵列框(1)内框且相对两边连接有栅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框(1)且未与所述栅极(2)连接的一边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13),IC芯片位于所述凸起部(13)的正下方,灯丝支架(4)设置在所述凸起部(13)上,且灯丝支架(4)远离所述凸起部(13)一端向上延伸并弯折成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2)也向上凸起,且所述栅极(2)的台面高度低于所述凸起部(13)的台面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3)靠近所述栅极(2)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弯曲部(14),所述弯曲部(14)远离所述凸起部(13)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栅极(2)的台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框(1)与所述栅极(2)连接的相对两边且位于相互远离一端均倾斜向下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框(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阵列框(1)内框和所述栅极(2)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包括一体成型的细部(31)和宽度大于细部(31)的宽部(32),所述宽部(32)与所述阵列框(1)内框连接,所述细部(31)与所述栅极(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栅极(2)连接的阵列框(1)两边向所述栅极(2)的方向设置有引脚(12),且所述引脚(12)靠近所述栅极(2)一端倾斜向下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框(1)相对于所述灯丝支架(4)的一边上设置有用于补偿高度且向上凸起的补偿部(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框(1)开设有定位孔(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FD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
背景技术
真空荧光显示屏(VFD)是从真空电子管发展而来的显示器件,由发射电子的阴极(直热式,统称灯丝)、加速控制电子流的栅极、玻璃基板上印上电极和荧光粉的阳极及玻盖构成。VFD的结构如下:玻璃板构成的绝缘性基板作为构成真空气密容器的一部分,其上表面形成有阳极导体和荧光体层而形成阳极,进而在荧光体层的上方配置着具有网格状开口部的栅极,并将荧光体层和栅极的组合作为一组数位,且在同一真空气密容器内具有多个数位,在该栅极的上方拉设有灯丝。
使用时,以玻盖和基板形成真空容器,在真空容器内阴极(灯丝)经供电,温度达到650℃左右而放射热电子,同时在栅极和相应的阳极笔段上加上正电压,形成加速电场,阳极笔段的荧光粉经电子冲击后而发光;相反地,如果在栅极或阳极加上负电压,则能拦阻游向阳极的电子,使阳极消光。
公告号为CN207052561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包括真空腔体,真空腔体内设置有灯丝、 栅极,真空腔体内固定设置有阵列框,栅极位于阵列框的内框内,且与阵列框一体成型而成,阵列框的两侧设置有凸出于阵列框表面的灯丝支架,灯丝设置于灯丝支架上。
在上述真空腔体内具备有绝缘性基板,荧光粉涂覆在绝缘性基板上,绝缘性基板上会安装有IC芯片,但是IC芯片会突出绝缘性基板表面,使得在阵列框和栅极之间需要为IC芯片留出空间,避免IC芯片与栅极接触,从而会导致阵列框的框面面积增加,阵列框耗费的材料也增加,也使得真空荧光显示器体积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通过凸起部的设置可使IC芯片位于凸起部的下方,从而使得阵列框和栅极之间无需再为IC芯片留出空间,缩小了阵列框的占用面积,降低了阵列框的耗材,提高了真空腔体的空间利用率,缩小了真空荧光显示器体积,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器的集成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包括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阵列框,所述阵列框内框且相对两边连接有栅极,所述阵列框且未与所述栅极连接的一边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IC芯片位于所述凸起部的正下方,灯丝支架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且灯丝支架远离所述凸起部一端向上延伸并弯折成水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的设置可使IC芯片位于凸起部的下方,从而使得阵列框和栅极之间无需再为IC芯片留出空间,缩小了阵列框的占用面积,降低了阵列框的耗材,提高了真空腔体的空间利用率,缩小了真空荧光显示器体积,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器的集成度。
优选的,所述栅极也向上凸起,且所述栅极的台面高度低于所述凸起部的台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起部的设置,整体抬高了灯丝支架的高度,使得灯丝支架上的灯丝与栅极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会影响栅极对灯丝发出的电子的拦阻或者加速作用,影响荧光粉的发光。通过提高栅极的台面高度,从而可缩小栅极与灯丝支架上的灯丝的间距,降低对荧光粉发光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栅极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远离所述凸起部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栅极的台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灯丝时,凸起的凸起部可能会割伤正在拉直的灯丝。通过弯曲部的设置,使得凸起部靠近栅极一端的表面形成圆弧角,从而可大大降低灯丝在拉直安装过程中被割伤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阵列框与所述栅极连接的相对两边且位于相互远离一端均倾斜向下弯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与栅极连接的阵列框的边的抗弯曲能力,提高了阵列框的抗形变能力,从而可降低阵列框在拿取过程中发生形变的概率,提高阵列框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阵列框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阵列框内框和所述栅极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栅极通过连接片一体成型于阵列框的内框上,从而实现栅极与阵列框的连接;且连接片一体成型于阵列框的内框上,使得栅极与阵列框的连接较为牢固稳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细部和宽度大于细部的宽部,所述宽部与所述阵列框内框连接,所述细部与所述栅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部的宽度小于宽部的宽度,减少了连接片所耗费的材料,且细部与栅极连接,方便切断工具在细部将连接片与栅极切断分离开来。
