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延海:浅析先秦道家的朴素生态文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论文

桑延海:浅析先秦道家的朴素生态文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论文

摘要:在中国古典思想库中,有着丰富的朴素生态文化思想。先秦道家的“道法自然”、“齐同万物”和“生有涯,知无涯”等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解决我们的物质生存危机和精神家园重建具有重要的思想借鉴意义。但是更应该持批判的态度,认识到其具有的消极作用,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道家;生态文化;道法自然;齐物论

一、“道法自然”的无为思想

道家是先秦百家争鸣中的一个主要的思想派别,也构成了整个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主要思想部分。中国的“道”德思想就要发端并延续老子的思想。老子生活在春秋后期,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局面加剧,社会稳定有序成为了遥远的梦。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围绕礼的存废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当时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大都认为社会动荡不安是由于“礼之废”。老子独辟蹊径,以“道”为准绳审视和省察礼,认为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之存”。几乎全盘否定礼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治世之功能,并为此做了论证,其核心就是“道法自然”。

煤岩中的孔、裂隙水结冰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内,有相当量的水在零下的温度仍未结冰,生长中的冰晶体将上覆的煤岩颗粒移开,未冻水向冰进行迁移,为冰透镜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文献[24]分析了孔隙水在冻结过程中引起的岩石结构变化,对试样各参数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在-5~-20 ℃内,分凝冰机制引起裂隙的扩张。

“自然”,如果追究其基本含义,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事物自身的规律;二是指“如此这般”,本然。在道家这里显然是第二种含义。老子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老子·第二十三章》)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所以,老子构建的以“道”为世界本源的“礼学”体系便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与同时期孔子等思想家构筑的礼学体系的建设性旨趣大相径庭。老子坚决反对礼治,认为礼治是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而且,礼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制度,基本上涵盖了人事社会的全部礼节,在此意义上“礼”可谓是“无不为”。但是在老子看来,礼对于人和国家都是最大的约束。

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道”发挥着自然万物和人事社会的作用,无所不为。但是,正是由于道的这种顺应自然万物和人事社会的“无不为”,也就具有了“无为”的特性。正是老子构建了顺势的“无所不为”的“道”,所以“礼”就显得与自然万物与认识社会的本真状态背道而驰。礼制成为了最拙劣的治国之道,是老子对现行或者流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否定。既然“礼”是最拙劣的治国之道,但是仍被三代君王所用,这是为何?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第三十八章》)是由于道德仁义的依次丧失,礼才为君王所用。在这里的“失”实际上是说道被“废”,是三代君王有意废弃、抛弃大道,并不是“道”主动退出。

礼之所以能够为统治者所用,成为治国之根本准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礼背后的支撑力量是天、帝、鬼、神。在人们心中,鬼神是至高无上的,也是可以向人们发号施令的。但是,老子还是明确的提出,鬼神天帝都在道的制约之下。他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1) 承灾体识别。该边坡地处高速公路路口交汇带,主要承灾体有受路堑边坡影响土地资源、坡脚道路工程、过往车辆行人。

庄子的“齐物论”,还是在齐同种种之“物论”的意义上讲的。他致力于揭示我们对于经验世界的种种认识的相对性、片面性和不确定性。他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他通过列举不同的主体对于适合自己的住所地揭示,反映出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认识对象的认识具有相对性;他还说:“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未用,亦因是也。”,就是说,同一认识主题,由于主观原因所引发的认知也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按照庄子的理论,他暴露经验世界以及人的认知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认为人世总是从人的特定角度、特定需要出发,抽取客观世界的某一片段而构成;但是,人又把这种主观认识强加给客观世界、对象化为外在世界。人到低能否把握经验到的世界?人惊艳到的世界是否是真实?对于这些问题,庄子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对人所把握到的经验世界以及对经验世界的认识采取否定态度,这是对这种相对性与差别的夸大。当然,这表现出他“遵循中虚之常道,顺应自然之至理”的立场和人生态度。

3) 精密度、稳定性与重复性试验。精确吸取小檗碱标准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峰面积,5次重复。精密量取小檗碱标准溶液2 mL分别放置0 h、1 h、2 h、4 h、8 h和16 h后测定其峰面积,进样量10 μL,5次重复。精确称取足纳小檗药材茎皮粉末样品5份各0.1 g,按上述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后测定峰面积,进样量10 μL,5次重复。计算RSD以评价试验的精确度、重复性和稳定性。

二、“万物一体”的“齐物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首先是以“齐同万物”为论的,也就是说是一种“万物齐一”的“齐物”之论。他说:“ 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在这里,庄子通过“梁丽”功能作用的相对性;“骐骥”、“狸狌”技艺的相对性的例举,说明一切事物的属性和功能都是在相对待的情况下才出现的,也自然而然会随着对待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揭示了经验世界的相对待性和不确定性。

(2)血流参数比较。依据CT增强扫描结果,将47例患者进行分组,将早期肺癌患者设置为恶性组,其余患者为良性组,统计两组患者下述血流参数:血流量、血容量、通过时间以及表面渗透性。

