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一、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1](2021)在《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当前国际通用的奥陶系"三统七阶"划分标准,对中国华南、华北、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西藏、滇缅马、印支等块体的奥陶纪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在大量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定它们的岩性特征、地层时代、接触关系和划分对比,以统一的年代地层框架为标尺,建立了94个地层柱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关系。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国关于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生物古地理学研究成果,将中国奥陶系划分为12个地层区,其中对华南、华北和塔里木地层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2](2021)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胡培远,翟庆国,唐跃,朱志才,王伟[3](2021)在《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及构造背景》文中研究指明报道了西藏中部聂荣微陆块片麻状花岗岩的全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资料。获得花岗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为516±3 Ma(n=20,MSWD=1.60)。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类似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曲线,伴随负Eu异常,而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Ba、Nb、Ta、Sr、P、Ti亏损和Rb、Th、Pb相对富集的分布特征。花岗岩具有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3.0~-0.1)、古老的锆石Hf模式年龄(tCDM=1472~1659 Ma)和较高的Mg#值(32~47),可能形成于地幔岩浆对元古宙沉积物质的改造。综合上述测试结果及区域地质背景,推测聂荣微陆块寒武纪片麻状花岗岩应当是冈瓦纳大陆北缘安第斯型岩浆弧的一部分。

李开玉,CHEVALIER Marie-Luce,李海兵,潘家伟,王世广,白明坤,刘富财,王平[4](2020)在《藏南冲巴雍错淡色花岗岩体热年代学及其对藏南拆离系和亚东裂谷构造活动时限的制约》文中指出藏南拆离系和亚东裂谷是藏南地区重要的伸展构造,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生长密切相关,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对探讨高原的生长过程和大陆变形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藏南部亚东地区的冲巴雍错花岗岩进行了U-Pb定年和低温热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岩体自22Ma侵位后经历了5个不同的冷却阶段:18~15.6Ma期间岩体的冷却速率为125℃/Myr; 15.6~11Ma期间,平均冷却速率约94℃/Myr; 11~7Ma期间,平均冷却速率约24℃/Myr; 7~3Ma平均冷却速率约5℃/Myr; 3Ma以后平均冷却速率约为14℃/Myr。因岩体位于藏南拆离系内,又被亚东断层切过,认为藏南拆离系的活动时限为22~11Ma,亚东正断层的起始活动时间为11Ma,且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岩体在~3Ma发生了快速冷却,可能指示了亚东裂谷的一次强烈活动。

王世广[5](2020)在《青藏高原南部亚东裂谷构造地貌及年代学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内部发育的多条近南北向裂谷,是高原内部现今最为显着的活动构造,代表了高原演化的最新阶段。亚东-古露裂谷是青藏高原南部发育规模最大的南北向裂谷,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本文以其南段-亚东裂谷作为研究对象,对裂谷进行了详细的地貌学、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研究,探讨了裂谷的形成机制及动力学背景。几何学研究显示亚东裂谷的边界断裂倾角为50°-70°,属高角度正断裂,详细野外调查和大比例尺填图显示,亚东裂谷边界断裂由山前向盆地方向逐渐变陡,活动性逐渐增强。运动学研究方面,应用宇宙核素10Be、光释光和U-系测年等年代学方法,对具有明显垂向位错的地貌面进行了精确定年,应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差分GPS对相关地貌进行了精确的位错测量,确定了亚东裂谷晚第四纪垂直活动速率为0.9±0.3 mm/yr,E-W向伸展速率为0.8±0.3 mm/yr,该速率与地震频发的亚东-古露裂谷北段南部和中段速率基本一致,结合裂谷内部发育的古地震遗迹,认为亚东裂谷存在较大的地震危险性。运用黏土矿物XRD分析和K-Ar测年方法,将亚东裂谷边界断裂内发育的断层泥形成年龄限定为9±1Ma。对裂谷东侧的淡色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得到了15-22 Ma的侵位年龄,该年龄同时也代表了藏南拆离系的活动时间。结合藏南拆离系切割了亚东裂谷的构造关系,及裂谷周围区域其它的相关限定年龄,本文认为亚东裂谷初始形成于~13 Ma,在9±1 Ma时发生强烈伸展并开始大规模发育。对藏南和羌塘地体内南北向裂谷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几何学特征上,裂谷的边界断裂基本显示为高角度正断裂;在运动学特征上,藏南地区裂谷的伸展速率远大于羌塘地体;在年代学特征上,藏南和羌塘地体内的裂谷基本形成于同一时期。在形成机制上认为青藏高原内部裂谷经历了两期演化,第一期为15-10 Ma,在高原重力垮塌的动力学背景下,藏南与羌塘内部正断裂同时形成;第二期为9-4 Ma,俯冲于藏南之下的印度板片发生撕裂,造成藏南裂谷发生强烈伸展,活动速率明显大于羌塘地体。

