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包括搅龙筒体、围绕在搅龙筒体外侧的左旋短叶片、右旋长叶片、左旋长叶片、右旋短叶片、布置在搅龙筒体内部的左伸缩拨指机构、右伸缩拨指机构,所述左旋短叶片、右旋长叶片、左旋长叶片、右旋短叶片对称分布在搅龙筒体外侧,位于中间的右旋长叶片、左旋长叶片将物料向两侧输送,位于两端的左旋短叶片、右旋短叶片将物料向中间输送。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联合收割机割台搅龙将物料向一个喂入口输送改变为向两个喂入口输送,缩短了物料输送距离,减缓茎秆堆积造成割台堵塞的情况,增强了搅龙对喂入量的适应性,增加了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将两套伸缩拨指独立分开,避免了偏心轴因过长而导致变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包括搅龙筒体(6)、围绕在搅龙筒体(6)外侧的左旋短叶片(7)、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右旋短叶片(4)、布置在搅龙筒体(6)内部的左伸缩拨指机构(3)、右伸缩拨指机构(1),所述左旋短叶片(7)、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右旋短叶片(4)对称分布在搅龙筒体外侧,位于中间的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将物料向两侧输送,位于两端的左旋短叶片(7)、右旋短叶片(4)将物料向中间输送。
设计方案
1.一种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包括搅龙筒体(6)、围绕在搅龙筒体(6)外侧的左旋短叶片(7)、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右旋短叶片(4)、布置在搅龙筒体(6)内部的左伸缩拨指机构(3)、右伸缩拨指机构(1),所述左旋短叶片(7)、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右旋短叶片(4)对称分布在搅龙筒体外侧,位于中间的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将物料向两侧输送,位于两端的左旋短叶片(7)、右旋短叶片(4)将物料向中间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伸缩拨指机构(1)包括第一定轴(1-3),所述第一定轴(1-3)外设置有一管套(1-2),所述管套(1-2)的一端焊接有法兰盘(1-15),所述法兰盘(1-15)上开设有定位孔并与第一幅盘(1-14)连接,所述管套(1-2)的另一端安装搅龙传动链轮(1-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2)内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定轴(1-3)穿过管套(1-2),其一端穿过第二幅盘(1-4)连接第一曲柄(1-5),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1-1)固定在爪盘固定板(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1-5)锥度孔安装第一偏心轴(1-13),用于保持第一偏心轴(1-13)不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轴(1-13)另一端与第一曲柄轴承座(1-10)相连,并由第一短轴(1-9)连接第三幅盘(1-8)以保证第一偏心轴(1-13)偏心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伸缩拨指机构(3)包括第二固定座(3-7),所述第二固定座(3-7)固定在割台左侧板(10)内侧,并由第二定轴(3-6)及第二曲柄(3-4)固定第二偏心轴(3-9)一端保持其不动,第二定轴(3-6)穿过第五幅盘(3-5)和第六幅盘(3-8),第二偏心轴(3-9)另一端连接第二曲柄轴承座(3-2),第二短轴(3-13)两端分别连接第四幅盘(3-1)和第二曲柄轴承座(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幅盘(3-1)、第五幅盘(3-5)和第六幅盘(3-8)内部均安装轴承,外侧固定在搅龙筒体(6)上,搅龙筒体(6)转动时,第二定轴(3-6)、第二短轴(3-13)、第二偏心轴(3-9)均保持不动,第二伸缩拨指(3-12)在搅龙筒体(6)带动下由第二伸缩拨指套(3-11)绕着第二偏心轴(3-9)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爪盘固定板(8)设计为三脚爪盘状,其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通过三个定位孔固定在割台右侧板(9)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爪盘固定板(8)的三个固定脚分别设置在上、下、前三个方向,后方向用于链传动动力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爪盘固定板(8)用于安装第一固定座(1-1)的定位孔设置为环形,便于安装时调节伸缩拨指角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中的农产品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
背景技术
割台是联合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喂入搅龙是割台中的物料输送装置,进入割台的茎秆由螺旋搅龙输送至中间输送装置。
