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在近轴处均为凹面。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通过合理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具有大光圈和成像品质高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镜头中透镜的数量为七个;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0<f1\/f<1.5;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7<CT4-i\/CT4<1.2;0.7<CT5-i\/CT5<1.2;其中,CT4-i和CT5-i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任意位置处法线方向的厚度,CT4和CT5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
设计方案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 一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像侧表面在近 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中透镜的数量为七个;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0<f1<\/sub>\/f<1.5;其中,f1<\/sub>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 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7<CT 4-i<\/sub>\/CT4<\/sub><1.2; 0.7<CT 5-i<\/sub>\/CT5<\/sub><1.2;其中,CT4-i<\/sub>和CT5-i<\/sub>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任意位置处法 线方向的厚度,CT 4<\/sub>和CT5<\/sub>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25<(R 9<\/sub>\/CT5<\/sub>)+(R10<\/sub>\/CT5<\/sub>)<35;其中,R9<\/sub>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0<\/sub>为所述第五 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CT 5<\/sub>为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0<R 7<\/sub>\/R8<\/sub><0.5;其中,R7<\/sub>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8<\/sub>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表 面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5.0<(T 12<\/sub>\/T23<\/sub>)+(T34<\/sub>\/T45<\/sub>)+(T56<\/sub>\/T67<\/sub>)<7.0;其中,T12<\/sub>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 的间隔距离,T 23<\/sub>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sub>为所述第三透镜 与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 45<\/sub>为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 距离,T 56<\/sub>为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67<\/sub>为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 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1.0<Td\/ImgH<1.5;其中,Td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到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在光轴 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面上面的半像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 <f 5<\/sub>\/f4<\/sub><10;其中,f4<\/sub>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5<\/sub>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 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以及所述第七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的光阑,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七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滤光 片。
9.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以 及用于将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镜头已经成为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相机)的标配,摄像镜头甚至已经 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近年来,随着设计水平、制造加工技术的不断 发展,摄像镜头不断地向着体积小、重量轻以及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然而,目前配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镜头,由于光圈数较大,虽然能够满足小型 化的需求,但却无法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保证镜头的成像品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大光圈和成像品质高的优 点。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一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 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 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凹面,像侧表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表面 在近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表面和像侧 表面在近轴处均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7<CT 4-i<\/sub>\/CT4<\/sub><1.2;0.7<CT5-i<\/sub>\/CT5<\/sub>< 1.2;其中,CT 4-i<\/sub>和CT5-i<\/sub>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任意位置处法线方向的厚度, CT 4<\/sub>和CT5<\/sub>分别为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1.0<f 1<\/sub>\/f<1.5;其中,f1<\/sub>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25<(R9<\/sub>\/CT5<\/sub>)+(R10<\/sub>\/CT5<\/sub>)<35;其中,R9<\/sub>为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 10<\/sub>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CT5<\/sub>为所 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R7<\/sub>\/R8<\/sub><0.5;其中,R7<\/sub>为所述第四透镜 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 8<\/sub>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5.0<(T 12<\/sub>\/T23<\/sub>)+(T34<\/sub>\/T45<\/sub>)+(T56<\/sub>\/T67<\/sub>)< 7.0;其中,T 12<\/sub>为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sub>为所述第二透镜与 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 34<\/sub>为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 离,T 45<\/sub>为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sub>为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 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 67<\/sub>为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0<Td\/ImgH<1.5;其中,Td为所述第一 透镜的物侧表面到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在 成像面上面的半像高。