张宝森[6](2019)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提出最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然而目前对俯冲消减最严重、碰撞最前缘的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特提斯喜马拉雅俯冲碰撞前的物源、形态和演化史却知之甚少。石英砂岩——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序列最常见、最典型、最显着的岩石类型广泛发育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以来的地层中,但对多套石英砂岩的物源特征、相互关系、源到汇的搬运路径、在盆地的展布方式都缺乏认识。本文以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晚泥盆世波曲组、石炭纪纳兴组、早二叠世基龙组—比聋组—仲巴组和晚三叠世德日荣组石英砂岩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相学、沉积学、地层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代表性剖面进行详细研究,为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前裂谷期到后裂谷期的物源理解、盆地展布样式和演化史提供新证据。波曲组由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组成;纳兴组由石英砂岩和粉砂岩-泥页岩多次交替沉积组成;基龙组和比聋组相似,由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组成,发育不连续的冰水杂砾岩;德日荣组由长石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组成,顶部含生物碎屑鲕粒灰岩。石英砂岩地层均是受波浪和潮汐影响的滨海相沉积,砂岩碎屑颗粒和重矿物组成说明泥盆系到三叠系有稳定物源区——印度克拉通,具相似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均有泛非期520Ma和晚格林威尔期950Ma的年龄峰值。通过对印度及其周缘构造单元锆石年龄的统计,本文认为950Ma的锆石来源于印度东部Eastern Ghats Mobile Belt和南极洲东部Rayner Orogen,520Ma的锆石来源于围限印度板块的东非造山带和Pinjarra造山带。富含1770Ma锆石的冰水杂砾岩中的砾石源于印度西北部Purana盆地,说明受控于印度古地理面貌的冰川运移和流水搬运路径不同。仲巴微地体早二叠世仲巴组的碎屑颗粒、重矿物和碎屑锆石年龄学分析显示其与基龙组和比聋组具相同物源,前人碳酸盐岩微相、同位素和古生物研究也说明仲巴微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具亲缘性,因此印度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包涵特提斯喜马拉雅到仲巴微地体间的全部区域。石炭系南北向以及二叠系和三叠系东西向的双向古水流说明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海岸线和海侵方向发生过改变,德日荣组从西到东砂岩厚度增加且变年轻的穿时性也支持晚三叠世海侵方向自西向东的认识。因此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展布方向不是始终与现今东西向展布的特提斯喜马拉雅一致。考虑到印度板块中生代55°的逆时针旋转,本文认为新特提斯洋打开之前印度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的走向是南北向,而随着新特提斯洋裂谷作用结束和新特提斯洋打开,走向变为东西向,并持续到三叠世末。

