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渣膜润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连铸,膜结构,摩擦力,结晶器,结晶,摩擦,数学模型。
渣膜润滑论文文献综述
史伟宁,李京社,杨树峰[1](2016)在《结晶器与铸坯间保护渣渣膜结构对润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铸坯与结晶器间的保护渣渣膜状态对润滑的影响显着,研究保护渣的润滑作用对提高拉速,生产高品质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在铸坯与结晶器间存在的渣膜状态所产生的摩擦力模型,将传热模型离散化,联立计算摩擦力的数学模型,编程计算了在结晶器长度方向上渣膜的摩擦力分布。研究发现,在现行保护渣液渣膜长度为50cm左右,而设定的结晶器长度为70cm,在50cm-70cm之间为固态渣膜,不能实现全程液态渣膜润滑。固态渣膜润滑作用远远小于液渣膜的润滑作用,固态渣膜产生的摩擦力很大,对铸坯的润滑起决定性作用。工业生产中很难实现全程液渣膜润滑,但可以调节模型物性参数,改善润滑,优化连铸工艺。(本文来源于《2016年钢锭制造技术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5-12)
孔令伟[2](2015)在《连铸保护渣液/固渣膜传热与润滑行为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护渣是连铸生产重要的冶金辅料,承担着绝热保温、吸收夹杂、防止氧化、改善传热和促进润滑等功能,其中,改善传热和润滑是其性能调控的核心,在高效连铸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渣渣道内存在的复杂的热力行为,准确认识和调控保护渣渣膜的分布、传热和润滑行为,对于保障连铸顺行和连铸坯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传热学、黏性流体力学和摩擦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针对实测数据的连铸保护渣、气隙传热与润滑行为计算模型,对结晶器内保护渣的渣膜存在状态、传热机制、气隙分布、保护渣消耗和润滑/摩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以国内某钢厂宽厚板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测的结晶器铜板温度和工艺参数,建立了针对实测的结晶器传热反问题模型,通过对比温度、热流的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以此为基础,考察了铸坯/结晶器间热流密度、铸坯表面温度和结晶器热面温度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拉速对结晶器传热的影响。其次,在传热反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热量守恒开发出气隙及液/固渣膜计算模型,对结晶器与铸坯间缝隙内的气隙及液、固渣膜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热传导和热辐射在气隙及液、固渣膜传热中的比重,探讨了渣膜和气隙的传热机理,并对传导热阻和辐射热阻对传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后,综合考虑液渣、固渣和振痕对渣耗的贡献和影响,建立了基于质量守恒的保护渣消耗量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液、固渣膜的分布特点,对结晶器内渣耗的非均匀性进行研究,考察了水平和浇铸方向液、固渣膜的消耗行为,分析了拉速、保护渣凝固温度等参数对保护渣消耗量的影响。最后,基于流体力学、Navier-Stokes方程和润滑/摩擦学理论,综合考虑液态摩擦、固态摩擦和混合摩擦状态,建立了保护渣润滑/摩擦行为计算模型。通过反算模型得到的结晶器和铸坯温度场界定和计算铸坯表面的润滑和摩擦状态,对液态摩擦力、固态摩擦力和总摩擦力分布进行计算和分析,并研究了液态渣膜厚度、摩擦系数、保护渣黏度-温度指数等因素对结晶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探索复杂的结晶器润滑/摩擦行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杜方[3](2009)在《连铸保护渣渣膜润滑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护渣是提高连铸效率和铸坯质量的关键功能材料,起着控制传热、润滑、同化夹杂、防止钢液二次氧化、绝热保温等作用。其中润滑作用主要是通过在铸坯和结晶器之间的渣膜来实现的。随着连铸拉速的不断提高,结晶器振频加快,当振动方式一定时,将导致保护渣的消耗量减少,铸坯与结晶器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大了拉裂漏钢的危险。据报道,在连铸生产中65%以上的漏钢,主要是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因此,改善保护渣的润滑性能显得尤为突出。深入研究渣膜结构及其性质,分析渣膜润滑作用机理,探讨改善保护渣润滑性能的途径,对于优化保护渣组成和性能,开发高质量保护渣具有重要意义。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渣膜作为铸坯与结晶器间的润滑和调控传热的介质,其厚度、结构、温度分布、流动特性等直接影响到保护渣功效的发挥,对连铸工艺的顺行和铸坯表面质量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铸坯与结晶器间液渣膜有较好的润滑性能,是改善连铸润滑的主要途径之一。