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基于灌溉、翻耕、农药、农用化肥、农膜、农用柴油等6大主要碳排放源,利用IPCC法、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法对2004—2016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的时序与空间演化进程进行测量,并运用LMDI指数分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出"低速上升—低速下降"的趋势,碳排放强度变化具有"双峰"特点;农地利用高碳排放区基本覆盖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而碳排放高强度区则大致与我国农地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程度高且人口众多的地区重叠。13年来,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的相对差异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绝对差异逐步减少,碳排放强度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均在2008年后保持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农业效率、农业结构与农业劳动力对农地利用碳排放起抑制作用,农业经济是促使农地利用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邱怡慧,王璞,苏时鹏
关键词: 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驱动因素
来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经济
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机理研究:福建案例研究”(编号:71273051)
分类号: F321.1;X322
页码: 625-631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73K
下载量: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