张天羽[7](2018)在《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 ——以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有初步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及邻区在早古生代期间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缘,保存了冈瓦纳超大陆汇聚拼合事件的相关信息,是恢复和反演东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理想地区之一。尽管前人已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的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变质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得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在早古生代期间经历了一次较强烈的构造运动。但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与交通条件,以及其本身复杂的演化历史,致使目前有关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争论较大,意见不统一,如该期构造运动的分布规模如何?不同地区构造运动的时代是否相同?这期构造运动有什么样的时空分布特征?它与整个冈瓦纳大陆普遍经历的泛非造山运动又有什么联系?普遍认为区域性的沉积不整合及其上下地层是构造运动忠实的记录者,是恢复和反演构造运动过程及性质的最佳对象。因此,要想揭开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神秘面纱,区域性沉积不整合的研究是关键。尽管在青藏高原及邻区上广泛发育着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但是关于不整合性质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基于冈瓦纳大陆内部存在大量早古生代的中高级变质作用与奥陶系底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寒武纪-前寒武纪地层之上的现象,认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泛非造山运动或晚泛非运动的产物;第二种观点依据地球体积平衡原理,认为在泛非造山运动结束后,刚完成拼合的冈瓦纳大陆周缘将形成新的俯冲带,而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安第斯型造山带的一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界面上存在正断层,而且区域上岩浆作用与岩石圈伸展有关,指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形成于伸展的背景下。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青藏高原及邻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已经报道的和笔者所在团队近年来新发现的典型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重点研究对象,查明羌南-保山板块、冈底斯板块以及喜马拉雅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分布范围和上下地层及底砾岩的物质组成,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以及穿时性,探讨它们的性质。结合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变质变形作用与岩浆岩等研究资料,最终恢复与重建了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时空演化过程。岔河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羌南-保山板块东部地区最典型的不整合,表现为中奥陶统施甸组及红色砂砾岩平行不整合覆盖在上寒武统保山组之上,其形成时代至少早于中奥陶世。本文在岔河、施甸以及一碗水地区不整合上覆奥陶系底部采集了三件粉砂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最年轻的锆石谐和年龄分别为551Ma、530Ma和529Ma。这些锆石年龄结果均明显地老于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年龄,指示羌南-保山板块东部在奥陶纪时期可能处于远离岩浆活动带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其物源直接来源于古老的冈瓦纳大陆内部。羌南-保山板块中部荣玛地区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具体表现为下奥陶统下古拉组平行不整合覆盖在寒武纪荣玛组之上。本文根据地层剖面的对比,将该不整合形成时代的上限由中奥陶世重新厘定为早奥陶世。可以看出,羌南-保山板块地区发育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普遍以平行不整合为主,仅局部地区呈微角度不整合,这与典型的挤压造山不整合区别较大。冈底斯板块中部申扎地区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是目前最典型、地层保存最好以及时代依据最充分的不整合,而且它也是我国首次在喜马拉雅板块以外报道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在冈底斯板块上,下奥陶统扎扛组及其底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寒武纪扎欠群之上,其形成时代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喜马拉雅板块东部康马地区的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表现为中-上奥陶统则果群不整合覆盖在前寒武纪拉轨岗日岩群之上,局部残留底砾岩透镜体。本文在康马不整合上覆则果群最底部采集了一件碎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两颗最年轻的锆石谐和年龄为462Ma,与同层位的生物化石年龄相吻合,指示康马不整合的上限年龄可能在中奥陶世以前。另外本文在康马地区采集了两件花岗片麻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其原岩年龄结果分别为521Ma和495Ma,将康马不整合形成时代的下限约束在早寒武世。通过广泛查阅前人资料,结合我们近年来的研究,本文总结发现,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广泛的出露在青藏高原及邻区,包括喜马拉雅、冈底斯和羌南-保山板块,北界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其分布范围约2000×600km2。通过统计区域上古生物化石资料、岩浆岩(火山岩夹层和侵入岩)和碎屑岩的锆石年龄结果,本文初步得出从印度到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方向,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上下地层的沉积间断在逐渐减小,且不整合的类型逐渐从角度不整合变为平行不整合,甚至局部可能为整合。结合奥陶系底砾岩成因、同时代的变质变形作用以及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等证据,我们得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可能是超覆不整合,形成于伸展的背景下。本文推测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可能代表了泛非造山运动后的伸展运动,而不是泛非运动或安第斯型的增生造山运动。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新元古代晚期-晚寒武世早期期间,青藏高原及邻区远离冈瓦纳大陆内部的泛非造山带,而是位于东冈瓦纳大陆北侧的边缘海盆,期间受到泛非运动的影响发生隆升,造成大规模的海退现象。第二阶段在晚寒武世晚期-早奥陶世早期期间,泛非造山带已经开始垮塌,其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折,由挤压造山转变为伸展过程。但造山带消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地表并不会立刻由海退变为海进,可能二者保持着平衡。第三阶段在早奥陶世晚期以后,由于泛非运动彻底结束,地壳的沉降过程造成新一轮海进,最终在晚奥陶世完全进入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沉积了大面积巨厚的晚奥陶世海相沉积地层。

