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作性睡病猝倒型患者与快眼动睡眠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翟怡,詹淑琴,王玉平,张益萌,丁岩,赵昕,刘江红,李宁[1](2021)在《发作性睡病快眼动睡眠期肌张力失弛缓特征与临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发作性睡病(NT)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中快眼动睡眠期(REM)肌张力失弛缓(RWA)现象,研究其与NT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纳入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并确诊为NT的患者82例。对其进行睡眠问卷调查、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MSLT)检查,并计算REM期肌张力失弛缓(RWA)指数。结果发作性睡病1型(NT1):41例50%;发作性睡病2型(NT2):41例50%。病程:≤1年者NT1 (25/41)60.98%,NT2 (16/41) 39.02%。全部患者中RWA指数增高者[RWA(+)](37/82)45.12%,其中NT1 RWA(+)(25/41)60.98%,NT2 RWA(+)(12/41)29.27%。全部患者中伴有快眼动睡眠期行为异常(RBD)者[RBD(+)]为(37/82) 45.12%,其中 NT1 RBD (+) (24/41) 58.53%,NT2 RBD (+) (13/41) 31.71%。全部患者中睡眠中生动梦境或噩梦者(+)(51/82) 62.20%,其中 NT1 (36/41) 87.80%,NT2 (15/41) 36.59%。结论 NT中NT1患者就诊时病程更短,伴有RWA指数增高的比例、伴有RBD的比例均高于NT2,更易伴有生动梦境或噩梦。RWA指数增高者更易伴猝倒及生动梦境或噩梦,提示产生RWA的病理生理机制与NT猝倒及生动梦境或噩梦的产生具有相关性,RWA可作为NT患者病情监测及评估的一个客观有效指标。RWA可作为NT临床分型的参考,对发NT电生理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陈秋涵[2](2021)在《清心舒眠蜜膏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口服清心舒眠蜜膏对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患者失眠症状及身体状况的改善情况,评估在使用蜜膏达到治疗失眠的基础之上,是否能够起到正向改善失眠症状,以此评价清心舒眠蜜膏治疗失眠(阴虚火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而推广临床新治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治疗不寐不断发掘新的方法。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在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市中医医院进行,研究名为“评价清心舒眠蜜膏治疗失眠(阴虚火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生成随机数字和对应组,随机原则筛选入组64例符合条件的阴虚火旺性不寐患者,并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2例,治疗组服用清心舒眠蜜膏,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片,两组疗程都为8周。分别观察治疗入组前及入组8周后各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化表格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PHQ-4量表评分、PHQ-9量表评分、GAD-7量表评分和PHQ-15量表评分,通过综合评估及统计学分析,评价其清心舒眠蜜膏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在本研究中最后符合纳入标准的64名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患者中,治疗组32例(清心舒眠蜜膏),对照组32例(谷维素片)。治疗组纳入男性8名,女性24名,男性平均年龄36.69±11.66岁,病程17.69±13.61月,对照组纳入男性10名,女性22名,平均年龄38.78±13.64岁,病程14.91±9.77月。并将研究开始前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职业、合并疾病及用药、中医证候评分、睡眠效率、PSQI总分、HAMA焦虑量表、身体症状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P>0.05)意义,具有其可比性。后将治疗八周后,各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后,在对中医症候评分(各项)、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HAMA、HAMD、PHQ-4、GAD-7/9/15(各项)积分比较后,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过经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下降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84.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2%。PSQI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获得满意疗效。经独立样本t检验,中医症候评分中,不寐、心烦、胸闷不舒、心悸不安、急躁易怒在治疗后,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PSQI量表中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治疗组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治疗后显着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疗效确切。