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林:与祖国同行开创教会中国化新天地论文

马英林:与祖国同行开创教会中国化新天地论文

“我要用诗歌赞美天主的名号,我要用感恩的心为天主增耀。”(咏69:31)

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圣咏中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耳畔回响。的确,我要用感恩的心为天主增耀,也要用感恩的心赞美歌颂伟大的祖国。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天主教会与祖国同心同行,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图7所示为加热温度为460℃、500℃和540℃,保温时间为30min、35min、40min和45min条件下退火时薄壁铜管抗拉强度的变化曲线。

七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仁人志士,胸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和神圣使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的中国人民,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从此站立起来了!

实践出真知,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探索。拿什么问题来探索?一方面,在教材的每道例题里,都已给出了与之配套的解答,如果仅看例题与解答,显然不便于再探索。另一方面,教材章节后面的习题数量有限,应将其布置为课后思考的作业,也不适合作为新课讲授时探索的对象。

七十年来,中国教会遵从“哪里有主教,那里就有教会”的教父训导,以“人灵的得救乃最高利益”为准则,积极稳妥推进自选自圣主教工作。1958年4月,为了解决许多教区主教长期空缺,群羊无牧的迫切需要,挽救危亡中的教会,汉口、武昌两教区首先开始自选自圣主教,据统计1958年共祝圣董光清等25位主教,至文革前夕共祝圣52位主教,1979年12月北京教区选圣傅铁山主教,开启了改革开放后自选自圣主教历史的新阶段,至今已自选自圣及转化就职205位主教。中国教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开放后,我们共开办大修院12所,小修院20余所,共培养祝圣新铎3100名,极大地缓解了牧灵福传事业的需要,神职队伍完全实现新老交替。无论是在教会神职人员组成还是在教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上,中国教会已经完全改变了旧中国“洋教”的面貌,而成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彻底实现了教会的中国化。

自天主教传入中国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几百年中,教会礼仪方面一直延用脱利腾公会议所制订的拉丁礼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会一团”按照梵二会议精神开启礼仪改革,我们下大力气推进教会礼仪改革的宣传和普及,多次举办礼仪改革研讨会、教会礼仪研习班、修院礼仪教师培训班,编辑出版教会礼仪丛书,出版发行《圣经》、《感恩祭典》、《每日颂祷》、《圣事礼典》、《天主教要理》,以及灵修慕道等各类教会书籍一千余万册,有力推动了教会礼仪的改革和教会思想的开放,全面实现了教会礼仪的中国化。

针对当前现状,本文基于对新型分布式数据管理和检索核心ES 的研究学习,利用其强大的分布式数据管理能力和高效的实时文件存储和索引机制,建立校内全文搜索平台。在此基础上,根据校内用户实际的检索需求,针对ES 索引模块的中文分词缺陷,搜索结果相关度不够符合域内用户体验的缺陷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引入成熟的中文分词算法IK;并将搜索用户的校内身份信息引入搜索结果的相关度计算中,提高用户检索结果的相关度和准确性。实验表明,优化后的搜索平台与通用的搜索引擎和基于内容管理的搜索引擎相比较,本文实现的搜索引擎能够更快速、准确、全面地完成校内用户的搜索需求。

七十年来,中国天主教老一代教会领袖,面对教会存亡的历史关头,带领广大神长教友摆脱旧中国殖民思想对教会的侵蚀和影响,掀起反帝爱国运动,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实现了从政治上的对立到政治上的认同,开启了中国教会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继续带领全国神长教友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与党风雨同舟、精诚合作、同心同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同各族同胞一道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使中国天主教真正融入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牧灵福传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爱国爱教的这条道路是中国天主教适应新政权、融入新社会的生存之路,也是教会顺应时代变迁、适应社会发展走向本地化、中国化之路。