现有常规收割机割台多数只有一个喂入口,喂入搅龙将物料朝一个喂入口输送。割幅较大时,单侧搅龙输送距离远,功耗大,容易堵塞。中国专利201620545622.7,名称为“一种双割台双滚筒高地隙水稻收获机”公开了一种适合再生稻和普通水稻收获且高效低碾压的收获机械,其中公开了一种双收穗割台,即两套独立的割台拼接在一起,各自匹配一套脱粒滚筒等其它工作部件,两割台中部由一分禾器分流收割的稻穗。但该专利所公开的两套割台中部存在间隙,分禾效果不彻底导致稻穗漏割。此外两套单独的搅龙需要两套传动系统,结构复杂且质量重。
目前常用单喂入口割台搅龙伸缩拨指结构普遍采用的是一种简易曲柄滑块机构,曲柄不动,拨指既做转动又做移动。当割台喂入口增加为两个时,这种传统结构能否满足需求,目前国内外文献专利中尚未发现此类相关内容,因此很有必要提出相应结构及其布置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两套伸缩拨指独立分开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缩短了物料输送距离,减缓茎秆堆积造成割台堵塞的情况,增强了搅龙对喂入量的适应性,降低功耗,增加了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
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包括搅龙筒体、围绕在搅龙筒体外侧的左旋短叶片、右旋长叶片、左旋长叶片、右旋短叶片、布置在搅龙筒体内部的左伸缩拨指机构、右伸缩拨指机构,所述左旋短叶片、右旋长叶片、左旋长叶片、右旋短叶片对称分布在搅龙筒体外侧,位于中间的右旋长叶片、左旋长叶片将物料向两侧输送,位于两端的左旋短叶片、右旋短叶片将物料向中间输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伸缩拨指机构包括第一定轴,所述第一定轴外设置有一管套,所述管套的一端焊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定位孔并与第一幅盘连接,所述管套的另一端安装搅龙传动链轮。
进一步的,所述管套内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定轴穿过管套,其一端穿过第二幅盘连接第一曲柄,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在爪盘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曲柄锥度孔安装第一偏心轴,用于保持第一偏心轴不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轴另一端与第一曲柄轴承座相连,并由第一短轴连接第三幅盘以保证第一偏心轴偏心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伸缩拨指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割台左侧板内侧,并由第二定轴及第二曲柄固定第二偏心轴一端保持其不动,第二定轴穿过第五幅盘和第六幅盘,第二偏心轴另一端连接第二曲柄轴承座,第二短轴两端分别连接第四幅盘和第二曲柄轴承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幅盘、第五幅盘和第六幅盘内部均安装轴承,外侧固定在搅龙筒体上,搅龙筒体转动时,第二定轴、第二短轴、第二偏心轴均保持不动,第二伸缩拨指在搅龙筒体带动下由第二伸缩拨指套绕着第二偏心轴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爪盘固定板设计为三脚爪盘状,其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通过三个定位孔固定在割台右侧板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爪盘固定板的三个固定脚分别设置在上、下、前三个方向,后方向用于链传动动力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爪盘固定板用于安装第一固定座的定位孔设置为环形,便于安装时调节伸缩拨指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联合收割机割台搅龙将物料向一个喂入口输送改变为向两个喂入口输送,与相同割幅传统搅龙相比,缩短了物料输送距离,减缓茎秆堆积造成割台堵塞的情况,增强了搅龙对喂入量的适应性,降低功耗,增加了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适合匹配宽幅割台,尤其适合宽幅再生稻收割机,降低直行碾压率。(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伸缩拨指安装方式,将两套伸缩拨指独立分开,避免了偏心轴因过长而导致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右伸缩拨指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左伸缩拨指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右伸缩拨指机构与割台右侧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左伸缩拨指机构中第二固定座与割台左侧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爪盘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右伸缩拨指机构,1-1、第一固定座,1-2、管套,1-3、第一定轴,1-4、第二幅盘,1-5、第一曲柄,1-6、第一伸缩拨指,1-7、