研究结论:口服清心舒眠蜜膏相比谷维素片对比剂更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PSQI总分,并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伴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各积分下降速度明显优于谷维素片,说明治疗组药物对于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起到较为明显的改善效果,也更具有临床有效性。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可以明显在不寐、心烦、胸闷不舒、心悸不安、急躁易怒方面显着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心悸不安、神疲乏力、急躁易怒方面明显不及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PQSI积分方面,治疗组各项积分均下降,且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显着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口服清心舒眠蜜膏收到更好的临床反馈,具有优越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的探究和推广。
周俊英[3](2021)在《发作性睡病与异态睡眠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目的是探讨发作性睡病与异态睡眠的诊断与治疗。发作性睡病被漏诊和误诊的几率较高,危害较大,共患异态睡眠比例高。文章从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REM睡眠的作用、发作性睡病与异态睡眠(睡眠瘫痪、睡眠幻觉、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共病特征及治疗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韩鑫[4](2019)在《中国未成年人发作性睡病及特发性嗜睡的临床特征》文中提出目的:描述中国未成年人1型发作性睡病(NT1)、2型发作性睡病(NT2)和特发性嗜睡(IH)患者临床表现、夜间多导睡眠监测(NPSG)及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SLT)的特点,以指导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集基本信息、填写相关问卷调查及HLA-DQB1*0602检测。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问诊的方式收集并记录,通过NPSG和MSLT评估睡眠,并由专业人员分析。未成年患者NT1、NT2和IH的差异由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结果:未成年NT1、NT2和IH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无显着性差异。28%的NT1患者、25%的NT2患者及29%的IH患者均出现超重现象。同时分别有47%的NT1患者、40%的NT2患者及29%的IH患者出现肥胖现象。超过50%的未成年患者表现为易被激怒进而影响生活质量。超过60%的未成年患者在学业方面表现不佳。在NPSG方面,相较于NT2患者,NT1患者具有更高的夜间快动眼起始睡眠期(夜间快眼动睡眠潜伏期≤15分钟;NSOREMP)出现频率,具有更低的夜间睡眠效率,具有更短的夜间睡眠潜伏期及快眼动睡眠潜伏期。在MSLT方面,与NT2患者相比,NT1患者有更短的平均睡眠潜伏期(MSL)及更多次数的快眼动期始睡眠期(白天入睡后出现快眼动睡眠时相≤15分钟,SOREMP)。在临床表现方面,更多的NT1患者出现睡前幻觉及睡眠瘫痪。与未成年NT1患者相比,成人NT1患者夜间睡眠效率更差、1及2睡眠阶段比例更大。通过研究NT2患者我们发现,该类型患者在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中出现SOREMPS在青春期之前与青春期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12.5%的NT2患者可出现典型猝倒。结论:未成年NT1、NT2和IH患者有高于正常未成年人群的身体质量指数,且更易出现心理社会问题。NT1的夜间睡眠结构最为紊乱,白天嗜睡程度最为严重。成人NT1患者夜间睡眠结构比未成年NT1患者更为紊乱。与NT1和IH患者比,NT2患者在临床特征、夜间多导睡眠检测及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一部分NT2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自然的转化为NT1。
靳广献[5](2019)在《中型颅脑损伤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 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导致成人残疾、死亡的主要因素。TBI会在患者自身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领域产生长期的影响,而且他们的家庭也会受到影响。TBI后睡眠障碍发生率很高,约为46%,常见的表现有日间睡眠增多、失眠、嗜睡、昼夜节律失调、异态睡眠。造成TBI后睡眠障碍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包括病理生理、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睡眠障碍可加重颅脑损伤的其他后果,特别是认知障碍、疼痛、疲劳。目前国内外研究多关注于颅脑损伤患者一段时间后(如6个月、1年)的睡眠障碍,很少有关于患者早期的睡眠状况的研究,而且颅脑损伤后3个月内是患者恢复的黄金时期,因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睡眠障碍分析十分必要。目的 明确中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睡眠质量改变的存在,引起广大学者对颅脑损伤后睡眠问题的关注,吸引更多学者对颅脑损伤后睡眠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连续入选2017年06月至2018年0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失访2例,最终6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PSQI在其伤后1个月时进行睡眠质量测评,同时通过回忆测评其受伤前1个月的睡眠质量,本次测评后于1周后、2周后再次测评,三次数据求其平均值后取整数。分析其是否存在睡眠质量改变。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中型颅脑损伤后患者PSQI睡眠评分增加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前、后1个月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眠药物的应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9>0.05),且依据专业知识可知患者睡眠质量变差。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优势半球受损以及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与中型颅脑损伤后患者PSQI总分增加有相关性(P<0.05)。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使患者睡眠质量下降。优势半球受损、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中型颅脑损伤后患者PSQI总分增加的影响因素。