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0<f 5<\/sub>\/f4<\/sub><10;其中,f4<\/sub>为所述第四透镜 的焦距,f 5<\/sub>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 透镜以及所述第七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的光阑,以及设置 于所述第七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滤光片。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以 及用于将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通过合理的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 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有效的减小了光学成像镜头整体的尺寸大小,且在小型化的同时实 现了大光圈清晰成像的效果,具有小型化、大光圈和成像品质高的优点,其对便携式电子设 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摄像体验。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附图标记:S0-光阑;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 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G-滤光片;P-成像面;A-光轴;S1-第一透镜的物侧表 面;S2-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S3-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S4-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S5-第三 透镜的物侧表面;S6-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S7-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S8-第四透镜的像侧 表面;S9-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S10-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S11-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S12- 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S13-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S14-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S15-滤光片的 物侧表面;S16-滤光片的像侧表面;100-光学成像镜头;200-成像元件;1000-成像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目前,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相机)的普及,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 件的流行,人们对于摄影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摄像镜头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的标配,摄像 镜头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近年来,随着设计水平、制造加 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像镜头不断地向着体积小、重量轻以及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然而,发明人在对现有摄像镜头的研究中发现,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像质的要求逐 步提高,使用的芯片尺寸会相应加大,导致摄像镜头的体积也会随之加大,这使得镜头在保 证成像品质的同时难以继续向小型化的方向迈进。
另一方面,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多用来拍摄人像或近景,这也对成像镜头的锐 利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众所周知,镜头的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可有效提高快门速度,同时 背景虚化效果越好,在昏暗环境下拍摄的成像质量也更好。然而,目前配置在便携式电子设 备上的镜头,其光圈数一般在2.0以上,这类镜头虽然能够满足小型化的需求,却无法在光 线不足的情况下保证镜头的成像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学成像镜头 及成像设备,其具有小型化、大光圈和成像品质高的优点。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100沿光轴A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 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表面S1为凸面,像侧表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可有效的调和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像差,亦能控制 工作波段的聚焦能力。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表面S7在近轴处为凹面,像侧表面S8在近轴处 为凸面。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表面S10在近轴处为凹面。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表面S13和像侧表面S14在近轴处均为凹面,其 可有效修正光学透镜的像差,从而有效的控制光线的出射角度。
作为一种方式,第一透镜L1可以是玻璃非球面透镜,借此汇聚来自光源的入射光 束,且可提供足够的正光焦度,以有效的控制光学成像镜头100的整体尺寸大小,且玻璃材 质能够有效提高光学成像镜头100的成像解析力。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 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可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塑胶材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透镜L1物侧的 光阑S0,以及设置于第七透镜L7与成像面P之间的滤光片G。该滤光片G可用于选择性地对部 分光进行过滤,从而优化成像效果。
本实施例中,成像面P,可以是由物侧入射的光,经过光学成像镜头100在像侧清晰 成像的平面。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成像设备1000包 括上述的光学成像镜头100以及用于将光学成像镜头100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 成像元件200。作为一种方式,成像元件200设置于光学成像镜头100的像侧,其光感面(成像 元件200朝向光学成像镜头100一侧的表面)可以与成像面P重合,以实现清晰成像。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成像元件200可以是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用于成像的光 电传感器件。
