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大兴安岭针叶林生态系统中,林火是驱动森林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研究火干扰后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可以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碳排放贸易谈判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以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火干扰后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遥感监测和统计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火烧强度和火后恢复时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2)火干扰、植被、地形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对影响;3)火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火烧强度来看,轻度火烧有利于0-2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0-1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轻度火烧后比未过火高12.53g·kg-1左右;10-2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轻度火烧后比未过火高14.08g·kg-1左右。重度火烧后0-20cm层土壤有机碳可以恢复至火前水平。中度火烧下20-3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比未过火、轻度火烧和重度火烧高7.569.3g·kg-1。(2)从火后恢复时间来看,0-2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火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可以超过火前水平。火后3年是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的一个时期,比未过火低4.6320g·kg-1。火后10年是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一个时期,比未过火高8.0316.59g·kg-1。(3)从火烧强度和火后恢复时间的综合作用来看,轻度、中度火烧下的10-20cm、20-3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为:火后10年达到最高值,为63.7g·kg-1,重度火烧下各土壤发生层有机碳含量随火后恢复年限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在23.9%34.26%之间。(4)在影响土壤有机碳的所有环境因子中,地形因子里海拔和坡位贡献率较大,最高达到18%左右;植被因子里郁闭度贡献率较大,最高达到26%以上;火干扰因子里火烧强度贡献率较大,最高占比17%左右。火烧强度会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产生直接影响。在呼中林区,高海拔区域主要分布的是偃松林。偃松树干通常伏卧状,基部多分枝,生于山顶则近直立丛生状,可燃物载量高、空间连续性强,并且松脂含量高。这一高拔海的偃松林分布区通常形成重度火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海拔和火烧强度相对重要性高的原因。(5)依据前面建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环境因子关系,得知:火干扰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未过火下相比有明显差异,体现在最表层土壤(0-10cm)有机碳含量受火干扰的影响较强。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地形分布的影响,其次是植被情况的影响。火干扰受地形条件制约,火后环境差异影响植被分布和生长,所以对大兴安岭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估算不可忽视火干扰、植被和地形的综合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宇婧
导师: 刘影,吴志伟
关键词: 森林土壤有机碳,火干扰,相对重要性,大兴安岭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462)
分类号: S714.2
DOI: 10.27178/d.cnki.gjxsu.2019.000875
总页数: 57
文件大小: 4096K
下载量: 45
相关论文文献
- [1].1980—2008年苏北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不同种植密度对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广西林业科学 2020(01)
- [3].梯田不同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01)
- [4].闽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2)
- [5].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评述及最新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5)
- [6].赤峰市敖汉旗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J]. 内蒙古水利 2017(09)
- [7].松嫩平原北部不同含水量梯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特征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04)
- [8].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高光谱反演[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3)
- [9].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9(01)
- [10].中国北方自然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杂志 2019(04)
- [11].地形因子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9(16)
- [12].煤矿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遥感反演与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3)
- [13].寒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研究——以大同市为例[J]. 山西化工 2016(05)
- [14].乌裕尔河流域典型黑土区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03)
- [15].武汉市几类典型功能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6)
- [16].喀斯特洼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02)
- [17].近40年来天山北坡不同土类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J]. 土壤通报 2020(02)
- [18].宣威市退耕还林柳杉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活性组分的林龄变化[J]. 林业科学 2017(01)
- [19].蚌湖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J]. 湿地科学 2017(01)
- [20].科尔沁差巴嘎蒿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2)
- [21].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6)
- [22].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2)
- [23].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模拟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9)
- [24].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估算研究进展[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01)
- [25].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杂志 2014(11)
- [26].青海湖高寒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J]. 土壤 2013(03)
- [27].吉林西部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S1)
- [28].基于景观尺度下的鄱阳湖湿地浅层土有机碳的空间特征[J]. 生态科学 2020(01)
- [29].高产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差异[J]. 吉林农业 2018(08)
- [30].不同经营模式下硬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J]. 绿色科技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