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激元论文_段嘉华,陈佳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化激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面,材料,纳米,爱因斯坦,孤子,涡旋,硫化物。

极化激元论文文献综述

段嘉华,陈佳宁[1](2019)在《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化激元学可以实现纳米尺度上的光子操控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调控,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传统贵金属相比,二维范德瓦耳斯原子晶体中极化激元具有更强的局域能力且可实现主观调控.近期,利用扫描式近场光学显微镜在二维体系中观察到了多种类型的极化激元,为今后量子物理和纳米光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通过近场光学手段揭示二维极化激元学的重要进展和实验结果.在介绍近场光学及其成像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二维极化激元学中近场研究进展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包括等离极化激元、声子极化激元、激子极化激元和杂化型极化激元等.最后提出了近场光学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蒋岩[2](2019)在《极化激元BEC中稳态暗孤子(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激子与微腔光子在强耦合作用下产生新的坠饰激发态,称之为极化激元。极化激元的有效质量极小,大约为电子质量的10~(-4)-10~(-5)倍,这一特征使其可能在几个开尔文甚至室温下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激子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现,不仅使非低温固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同时也拓展了未来量子器件的开发和应用道路。本文主要研究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暗孤子的存在和稳定性,并进一步考虑如何控制稳态暗孤子的数量,从而实现暗孤子船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极化激元的研究进展,其次对半导体微腔结构以及激子、极化激元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对Gross-Pitaevskii方程进行推导。最后,本文采用适当的势能缺陷和均匀泵浦,证明了空间分离的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中存在稳定的暗/反暗孤子。暗孤子不是在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形成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由一对非稳态的暗孤子突然相变后产生的。虽然已经有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干脉冲和非共振周期泵浦场产生稳态暗孤子的方法,但我们注意到,我们的结论与以往工作中发现的暗孤子有本质上的不同:其关键因素是二元关联体的相位耦合,并且相位组态倾向于选择粒子数最多的状态。非平衡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中的耗散孤子与哈密顿系统中的孤子相似:它们可以是稳定的。在得到一个稳态暗孤子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探索多个暗孤子稳定存在的情况,通过调控势能缺陷宽度以及势能大小来调控暗孤子存在的数量,进一步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辛铭[3](2019)在《关于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激子极化激元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是继石墨烯之后发现的又一类二维原子晶体,典型代表为二硫化钼(MoS_2),凭借其优异的光电性质迅速成为研究热门。MoS_2属六方晶系,单层MoS_2由两个硫原子层夹着一个钼原子层构成,原子间依靠共价键相结合。单层MoS_2是直接带隙半导体,第一布里渊区有两个不等价顶点:K点和-K点,分别对应两个谷:K谷和-K谷。自旋-电子轨道耦合使价带发生劈裂,反对称性的破缺又导致电子自旋方向相同的价带反向移动,且具有光学选择定则,即左旋圆偏振光激发K谷,右旋圆偏振光激发-K谷,这种电子自旋和谷的相互锁定被称为谷极化。单层MoS_2谷极化的性质为自旋开关、逻辑门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机会,因此也有人将单层MoS_2看作可以取代硅的新兴半导体材料。光激发单层MoS_2价带电子至导带,在价带留有带正电的空穴,导带电子与价带空穴依靠库仑相互作用束缚在一起,形成紧束缚激子,激子束缚能为0.5~1eV,比传统半导体量子阱中激子束缚能高两个数量级,可在室温下存在。大的激子束缚能为室温下发现和应用谷极化提供了可能,但由于谷间电子-空穴交换相互作用的存在,使激子很容易进行谷间散射,极大程度上制约了谷极化。将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放入微腔中,腔内束缚的光子会与激子耦合形成激子极化激元,激子极化激元中的光子成分对谷间散射不敏感,从而大大提高了谷极化,使室温下的谷极化得以实现,为实现手性光-物质相互作用的谷极化电子器件开辟了新的机会。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一)我们利用简易微腔模型,借助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激子极化率α的表达式。采用带边有效k p哈密顿量,构建导带和价带多电子体系的二次量子化哈密顿量,计入所有电子之间的库仑作用和电子系统与光子的相互作用,利用海森堡方程构建微观极化量的运动方程,再次得到激子极化率α的表达式,将两个激子极化率表达式相结合,得到激子极化激元色散关系,并利用色散关系计算出拉比劈裂线宽,证明强耦合的存在。在推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二维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导致在计算激子与光子耦合时不可以忽略非共振项,这与叁维体材料相去甚远。(二)鉴于传统耦合振子模型法所计算的耦合模中光子成分和激子成分与真实值有偏差,我们探究偏差存在的原因,发现这是忽略激子成分在电矢量下的极化所导致的。为得到更加准确的耦合模成分,我们构建激子极化激元的宏观极化运动方程,证明激子的极化过程可以看作线性谐振子的极化,与离子晶体中长波光学支类似,可利用能量密度表达式去计算耦合模成分。利用宏观极化运动方程我们不仅精确地计算出耦合模中光子成分和激子成分,表明选择合适的入射波矢对室温下的谷极化至关重要,也成功地解释出色散关系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叁)我们利用费米黄金定则这种半经典的方法,巧妙地推导出激子寿命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适用于绝大部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和具有类似能带结构的半导体。我们将激子寿命所引起的激子能量的展宽考虑在内,重新计算了激子极化激元的色散关系和劈裂宽度,并推导出激子极化激元的寿命。结果表明激子寿命的存在使劈裂宽度变小,耦合减弱。也证明激子极化激元的寿命与长寿命光子的含量有直接关系,表明操控和利用中间极化激元MP是实现谷极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Muhyiddeen,Yahya,Musa[4](2019)在《亚波长光子学:纳米聚焦和二维极化激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的纳米技术能够实现衍射极限的突破以及电磁波亚波长尺度的压缩,对光子学及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显着的进步在于所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包括金属中的等离激元、电介质中的光学声子以及半导体中的激子等。等离激元能够用于新型纳米尺度器件的设计,实现亚波长尺度电磁波的束缚和调控,可以用于未来纳米尺度集成光电子器件、超分辨率成像、量子计算和单分子捕获方面的设计。纳米聚焦作为纳米光子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领域,能够在纳米尺度对电磁波能量进行传递和调控,相应的产生了许多设计、优化和制造新型聚焦器件的技术。本文对二维材料中实现亚波长能量约束现象(TE声子极化模式)进行了预测和表征,并针对纳米聚焦器件提出了一种弥补理论设计与实际实现之间差距的新方法。本论文各章节的简要总结如下:1.尽管极化激元对于亚波长的束缚性十分重要,但现有的研究工作和实现的器件大多集中在TM模式。近期通过对石墨烯的研究,科学家预测二维材料中可能存在TE极化模式。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首次预测了超薄hBN平板中的TE极化激元模式,获得了远优于石墨烯TE极化模式的束缚性。这项工作让人们对TE极化模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为TE极化模式的实现带来了可能性。2.光子学器件在理论设计和实际实现之间存在着性能差距,对于其进一步发展有着巨大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提出了利用高阶光学变换(FHTO)设计双曲型超透镜的方法,用于实现中红外纳米聚焦。这个双曲型超透镜只需要几层金属介质层状结构就能够实现,相应的设计是将整个透镜分割成N(N>1)个离散区域,并对每个离散区域使用高阶光学变换得到。(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24)