王晓先,张进江,王佳敏[8](2016)在《喜马拉雅早古生代岩浆事件:以吉隆和聂拉木眼球状片麻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的吉隆和聂拉木地区出露一套眼球状片麻岩,其矿物组成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少量的白云母。片麻岩中锆石发育典型的岩浆韵律环带,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2件样品中岩浆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88.5±1.1)Ma,(475.1±0.7)Ma和(468.1±2.5)Ma,代表研究区早古生代早期的岩浆作用。现有的早古生代地质记录表明,喜马拉雅地体存在早古生代造山事件,这一事件可与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的拉萨、羌塘、保山和腾冲地体内同一时代的构造热事件对比,指示区域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早古生代早期的造山作用是冈瓦纳大陆聚合之后,原特提斯洋岩石圈沿冈瓦纳大陆北缘俯冲调整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产物,而非超大陆内部块体拼合过程中陆—陆碰撞为主要特征的泛非造山作用。

王晓先,张进江,王盟[9](2016)在《喜马拉雅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来自尼泊尔帕朗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文中指出尼泊尔帕朗花岗质片麻岩是加德满都逆冲席体的一部分,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微斜长石和白云母。片麻岩中的锆石发育核-边结构,由继承碎屑锆石核和韵律环带的岩浆锆石边组成。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边部岩浆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85.5±1.4)Ma和(455.1±3.1)Ma,指示片麻岩原岩为早古生代早期的花岗岩,并记录了两期岩浆作用。锆石边部εHf(t)值变化范围为-8.7-3.5,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CDM为2.011.69Ga,结合岩石学特征并对比大喜马拉雅和小喜马拉雅变质沉积岩的Hf同位素成分,认为原岩花岗岩来自大喜马拉雅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帕朗花岗质片麻岩的研究结果和现有的年代学数据表明,喜马拉雅地区存在早古生代造山事件,这一事件可与相邻的拉萨地体、羌塘地体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保山-腾冲地体内同一时代的构造事件对比,是早古生代早期原特提斯洋岩石圈沿冈瓦纳大陆北缘俯冲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产物,而与冈瓦纳大陆内部块体聚合过程中陆-陆碰撞的泛非造山作用无关。

孙义伟[10](2015)在《藏南康马片麻状花岗岩与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特提斯喜马拉雅拉轨岗日穹窿带康马穹窿寒武纪变质岩石开展了系统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康马穹窿岩石组合为片麻状花岗岩和脉状产出的少量基性斜长角闪岩,缺少SiO2含量为53~71%的中酸性岩石,具有类似“双峰式”的岩石组合特征。本文获得四个片麻状花岗岩年龄(490~501Ma)和与其同期形成的两个斜长角闪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492.4±5.2Ma、490.8±8.1Ma)。斜长角闪岩矿物组合主要是角闪石(45~55%)、斜长石(35~40%)、石英(<5%)、绿帘石/斜黝帘石+黑云母(<5%),含少量榍石、石榴石,为变余辉绿结构,原岩为钙碱性系列的基性岩石(TiO2=1.21-1.54%,Al2O3=13.89-17.02%,MgO=5.21-6.51%,Mg#=46-51),岩石Cr、Ni含量较低,具有LREE、P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相对富集和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的相对亏损,除KM1306具有T-MORB特征外,其余呈E-MORB特征。斜长角闪岩全岩(87Sr/86Sr)i为0.7046-0.7091、?Nd(t)为-2.6至+0.4,锆石?Hf(t)为-5.6至+0.6,斜长角闪岩的源岩可能来源于与俯冲组分交代的富集地幔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片麻状花岗岩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其?Nd(t)为-8.1~-7.6,锆石?Hf(t)为-7.5~-1.3,表明花岗岩与基性岩来自截然不同的源区,可能是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上升引起古印度板块浅部地壳变质杂砂岩深熔作用产生的,锆石?Hf(t)显示了地幔组分的参与;细晶岩脉KM1311系高分异S型花岗岩,可能为与花岗岩不同源区岩浆经历高度分离结晶形成。构造环境图解识别出斜长角闪岩发育于弧后盆地环境,与日本冲绳弧后盆地玄武岩特征类似,也与同时期高喜马拉雅带Shaola-Mandi岩体中弧后盆地花岗岩-辉长岩类似。因此,康马基性岩石可能为古特提斯洋俯冲板片持续俯冲重力下沉,板片回转引起弧后伸展和富集地幔减压熔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产生,俯冲相关流体/熔体交代作用促进了熔融的发生;岩浆岛弧可能发生在当时冈瓦纳超大陆边缘靠近外侧西羌塘和安多微陆块等的地体上,类似拉萨地块代表的澳大利亚-古特提斯边缘在古生代的安第斯型岩浆岛弧作用。

