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包括本体、操作显示屏、挡板、充电线、收线箱、收线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显示屏,所述本体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本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收线箱,且充电线穿过收线箱进入本体的内部,所述充电线与收线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线装置,所述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收线箱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和滑槽,所述定位槽和滑槽均呈螺旋线布置,且滑槽位于定位槽下方,所述收线箱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缠线柱,且充电线缠绕于缠线柱外部,所述充电线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软滑道,所述定位槽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齿条,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系数高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包括本体(1)、操作显示屏(2)、挡板(3)、充电线(4)、收线箱(5)、收线装置(6)和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显示屏(2),所述本体(1)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3),所述本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收线箱(5),且充电线(4)穿过收线箱(5)进入本体(1)的内部,所述充电线(4)与收线箱(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线装置(6),所述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7)。
设计方案
1.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包括本体(1)、操作显示屏(2)、挡板(3)、充电线(4)、收线箱(5)、收线装置(6)和控制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显示屏(2),所述本体(1)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3),所述本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收线箱(5),且充电线(4)穿过收线箱(5)进入本体(1)的内部,所述充电线(4)与收线箱(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线装置(6),所述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箱(5)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51)和滑槽(52),所述定位槽(51)和滑槽(52)均呈螺旋线布置,且滑槽(52)位于定位槽(51)下方,所述收线箱(5)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缠线柱(54),且充电线(4)缠绕于缠线柱(54)外部,所述充电线(4)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软滑道(41),所述定位槽(51)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齿条(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柱(54)的形状为圆柱体,且缠线柱(54)的顶部与收线箱(5)留育二十厘米的间隙,所述充电线(4)的直径为八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6)包括电机(61)、固定架(62)、齿轮(63)、第一固定轴(64)、滚动轴承(65)、滑块(66)和第二固定轴(67),所述固定架(62)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齿轮(63),且齿轮(63)与齿条(53)相啮合,所述固定架(62)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固定轴(64),所述第一固定轴(64)的外部套接有滚动轴承(65),且滚动轴承(65)的外圈与滑槽(5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架(62)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有第二固定轴(67),所述第二固定轴(67)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滑块(66),且滑块(66)与软滑道(41)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1)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器(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64)的一端与固定架(62)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67)的一端与固定架(62)的另一侧通过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滑道(41)的材质为合成橡胶,且其内壁均匀涂敷有聚氨酯润滑涂层。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一种给电力驱动的汽车充电的装置。它主要安装在商场和小区的停车场内,其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相连接,输出端与充电插头连接,人们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上选择充电方式、和费用数据等操作。
而现有的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由于充电线和充电枪都是外置的方式,充电线直接挂在桩体上,当电线不慎掉落在地面时,可能被汽车压坏而漏电,造成人触电的危险,安全系数不高。因此,设计安全系数高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包括本体、操作显示屏、挡板、充电线、收线箱、收线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显示屏,所述本体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本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收线箱,且充电线穿过收线箱进入本体的内部,所述充电线与收线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线装置,所述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便于该充电桩将充电线的头部安放至挡板处,其余部分收进收线箱内,各机构配合下实现收放线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箱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和滑槽,所述定位槽和滑槽均呈螺旋线布置,且滑槽位于定位槽下方,所述收线箱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缠线柱,且充电线缠绕于缠线柱外部,所述充电线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软滑道,所述定位槽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齿条,便于收线装置固定在滑槽上防止掉落,通过定位槽实现收线装置在收线箱内部的螺旋上升及螺旋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缠线柱的形状为圆柱体,且缠线柱的顶部与收线箱留育二十厘米的间隙,所述充电线的直径为八厘米,便于缠线柱的顶部不阻挡充电线从收线箱进出。