张庆[5](2019)在《纳米尺度光场调控:全介质超表面及二维材料极化激元》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光子学器件极大程度依赖于纳米结构共振和材料物理特性,实现纳米尺度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例如,纳米结构通过局域共振将电磁场限域在亚波长空间范围内;表面极化激元利用光子与材料内电子、声子、激子等准粒子耦合激发,可以降低电磁场群速度获得突破衍射极限分辨率,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对光的操控。超表面和表面等离激元学隶属纳米光子学两个主要分支,前者侧重结构设计,后者更多关注材料物理特性,本论文基于前沿的全介质TiO2超表面平台和二维材料范德华(van der Walls,vdW)极化激元平台,分别实现了可见光波段自由空间(Free space)光场调控和新颖的红外波段面内(In plane)vdW极化激元调控。论文主要分为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于全介质Ti02超表面结构设计,实现自由空间光波前调控。首先,利用广义斯涅耳定理论述超表面的光场相位调控机制,通过梯度Ti02超表面阵列实现光束异常折射、以及偏振不依赖超透镜等相位调制器件。其次,利用非中心对称Ti02超表面天线获得光场偏振调控,例如nano-brick由于面内各项异性共振表现双折射晶体特性,沿着长轴方向的TM偏振分量和沿着短轴方向的TE偏振分量产生不同的相位延迟,由此成功设计了宽带的1/4波片和半波片,偏振分束器等。最后,提出双折射nano-brick超表面光场相位和偏振同时调控机理,成功实现了多功能偏振分束超透镜,任意的线偏振光或者圆偏振光入射到该器件,偏振分量将会得到分辨聚焦,其中所有TM分量将会聚焦到左侧,而所有TE分量聚焦于右侧,该偏振分束超透镜可以同时代替“分束器+波片+透镜”的叁重功能。可见光全介质超表面具有强大的光波前调制能力,同时兼顾按需功能化定制和高传输效率的技术优势,有望实现传统光学元件小型化、多功能集成。第二部分,基于二维材料独特物理特性,实现面内vdW极化激元波前调控。2D材料类型丰富,"all-surface"钝化性质,使得原子层厚度支持高度限域的极化激元,提供可见光到太赫兹光谱范围内新颖的光学操控能力。目前大量研究工作止步于vdW极化激元的静态激发和探测,未来有望通过对其传播操控和调谐实现片上光子回路,例如异常折射、聚焦、开关、拓扑传输等。本论文通过构筑2D/SiC异质结,利用2D和SiC声子激元(Surface Phonon Polariton,SPhP)之间的杂化耦合,可以实现低损耗、高限域的激元波负折射传输,并且无需结构刻饰。例如,1)h-BN-graphene/SiC异质结:h-BN第一"Reststrahlen" 波带内支持负群速度双曲声子激元(Hyperbolic Phonon,Polariton,HP),传输至正群速度的graphene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两类激元波在界面处会发生负折射效应,入射HP和透射SPP在法线同侧传播,并成功实现了面内完美透镜。2)MoS2-graphene/SiC异质结:高折射率的MoS2薄层可翻转SiC声子激元色散模式,获得负群速度d-SPhP,该模式传输至带正群速度graphene SPP时,同样可以在界面处实现负折射传输。由于2D激元波的高度限域能力,两类完美透镜具有深亚波长的分辨率(FWHM<1/80λ0),此外可通过改变graphene费米能级实现完美透镜焦距和分辨率的动态调谐。3)我们提出基于负折射的面内极化激元相位调控方法:构造h-BN-graphene异质结负折射弯曲界面,界面两侧正负极化激元等效折射率绝对值相同(|±neff|)保证动量匹配传输;正负极化激元等效折射率符号相反(±)获得相位调控,实现波前整形。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在300nm的传播距离内实现面内聚焦或发散透镜功能;此外,通过改变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可以实现聚焦透镜分辨率从50nm到180nm的动态调谐,该分辨率范围远小于中红外自由空间波长。除了极化激元透镜,按照相位调制原理精心设计异质结界面几何形状,可以实现极化激元波前的任意操控。第叁部分,在充分掌握超表面结构设计和2D材料光学特性的基础之上,我们开始对多层TMDs材料做结构设计,实现新颖的局域极化激元操控。TMDs材料除了具有丰富的物理特性(激子,自旋,能谷等),同时还表现出极高的光学折射率,对于纳米光子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可以实现亚波长结构共振。例如,我们提出graphene/MoS2-grating/SiC异质结,其中高折射率MoS2(n-4)光栅可以直接激发SiC的局域表面声子激元共振(d-LSPhR),d-LSPhR与graphene SPP耦合产生杂化LSPh-SPR模式,该模式保持了低损耗声子的高品质因数(Q-85),同时继承了 graphene的电调谐特性,通过改变石墨烯费米能级,可以实现红外光调制器,调制深度大于95%。此外,可见光波段WS2(n-4.5)纳米光栅本身可以产生米氏共振,共振光子与WSe2激子耦合可以激发激子激元,具有明显的拉比分裂。超表面设计与新材料结合、新效应的探索以及新应用的开发将是纳米光子学重要研究趋势,本论文首次将超表面和二维材料极化激元两者放在一起讨论,希望通过超表面结构设计,以及二维材料的新颖材料特性,为纳米光子学开辟一条“材料+结构”相结合的全新道路,通过新颖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纳米尺度光场调控。目前仅探索性的利用二维TMDs光栅实现米氏共振,未来有望在TMDs薄层上设计更为复杂的梯度超表面器件。此外,TMDs的能谷特性和光的圆偏振相关,有望直接通过TMDs几何相位超表面实现圆偏振光操控,从而实现能谷激子的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19-04-01)

