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菌丝生长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相关性,香菇,田头。
菌丝生长速度论文文献综述
周敏,吴海生[1](2018)在《米糠质量对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采集了5种不同来源的米糠,用其浸出液制作平板培养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米糠的浸出液对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影响不同。该方法可用来评价米糠质量的优劣。(本文来源于《上海蔬菜》期刊2018年03期)
宋春艳,杨晓春,张丹,奚莉萍,章炉军[2](2015)在《香菇L808菌株自交子代在变温培养中菌丝生长速度的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L808菌株为亲本,用多孢自交方法取得164个自交子代菌株,连同亲本分别于填充木屑培养料的大试管中进行6个梯度的变温培养[25、30、32、34、25(恢复)、25℃(生长),每个温度培养5d],考察变温处理下菌丝生长速度的变化和分化。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受到变温的影响,30~34℃的高温对所有菌株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刺激,返回25℃后菌株的恢复和恢复后的生长等均呈现明显分化,供试群体中没有表现完全相同的个体,反应了菌丝生长速度这一性状背后复杂的基因调控体系;而且变温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应该和恒温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一样成为菌株特性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食用菌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卢兴潮[3](2015)在《毛木耳遗传连锁图构建和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木耳是一种食药兼用的蕈菌,是我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然而毛木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新品种选育多采用系统选育法,育种效率低下。开展毛木耳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以及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将有助于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新型育种方式进行毛木耳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采用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杂交菌株APM2-16的123个孢子单核体后代作为作图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并定位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QTLs。在毛木耳转录组数据分析和SSR分子标记开发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分子标记,选用337对SSR引物、7对基因差异表达RT-PCR引物、373对In Del引物、8个漆酶基因标记(CAPS,SCAR等)和8对交配型基因同源ESTs扩增引物,共733对分子标记用于亲本间多态性分析和群体基因型分型。群体分型得到167个位点基因型数据,经连锁分析获得一张包含160个基因内标记分布于14个连锁群(LG)的毛木耳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图距为595.7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4.1 c M,每个连锁群上包含2-20个标记,连锁群的长度介于2.5-61.9 c M之间。图谱超过20 c M的标记间隔有3个,最大标记间隔22.7 c M位于LG2。图谱估计长度为714.5 c M,10 c M和5 c M以内一个标记的覆盖度分别为99.5%和93.2%。以上述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了在完全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上控制毛木耳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3个QTLs。与完全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相关的QTL位点mgr-cym-II位于LG2上,与In Del标记APD62/APD103紧密连锁,表型贡献率为10.9%,具有负向加性效应,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亲本APP7。在木屑培养基上鉴定了两个控制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QTLs,它们分别位于LG10和LG12,共解释了21.9%的表型变异,且都具有负向加性效应,增效等位基因亦来源于亲本APP7。位于LG10上的mgr-sd-Ⅹ-1与In Del标记PD128紧密连锁,贡献率为8.1%;位于LG12的mgr-sd-Ⅻ-2与SSR标记APS120紧密连锁,贡献率为13.8%。本研究构建了一张基于转录组ESTs分子标记的毛木耳遗传连锁图谱,并开展了与毛木耳菌丝体生长速度相关的QTLs定位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毛木耳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功能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比较基因组等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林范学,李宏盛,冯磊,梁保东,鲍大鹏[4](2013)在《交配型对香菇单、双核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香菇菌株HW21的120个单孢子分离物与4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其他香菇单核体杂交所得的480个双核体后代为材料,探讨了不同交配型对香菇单核体、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交配型孢子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变异系数为AxBx〈AxBy〈AyBx〈AyBy,菌丝生长速度为AxBx〉AxBy〉AyBx〉AyBy,其中AxBx和AyBy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着。含Ax因子的单核体菌丝速度大于含Ay因子的单核体,差异极显着;而含Bx、By因子的单核体菌丝速度差异不显着。来自HW21的两个原生质体分离物菌丝生长速度为AxBx〉AyBy,差异极显着,推测交配型因子与控制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基因位点之间有着某种连锁。PDA及木屑培养基中的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呈极显着遗传正相关,CYM及木屑培养基中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也呈极显着遗传正相关,但单核体与其杂交后代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张敏,李红,刘娜,张季军,肖千明[5](2013)在《滑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子实体产量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个滑菇菌株为材料,分别测定其在母种、原种、栽培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及子实体产量,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滑菇菌丝体生长速度与子实体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滑菇母种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与子实体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显着(P>0.05),原种菌丝体生长速度和栽培袋内菌丝体生长速度与子实体产量具有正相关性(P<0.05)。