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理健康,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媒体,心理,高等教育。
网络心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孙冠一,张媛媛[1](2019)在《职业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及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职业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却较为缺乏,大多数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及普通高校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条件简陋,更没有系统性的教育条件,这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形成反差。该文对职业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职业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进行了明确,并深入分析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4期)
黄明芳[2](2019)在《高校网络心理育人体系的生态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科学、生态的网络心理育人体系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有效应对网络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重要策略,也是实现心理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心理育人体系的生态建构遵循生态学理念,融合"互联网+"思维,具有内外平衡性、多向维度性,以智慧和发展性教育为目标,通过构建各级联动网络心理育人互动机制和实施积极的全方位心灵培育模式等策略,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化教育。(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11期)
邵淑敏[3](2019)在《自媒体对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影响与教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学习压力的日益增大,致使部分职校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自媒体在信息传播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作用,对于传播"正能量"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如何利用自媒体对职校生网络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并开展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34期)
邹雯[4](2019)在《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要有专业文化知识储备、良好思想品德素质之外,同时需要健康的体魄和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主要对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优势、实施策略等进行研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11期)
田本滢[5](2019)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网络虽然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了方便、为生活带来了娱乐,但也存在一些消极问题,如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沉迷于游戏等,这不利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为弱化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高职院校在教育工作中必须积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合适、合理、健康地在网络天空翱翔。(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季海菊[6](2019)在《建构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招生宣传、心理健康方面,都遇到新的挑战。本组笔谈聚焦新媒体、大数据对当代中国高校的影响。史国君用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认知总体正确、政治认同度较高、政治实践参与较积极,但政治信仰教育、网络政治信仰教育方式等方面还亟待创新,建议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多方位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赵亮等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动因和依据,尝试在课程体系方面促成二者的融合;石沁禾认为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下,要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高等教育亟须探求"商能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唐玉生认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克服传统粗放型招生宣传模式的不足,而基于历史数据及动态数据分析的招生宣传模式,为精准化招生提供了可能性,为高校高质量招生宣传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季海菊关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认为教育理念的落伍、数据素养的欠缺以及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不足,都弱化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力、感召力和控制力,构建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确立大数据理念,整合教育团队,开发数据平台,加强子体系建设,将大数据技术有效地运用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而提升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9年06期)
孙霞[7](2019)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网络信息的熏陶,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促进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反之,则会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在此,笔者将深入探究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办法。(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郑若冉[8](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不同类型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首先阐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然后对当前的心理教育机遇进行分析。最后,从多个角度入手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基于此,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合理性,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30期)
[9](2019)在《新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美军网络心理战思想及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透视近几场局部战争及颜色革命实践,美军高度重视网络心理战在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的作战转变,不断创新作战理论,丰富方法手段,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作战思想。通过对美军网络心理战作战思想及方法的探索,将为我军网络心理战力量建设、教育训练及实战运用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曾逸群[10](2019)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值得特别关注。认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价值认同、理性辨识能力、交往能力、思维眼界等主体因素与自媒体环境客体因素交织下产生。从正确网络观念培养、网络心理健康引导机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系统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策略。(本文来源于《黎明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网络心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构建科学、生态的网络心理育人体系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有效应对网络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重要策略,也是实现心理育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网络心理育人体系的生态建构遵循生态学理念,融合"互联网+"思维,具有内外平衡性、多向维度性,以智慧和发展性教育为目标,通过构建各级联动网络心理育人互动机制和实施积极的全方位心灵培育模式等策略,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化教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孙冠一,张媛媛.职业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及价值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2].黄明芳.高校网络心理育人体系的生态建构[J].教育评论.2019
[3].邵淑敏.自媒体对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高考.2019
[4].邹雯.高职院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北极光.2019
[5].田本滢.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亚太教育.2019
[6].季海菊.建构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J].学海.2019
[7].孙霞.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出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8].郑若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9
[9]..新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美军网络心理战思想及方法探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曾逸群.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策略[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