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突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颓败线的颤动》,鲁迅,现代化,先驱者
个体突围论文文献综述
朱崇科[1](2016)在《家国同构中的个体突围:《颓败线的颤动》重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鲁迅先生精心创制的佳作,《颓败线的颤动》里呈现出不少精彩的"叁一律",比如构成主体文本梦境的叁个场景,叁种不同层次的颤动指涉。在全文主题意义的解读上,也可有叁个层面和视角:一是作为艰难生存的家庭的温暖和桎梏;二是从国/族视角可以探知贫弱帝国及其反弹,以及现代化的艰难和超越;叁是从个体角度看,鲁迅先生倾注了不少精神寄托和潜在的劣根性批判。(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洪磊[2](2016)在《突围与内转:女性个体的生存寓言——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在遭遇种种突围的失败之后,多米只能无奈地逃离,将欲望的满足由外在客体转求于内,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女人与自我心灵的战争。多米由突围到内转的这一历程真实地呈现了女性个体生存的种种艰难困境,其命运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一则女性个体的生存寓言。(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15期)
李华秀[3](2016)在《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孙犁小说。包括孙犁的抗日小说、土改小说和《芸斋小说》。由于孙犁小说分别对应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故采用“时空转换”视角。孙犁是一个讲究文学形式,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人,因而本论文以孙犁小说主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孙犁小说的叙事方法为切入点,旨在找到孙犁小说在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叙事时发生的主题渐变与叙事嬗变之间的规律。本论文由序论和四大章构成。序论部分详细阐明孙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孙犁小说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研究方法等。由于抗战题材小说创作时间长,政治形势复杂,本论文用两章内容分别予以关照;土改题材小说和文革结束后的《芸斋小说》各占一章。第一章抗战小说:战争空间下的群体突围,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从围困中突围:孙犁抗战小说的叙述主题;第二节孙犁抗战小说中被围困的空间意象;第叁节人群的集聚与突围:孙犁抗战小说中的“拟家结构”;第四节孙犁抗战小说中女性的“叁重”突围。第二章《风云初记》:记忆空间里的战争叙事,由叁节内容构成,分别是:第一节《风云初记》的情感记忆;第二节《风云初记》里的现实政治;第叁节《风云初记》:人物形象的陌生化。第叁章日常空间下的叙事转换,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孙犁土改小说中的“物象”;第二节孙犁土改小说中的“聚-散结构”;第叁节《铁木前传》:“拟家结构”的解体;第四节女性的艰难回归:从双眉到小满儿。第四章《芸斋小说》:政治运动空间下的个体危机与救赎,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政治运动中的异质空间与个体危机;第二节《芸斋小说》的死亡叙事;第叁节《芸斋小说》的“碎片化”结构;第四节《芸斋小说》的道德批判与个体救赎。孙犁小说的重要贡献在于其叙事手段随主题渐变而嬗变,在不同政治环境中,不断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将时代风云变幻的痕迹艺术地保存下来。抗战时期,孙犁小说主题是“群体突围”,叙事模式是“拟家结构”;土改时期孙犁小说讲述“群体”分化为“阶级”的过程,小说叙事模式改为“聚散结构,在《铁木前传》中,“拟家结构”被拆解,人群散去;到《芸斋小说》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粉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一切都破碎了:家庭、学校;机关……孙犁小说的叙事模式因而变成了“碎片化结构”。也因其碎片化,在进行篇章结构时只好用“榫接”方式渗透自己的破碎感及渴望新旧文化“握手言和”的意图。抗日时期的“拟家结构”奠定了孙犁小说的基本叙事格调,之后的小说均以“拟家结构”为基础进行调整和变化。土改时期,孙犁小说有意识延续抗战时期的“拟家结构”,但因社会风尚巨变带来小说主题变化,“拟家结构”的叙事模式也逐步解体。晚年的《芸斋小说》,词语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叙事结构仍与抗战时期的“拟家结构”遥相呼应,呈现出家园破“碎”的结构特征。“拟家结构”既是抗战时期的时代现实,也是孙犁的社会理想和精神寄托。但孙犁当时并没意识到“拟家结构”的另外一面——对政治动荡不安的映射。“拟家结构”是旧的封建家族灭亡的征兆,是新文化胜利的标志。是新伦理、新秩序的尝试。然而,封建大家族以血缘关系为根基,“拟家结构”则是政治化的权宜之计,如何取代封建家族制?在封建家族灭亡之后,建设一种什么样的伦理秩序?成为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抗战结束后,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似乎每一种新秩序都缺少合理性,需要推倒重建,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芸斋小说》具有明显向传统回归倾向。无论总体布局,还是话语层面,亦或小说中的伦理渗透层面,均表现出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渴望。这是孙犁对自己一生经历和思想总结,也是孙犁对中国革命走过道路深刻反思之结果。《芸斋小说》的故事时间跨越近一个世纪。作者用“剪辑”手段,将各个历史时期的叙事碎片植入文本,将近一个世纪的故事“拼贴”在一起,漫长的故事时间被“浓缩”并建构成一个狭小文本空间,给读者造成一种大起大落的陡峭感。不断重复的叙事机制,强化着文本与时空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次阅读,读者都像乘坐着一架“时光机”,在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之间,一站一站来回穿梭。那种被撕裂的感觉痛入骨髓;那种时过境迁,恍如隔世般的思绪,让人产生虚无感。个体灵魂似乎在飘荡、坠落,但同时又在寻找,在悲苦求告。当一条丧“家”之路:家-拟家-破家-无家徐徐展开时,回归之路也就打开了。其中的逻辑机制是什么呢——那些曾经慷慨以赴的个体,由小家而群体,由群体而团体,由团体而个体,由个体而物体化,最终变成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们渴望“回家”——回到那个自己“遗弃”的、传统的“家”。但这个家,已不再是旧的,而是经过了彻底清洗的家——妇女解放了,妇女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男女平等了,再也没有人可以要求女人裹小脚,谄媚什么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回归传统家庭,不是倒退而是新旧文化之间的一次成功嫁接。老一辈新文化运动者们在经历了种种精神磨难之后,终于意识到民族文化乃是每一个体的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或许需要重新打理、清洁,但不能彻底摧毁。这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用生命换来的带血的认识。孙犁小说既是文学也是哲学,是自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其艺术价值、伦理价值、思想价值难以估量。(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3-16)