二、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奥陶纪年代地层划分
2 中国奥陶纪生物带
3 中国奥陶纪地层区划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
    3.2 准噶尔地层区(I)
    3.3 塔里木—天山地层区(Ⅱ)
        3.3.1 塔里木地层分区(II1)
        3.3.2 中天山—北山地层分区(II2)
    3.4 华北(中朝)地层区(III)
        3.4.1 西部地层分区(III1)
        3.4.2 北部地层分区(III2)
        3.4.3 南部地层分区(III3)
    3.5 柴达木地层区(IV)
    3.6 喜马拉雅地层区(V)
    3.7 冈底斯—察隅地层区(VI)
    3.8 羌塘—昌都地层区(VII)
    3.9 松潘—甘孜地层区
    3.1 0 滇缅马地层区(VIII)
    3.11印支地层区(IX)
    3.12华南地层区(X)
        3.12.1扬子地层分区(X1)
        3.12.2江南地层分区(X2)
        3.12.3珠江地层分区(X3)
4 关于岩石地层单元名称及界线

(2)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寒武系
    1.1 羌塘—昌都地区
    1.2 冈底斯地区
        1.2.1 聂荣岩群
        1.2.2 念青唐古拉岩群和林芝岩群
        1.2.3 松多岩群
        1.2.4 德玛拉岩群
    1.3 喜马拉雅地区
        1.3.1 南迦巴瓦岩群
        1.3.2 聂拉木岩群
        1.3.3 拉轨岗日群
2 下古生界
    2.1 北羌塘地区
    2.2 南羌塘地区
    2.3 冈底斯地区
        2.3.1 扎欠群、波密群
        2.3.2 他多组、扎扛组
        2.3.3 拉塞组、雄梅组、知洼作古组、刚木桑组
        2.3.4 桑曲组、拉久弄巴组
        2.3.5 申扎组、德悟卡下组、扎弄俄玛组、东卡组
    2.4 仲巴地区
    2.5 喜马拉雅地区
        2.5.1 肉切村(岩)群
        2.5.2 甲村群、红山头组
        2.5.3 石器坡组、普鲁组
    2.6 昌都地区
        2.6.1 酉西岩群
        2.6.2 青泥洞组、恰拉卡组、察共组
3 上古生界
    3.1 北羌塘地区
        3.1.1 拉竹龙组、平沙沟组
        3.1.2 日湾茶卡组、月牙湖组、瓦垄山组
        3.1.3 冈玛错组、长蛇湖组、红山湖组
        3.1.4 雪源河组、热觉茶卡组
    3.2 南羌塘地区
        3.2.1 长蛇山组
        3.2.2 擦蒙组、展金组、曲地组、吞龙共巴组
        3.2.3 龙格组
        3.2.4 鲁谷组
        3.2.5 吉普日阿群
    3.3 冈底斯地区
        3.3.1 达尔东组、查果罗玛组
        3.3.2 松宗群、龙果扎普组、布玉组、贡布山组
        3.3.3 永珠组
        3.3.4 旁多群
        3.3.5 拉嘎组
        3.3.6 乌鲁龙组
        3.3.7 昂杰组
        3.3.8 下拉组、洛巴堆组
        3.3.9 木纠错组
        3.3.10 蒙拉组和列龙沟组
    3.4 仲巴地区
        3.4.1 先钦组、曲门夏拉组、马攸木群、纳登尔组
        3.4.2 哲弄组、滚江浦组、普次丁组与康拓组、拉沙组
        3.4.3 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卡扎勒组
        3.4.4 西兰塔组和姜叶玛组
    3.5 喜马拉雅地区
        3.5.1 凉泉组和波曲组
        3.5.2 亚里组和纳兴组
        3.5.3 基龙组
        3.5.4 曲布组、曲布日嘎组和色龙群
        3.5.5 雇孜组、破林浦组、比聋组、康马组、白定浦组和江浦组
    3.6 昌都地区
        3.6.1 嘉玉桥岩群
        3.6.2 海通组、丁宗隆组和卓戈洞组
        3.6.3 乌青纳组、马查拉组和骛曲组
        3.6.4 里查组、莽错组和交嘎组
        3.6.5 妥坝组、卡香达组和夏牙村组
4 讨 论
    4.1 北羌塘地块与甜水海地块、昌都地块的地层划分对比问题
    4.2 南羌塘“地块”古生代地层沉积相带对比等问题
    4.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古生代地层对比等问题
5 结 论