深入研究保护渣的渣膜形成机理和作用行为,是现代保护渣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研究保护渣的基本物化性能粘度和熔化温度的基础上,基于对渣膜作用和存在状态的认识,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对不同组成的保护渣渣膜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实验模拟获得的渣膜结构特征与实际相一致,是保护渣渣膜结构研究方法中新的方法。本文利用软件FLUENT模拟了保护渣在结晶器内的流动行为,研究了水口插入深度和倾角对弯月面处钢-渣界面温度的影响,讨论熔渣粘度和拉坯速度对保护渣流入到结晶器与铸坯间的影响,这为系统分析弯月面区域影响保护渣流入的因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论文通过上述方法和手段,通过对组成和含量变化的实验用渣性能、渣膜结构的测试,研究了保护渣组成对渣膜结晶率和结晶矿相的影响;通过建立渣膜存在条件下结晶器摩擦力计算数学模型,讨论了保护渣组成、性能(粘度和熔化温度)和渣膜结构对润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强度的增大,渣膜中玻璃层厚度增加,结晶率降低;熔渣的粘度、熔化温度、碱度及其组成对渣膜的结构、液渣层厚度有很大影响;温度梯度越大,渣膜的结晶率就越高;通过建立的摩擦力模型计算可知,保护渣的熔化温度或粘度越低,液渣膜越厚,铸坯与结晶器间的摩擦力越小,对保护渣润滑有利;保护渣的碱度及其组分对渣膜摩擦力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结晶器振动频率的增加,保护渣对弯月面根部的负压力增大,结晶器所受到的摩擦力增大,这将抑制保护渣的向下流入,不利于润滑;熔渣粘度越大,熔渣流入速度越小,造成供渣不足,形成的渣膜过薄不均匀,导致润滑不良;浸入式水口在同一插入深度下,随着水口倾角角度的增大,结晶器弯月面处的温度是下降的;在水口倾角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水口插入深度的增加,结晶器弯月面处的温度也是降低的,不利于保护渣的均匀熔化,形成均匀渣膜,保证其良好润滑作用。拉速增大,熔渣消耗量减少,熔渣流入速度减小,使得形成的渣膜过薄和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润滑。(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5-01)
程红艳[4](2008)在《保护渣渣膜结构模拟及其润滑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保护渣是提高连铸效率和铸坯质量的关键功能材料,起着控制传热、润滑、同化夹杂、防止钢液二次氧化、绝热保温等作用。其中润滑作用主要是通过在铸坯和结晶器之间的渣膜来实现的。随着连铸拉速的不断提高,结晶器振频加快,当振动方式一定时,将导致保护渣的消耗量减少,铸坯与结晶器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改善保护渣的润滑性能显得尤为突出。深入研究渣膜结构及其性质,分析渣膜润滑作用机理,探讨改善保护渣润滑性能的途径,对于优化保护渣组成和性能,开发高质量保护渣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渣润滑性能的研究,目前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理论分析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对结晶器摩擦力的在线监测来评价保护渣润滑性能,直观、有效,针对性强,但无预见性,试验费用高、风险大,保护渣开发周期长,不能从根本上阐述润滑特性;理论分析法是依据保护渣润滑机理的分析,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保护渣组成、结构与润滑性能的关系,是保护渣设计开发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建立渣膜润滑理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渣膜结构和性能的测试分析,研究了保护渣组成——熔渣性能——渣膜结构——渣膜润滑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对保护渣润滑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考虑渣膜的温度场、流动特征、熔渣性质,在建立保护渣渣膜温度分布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渣膜介质作用下的结晶器摩擦力理论分析模型,可用于研究保护渣润滑性能的研究和评判。基于对渣膜作用和存在状态的认识,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对不同组成的保护渣渣膜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获得的渣膜结构特征与实际相吻合,是保护渣渣膜结构研究方法的新的手段。论文应用上述方法和手段,通过对组成和含量变化的实验用渣性能、渣膜结构的测试,研究了保护渣组成对与润滑相关的高温物化性能、渣膜结构的影响,并以实验渣为对象,以摩擦力为指标,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保护渣润滑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渣膜总厚度的增加,结晶率减小,而冷却能力增加,渣膜中玻璃层厚度增加。当熔渣碱度及Na_2O、F含量的增加,结晶率增加;保护渣的熔化温度或粘度越低,液渣膜越厚,铸坯与结晶器间的摩擦力越小;随着碱度和渣中Al_2O_3含量的增加,铸坯与结晶器间摩擦力增加,对保护渣润滑不利;但随着MnO增加,铸坯与结晶器间摩擦力减小,有利于保护渣润滑。而F、Na_2O存在最佳点,过低和过高的含量都不利于提高保护渣的润滑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4-01)