随着礼仪更新的推进,圣乐艺术、教堂建筑、圣像绘制等方面也顺应开展起来。研究和吸纳中国文化的有益相关的内容,使教会的圣乐、艺术和教堂建筑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更加丰富表达对天主的崇敬。为此一会一团举办中国天主教文化艺术展,推动教会文化艺术中国化的探索和萌发。传统天主教教堂,通常是哥特式、罗马式或巴罗克风格。但在我国许多教区有不少教堂建筑体现了中西合壁的特点。如始建于1887年的北京北堂,1876年的贵州教区主教座堂,建于1927年的大理古城天主圣三堂等。改革开放后,中国教会大胆尝试,山西太原教区完全采用我国宫廷式建筑在洞尔沟新建起的宫殿式教堂,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小圣堂,外部结构为北京天坛式建筑,窗户彩色玻璃是由剪纸剪出的人物圣像,较好地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可以说在教堂建筑艺术上实现了吸纳民族艺术的创新,向中国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七十年来,中国天主教坚定维护“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信仰,认真履行传播福音的神圣使命,遵从圣保禄“为一切人成为一切”的宗徒训诲,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教会实际情况,在牧灵福传过程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既继承传统精神又吸纳当代经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会治理理念和规章制度,如代表大会制度、爱国会工作条例、“一会一团”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教区管理制度、选圣主教的有关规定、神职人员认定办法、堂区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财务审计制度等民主办教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是教会适应当代的社会制度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情,推进教会中国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着眼中国教会基本教情,以促进爱国组织与教务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教会健康发展,而成为当代中国教会牧灵福传的基本特点、重要经验和制度保障。

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有为。本着“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的福音精神,全国各地教会共创办的公益慈善机构达259家,其中养老院121家、医院8所、诊所99个、残婴院10家、幼儿园13所、慈善基金会8个,为各种公益慈善项目捐款超过2亿元人民币。为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积极参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工作,把参与扶贫攻坚作为践行基督之爱、回应社会需要的重要平台,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作出积极贡献。赢得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七十年来,中国天主教始终重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继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教会本地化丰富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教会神学理论的研究和教会礼仪的改革。我们积极开展庆祝保禄年、庆祝千禧年活动和纪念利玛窦四百周年活动,深入探讨保禄宗徒的适应思想和本地化神学,研究和宣传利玛窦传教路线的成功经验,翻译出版了大量的神学前沿理论著述,先后举办了十多期天主教本地化神学研讨会和五期天主教中国化神学论坛,深入挖掘天主教本地化的历史经验,推动建立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化的天主教神学理论体系。

另外,还可以在课题组会上进行专题汇报,就某一个临床或研究主题,每个研究生根据不同的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几篇文献进行汇报,之后大家充分讨论,特别是对于得出不同结果甚至相反结果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和总结出对本课题组研究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课题组长期组织此类专题活动,不仅能使研究生养成良好的文献查阅的学术习惯,并追踪相关专业前沿,对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以及发表学术论文都有很大帮助,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对外交流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天主教组织和代表人士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我们先后选派了300多名年轻神父、修生、修女到美、英、法、德、意等十多个国家攻读神学、圣经学和礼仪、灵修、牧灵等,大多已经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并学成归来,在各教区和修院发挥智慧与才能。

天主教有崇敬圣像的传统,耶稣像、圣母像尤为教友们所钦崇。但传统的圣像都是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会艺术家所绘制的圣像为标准。圣母的形象被定格为拉斐尔所作的《西斯廷圣母》的形象。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本地化高涨,中国也有神长教友做出了新的尝试。例如,上世纪三十年代朱家驹所绘制的中华圣母像,同一时期还有东闾的中华圣母、上海的佘山圣母像等,都融入了中国画派的女性艺术元素,表达了国人对圣母的敬爱和钦崇。当今更有不少神长修女教友在进行中式圣像创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为中国宗教在新时代的航程指明了方向。2016年,中国天主教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修订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章程》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章程》,增加了“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内容。2017年,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举办“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60周年纪念会”,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天主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定走中国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2018年,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举办“纪念中国天主教自选自圣主教60周年座谈会”,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坚定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正确信念。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化的目标任务,“一会一团”深入研讨广泛听取基层教会的意见,制定了《天主教中国化五年规划纲要》,为探讨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建立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文化的天主教神学思想提供了具体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历经七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教会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但是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实践新路向;需要我们广泛宣传和动员广大神长教友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做好教会中国化工作,必须坚持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教会的具体情况和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久久为功;必须扭住不放、持续发力、引向深入;必须广泛动员神职人员和基层教会团体,深入学习研讨,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必须加强教会自身建设,鼓励教会学者研究信仰经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教义,吸纳当代社会法制、道德规范和社会管理经验,完善自我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理论体系、礼仪制度体系、教育文化体系,推动我国教会事业健康传承发展。

中国天主教的“中国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一会一团”将努力把天主教“中国化”事业“划向深处去”,继续加强神学理论研究,扩大宣传和影响。只要我们有信念、有梦想、勇于探索,中国天主教的“中国化”道路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中国天主教的中国化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标签:;  ;  ;  ;  ;  ;  ;  ;  ;  ;  

马英林:与祖国同行开创教会中国化新天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