(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谭力,温洪宇[6](2013)在《叁种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培育不同的平菇品种,对平菇菌种8804、华平97-2与华平6号3种平菇菌丝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并采用苯酚-硫酸方法对3种平菇的菌丝体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平菇8804与华平97-2的生长速度较快,日均增长分别为1.036、0.932cm,而平菇华平6号生长速度较慢,日均增长0.382cm,方差分析表明3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有极显着差异;平菇8804和华平6号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95.450与84.052μg·mg-1,华平97-2多糖含量最低,为26.801μg·mg-1,方差分析表明3个菌株菌丝体多糖含量差异极显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郑素月,郝俊灵,王建伟[7](2012)在《继代培养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速度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蛹虫草菌株为试材,通过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对不同代次蛹虫草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株酯酶同工酶表现型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找蛹虫草菌种退化机理。结果表明:不同代次蛹虫草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着,而酯酶同工酶酶谱发生较大变异。9个菌株共有3条迁移率不同的条带,分别为0.63、0.65和0.67,其中F1、F3、F4和F5代菌株出现第2、3条酶带,迁移率分别为0.65和0.67,而F2、F6、F7、F8、F9代菌株发生变异,迁移率为0.67的条带消失,菌株酶谱条带中产生了迁移率为0.63的新条带。(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2年10期)
林范学,冯磊,梁保东,鲍大鹏,程水明[8](2011)在《基于交配型的香菇单双核菌丝生长速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香菇菌株HW21的120个孢子单核体以及孢子单核体与4个来源不同的单核体杂交所得的480个双核体后代为材料,探讨了不同交配型对香菇单核体、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交配型孢子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变异系数趋势为A1B1<A1B2<A2B1<A2B2,菌丝生长速度的大小趋势为A1B1>A1B2>A2B1>A2B2,其中A1B1和A2B2之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着。来自HW21的两个原生质体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大小为A1B1>A2B2,差异也极显着,推知交配型因子与控制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基因位点之间有着某种连锁。PDA及木屑培养基中的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呈极显着遗传正相关,CYM及木屑培养基中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也呈极显着遗传正相关,但单核体与其杂交后代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与其杂交后代的产量均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与产量均值的相关性不明确。(本文来源于《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叁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7-15)
周会明,柴红梅,赵静,魏云林,赵永昌[9](2010)在《基于SPSS的杨柳田头菇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杨柳田头菇菌株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型之间的相关性做出分析。结果证明,该菌的单孢生长速度与极性、交配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尤其是极性,存在一个单孢生长极慢的极性。对于交配因子,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因子Ax最相关,其次为Bx、By、Ay,而且可以说明交配因子的亚基X比Y更与单孢生长速度相关,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倪新江,李洁,初洋,赵艳丽,尹茜[10](2010)在《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棉籽壳为主料,对平菇、刺芹侧耳、黄伞、灵芝、金针菇和香菇原种培养期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正相关,而有机物的降解速率与胞外酶活性的大小没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0年06期)
菌丝生长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L808菌株为亲本,用多孢自交方法取得164个自交子代菌株,连同亲本分别于填充木屑培养料的大试管中进行6个梯度的变温培养[25、30、32、34、25(恢复)、25℃(生长),每个温度培养5d],考察变温处理下菌丝生长速度的变化和分化。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受到变温的影响,30~34℃的高温对所有菌株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刺激,返回25℃后菌株的恢复和恢复后的生长等均呈现明显分化,供试群体中没有表现完全相同的个体,反应了菌丝生长速度这一性状背后复杂的基因调控体系;而且变温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应该和恒温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一样成为菌株特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丝生长速度论文参考文献
[1].周敏,吴海生.米糠质量对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J].上海蔬菜.2018
[2].宋春艳,杨晓春,张丹,奚莉萍,章炉军.香菇L808菌株自交子代在变温培养中菌丝生长速度的分化[J].食用菌学报.2015
[3].卢兴潮.毛木耳遗传连锁图构建和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5
[4].林范学,李宏盛,冯磊,梁保东,鲍大鹏.交配型对香菇单、双核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3
[5].张敏,李红,刘娜,张季军,肖千明.滑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子实体产量相关性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3
[6].谭力,温洪宇.叁种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
[7].郑素月,郝俊灵,王建伟.继代培养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速度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
[8].林范学,冯磊,梁保东,鲍大鹏,程水明.基于交配型的香菇单双核菌丝生长速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C].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叁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9].周会明,柴红梅,赵静,魏云林,赵永昌.基于SPSS的杨柳田头菇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相关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0
[10].倪新江,李洁,初洋,赵艳丽,尹茜.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J].中国食用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