高爱民[5](2003)在《连铸保护渣渣膜润滑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中 ,特别是高速连铸条件下 ,渗入结晶器与凝固坯壳之间的保护渣渣膜的润滑状态对连铸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渣膜润滑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河北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张玉文,丁伟中,朱立光[6](2002)在《方坯连铸保护渣渣膜润滑行为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传热学和粘性流体力学原理 ,用数学模拟的方法描述了方坯连铸结晶器内保护渣的润滑行为 ,计算不同浇注条件下铸坯所受摩擦力 ,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铸坯所受摩擦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炼钢》期刊2002年02期)
渣膜润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保护渣是连铸生产重要的冶金辅料,承担着绝热保温、吸收夹杂、防止氧化、改善传热和促进润滑等功能,其中,改善传热和润滑是其性能调控的核心,在高效连铸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渣渣道内存在的复杂的热力行为,准确认识和调控保护渣渣膜的分布、传热和润滑行为,对于保障连铸顺行和连铸坯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传热学、黏性流体力学和摩擦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针对实测数据的连铸保护渣、气隙传热与润滑行为计算模型,对结晶器内保护渣的渣膜存在状态、传热机制、气隙分布、保护渣消耗和润滑/摩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以国内某钢厂宽厚板坯连铸机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测的结晶器铜板温度和工艺参数,建立了针对实测的结晶器传热反问题模型,通过对比温度、热流的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以此为基础,考察了铸坯/结晶器间热流密度、铸坯表面温度和结晶器热面温度的非均匀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拉速对结晶器传热的影响。其次,在传热反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热量守恒开发出气隙及液/固渣膜计算模型,对结晶器与铸坯间缝隙内的气隙及液、固渣膜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热传导和热辐射在气隙及液、固渣膜传热中的比重,探讨了渣膜和气隙的传热机理,并对传导热阻和辐射热阻对传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后,综合考虑液渣、固渣和振痕对渣耗的贡献和影响,建立了基于质量守恒的保护渣消耗量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液、固渣膜的分布特点,对结晶器内渣耗的非均匀性进行研究,考察了水平和浇铸方向液、固渣膜的消耗行为,分析了拉速、保护渣凝固温度等参数对保护渣消耗量的影响。最后,基于流体力学、Navier-Stokes方程和润滑/摩擦学理论,综合考虑液态摩擦、固态摩擦和混合摩擦状态,建立了保护渣润滑/摩擦行为计算模型。通过反算模型得到的结晶器和铸坯温度场界定和计算铸坯表面的润滑和摩擦状态,对液态摩擦力、固态摩擦力和总摩擦力分布进行计算和分析,并研究了液态渣膜厚度、摩擦系数、保护渣黏度-温度指数等因素对结晶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探索复杂的结晶器润滑/摩擦行为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渣膜润滑论文参考文献
[1].史伟宁,李京社,杨树峰.结晶器与铸坯间保护渣渣膜结构对润滑的影响[C].2016年钢锭制造技术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16
[2].孔令伟.连铸保护渣液/固渣膜传热与润滑行为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杜方.连铸保护渣渣膜润滑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
[4].程红艳.保护渣渣膜结构模拟及其润滑性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高爱民.连铸保护渣渣膜润滑的研究现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
[6].张玉文,丁伟中,朱立光.方坯连铸保护渣渣膜润滑行为的理论研究[J].炼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