孙燕红,陈天玉,梁建民[6](2019)在《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睡眠障碍疾病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较常见。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良好睡眠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与神经系统发育、记忆存储功能密切相关。各种睡眠障碍疾病导致睡眠时间及质量不足,常与多种精神疾病伴发,会影响儿童及青少年身体健康、智力发育,导致情绪、认知和社会心理问题。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睡眠障碍疾病包括: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异态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尽管睡眠障碍性疾病在
王益[7](2017)在《多系统萎缩P型患者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多系统萎缩P型(MSA-P)与帕金森病(PD)都属于α-突触核蛋白病,两者都有帕金森症的表现,早期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考虑到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本文旨在研究MSA-P患者与PD患者睡眠障碍的异同,并分析该异同是否可作为鉴别两者的可行指标。方法选取24例MSA-P患者,同时选取与其性别、年龄及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构成比例相匹配的PD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等相关量表评估。分析两组临床资料、PSG参数、快眼动睡眠期(REM期)下颏肌电增高密度的差异。根据是否合并RBD将两组分为MSA+RBD组、MSA-RBD组、PD+RBD组、PD-RBD组四个亚组,并行亚组分析。结果(1)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PSG参数比较:MSA-P组睡眠潜伏期较长、睡眠效率较低,NREM1期比例较高,NREM3期比例较低,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比例更高,但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A-P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PD组高([1.15(0.00,8.73)]vs.[0.00(0.00,0.55)],P=0.024)。(3)两组REM期下颏肌电增高密度比较:MSA-P组紧张性下颏肌电增高密度(Tonic%)较PD组高(34.02[18.48,57.18]%vs.8.40[3.11,13.06]%,P<0.001)。MSA-P组和PD组时相性下颏肌电增高密度(Phas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四组比较:四组在年龄、性别、BMI、病程、AHI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MSA+RBD组Tonic%较PD+RBD组高([55.04(26.81,69.62)]%vs.[11.40(8.51,20.41)]%,P<0.001),PD+RBD组与MSA-RBD组在Tonic%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进一步多重线性回归发现MSA-P(β=0.552,P<0.001)和RBD(β=0.433,P<0.001)可以预测较高的Tonic%。结论MSA-P患者与PD患者的睡眠障碍都可表现为睡眠效率下降、睡眠结构紊乱、RBD、SAHS等,但与PD组相比,MSA-P患者AHI更重,紧张性下颏肌电增高密度更高。MSA-P及RBD的出现可预测较高的紧张性下颏肌电增高密度,进一步推测其可作为鉴别MSA-P和PD的一个可行指标。
徐兴[8](2016)在《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自发性体动与深部体温的昼夜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与NREM-REM睡眠周期的研究目的:观察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睡眠-觉醒结构、非快眼动(NREM)与快眼动(REM)睡眠周期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4例符合条件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男9例;平均13.4±2.6岁)和1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男9例;平均13.6±1.8岁),借助24小时动态睡眠监测仪(PSG),连续监测2天睡眠数据,第1天为适应期,第2天的数据用于实验分析,之后进行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发作性睡病病例组24小时总睡眠时间明显增多(659.86±162.41 vs.437.52±92.84 min,P<0.001),约为对照组的1.5倍,伴随慢波睡眠增多(166.54±57.57 vs.100.51±27.56 min,P=0.001)。病例组夜间睡眠-觉醒转换频繁,各睡眠期(N1、N2、N3、REM期)均易转换至觉醒期(均P<0.001)。尽管病例组夜间有8例存在睡眠始发的REM睡眠现象(SOREMP),但夜间NREM-REM周期持续时间(P=0.563)及REM/NREM构成比(P=0.132)相比对照组并无显着差异。结论:发作性睡病患者24小时总睡眠时间及慢波睡眠时间延长,其日间睡眠过多独立于夜间睡眠障碍,且夜间各睡眠期均不稳定。