第一伸缩拨指套,1-8、第三幅盘,1-9、第一短轴,1-10、第一曲柄轴承座,1-11、第一伸缩拨指隔套,1-12、第一搅龙盖,1-13、第一偏心轴,1-14、第一幅盘,1-15、法兰盘,1-16、搅龙传动链轮,2、右旋长叶片,3、左伸缩拨指机构,3-1、第四幅盘,3-2、第二曲柄轴承座,3-3、第二搅龙盖,3-4、第二曲柄,3-5、第五幅盘,3-6、第二定轴,3-7、第二固定座,3-8、第六幅盘,3-9、第二偏心轴,3-10、第二伸缩拨指隔套,3-11、第二伸缩拨指套,3-12、第二伸缩拨指,3-13、第二短轴,4、右旋短叶片,5、左旋长叶片,6、搅龙筒体,7、左旋短叶片,8、爪盘固定板,9、割台右侧板,10、割台左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螺旋双伸缩拨指喂入搅龙,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搅龙筒体6、围绕在搅龙筒体6外侧的左旋短叶片7、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右旋短叶片4、布置在搅龙筒体6内部的左伸缩拨指机构3、右伸缩拨指机构1;所述搅龙筒体6轴向尺寸较长,大于2.5m时较为适宜;所述左旋短叶片7、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右旋短叶片4对称分布在搅龙筒体6外侧,位于中间的为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所述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用于将物料向两侧输送,位于两端的为左旋短叶片7、右旋短叶片4,所述左旋短叶片7、右旋短叶片4用于将物料向中间输送。左旋短叶片7、右旋长叶片2、左旋长叶片5、右旋短叶片4将物料分别输送到左右两套伸缩拨指机构,在伸缩拨指的作用下将物料送入割台对应的两个喂入口。
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所述右伸缩拨指机构1中,第一定轴1-3外设置有一管套1-2,所述管套1-2的一端焊接有法兰盘1-15,所述法兰盘1-15上开设有定位孔并与第一幅盘1-14连接,所述管套1-2的另一端安装搅龙传动链轮1-16;所述管套1-2内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定轴1-3穿过管套1-2,其一端穿过第二幅盘1-4连接第一曲柄1-5,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1-1固定在爪盘固定板8上;所述第一曲柄1-5锥度孔安装第一偏心轴1-13,用于保持第一偏心轴1-13不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轴1-13另一端与第一曲柄轴承座1-10相连,并由第一短轴1-9连接第三幅盘1-8以保证第一偏心轴1-13偏心距离。动力由搅龙传动链轮1-16输入后经管套1-2带动第一幅盘1-14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搅龙工作,此时第一定轴1-3、第一偏心轴1-13、第一短轴1-9均保持不动,第一伸缩拨指1-6在搅龙筒体6带动下由第一伸缩拨指套1-7绕着第一偏心轴1-13转动。第一幅盘1-14、第二幅盘1-4、第三幅盘1-8内部均安装轴承,外侧固定在搅龙筒体6上。第一伸缩拨指套1-7套在第一偏心轴1-13上,并用第一伸缩拨指隔套1-11保证其间距。六根第一伸缩拨指1-6穿过搅龙筒体6,其中两根穿过第一搅龙盖1-12,便于安装。
如图1、图3、图5所示,所述左伸缩拨指机构3无传动轴。具体的,第二固定座3-7固定在割台左侧板10内侧,并由第二定轴3-6及第二曲柄3-4固定第二偏心轴3-9一端保持其不动,第二定轴3-6穿过第五幅盘3-5和第六幅盘3-8,第二偏心轴3-9另一端连接第二曲柄轴承座3-2,第二短轴3-13两端分别连接第四幅盘3-1和第二曲柄轴承座3-2。第四幅盘3-1、第五幅盘3-5和第六幅盘3-8内部均安装轴承,外侧固定在搅龙筒体6上,搅龙筒体6转动时,第二定轴3-6、第二短轴3-13、第二偏心轴3-9均保持不动,第二伸缩拨指3-12在搅龙筒体6带动下由第二伸缩拨指套3-11绕着第二偏心轴3-9转动。第二伸缩拨指套3-11套在第二偏心轴3-9上,并用第二伸缩拨指隔套3-10保证其间距。六根第二伸缩拨指1-6穿过搅龙筒体6,其中两根穿过第二搅龙盖3-3,便于安装。左右两套伸缩拨指工作时同步转动。
如图6所示,所述爪盘固定板8设计为三脚爪盘状,加工时用6mm厚板,其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通过三个定位孔固定在割台右侧板9外部。所述爪盘固定板8的三个固定脚分别在上、下、前三个方向,后方向用于链传动动力传递。爪盘固定板8用于安装第一固定座1-1的定位孔设为环形,便于安装时调节伸缩拨指角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5368.3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732026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01D41/14
专利分类号:A01D41/14;A01D57/00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华中农业大学
第一申请人:华中农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发明人:张国忠;曹凑贵;付建伟;程建平;谢干;周勇;梁方;王洪昌;张仕杰;赵胜华
第一发明人:张国忠
当前权利人:华中农业大学
代理人:王敏锋
代理机构:42001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