优选的,与所述栅极连接的阵列框两边向所述栅极的方向设置有引脚,且所述引脚靠近所述栅极一端倾斜向下弯曲,所述引脚的弯曲端与线路层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脚与线路层抵紧一端设置成弯曲状,使得该端在抵紧线路层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从而使该端能够始终抵紧在线路层上,从而降低了引脚与线路层发生分离的现象,从而可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阵列框相对于所述灯丝支架的一边上设置有用于补偿高度且向上凸起的补偿部。
优选的,所述阵列框开设有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后期灯丝焊接时的定位,提高焊接的精准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凸起部的设置可使IC芯片位于凸起部的下方,从而使得阵列框和栅极之间无需再为IC芯片留出空间,缩小了阵列框的占用面积,降低了阵列框的耗材,提高了真空腔体的空间利用率,缩小了真空荧光显示器体积,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器的集成度;
2、通过将引脚与线路层抵紧一端设置成弯曲状,使得该端在抵紧线路层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从而使该端能够始终抵紧在线路上,从而降低了引脚与线路层发生分离的现象,从而可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引脚所在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灯丝支架所在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灯丝支架所在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阵列框;11、定位孔;12、引脚;13、凸起部;14、弯曲部;15、补偿部;2、栅极;3、连接片;31、细部;32、宽部;4、灯丝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整形阵列,参照图1,包括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阵列框1,阵列框1呈长方形的框体,在阵列框1内框且相对两长边通过多个连接片3连接有栅极2,连接片3包括一体成型设置且呈长条状的细部31和宽部32,细部31的宽度小于宽部32的宽度,宽部32远离细部31一端与阵列框1内框一体成型设置,细部31远离宽部32一端与栅极2一体成型设置。
参照图2,阵列框1相对两长边且位于相互远离一端均倾斜向下弯曲,倾斜角度为40°。阵列框1的两个短边上均开设有定位孔11,用于后期焊接灯丝定位。
阵列框1内框一体成型设置有引脚12,引脚12垂直于阵列框1内框且朝向栅极2的方向;引脚12靠近栅极2一端倾斜向下弯曲,弯曲角度为40°,该弯曲的端部抵紧在线路层上,且由于弯曲的原因,使得引脚12始终具有弹性回复力,能牢牢抵紧在线路层上。
参照图3,阵列框1的一短边一体成型设置有灯丝支架4,与灯丝支架4连接的阵列框1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凸起部13,凸起部13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其腰与底面的夹角呈55°,IC芯片位于凸起部13的正下方;且灯丝支架4远离凸起部13一端向上延伸并弯折成水平,灯丝一端焊接在灯丝支架4的水平短段上。
参照图4,灯丝支架4由于凸起部13的设置高度升高,使得灯丝支架4上的灯丝的高度也提高,会使灯丝与栅极2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会影响栅极2对灯丝出来的电子的加速或者阻拦。因此栅极2也向上凸起,且栅极2的台面高度低于凸起部13的台面高度。凸起部13靠近栅极2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弯曲部14,弯曲角度为80°,弯曲部14远离凸起部13一端的高度高于栅极2的台面高度。
参照图1和图2,阵列框1相对于灯丝支架4的另一个短边上设置有用于补偿高度且向上凸起的补偿部1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凸起部13的设置可使IC芯片位于凸起部13的下方,从而使得阵列框1和栅极2之间无需再为IC芯片留出空间,缩小了阵列框1的占用面积,降低了阵列框1的耗材,提高了真空腔体的空间利用率,缩小了真空荧光显示器体积,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器的集成度。
引脚12与线路层抵紧一端设置成弯曲状,使得该端在抵紧线路层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从而使该端能够始终抵紧在线路层上,从而降低了引脚12与线路层发生分离的现象,从而可降低了出现故障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465.7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12707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H01J 31/12
专利分类号:H01J31/12;H01J29/92;H01J29/96
范畴分类:38D;
申请人:浙江虬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虬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舜江路698号2号房
发明人:严立江;李维型;马冬樵
第一发明人:严立江
当前权利人:浙江虬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