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坡面位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降雨,坡度,垄沟位置,垄沟配置
坡面位置论文文献综述
杨现羽[1](2016)在《不同坡度、垄沟位置及配置对坡面土壤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试验小区进行不同坡度(5°、10°、15°)、不同垄沟位置(上部中部、上部下部、中部下部)及不同垄沟配置(垄垄、沟垄、垄沟、沟沟)共36种不同组合处理,观察坡面的开始产流时间、产流和产沙的规律,研究坡面土壤上不同垄沟位置及配置的水土流失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开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加而缩短,随着垄沟位置的不断下移开始产流时间逐步延长;配置上开始产流时间呈现:垄垄<沟垄<垄沟<沟沟。垄沟配置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的影响不显着,而坡度、垄沟位置对坡面开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则均为极显着影响。(2)无论哪种组合的坡面,径流量呈现先增大,而后渐渐平缓,最后趋于平衡的趋势;径流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垄沟位置的不断下移阶段径流量逐步增大(径流总量则与之相反),在达到平衡状态时径流量趋于一致,配置上呈现出:垄垄>沟垄>垄沟>沟沟。垄沟配置对坡面径流总量的影响不显着,而坡度、垄沟位置对坡面径流总量的影响则均为极显着影响。(3)无论哪种组合的坡面,泥沙浓度随时间的延伸呈现先减小,最后达到平稳的状态;泥沙浓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垄沟位置的不断下移泥沙浓度逐步减小,在配置上呈现出:垄垄>沟垄>垄沟>沟沟。垄沟配置对坡面累计产沙量的影响不显着,而坡度、垄沟位置对坡面累计产沙量的影响则均为极显着影响。(4)得出不同坡度、垄沟位置及配置的各坡面试验小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的径流量、产沙量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曲线方程,通过坡度、垄沟位置及配置叁种坡面土壤侵蚀的相关因子,分析各因子对坡面土壤侵蚀中各相关指标影响的显着程度,建立了不同坡度、垄沟位置及配置情况下各坡面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开始产流时间、径流总量、累计产沙量的预测模型,建立的各相关预测模型可简便而有效的预测试验相关资料。(5)垄沟位置应选在坡面中部、下部,位于坡面中部、下部比位于坡面上部、下部在产流上减少了8.8%~12.7%,产沙上减少了8.5%~10.7%;同时比位于上部、中部的产流上减少了13.4%~18.4%,产沙上减少了19.6%~41.3%。同时,虽然配置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不大,同比增加或减小相对较少,但是对于两者的影响在整体上都呈现出沟沟为最佳配置,也为防止风力和降雨对垄的侵蚀,配置为沟沟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佳。(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丁一鸣,池恩安,张修玉,潘玉忠[2](2012)在《不同岩层倾向与台阶坡面位置关系下的爆破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露天土石方爆破作业中,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工期、经济效益和其他工序的进行,而岩体的结构面、层理、临空面、孔网参数等多种因素制约着爆破效果。通过对某个平场工程爆破岩层倾向与台阶坡面不同空间位置关系所产生的不同爆破效果进行试验与对比,得出对层状岩体进行平场施工时岩层倾向与台阶坡面的最佳位置关系以及各个位置关系的孔网参数设计和施工作业要点。(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2年09期)
游珍,李占斌,蒋庆丰[3](2006)在《植被在坡面的不同位置对降雨产沙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在坡面的不同位置,对坡面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不同的。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比较了在相同面积条件下,植被分别分布在坡面上部、中部和下部时,坡面降雨产沙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对保土能力来说,坡下植被>坡中植被>坡上植被,而且这种差异在小雨强下更加明显。这充分说明,坡下部的植被在保护坡面土壤不被流失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保护好坡下部的植被可以有效地防止坡面水土流失。(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06年06期)
刘世梁,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马克明[4](2003)在《坡面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位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坡面土地利用与植被的斑块化镶嵌是人类干扰山区景观异质性的特点。在卧龙湿润高山地区 ,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农业坡耕地与人工林种植是居民区附近土地利用多样化的原因。从样带与生态系统类型尺度上探究土地利用与坡面景观位置对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影响 ,利用定量化的方法 ,揭示坡面上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类型、景观位置之间的关系。选取了四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 (灌丛 ,撂荒地 ,坡耕地和人工林 )与 4个坡面位置 (上坡 ,中坡 ,下坡和坡脚 ) ,通过样带采样研究它们之间土壤养分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化比较不同土地利用与坡位下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 ,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指数 (QI)。而人工林与农田的 QI值较低 ,这表明灌丛在坡面上有着“肥力岛屿”效应。不同坡位条件下土壤质量指数 (PI)表明 ,与中坡位和下坡位相比 ,上坡位与坡脚处土壤质量要高。结果说明坡面土壤质量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与景观位置分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刘梅,蒋定生,黄国俊,范兴科,畅彩娥[5](1990)在《不同坡面位置土壤水分差异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坡向土壤湿度差异大。试区内,土壤储水量以北坡为最高,次之是西向坡与南向坡。从坡顶到坡脚,3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由小到大;在垂直方向上,各坡面湿度可分成浅层和深层两个层次。在浅层内,湿度值从坡顶到坡脚逐渐减小或差别不大;在深层内,从坡顶到坡脚逐渐增大,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可缓解降水的再分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1990年02期)
坡面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露天土石方爆破作业中,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工期、经济效益和其他工序的进行,而岩体的结构面、层理、临空面、孔网参数等多种因素制约着爆破效果。通过对某个平场工程爆破岩层倾向与台阶坡面不同空间位置关系所产生的不同爆破效果进行试验与对比,得出对层状岩体进行平场施工时岩层倾向与台阶坡面的最佳位置关系以及各个位置关系的孔网参数设计和施工作业要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坡面位置论文参考文献
[1].杨现羽.不同坡度、垄沟位置及配置对坡面土壤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
[2].丁一鸣,池恩安,张修玉,潘玉忠.不同岩层倾向与台阶坡面位置关系下的爆破效果[J].金属矿山.2012
[3].游珍,李占斌,蒋庆丰.植被在坡面的不同位置对降雨产沙量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6
[4].刘世梁,傅伯杰,吕一河,陈利顶,马克明.坡面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位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
[5].刘梅,蒋定生,黄国俊,范兴科,畅彩娥.不同坡面位置土壤水分差异规律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