买尔旦·吐合达洪(merdan,tuhtasun)[6](2019)在《SiC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激发及其光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的研究如火如荼,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等离激元学。但电子的固有光学损耗对金属(如金、银、铜)SPPs的寿命有天然的限制,金属SPPs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在紫外至近红外波段。不同于SPPs地是,表面声子极化激元(SPhPs)是极性电介质内的声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集体振荡模式,它继承了声子的优良特性,如损耗小、寿命长、Q因子高等优点。SPhPs的激发是在极性材料上实现的,常见的极性材料有SiC、GaN、GaAs、和SiO_2。这些材料在长波长范围内存在Reststrahlen全反带(横向光学声子和纵向光学声子之间的频率范围)。SPhPs在中、远红外波段的传感器、光声探测、热辐射源、表面光谱增强及强耦合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在SiC和α-SiO_2表面使用刻蚀工艺制备了一维光栅结构,在中红外波段成功实现了SPhPs的激发,我们系统地研究了光栅结构参数、微纳结构形貌对SPhPs的光学特性如Q因子影响。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光刻技术、磁控溅射技术、剥离技术及刻蚀技术,在极性材料SiC和α-SiO_2表面上制备一维光栅结构,成功地实现了SPhPs的激发。通过CST仿真计算分析了SPhPs来源。2)通过改变SiC一维光栅结构的周期、深度、光栅沟道宽度、光入射角及介质层厚度研究了SPhPs的光学响应特性,获得了实现高Q因子的SPhPs的优化条件。进一步地,我们利用了高Q模式的SPhP对入射环境的敏感性,指出其在红外纳米尺制备中的前景。3)通过改变α-SiO_2一维光栅结构的周期、光入射角研究了SPhPs的光学特性,并且得到了高Q因子的SPhPs模式。4)制备了不同二维形状的SiC结构,通过改变结构形状、深度、周期、光入射角对SPhPs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并且得到了激发模式的高Q因子。(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陈海军,任元,王华,汤国志,刘通[7](2019)在《二维激子极化激元凝聚中涡旋迭加态稳态及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步Crank-Nicolson方案的虚时和实时有限差分方法求解耗散系统的Gross-Pitaevskii(GP)方程,研究了二维激子极化激元凝聚(exciton-polariton condensates)体系中正反涡旋迭加态的稳态结构并直观地验证这种稳态结构在半导体微腔旋转下的稳定性和动力学特性.通过虚时和实时演化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几种角动量情况下所对应的稳定涡旋迭加态.然后利用实时演化方法研究在半导体微腔旋转的情况下,正反涡旋迭加态的稳定性及其旋转角速率和半导体微腔旋转角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研究了单涡旋态在半导体微腔旋转时形成涡旋阵列的动力学过程,并给出了泵浦光宽度和增益项对涡旋阵列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系统的泵浦,损耗和增益对稳定性和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焕君,沈岩,邓少芝,许宁生[8](2018)在《二维原子晶体极化激元效应及其介导的真空电子发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维原子晶体具有特殊的电子能带结构,导致其在中红外至太赫兹频段表现出丰富的极化激元模式(Polaritons),这些模式可以诱导局域的表面电磁场,实现突破衍射极限的电磁场聚焦,从而在高灵敏度中远红外/太赫兹传感和探测以及纳米光子学器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本报告中,我将会主要介绍我们近期关于利用二维原子晶体极化激元进行中远红外/太赫兹光场局域和调控、以及介导真空电子发射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王凯悦,陈坤,刘纯亮,王洪广,林舒[9](2018)在《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的粒子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是光和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电磁波模式。它在垂直于金属-介质界面方向向两侧呈指数性衰减,能形成近场增强。本文通过粒子模拟方法,构建了银-空气单层介质的简单模型,实现了对界面处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的模拟,并进一步观测和分析了SPPs的场强在介质中的分布规律、趋肤深度及其近场增强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马玮良[10](2018)在《二维范德华材料中的极化激元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亚波长尺度对光进行调控,在量子物理,光子学甚至生物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极化激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实现突破衍射极限的光调制。极化激元一般是由于自由电子或者晶格中的束缚电子被外界电磁场极化,产生的一种集体震荡-电磁波。极化激元在增强光学非线性效应,传感,成像以及新型人工超构材料的设计领域都有广阔的前景。而最近几年在二维层状的范德华材料中,科学家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极化激元,并且这些极化激元因为材料维度的限制表现出更强的场局域特性,同时也展现出众多和传统体材料的等离激元材料不一样的性质。二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克服了传统金属材料中的极高的本征损耗,以及狭窄的工作范围等局限,其广泛的动态可调性质(包括厚度,化学掺杂,栅压调控等)使得二维范德华材料体系更优于传统的极化激元材料。对二维范德华材料中的极化激元的探索需求日益扩大,因此我的研究重点聚焦在以下几个相关的工作当中。1.等离激元在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体系中,表现为光同电子集体振动的相互作用。并且这种对电磁场的束缚能力可以通过对石墨烯进行微纳结构的加工来进一步增强。我们通过使用新的生长工艺,制备出天然的纳米结构石墨烯的单晶阵列。纳米结构的石墨烯可以在中红外波段作为石墨烯等离激元的法布里帕罗纳米谐振腔,这种谐振腔阵列可以将石墨烯等离激元-振荡的电磁波进一步局域。通过将谐振腔阵列与纯石墨烯结合,我们制备出一种高度灵敏的中红外光探测器。石墨烯等离激元的传播对于石墨烯中存在的缺陷(例如晶界,褶皱,破裂)是极其敏感的。借助石墨烯等离激元对缺陷的特征反馈特性,我们通过红外纳米成像技术,大面积,高分辨,可视化地对影响石墨烯器件性能的重要缺陷-晶界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我们验证了通过生长条件的调控来降低石墨烯中晶界的的可行性。这对于生长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有重要的意义。2.结构各项异性的极性层状材料可能支持高度局域的双曲型声子极化激元,这种极化激元可以有效地突破衍射极限对亚波长的电磁场进行调控。我们首次通过实验的方式在实空间中证明了?相叁氧化钼可以在中红外波段支持双曲型声子极化激元,这种极化激元有多种极具吸引力的优秀性质,它具有极强的场局域特性,可以支持厚度可调节的波导模式,并且有着极其低的损耗,并且因为其独特的晶格结构,声子极化激元可以在二维平面内以不同的速度进行传输。3.拓扑绝缘体表面的等离激元同样可以支持高度局域的电磁场,利用近场光学显微镜,我们通过实验方式揭示了拓扑绝缘体碲化铋中由于自旋轨道耦合形成的表面金属态可以支持高度局域的等离激元,这种表面等离激元在中红外显示为特征的边缘条纹,并且等离激元的波长可以通过碲化铋的厚度,激发波长以及外加栅压等方式进行动态调控,这种新型的等离激元对中红外的探测以及传感器件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二维范德华材料中的极化激元进行研究,在中红外波段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揭示以及调节,这些新型的极化激元材料相较传统的极化激元材料有比较大的优势,尤其在长波长波段有广阔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6-01)