(3)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及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样品测试方法
3 测试结果
    3.1 全岩地球化学
    3.2 LA-IC P-M S锆石U-Pb同位素
    3.3 LA-IC P-M S锆石Lu-Hf同位素
4 讨论
    4.1 变质和蚀变作用对元素成分的影响
    4.2 岩石成因
    4.3 构造意义
5 结论

(4)藏南冲巴雍错淡色花岗岩体热年代学及其对藏南拆离系和亚东裂谷构造活动时限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构造背景
2 研究区内构造变形特征
3 样品与测试方法
    3.1 U-Pb测年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AFT)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U-Pb年代学
    4.2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
5 讨论
    5.1 冲巴雍错岩体的冷却历史
    5.2 藏南拆离系(STDS)的活动时代
    5.3 亚东裂谷(YDR)的活动时代
6 结论

(5)青藏高原南部亚东裂谷构造地貌及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亚东裂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前新生代地层
        2.1.2 新生代地层
    2.2 岩浆岩
    2.3 构造特征
        2.3.1 藏南拆离系特征
        2.3.2 南北向正断裂特征
3 研究方法
    3.1 正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方法
        3.1.1 位错测量
        3.1.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年
        3.1.3 光释光测年
        3.1.4 U-系测年
    3.2 断层泥年代学方法
        3.2.1 黏土矿物提取
        3.2.2 XRD分析及K-Ar测年
4 亚东裂谷地貌与几何学特征
    4.1 帕里地堑地貌与正断裂几何特征
        4.1.1 地貌特征
        4.1.2 正断裂几何学特征
    4.2 涅如堆地堑地貌与正断裂几何学特征
        4.2.1 地貌特征
        4.2.2 正断裂几何学特征
    4.3 热隆地堑地貌与正断裂几何学特征
        4.3.1 地貌特征
        4.3.2 正断裂几何学特征
    4.4 小结
5 亚东裂谷活动速率及地震特征
    5.1 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5.1.1 帕里地堑活动速率
        5.1.2 涅如堆地堑活动速率
        5.1.3 热隆地堑活动速率
    5.2 亚东裂谷不同时间尺度的活动速率
        5.2.1 大地测量速率
        5.2.2 晚第四纪活动速率
        5.2.3 地质历史长时间活动速率
    5.3 亚东裂谷地震活动特征
        5.3.1 地震分布特征
        5.3.2 地震遗迹特征
    5.4 小结
6 亚东裂谷年代学研究
    6.1 冲巴雍错断层泥样品特征
        6.1.1 断层泥野外特征
        6.1.2 断层泥岩相学特征
    6.2 冲巴雍错断层泥XRD与 K-Ar测年结果
        6.2.1 XRD分析结果
        6.2.2 K-Ar年龄测试结果
    6.3 冲巴雍错藏南拆离系年代测定
        6.3.1 藏南拆离系及淡色花岗岩特征
        6.3.2 淡色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
    6.4 亚东裂谷形成年代及演化历史
7 南北向裂谷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
    7.1 几何学特征
    7.2 运动学特征
    7.3 年代学特征
    7.4 形成机制探讨
8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区域地质概况
    1.3 研究历史和现状
        1.3.1 石英砂岩
        1.3.2 特提斯喜马拉雅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沉积相分析
        1.5.2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1.5.3 重矿物分选和锆石制靶
        1.5.4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
    1.6 工作量统计
2 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晚泥盆世波曲组和早石炭世纳兴组的物源特征
    2.1 研究背景
    2.2 实测剖面和沉积相
        2.2.1 波曲组
        2.2.2 纳兴组
    2.3 实验结果
        2.3.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2.3.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2.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2.4 物源区分析
    2.5 小结
3 特提斯喜马拉雅早二叠世基龙组和比聋组与仲巴微地体早二叠世仲巴组的物源区分析和亲缘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测剖面和沉积相
        3.2.1 基龙组
        3.2.2 比聋组
        3.2.3 仲巴组
    3.3 实验结果
        3.3.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3.3.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3.3.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4 讨论
        3.4.1 物源区分析
        3.4.2 仲巴微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亲缘性
    3.5 小结
4 特提斯喜马拉雅晚三叠世德日荣组富石英砂岩的物源区和地层对比研究
    4.1 地质背景
    4.2 地层厘定
        4.2.1 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4.2.2 上三叠统到下侏罗统岩石地层命名
        4.2.3 德日荣组地层边界的厘定
    4.3 相分析
        4.3.1 一段(190-220 米厚)
        4.3.2 二段(180-200 米厚)
        4.3.3 三段(150-250 米厚)
        4.3.4 四段(100-150 米厚)