作为一种方式,成像设备1000可以应用于车载成像系统、监控成像系统等光学成 像系统中。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0.7<CT4-i<\/sub>\/CT4<\/sub><1.2;
0.7<CT5-i<\/sub>\/CT5<\/sub><1.2;
其中,CT4-i<\/sub>和CT5-i<\/sub>分别为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任意位置处法线方向的厚度 (非球面曲线任意处切线的垂线,即为该点的法线),CT 4<\/sub>和CT5<\/sub>分别为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 L5的中心厚度。CT 4-i<\/sub>\/CT4<\/sub>以及CT5-i<\/sub>\/CT5<\/sub>的值大于0.7,有利于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的成 型,其对于轴外光线,不易发生高阶像差,性能稳定;CT 4-i<\/sub>\/CT4<\/sub>以及CT5-i<\/sub>\/CT5<\/sub>的值小于1.2,则 降低了场曲、慧差的修正难度。即CT 4-i<\/sub>\/CT4<\/sub>以及CT5-i<\/sub>\/CT5<\/sub>的值在上述条件式的范围内时,能 够使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在任意位置的肉厚均匀易于成型。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25<(R9<\/sub>\/CT5<\/sub>)+(R10<\/sub>\/CT5<\/sub>)<35;
其中,R9<\/sub>为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S9的曲率半径,R10<\/sub>为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S10 的曲率半径,CT 5<\/sub>为第五透镜L5的中心厚度。(R9<\/sub>\/CT5<\/sub>)+(R10<\/sub>\/CT5<\/sub>)大于25,其对于轴外光线,不 易发生高阶相差,性能稳定;(R 9<\/sub>\/CT5<\/sub>)+(R10<\/sub>\/CT5<\/sub>)小于35,则降低了场曲、慧差的修正难度,有 效避免了偏心敏感度的变大。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0<R7<\/sub>\/R8<\/sub><0.5;
其中,R7<\/sub>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S7的曲率半径,R8<\/sub>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S8的 曲率半径。R 7<\/sub>\/R8<\/sub>的值大于0,可有效避免第四透镜的屈折力变大,有利于确保周边性能,且能 够避免偏心敏感度的变大;R 7<\/sub>\/R8<\/sub>的值小于0.5,则降低了场曲的修正难度。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5.0<(T12<\/sub>\/T23<\/sub>)+(T34<\/sub>\/T45<\/sub>)+(T56<\/sub>\/T67<\/sub>)<7.0;
其中,T12<\/sub>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在光轴A上的间隔距离,T23<\/sub>为第二透镜L2与 第三透镜L3在光轴A上的间隔距离,T 34<\/sub>为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在光轴A上的间隔距离, T 45<\/sub>为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在光轴A上的间隔距离,T56<\/sub>为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在光 轴A上的间隔距离,T 67<\/sub>为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在光轴A上的间隔距离。满足上述条件式, 可以有效缩短镜头的光学总长,促进光学成像镜头100的小型化。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1.0<Td\/ImgH<1.5;
其中,Td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S1到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S14在光轴A上的距 离,ImgH为光学成像镜头100在成像面P上面的半像高。满足上述条件式,可以有效的缩短镜 头的光学总长,促进光学成像镜头100的小型化。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1.0<f1<\/sub>\/f<1.5;
其中,f1<\/sub>为第一透镜L1的焦距,f为光学成像镜头100的焦距。f1<\/sub>\/f的值大于1.0,可 避免第一透镜L1的屈折力以及偏心敏感度变大;f 1<\/sub>\/f的值小于1.5,可避免第一透镜L1的屈 折力变小,有利于维持光学成像镜头100的小型化。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100满足以下条件式:
0<f5<\/sub>\/f4<\/sub><10;
其中,f4<\/sub>为第四透镜L4的焦距,f5<\/sub>为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sub>\/f4<\/sub>的值大于0,则可避免 场曲和畸变朝负方向过分增大,从而降低了矫正的难度; f 5<\/sub>\/f4<\/sub>的值小于10,则可避免场曲 和畸变朝正方向过分增大,从而降低了矫正的难度。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方式,当光学成像镜头100中的各个透镜均为非球面透镜 时,光学成像镜头100的各个非球面面型可以均满足如下方程式:
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A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离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 为表面的近轴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 2i<\/sub>为第2i阶的非球面面型系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100及成像设备1000通过合理的搭配第一透镜L1、 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之间的镜 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有效的减少了光学成像镜头100的整体尺寸大小,且实现了大光圈清 晰成像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采用一片玻璃镜片和六片塑胶镜片,镜头体积小,结 构紧凑,且具有大光圈,能够提供更好的光学成像质量,适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车载设 备以及监控设备的应用。
请参照图3、图4、图5以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100的场曲曲线图、畸 变曲线图(图中f-θ畸变中的f为百分比,θ为视场角)、轴上点球差曲线图以及横向色差曲线 图分别如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场曲、畸变和色差都被良好校正。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100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100中各个透镜的非球面参数如表2所示:
表2-1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10000729.1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CN109324398A 公开日:2019-02-12 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109324398B 授权时间:20190402 主分类号:G02B13/18 专利分类号:G02B13/18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京东大道1699号 发明人:刘绪明;曾昊杰;张田;曾吉勇 第一发明人:刘绪明 当前权利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代理人:苗燕 代理机构:44351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相关信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