发作性睡病对夜间NREM-REM睡眠周期影响不大,提示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睡眠超日节律相对保留。第二部分 发作性睡病患者自发性体动与深部体温的昼夜特征分析目的:观察发作性睡病患者自发性体动及其深部体温的昼夜波动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4例符合条件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男9例;平均13.4±2.6岁)及1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男9例;平均13.0±1.4岁),所有受试者按要求在家中佩戴体动记录仪Actiwatch,连续监测自发性体动数据12周,并每日填写睡眠日记。之后由研究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深部体温测量,共测一个昼夜20个时间点的深部体温。结果:自发性体动数据显示,相比健康对照组,发作性睡病病例组夜间活动度(单位时间活动量)明显增多(18844.58±8902.63 vs.5940.39±1663.17/h,P<0.001),达正常对照者的3.17倍,白天活动度明显减少(116864.16±36485.59 vs.155719.93±31165.65/h,P<0.001),仅为对照者的3/4,夜间与白天活动度比值明显增高(0.17±0.08 vs.0.04±0.01,P<0.001),为对照组的4.25倍。体温数据提示,发作性睡病患者的深部体温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振荡变化(均P<0.05),其中值、振幅和峰相位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无显着差异(均P>0.05)。结论:尽管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明显睡眠-觉醒节律及自发性体动的昼夜节律紊乱,但其对深部体温的影响并不显着,提示发作性睡病患者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相对保留。
杜宁[9](2016)在《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的建立及失眠障碍患者相关因素、神经心理特征分析和相关随访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应用MS SQL Sever数据库平台,建立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该数据库纳入了10种睡眠障碍疾病。按照数据库模块对神经内科及睡眠障碍门诊确诊为睡眠-觉醒障碍的315例患者进行登记。2、利用该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进行筛查分析睡眠-觉醒障碍各类疾病的所占比例与失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应用睡眠相关量表(PSQI、ISI、ESS)、焦虑抑郁状态相关量表(HAMA、HAMD)、认知功能障碍量表(Mo CA)对失眠障碍患者的的睡眠情况、焦虑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3、回顾性分析105例持续性失眠障碍伴轻中度抑郁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SNRIs类药物1个月及3个月后在睡眠、焦虑抑郁方面的改善情况,从而为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神经心理特征、病情转归及预后的随访提供了临床数据,并进一步探讨持续性失眠障碍患者神经心理特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通过设计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基本构架,建立基本信息的采集模块、采用MS SQL Sever数据平台及基于浏览器(B/S)访问模式开发建立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并对神经内科及睡眠障碍门诊诊断为睡眠-觉醒障碍的315例患者进行登记分析。数据库的病例录入部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例信息、睡眠相关检查、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量表评估、诊断、治疗及随访九个模块。(1)患者基本信息模块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工作性质、应激源等;(2)病例信息模块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伴随各系统症状及家族史等;(3)睡眠相关检查模块包括: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4)化验检查模块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免疫、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等;(5)影像学检查模块包括:结构影像学检查(如头MRI或CT)、血管结构检查(颈部血管彩超或头、颈CTA或MRA)等;(6)量表评估模块包括:蒙利特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日间多睡量表(ESS)、失眠严重指数(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7)诊断信息模块包括:睡眠觉醒-障碍各类疾病及其分型、其它系统疾病诊断;(8)治疗模块包括:各类治疗睡眠-觉醒障碍疾病药物、用量及服用时间;(9)随访模块包括:治疗后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体格检查、量表评估、化验检查、影像检查、诊断补充、治疗方案调整等。2、数据库中病例按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将睡眠觉醒障碍分为:失眠障碍、过度嗜睡障碍、发作性睡病、呼吸相关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非快动眼睡眠-唤醒障碍、噩梦障碍、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物质/药物所致睡眠障碍、据ICSD-3诊断标准补充的其他常见睡眠疾病,统计分析各类型睡眠障碍疾病所占比例并对失眠患者进一步进行研究:选取符合DSM-5失眠障碍诊断标准且年龄在1675岁的患者共201例,同时将自愿接受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110例无失眠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基本信息量表、焦虑抑郁状态相关量表(HAMA、HAMD)、认知功能障碍量表(Mo CA)对失眠障碍患者的的基本信息、焦虑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失眠组与无失眠组两组之间各量表评分的差异。