    4.4 实验结果
        4.4.1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4.4.2 砂岩碎屑重矿物分析
        4.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4.5 地层对比
        4.5.1 聂拉木
        4.5.2 吉隆
        4.5.3 Manang
        4.5.4 Thakkhola
        4.5.5 Dolpo
        4.5.6 普兰
        4.5.7 Kumaon
        4.5.8 Spiti
        4.5.9 Lahaul
        4.5.10 Zanskar
    4.6 物源区分析
    4.7 小结
5 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古地理演化
    5.1 泥盆纪到石炭纪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古地理格局的转变
    5.2 早二叠世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古地理格局
    5.3 晚三叠世印度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展布方向、古海岸线走向和新特提斯洋的海侵方向
    5.4 小结
6 主要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表2-1 波曲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2-2 纳兴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2-3 特提斯喜马拉雅及其周缘构造单元的锆石U-Pb年龄
    附件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及其周缘构造单元的锆石U-Pb年龄的来源
    附表3-1 基龙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3-2 比聋组锆石U-Pb年龄
    附表3-3 仲巴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附表4-1 德日荣组碎屑锆石U-Pb年龄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7)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 ——以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与历史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
    2.2 青藏高原及邻区亲劳亚体系
    2.3 青藏高原及邻区亲冈瓦纳体系
第3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特征及时代
    3.1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展布
    3.2 羌南-保山板块东部岔河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3.2.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3.2.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3.3 羌南-保山板块中部荣玛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3.3.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3.3.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3.4 冈底斯板块中部申扎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3.4.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3.4.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3.5 喜马拉雅板块东部康马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3.5.1 不整合及上下地层的特征
        3.5.2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第4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规模、形成时代及沉积间断
    4.1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规模
    4.2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形成时代及沉积间断
        4.2.1 羌南-保山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4.2.2 冈底斯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4.2.3 喜马拉雅板块上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第5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的性质:挤压或伸展?
    5.1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性质争论的回顾
    5.2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性质探讨
        5.2.1 不整合类型
        5.2.2 奥陶系底砾岩成因
        5.2.3 变质变形作用
        5.2.4 双峰式岩浆事件
第6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时空演化
    6.1 早古生代海退-海进的识别
    6.2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性质
        6.2.1 泛非运动?
        6.2.2 安第斯型造山运动?
        6.2.3 泛非后伸展运动?
    6.3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时空演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喜马拉雅早古生代岩浆事件:以吉隆和聂拉木眼球状片麻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3 分析方法
4 分析结果
    4.1 吉隆眼球状片麻岩U-Pb定年
    4.2 聂拉木眼球状片麻岩U-Pb定年
5 讨论
    5.1 原岩及源区属性
    5.2 吉隆—聂拉木眼球状片麻岩的形成时代
    5.3 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探讨
6 结论