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齿轮、第一固定轴、滚动轴承、滑块和第二固定轴,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部套接有滚动轴承,且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滑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软滑道的内壁相接触,便于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下,固定架沿着定位槽和滑槽螺旋上升,滚动轴承在滑槽内滑动,滑块在软滑道内滑动,使充电线从下而上逐步缠绕在缠线柱上,直到完成收线。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便于在充电完毕时,控制器驱动电机运转,收线装置完成收线后,电机输出轴反向转动,收线装置下到底部,不影响下次使用充电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一端与固定架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与固定架的另一侧通过焊接固定,便于滚动轴承在滑槽内螺旋上升时,通过与固定架角度的微调不发生卡顿,且使固定架带动滑块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软滑道的材质为合成橡胶,且其内壁均匀涂敷有聚氨酯润滑涂层,便于软滑道跟随软管使用时的形变而改变形状,且使滑块在软滑道内顺利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收线装置,在充电完毕时,控制器驱动收线装置将充电线收进收线箱内部,防止了充电线外挂造成触电等安全隐患,使得该充电桩具有安全系数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线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线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与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滚动轴承与滑槽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与滚动轴承安装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操作显示屏;3、挡板;4、充电线;5、收线箱;6、收线装置;7、控制器;51、定位槽;52、滑槽;53、齿条;54、缠线柱;41、软滑道;61、电机;62、固定架;63、齿轮;64、第一固定轴;65、滚动轴承;66、滑块;67、第二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桩,包括本体1、操作显示屏2、挡板3、充电线4、收线箱5、收线装置6和控制器7,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显示屏2,本体1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3,本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收线箱5,且充电线4穿过收线箱5进入本体1的内部,充电线4与收线箱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收线装置6,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7,便于该充电桩将充电线4的头部安放至挡板3处,其余部分收进收线箱5内,各机构配合下实现收放线过程;收线箱5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51和滑槽52,定位槽51和滑槽52均呈螺旋线布置,且滑槽52位于定位槽51下方,收线箱5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缠线柱54,且充电线4缠绕于缠线柱54外部,充电线4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软滑道41,定位槽51的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有齿条53,便于收线装置6固定在滑槽52上防止掉落,通过定位槽51实现收线装置6在收线箱5内部的螺旋上升及螺旋下降;缠线柱54的形状为圆柱体,且缠线柱54的顶部与收线箱5留育二十厘米的间隙,充电线4的直径为八厘米,便于缠线柱54的顶部不阻挡充电线4从收线箱5进出;收线装置6包括电机61、固定架62、齿轮63、第一固定轴64、滚动轴承65、滑块66和第二固定轴67,固定架62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61,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齿轮63,且齿轮63与齿条53相啮合,固定架62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固定轴64,第一固定轴64的外部套接有滚动轴承65,且滚动轴承65的外圈与滑槽52的内壁相接触,固定架62的另一侧通过连接有第二固定轴67,第二固定轴67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滑块66,且滑块66与软滑道41的内壁相接触,便于电机61的输出轴带动齿轮63转动,齿轮63与齿条53的啮合下,固定架62沿着定位槽51和滑槽52螺旋上升,滚动轴承65在滑槽52内滑动,滑块66在软滑道41内滑动,使充电线4从下而上逐步缠绕在缠线柱54上,直到完成收线;电机61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器7电性连接,便于在充电完毕时,控制器7驱动电机61运转,收线装置6完成收线后,电机61输出轴反向转动,收线装置6下到底部,不影响下次使用充电线4;第一固定轴64的一端与固定架62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第二固定轴67的一端与固定架62的另一侧通过焊接固定,便于滚动轴承65在滑槽52内螺旋上升时,通过与固定架62角度的微调不发生卡顿,且使固定架62带动滑块66运动;软滑道41的材质为合成橡胶,且其内壁均匀涂敷有聚氨酯润滑涂层,便于软滑道41跟随充电线4使用时的形变而改变形状,且使滑块66在软滑道41内顺利滑动;
当使用该充电桩进行充电时,直接将充电线4从收线箱5内抽出,充电完毕时,控制器7驱动电机61运转,电机61的输出轴带动齿轮63转动,齿轮63与齿条53的啮合下,固定架62沿着定位槽51和滑槽52螺旋上升,滚动轴承65在滑槽52内滑动,滑块66在软滑道41内滑动,使充电线4从下而上逐步缠绕在缠线柱54上,直到完成收线,电机61输出轴反向转动,收线装置6下到底部,不影响下次使用充电线4,防止了充电线4外挂造成触电等安全隐患,使得该充电桩具有安全系数高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5045.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320748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60L 53/31
专利分类号:B60L53/31;B65H75/38;B65H75/44
范畴分类:32B;37C;
申请人:南京简充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简充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惠达路9号国电南自数字化电厂产业园C楼101室
发明人:蒋成杰;刘文
第一发明人:蒋成杰
当前权利人:南京简充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定位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