“道”,是道家最核心的理念,老子将其转化为一种为人处世的生存哲学,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到只用”的说法;而庄子不同,庄子则将这种矛盾发展为一种相对主义,因而在其认识论上也是相对主义的,在价值追求上则追求一种“无待”和“无己”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

到了庄子,“道”表现出不同的旨趣与气象。老子哲学注重的是对宇宙、社会人生的观察,它与自然哲学与政治哲学有很多的关联;但是庄子哲学大多基于主观体验,他将老子对外部世界的“道”的关注,转移为对个体内在自由的追求,从而改变了道家思想发展的方向。

简言之,老子就是要通过最本然的宇宙之道,来解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老子关注的不是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而是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追溯的根本问题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以,中国的形而上学在追溯宇宙的终极实在的时候,总是同对人的真实存在的追问相联系,即天道与人道相联系。

同时,他认为,既然道是无始无终的,具有无限性,那么在一定意义上万物的生命也是无限的。所谓的生死,不过如昼夜更替,因而无需乐生悲死。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解放了小我,成为了与变化同体的“大我了”,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无己”。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暴露经验世界以及人的认知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这诚然是他的洞见。按照他的理论,人世总是从人的特定角度、特定需要出发,抽取客观世界的某一片段而构词,这无疑是主观的;但是,人又把这种主观认识强加给客观世界、对象化为外在世界,这无疑是人为的。所以,庄子对认识的一般特点的揭露是十分睿智的,但他对人所把握到的经验世界以及对经验世界的认识采取否定态度,这是对这种相对性与差别的夸大,未免过于消极,又表现出他形而上学认识态度。

三、“生有涯,知无涯”的适度思想

庄子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但又不能为人所感知,其存在不以任何他物为条件,不与任何他物相对,在时空上是无限的;但这个道不是上帝或造物主,而是无始无终的大生命,宇宙万物都以此发用流行。既然道是无始无终的,具有无限性,那么在一定意义上万物的生命也是无限的。所谓的生死,不过如昼夜更替,因而无需乐生悲死。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解放了小我,成为了与变化同体的“大我了”,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无己”。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但是,庄子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依存的条件,他举例说,大鹏飞翔需要借助大风和自己的翅膀,走远路的人需要带许多干粮。这都是“有待”,只有道是“无待”的。就是说只有“道”是真正的自由,一切条件都不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无穷无尽地自由于天地万物之间。道之人可达到“无待”之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得“道”之人必须是排除个人主观成见,顺应万物,亦即“无己”。

庄子认为,世界是自然而然的,而人们眼中的经验世界,以及经验世界的种种性质、属性、目的都是人们的主观所强加给世界的。他说:“以道观之,无物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庄子在这里揭露出,经验知识以及我们的经验知识给外界规定的各种性质和功能不仅是相对的、不确定的,而且是人为地、不可靠的。所以,庄子认为我们的这种认知与分辨完全是没有意义的。这也表现出他人生境界与价值追求的脱然洒脱。他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但是,庄子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依存的条件,他举例说,大鹏飞翔需要借助大风和自己的翅膀,走远路的人需要带许多干粮。这都是“有待”,只有道是“无待”的。就是说只有“道”是真正的自由,一切条件都不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无穷无尽地自由于天地万物之间。得道之人可达到“无待”之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得“道”之人必须是排除个人主观成见,顺应万物,亦即“无己”。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认为,要做到“无待”、“无己”体验大道,必须进行一个修养过程中。“坐忘”就是修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指端坐而浑然忘掉物我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庄子认为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无生无死,在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也就恢复了人的“天然本性”。“心斋”是与“坐忘”相联系的修养的一种实践功夫。心,精神作用;斋,斋戒。一种屏除情欲,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为了验证所提压电能量俘获电路的功能与性能,本文在理论分析与电路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平台如图7所示。

四、总结

生态危机和精神家园的重建,这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两大生存困境。先秦道家不管是其本根论、大化论,还是其认识论,都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其主张的“道法自然”、“齐同万物”和“生有涯,知无涯”等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消极因素,其不可避免地具有“自然中心主义”、限制和否定人的能力的消极因素。对此,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02).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3]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1).

[4]金盼.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实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8.

[5]祁松林.“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蕴[D].新疆大学,2016.

[6]成姗姗.先秦道家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7]徐巍.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古典园林山水布局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8]何光辉.存在与朴真:先秦道家人文观研究[D].南京大学,2011.

[9]朱晶晶.先秦道家自然法思想[D].安徽大学,2010.

[10]王细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11]刘兴东.从可持续发展看先秦道家“天人合一”的历史美学意蕴和现实意义[J].广西师院学报,2002(02):57-61.

[12]林丹.先秦儒家与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论片[J].龙岩师专学报,1995(02):1-7.

项目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习近平文化战略思想与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7WTB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桑延海(1991.12-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从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桑延海:浅析先秦道家的朴素生态文化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