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冷凝器论文和设计-王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有竖向的初始输送管,所述初始输送管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初始输送管连通有若干横向的薄板管,若干所述薄板管之间连接有翅形散热片,所述翅形散热片为薄片状弯曲铝片,所述薄板管围着壳体内部设置,所述壳体与薄板管相对处开设有散热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通过较薄的管道进行散热,增加散热面积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内一侧连通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连通有竖向的初始输送管(2),所述初始输送管(2)通过连接组件(8)连接于壳体(1)上,所述初始输送管(2)连通有若干横向的薄板管(3),若干所述薄板管(3)之间连接有翅形散热片(31),所述翅形散热片(31)为薄片状弯曲铝片,所述薄板管(3)围着壳体(1)内部设置,所述壳体(1)与薄板管(3)相对处开设有散热缺口(4)。

设计方案

1.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内一侧连通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连通有竖向的初始输送管(2),所述初始输送管(2)通过连接组件(8)连接于壳体(1)上,所述初始输送管(2)连通有若干横向的薄板管(3),若干所述薄板管(3)之间连接有翅形散热片(31),所述翅形散热片(31)为薄片状弯曲铝片,所述薄板管(3)围着壳体(1)内部设置,所述壳体(1)与薄板管(3)相对处开设有散热缺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上表面设置有散热风机(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焊接在初始输送管(2)上的套板(6),所述套板(6)贴合初始输送管(2),所述套板(6)延伸有连接板(61),所述连接板(61)贴合于壳体(1)上,所述连接板(61)通过螺栓(62)固定于壳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位于散热缺口(4)处设置有横向的第一防护栏(7),所述第一防护栏(7)上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护栏(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11)与初始输送管(2)之间外侧套设有箍紧橡胶套(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11)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进水管(11)分别与初始输送管(2)的中上端与中下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薄板管(3)与翅形散热片(31)的宽度均为2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11)由铜构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通道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Condenser),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冷凝器使用的是铜管进行冷凝。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28136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及安装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室外机,它包括三排冷凝器部件,进气管组件,弯头,三通组件,出气管组件和总出口管,其中进气管组件位于冷凝器背风侧,出气管组件位于冷凝器迎风侧,冷凝器包括若干流程支路,每一流程支路由顺序相邻的两个分支进路、若干U型内螺纹铜管、弯头、三通组件、一个分支出路连接组成,分支进路的数目为偶数,分支出路的数目为分支进路的1\/2,流程支路的最下方为冷凝器的过冷段。这种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及安装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室外机虽然额定制热能力、低温制热能力及能效比均有较大提高,制热量提高5~10%,但使用铜管与外界接触面积较少,并且铜管因为本身材质问题,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薄的通道并且接触薄的散热片来进行散热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有竖向的初始输送管,所述初始输送管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壳体上,所述初始输送管连通有若干横向的薄板管,若干所述薄板管之间连接有翅形散热片,所述翅形散热片为薄片状弯曲铝片,所述薄板管围着壳体内部设置,所述壳体与薄板管相对处开设有散热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将水从外部引进,进水管将水通入初始输送管中,初始输送管将需要散热的水分别输送到多个不同高度的薄板管中,通过薄板管能够初步增加管内的水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将管内水的热量通过散热缺口进行散热;并且通过翅形散热片连接在薄板管上,能够通过金属之间的热传递,将管内水的热量传递到翅形散热片上,并且通过翅形散热片与外界较多的接触面街进行散热,达到二次散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散热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风机能够快速的将壳体内的热量散去,减少翅形散热片产出的热量淤积在壳体内,造成壳体温度过高而造成冷凝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焊接在初始输送管上的套板,所述套板贴合初始输送管,所述套板延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合于壳体上,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连接板固定在壳体上,套板固定在壳体上,与套板焊接的初始输送管从而固定在壳体上,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对初始输送管进行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位于散热缺口处设置有横向的第一防护栏,所述第一防护栏上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能够减少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意外触碰到薄板管或翅形散热片被烫伤的情况,同时也能够起到增加冷凝机整体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与初始输送管之间外侧套设有箍紧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箍紧橡胶条,能够箍紧进水管与初始输送管之间的连接处,增加进水管与初始输送管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少水溢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进水管分别与初始输送管的中上端与中下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根进水管,能够让初始输送管中的水更为容易的进入薄板管内,减少一根进水管中水压不足,需要冷凝的水不易进入初始输送管两端的薄板管内的情况,增加薄板管的利用率,并且能够增加冷凝器整体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薄板管与翅形散热片的宽度均为2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窄的壳体薄板管与翅形散热片散热效果差,太宽的壳体薄板管与翅形散热片容易造成散热过多,产生箱体温度过高的问题,通过20mm宽的壳体薄板管与翅形散热片,能够具有最大化散热效率的同时,保持箱体内温度处于正常值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由铜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铜具有良好散热性能,能够使需要冷凝的液体在进水管处就开始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并且铜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进水管连接在输送管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薄板管和翅形散热片,从而产生能够对水进行充分散热的效果;