郑焕明[4](2015)在《关爱个体 群体发展——农村薄弱学校的突围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困难重重,学校应坚持关爱每一个学生,坚持对学生实施平等教育,注重学生的群体发展,正确引导并教育学生全面成才;切实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排除障碍,减轻学生综合负担,努力开创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的新局面,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教育。(本文来源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10期)
尚亚菲[5](2015)在《乡村个体的群体突围——以《城的灯》中的冯家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佩甫的小说《城的灯》中的冯家昌代表了一个序列的文学形象:艰难进城的乡下人。作为一个颇受争议的乡村个体,冯家昌富有极大的阐释空间和研究价值。沿着冯家昌对"他者"的追逐这一情节线索,依据作品对道德的超越、文本对象征修辞的使用、作者对故事结构的时空安排,以及读者对文本进行的形态各异的解读,可以重新认识这部作品、这个人物,以及冯家昌背后的整个群体。(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包妍,程革[6](2013)在《“个体”的崛起与突围——对“崛起派”中个体意识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出现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朦胧诗"的争论从一开始就远远超出了"诗学"理论的范畴。支持"朦胧诗"的"崛起派"论者以尊重个体价值为理论武器为其辩护,他们高扬"自我表现"和"心理真实"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究其实质,他们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其内心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想象。(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郑伊洋[7](2013)在《个体意识与权利的文化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特定时代与社会的产物,作曲家其创作行为,及其所依托的文化观念,自然会受制于其时的文化生态。然而,不管这些来自外部的约束有多么强大,也尽管他们很难,甚至根本无法摆脱那些制约。但作为社会个体的艺术家,或出于本能,或出于一种自觉的个体尊严意识,他们中的某些人,总会在这样一种约束中寻找出路。这种带有文化突围性质的自主冲动,也必然在社会义务(在20世纪50-60年代,更多地体现为政治义务)与个人文化权利(审美选择、艺术手法选择、艺术价值观的坚守与趋附选择)之间,形成了种种或显或隐的抵牾。也正是这种抵牾,昭示了艺术家个体某种权利诉求与个体尊严感。本文无力解读就解放初期17年间,中国音乐家群体在其时的社会或文化生态规限之间是以何种方式得以妥协的。而是试图通过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作曲家个案,以揭示这种困惑与个体选择。本文选择了该时代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施咏康的生活状况、及其早期叁部管弦乐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作曲家的创作行为,和潜藏于早期叁部管弦乐作品的音响表征,以及相应创作技法中具有前提性的音乐观念、审美趣味;继而,再将这些创作作为一个个体文化事件重新置放于宏大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中加以把握与阐释。从而说明,一位有觉悟,有尊严感的作曲家,如何与十分过分,乃至严酷的社会规限之间,在有限妥协的前提下,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抗争,即所谓的文化突围。从而昭示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艺术家个体尊严与个体文化权利的隐秘诉求,也试图说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当代音乐家为弘扬音乐文化,展露自己的才华所面对的现实窘境与个体价值艰难的实现历程。(本文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期刊2013-04-27)
曹林[8](2013)在《让整体更凝聚 让个体更律动——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和学校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在农村日渐减少的人口规模以及城镇优质教育资源诱惑的双重压力下,农村小学生在校生数量持续减少,小班化教学将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种趋势。在新课标实施阶段,如何体现以生为本,是农村小班化教(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滕梁莹[9](2011)在《《天云山传奇》:宏大历史中的个体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云山传奇》作为"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大胆突破政治层面的反省,讲述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个人历史。经过沉痛呼喊与冷峻思索,《天云山传奇》凸显出历史漩涡中的个人,从而肯定了个体在历史叙写中的价值。(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1年08期)
子羽[10](2010)在《城管大哥的个体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辑留言】跟印象中冷漠的城管完全不同,雷震看上去像一个邻家大哥。走近他,你会发现他不仅可亲,更加可敬——他把无意中(本文来源于《当代工人》期刊2010年15期)
个体突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在遭遇种种突围的失败之后,多米只能无奈地逃离,将欲望的满足由外在客体转求于内,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女人与自我心灵的战争。多米由突围到内转的这一历程真实地呈现了女性个体生存的种种艰难困境,其命运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一则女性个体的生存寓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突围论文参考文献
[1].朱崇科.家国同构中的个体突围:《颓败线的颤动》重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
[2].张洪磊.突围与内转:女性个体的生存寓言——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J].名作欣赏.2016
[3].李华秀.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郑焕明.关爱个体群体发展——农村薄弱学校的突围之路[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
[5].尚亚菲.乡村个体的群体突围——以《城的灯》中的冯家昌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包妍,程革.“个体”的崛起与突围——对“崛起派”中个体意识的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郑伊洋.个体意识与权利的文化突围[D].星海音乐学院.2013
[8].曹林.让整体更凝聚让个体更律动——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突围[J].小学教学研究.2013
[9].滕梁莹.《天云山传奇》:宏大历史中的个体突围[J].语文学刊.2011
[10].子羽.城管大哥的个体突围[J].当代工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