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物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态,环境,人文,内涵,校园,环境设计,校园环境。
物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陈孟笛[1](2019)在《校园物态环境建设的误区及实施策略——基于温州二中的实践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走向文明、获取知识的历程中,自然环境和物象对于人的教化和启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近代着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建筑者,集众材而成者也。凡材品质之粗精,形式之曲直,皆有影响于吾人之感情。及其集多数之材,而成为有机体制组织,则尤以代表一种之人生观,而容体气韵,与吾人息息相通焉。"[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本文来源于《新课程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吕文东[2](2009)在《丰富校园物态环境建设的人文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物态环境是人文环境的物质载体,是人们活动的物化。校园物态环境建设不是无规划、无目标、无标准地乱投资乱建设。物态环境建设必须要有人文内涵,必须要有精神内核,要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环境是物态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就丰富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内涵的原则、路径、保障措施作了探索。(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期刊2009年07期)
戴网生[3](2008)在《物态环境要富人文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坏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优美、富有人文内涵的校园物态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08年12期)
骆雄剑,房国栋[4](2007)在《论校园物态环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环境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味强调课堂和书本教育,忽视了社会与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和道德修养的影响,使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层面。本文立足于"自然物性"和"环境"对人的知识、情感、心理乃至人生观念形成的影响,阐述了大学校园环境在人文素质培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厉爱民[5](2004)在《浅议校园物态环境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物态环境是校园物体在校园空间上的分布和共同存在的空间物态形式与物质载体,是人们活动的物化。校园物态环境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校园物态环境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校园物态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要有制度保障,要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先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发挥班集体的功能作用。(本文来源于《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物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校园物态环境是人文环境的物质载体,是人们活动的物化。校园物态环境建设不是无规划、无目标、无标准地乱投资乱建设。物态环境建设必须要有人文内涵,必须要有精神内核,要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环境是物态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就丰富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内涵的原则、路径、保障措施作了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陈孟笛.校园物态环境建设的误区及实施策略——基于温州二中的实践案例[J].新课程评论.2019
[2].吕文东.丰富校园物态环境建设的人文内涵[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
[3].戴网生.物态环境要富人文内涵[J].教育.2008
[4].骆雄剑,房国栋.论校园物态环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厉爱民.浅议校园物态环境建设[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