2.采用了散热风机,从而产生能够让冷凝器中的热量进行散发的效果;

3.采用了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从而产生能够减少使用人员意外触碰冷凝器造成烫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套板和翅形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

图中,1、壳体;11、进水管;2、初始输送管;21、箍紧橡胶套;3、薄板管;31、翅形散热片;4、散热缺口;5、散热风机;6、套板;61、连接板;62、螺栓;7、第一防护栏;71、第二防护栏;8、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一侧连通有由铜制成的进水管11,进水管11连通有竖向的初始输送管2,进水管11数量设置为两根,分别一上一下与初始输送管2的中上端和中下端连通,增加进水管11的输送效率。进水管11和初始输送管2连接处套设有箍紧橡胶套21,能够增加进水管11和初始输送管2连接处的密封性。初始输送管2紧贴于壳体1内侧。

参照图3,在初始输送管2连通有若干横向的薄板管3,若干薄板管3之间连接有翅形散热片31,翅形散热片31为薄片状弯曲铝片,并且薄板管3的放置为围着壳体1内部周向设置。为了便于壳体1内部的散热,在壳体1与薄板管3相对处开设有散热缺口4(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薄板管3与翅形散热片31的宽度为20mm,能够对需要散热的水进行充分散热并且使壳体1内温度不易升高。

参照图1,壳体1上端设置有散热风机5,能够将壳体1内温度较高的空气抽离,并且能够增加壳体1内部与外界的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率。壳体1位于散热缺口4处设置有横向的第一防护栏7,第一防护栏7上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护栏71,能够起到防护作用,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触碰到薄板管3或翅形散热片31。

参照图3,为了增加初始输送管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性,并且进而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在初始输送管2和壳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8,连接组件8包括焊接在初始输送管2外侧的套板6,套板6贴合初始输送管2,并且套板6延伸有贴合在壳体1上的连接板61,连接板61通过螺栓62固定于壳体1,也方便工作人员将初始输送管2安装在壳体1上。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套板6焊接在初始输送管2上,然后通过螺栓62将连接板61固定在壳体1上,从而将初始输送管2固定在壳体1上,将进水管11连接在输出输送管上,并且套设上箍紧橡胶套21。工作人员向进水管11通入需要冷去的水,水分别从初始输送管2的上下两侧进入,再输送到薄板管3,经过薄板管3与外界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行初步散热。与此同时,翅形散热片31连接在薄板管3上,能够通过金属之间的热传递,将管内水的热量传递到翅形散热片31上,并且通过翅形散热片31与外界较多的接触面积进行散热,达到二次散热的目的。散热完成后,通过壳体1上方的散热风机5将壳体1内较高温度的空气吸出,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083.8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295488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F25B 39/04

专利分类号:F25B39/04

范畴分类:35D;23E;

申请人:南京考迈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考迈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1521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金牛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王兵;张伟

第一发明人:王兵

当前权利人:南京考迈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论文和设计-王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