(9)喜马拉雅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来自尼泊尔帕朗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实验方法
    2.1 锆石U-Pb定年
    2.2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3 实验结果
    3.1 锆石U-Pb定年结果
    3.2 Hf同位素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帕朗花岗质片麻岩的时代
    4.2 源区性质
    4.3 喜马拉雅地区早古生代早期造山作用记录
        4.3.1 早古生代岩浆作用
        4.3.2 早古生代变质作用
        4.3.3 早古生代时期的地层不整合
        4.3.4 碎屑锆石年代学
    4.4 相邻地体早古生代造山作用
    4.5 早古生代早期造山作用机制
5 结论

(10)藏南康马片麻状花岗岩与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本文主要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地质背景及构造格架
    2.2 喜马拉雅带区域地质背景
    2.3 康马地区地质背景
    2.4 岩石学特征
        2.4.1 野外采样
        2.4.2 康马穹窿岩相学特征
3 康马穹窿岩石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
    3.1 分析测试方法
    3.2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 康马穹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元素与Sr-Nd同位素测试方法
    4.2 主量元素
        4.2.1 斜长角闪岩
        4.2.2 片麻状花岗岩
        4.2.3 细晶花岗岩脉
    4.3 微量元素
        4.3.1 斜长角闪岩
        4.3.2 片麻状花岗岩
        4.3.3 细晶花岗岩脉
    4.4 Sr-Nd同位素
        4.4.1 斜长角闪岩
        4.4.2 片麻状花岗岩
        4.4.3 细晶花岗岩脉
5 康马穹窿岩石的岩石成因
    5.1 斜长角闪岩原岩恢复及元素稳定性分析
    5.2 康马地区岩石原岩源区性质及岩石成因
        5.2.1 斜长角闪岩
        5.2.2 片麻状花岗岩
        5.2.3 细晶花岗岩脉
6 喜马拉雅带构造岩浆演化
    6.1 冈瓦纳-古特提斯洋超俯冲带岩浆大爆发事件
    6.2 康马穹窿早古生代岩浆岩构造背景及动力学解释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
作者简介

四、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 地层学杂志, 2021
  • [2]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J]. 张予杰,张以春,王冬兵,苟正彬. 地质通报, 2021
  • [3]青藏高原聂荣微陆块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及构造背景[J]. 胡培远,翟庆国,唐跃,朱志才,王伟. 地质通报, 2021(08)
  • [4]藏南冲巴雍错淡色花岗岩体热年代学及其对藏南拆离系和亚东裂谷构造活动时限的制约[J]. 李开玉,CHEVALIER Marie-Luce,李海兵,潘家伟,王世广,白明坤,刘富财,王平. 岩石学报, 2020(10)
  • [5]青藏高原南部亚东裂谷构造地貌及年代学研究[D]. 王世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特提斯喜马拉雅泥盆纪到三叠纪石英砂岩物源区研究及其古地理意义[D]. 张宝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青藏高原及邻区早古生代构造运动 ——以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为例[D]. 张天羽. 吉林大学, 2018(12)
  • [8]喜马拉雅早古生代岩浆事件:以吉隆和聂拉木眼球状片麻岩为例[J]. 王晓先,张进江,王佳敏. 地球科学进展, 2016(04)
  • [9]喜马拉雅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来自尼泊尔帕朗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王晓先,张进江,王盟. 地学前缘, 2016(02)
  • [10]藏南康马片麻状花岗岩与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D]. 孙义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标签:;  ;  ;  ;  ;  

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