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求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学业求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业求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业,初中生,班级,社会支持,环境,工具,幼师。

学业求助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鹏玉,黄月胜,陈亚陵[1](2019)在《小学儿童的羞怯与学业求助 学习成绩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小学后,学习成了儿童的主导活动,然而在学习中儿童难免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采取寻求帮助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即学业求助(academic help-seeking)~([1-2]),对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成才非常重要。以往研究表明,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儿童可能向他人(如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业求助的行为主要有叁类~([3]):①在他人的帮助下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工具性求助;②不经思考直接请求他人给出问题答案,甚至是让他人帮助完成的执行性求助;③虽需帮助但不主动向(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9年06期)

安龙,田虎,徐波[2](2019)在《中学生学业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业求助间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以及学业效能感在上述影响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07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工具性求助行为有显着正相关,与回避性求助存在显着负相关,与执行性求助相关不显着;学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和工具性求助行为均呈显着正相关;学业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工具性求助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32期)

孙文冲[3](2019)在《小学生学业求助的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主要发展任务,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当学生在校遇到学习困难时,学业求助是有利于学生进步的选择,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手段,是一种战胜困难的应对策略。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都能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来促进自己学习的。本研究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类型分布与学业求助态度(本文来源于《大众心理学》期刊2019年11期)

周向欣,许欢欢,姜涛[4](2019)在《班级环境、学业情绪与农民工子女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农民工子女学业求助行为现状,探析班级环境、学业情绪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我的班级问卷、学业情绪量表、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对300名农民工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农民工子女学业求助行为与班级环境、学业情绪存在显着正相关;班级环境、学业情绪对学业求助行为均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农民工子女学业情绪在班级环境与学业求助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良好班级环境的创设、积极学业情绪的培养有助于增加农民工子女有效学业求助行为。(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8期)