极化激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半导体激子与微腔光子在强耦合作用下产生新的坠饰激发态,称之为极化激元。极化激元的有效质量极小,大约为电子质量的10~(-4)-10~(-5)倍,这一特征使其可能在几个开尔文甚至室温下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激子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现,不仅使非低温固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同时也拓展了未来量子器件的开发和应用道路。本文主要研究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暗孤子的存在和稳定性,并进一步考虑如何控制稳态暗孤子的数量,从而实现暗孤子船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极化激元的研究进展,其次对半导体微腔结构以及激子、极化激元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对Gross-Pitaevskii方程进行推导。最后,本文采用适当的势能缺陷和均匀泵浦,证明了空间分离的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中存在稳定的暗/反暗孤子。暗孤子不是在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形成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由一对非稳态的暗孤子突然相变后产生的。虽然已经有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干脉冲和非共振周期泵浦场产生稳态暗孤子的方法,但我们注意到,我们的结论与以往工作中发现的暗孤子有本质上的不同:其关键因素是二元关联体的相位耦合,并且相位组态倾向于选择粒子数最多的状态。非平衡极化激元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中的耗散孤子与哈密顿系统中的孤子相似:它们可以是稳定的。在得到一个稳态暗孤子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探索多个暗孤子稳定存在的情况,通过调控势能缺陷宽度以及势能大小来调控暗孤子存在的数量,进一步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化激元论文参考文献