3、选取符合DSM-5持续性失眠障碍诊断标准且年龄在1675岁的患者共105例,将其中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酒石酸唑吡坦片及劳拉西泮片)联合SNRIs类药物(度洛西汀)的54例患者作为用药研究组,将单独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酒石酸唑吡坦片及劳拉西泮片)的51例患者作为用药对照组,同时将自愿接受调查的54例非失眠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运用睡眠及焦虑、抑郁量表对单一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患者进行1个月及3个月的睡眠、焦虑抑郁情况变化的随访,比较分析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两组之间在睡眠量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差异,从而探讨SNRIs类药物在治疗持续性失眠障碍患者中的有效性。结果:1、建立了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数据库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例信息、睡眠相关检查、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量表评估、诊断、治疗及随访九个模块。该数据库支持病例的增加、删除、改动等操作,并支持多项目任意组合统计查询。本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平台于2015年11月搭建完成,并于同月开始数据录入,截止2016年3月,已录入病例315例。2、分析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录入315例患者信息,失眠障碍201例,所占比例为63.80℅,其它睡眠-觉醒障碍共114例,所占比例为36.20℅,其中过度嗜睡障碍4例(1.27℅),发作性睡病11例(3.4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55例(17.46℅),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1例(0.32℅),非快动眼睡眠-唤醒障碍1例(0.32℅),噩梦障碍5例(1.59℅),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28例(8.89℅),不宁腿综合症8例(2.54℅),物质/药物所致睡眠障碍1例(0.32℅)。其中首次就诊的有78例,占总就诊人数24.76℅。3、失眠障碍按病程分为4类:(1)急性和短期失眠障碍38例(18.90%)(2)间断性失眠障碍29例(14.43%)(3)持续性失眠障碍115例(57.21%)(4)复发性失眠障碍19例(9.45%)4、失眠障碍按症状分为7类:(1)a入睡困难:44例(21.89%)(2)b维持睡眠困难:13例(6.47%)(3)c早醒,且醒后难复入睡:19例(9.45%)(4)a&b:25例(12.44%)(5)a&c:32例(15.92%)(6)b&c:30例(14.93%)(7)混合型(a&b&c):38例(18.91%)。5、失眠障碍同时伴随其它系统疾病(未治愈)的发生情况:循环系统疾病52例(25.87%),消化系统疾病22例(10.95%),神经系统疾病20例(9.95%),代谢系统疾病19例(9.45%),内分泌系统疾病10例(4.98%),妇科系统疾病9例(6.57%),精神系统疾病5例(2.49%),血液系统疾病2例(1.00%),风湿系统疾病2例(1.00%),泌尿系统疾病1例(0.50%),免疫系统疾病1例(0.50%)。6、分析失眠障碍相关因素中,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性别、睡眠陪伴、工作性质、性格、应激源、午休习惯、饮用咖啡、饮茶、失眠障碍家族史、共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在失眠组与无失眠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的睡眠量表评分(ISI得分、PSQI总得分及其各因子分数包括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比无失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数)比无失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分(MOCA总分)比无失眠组低,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注意力与延迟回忆两个分领域中分数较无失眠组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7、以失眠的发生为因变量,以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性别、应激源、午休习惯、饮用咖啡、饮茶、失眠障碍家族史,共病循环系统疾病、HAMD评分、HAMA评分与失眠障碍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8、与无失眠组比较,失眠组按病程分类的各类型(急性和短期、间断性、持续性、复发性)在HAMD的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两个因子以及在HAMA的躯体性焦虑因子方面有差异(P<0.05)。