邓秋月,高玉洁,陈英敏[5](2019)在《羞怯对小学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没有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业求助能够将课堂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利用,是一种促进问题解决的自我调控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羞怯者羞于与他人交往,胆怯退缩的个性可能是妨碍小学生学业求助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引入了羞怯这一人格变量,旨在考察羞怯和小学生学业求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自尊和班级环境在其中的作用,以丰富学业求助的理论研究,为引导小学生形成适应性的学业求助和良好的学业适应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方便整群取样方法,选取了济南市内两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共936名学生为被试。以羞怯量表、自尊量表、班级环境量表、学业求助行为量表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当前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业求助现状及其与羞怯、自尊、班级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1)羞怯显着正向预测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负向预测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2)自尊在羞怯与执行性求助、回避性求助、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的关系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班级环境在羞怯和自尊,自尊和工具性求助(老师)的关系中均起着调节作用。简单斜率分析结果表明:在良好班级环境下,羞怯对自尊的预测作用稍强于在不良班级环境中,但无论羞怯水平高低,良好班级环境中学生的自尊水平仍然显着高于不良班级环境中的自尊水平。其次,相较于良好班级环境,在不良班级环境中,自尊显着正向预测工具性求助(老师),但无论羞怯水平高低,良好班级环境中的工具性求助(老师)仍然显着多于不良班级环境中的工具性求助(老师)。研究结果表明羞怯小学生更多采用消极的学业求助方式,低自尊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良好班级环境有助于小学生积极学业求助。这一结果提醒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羞怯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提升其自尊水平,引导其形成积极的学业求助策略,促进其学业的顺利发展。(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东成,赵冬梅[6](2019)在《初中生师生关系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学业求助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对初中生学业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学业求助行为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目前学业困难,降低学业焦虑。然而师生关系的状况不同,学生表现出的学业求助行为也可能不同。探究师生关系通过学业求助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适应。本研究以74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学业求助在师生关系及学习倦怠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其中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师生关系与学习倦怠显着负相关,与工具性求助显着正相关,与回避性求助显着负相关;学习倦怠与工具性求助显着负相关,与回避性求助显着正相关;(2)初中生工具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分别在师生关系及学习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都受到性别的调节。具体而言,(1)性别调节了师生关系通过工具性求助影响学习倦怠的直接路径和后半段路经——无论男生和女生,师生关系对学习倦怠的抑制作用都显着,但是在男生群体中的抑制作用减弱;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工具性求助对学习倦怠都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是男生群体中的抑制力增强;(2)性别调节了师生关系通过回避性求助对学习倦怠产生的影响的直接路径和前半路径——无论男生和女生,师生关系对回避性求助的抑制作用都显着,但是在男性群体中,师生关系对回避性求助的作用更强。总之,师生关系对学习倦怠的抑制作用,在女生群体中更强;而师生关系通过工具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对学习倦怠产生的影响在男生群体中更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祎妮,高莺[7](2019)在《在校大学生应用网络资源的学业求助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提供众多资源形态,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自我应用网络资源应对在学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学业求助,与传统的求助策略有很大的差别。本研究通过对2227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获得学业求助行为等多维数据,进行相关假设与检验,分别研究性别、专业、成绩与解惑行为的显着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徐放,赵颖[8](2019)在《幼师生学业求助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采用问卷法,对658名幼师生学业求助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探讨幼师生的学业求助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业求助方面,绝大多数幼师生肯定求助的益处,大多数采取工具性求助;幼师生的学业求助在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招生归属情况上存在显着差异;学业成绩与学业求助具有相关关系等。(本文来源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月[9](2019)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越来越多的展开,为人们远程在线学习的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人们的学习途径。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是远程在线学习的一种方式,丰富的学习资料,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平台,兴趣相似的学习者,使得虚拟学习社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业求助是学习者针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向社区内的导学者或者是其他同伴请教,学业求助不仅有助于学习者问题的解决还有利于知识在社区内的传播流动,更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活动增添活力。社区内的学业求助对于社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者之间的学业求助有助于社区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虚拟学习社区在学习中的作用。将“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平台,选取参加过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过的学习者做为调查对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在阅读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学业求助的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后,对虚拟学习社区、学业求助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根据元认知理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用户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学习者特征、同伴因素、导学者因素、社区因素和任务因素这五大方面。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访谈内容提出了影响学业求助的研究假设,制定了调查问卷,并制定了初始模型。运用SPSS20.0和AMOS21.0软件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信效度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检验研究假设是否成立,根据获得数据分析模型是否合适。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学习者特征对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最大,发挥了主要作用。同伴因素、导学者因素、社区因素和任务因素都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学业求助的行为产生影响。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总结研究结论,提出促进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学业求助的建议,反思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学业求助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王忠涛[10](2018)在《初中生自尊、同伴关系与学业求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疑难困惑的问题,有很多学习者会选择向他人求助。学业求助作为学习者的一种自主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业求助是学习者的一种寻求他人帮助的社会互动行为,同伴关系和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学生的求助行为影响显着,所以本研究从学生尊、同伴关系两个维度对学业求助意愿和行为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初中生,正处于关键的青春期,了解不同的学业求助行为与自尊、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和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减少学生的学习非适应性,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本研究选取潍坊市城乡初中生共544份问卷进行调查。共收集了540份有效问卷,探讨了城乡初中学生的学业求助、同伴关系与学生自尊之间的关系。(1)初中生的自尊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初中学生的自尊水平显着高于农村学生;初中生同伴关系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关系要好于男生;城市初中生的学业求助质量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2)初中生的自尊水平与工具求助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与执行求助和回避求助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初中生的同伴接受与工具求助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与执行求助和回避求助存在显着的负相关。(3)初中生的自尊水平与同伴关系质量均能显着的预测学业求助质量。(4)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在自尊水平和学业求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11-30)

学业求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考察中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以及学业效能感在上述影响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07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工具性求助行为有显着正相关,与回避性求助存在显着负相关,与执行性求助相关不显着;学业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和工具性求助行为均呈显着正相关;学业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工具性求助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业求助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玉,黄月胜,陈亚陵.小学儿童的羞怯与学业求助学习成绩的调节作用[J].校园心理.2019

[2].安龙,田虎,徐波.中学生学业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业求助间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

[3].孙文冲.小学生学业求助的调查报告[J].大众心理学.2019

[4].周向欣,许欢欢,姜涛.班级环境、学业情绪与农民工子女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5].邓秋月,高玉洁,陈英敏.羞怯对小学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张东成,赵冬梅.初中生师生关系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学业求助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王祎妮,高莺.在校大学生应用网络资源的学业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8].徐放,赵颖.幼师生学业求助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刘月.虚拟学习社区中用户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10].王忠涛.初中生自尊、同伴关系与学业求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  ;  ;  

学业求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