[1].段嘉华,陈佳宁.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19

[2].蒋岩.极化激元BEC中稳态暗孤子(船)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辛铭.关于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激子极化激元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Muhyiddeen,Yahya,Musa.亚波长光子学:纳米聚焦和二维极化激元[D].浙江大学.2019

[5].张庆.纳米尺度光场调控:全介质超表面及二维材料极化激元[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

[6].买尔旦·吐合达洪(merdan,tuhtasun).SiC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激发及其光学特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7].陈海军,任元,王华,汤国志,刘通.二维激子极化激元凝聚中涡旋迭加态稳态及动力学特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9

[8].陈焕君,沈岩,邓少芝,许宁生.二维原子晶体极化激元效应及其介导的真空电子发射研究[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王凯悦,陈坤,刘纯亮,王洪广,林舒.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的粒子模拟研究[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10].马玮良.二维范德华材料中的极化激元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一维PPLN结构示意图:周期极化的铁电...压电系数()中极化激元禁带的宽度取值范围与图...在考虑阻尼的条件下,PPLN中伴随着横...(a)(b)p-6P纳米带荧光纤维照片沿着PPLN电畴周期排列的方向的两个侧...

标签:;  ;  ;  ;  ;  ;  ;  

极化激元论文_段嘉华,陈佳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