持续性失眠障碍与其他各类型失眠障碍相比,睡眠质量(PSQI)下降,主要在主观睡眠质量、习惯性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紊乱3个因子分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睡眠障碍的总体认知功能(Mo CA)较其他类型总体分数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注意力与延迟回忆两个分因子的分数较其他类型的失眠障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性失眠障碍的焦虑抑郁状态(HAMD、HAMA)及其分因子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障碍的分数较其他类型失眠障碍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9、对数据库中的持续性失眠障碍伴轻中度抑郁状态患者的随访研究中,结果显示:⑴单一用药组:用药后1个月、3个月与用药前自身比较,PSQI、HAMD、HAMA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联合用药组:用药后1个月、3个月与用药前自身比较,PSQI、HAMD、HAMA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相比,在用药1个月及3个月后,PSQI、HAMD、HAMA的分数及减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完成了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的搭建,该数据库包含基本信息、病例信息、睡眠相关检查、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量表评估、诊断、治疗及随访九个模块,并具有对病例资料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对数据的检索及备份恢复等功能,可用于对睡眠-觉醒障碍疾病信息的储存及管理,探索睡眠-觉醒障碍的病因及影响因素、临床特征、神经心理特征,对疾病的转归和有效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对大规模、多中心的睡眠障碍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临床研究依据。2、该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中失眠障碍所占比率为最高,随后依次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症、发作性睡病、噩梦障碍、过度嗜睡障碍、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非快动眼睡眠-唤醒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睡眠障碍。其中非首次就诊人数比例大于首次就诊比例。3、失眠障碍按病程分类中,持续性失眠障碍发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急性和短期失眠障碍、间断性失眠障碍、复发性失眠障碍。4、失眠障碍按症状分为7类,其中:a入睡困难发生率最高,随后依次为混合型、a&c、b&c、a&b、c早醒且醒后难复入睡、b维持睡眠困难。5、失眠障碍同时伴随其它系统疾病(未治愈)的发生情况:循环系统疾病比例最高,随后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妇科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6、(1)低BMI值、女性、有应激源、无午休习惯、无饮用咖啡及茶水习惯、共病循环系统疾病、有失眠障碍家族史及焦虑抑郁状态是失眠障碍的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2)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有无睡眠陪伴、工作性质、性格、医疗费用支出方式、吸烟、饮酒、共病代谢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倒班工作、手术外伤史不是失眠的独立影响因素。7、焦虑、抑郁状态是与失眠障碍发生关联程度最大的因素,但失眠障碍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损害不明显,仅在注意力与延迟回忆两个领域受损明显。持续性失眠障碍与其他各类型失眠障碍相比,在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障碍方面的表现更为严重。8、持续性失眠障碍与其他各类型失眠障碍相比,睡眠质量(PSQI)下降,主要表现在主观睡眠质量、习惯性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紊乱三个方面;持续性睡眠障碍的总体认知功能(Mo CA)受损不明显,但在注意力与延迟回忆两个领域较其他类型的失眠障碍受损明显;持续性失眠障碍的焦虑抑郁状态(HAMD、HAMA)程度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障碍方面。因此,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慢性持续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更差,且应早期对其焦虑抑郁状态作出评估,关注其情绪问题。9、在随访研究中发现,持续性失眠障碍伴轻中度抑郁的患者使用单一苯二氮卓类药物(劳拉西泮与唑吡坦)或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SNRIs(度洛西汀)1个月和3个月后,两者在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但两者相比较,持续性失眠伴有轻中度抑郁的患者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SNRIs类药物疗效更明显,尤其在抑郁状态方面的改善更明显。在临床诊治当中,要关注持续性失眠患者发生抑郁的状况和认知功能改变的状况,应早期使用SNRIs类抗抑郁药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这是改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有效的治疗途径,值得进一步多中心研究与临床推广应用。
柯庆宗[10](2015)在《郁三针配合定神针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由于如今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工作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显紧张,家庭不稳定因素增多,使人们的精神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失眠症已成为更年期妇女主诉最多的症状之一。本题采取简单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郁三针配合定神针组作为治疗组,以西药组作为对照组,通过郁三针配合定神针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探讨郁三针配合定神针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方法经验。方法:文献研究方面,整理了近十年为主的文献,主要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的沿革,重点综述了中医疗方法对于更年期睡眠民障碍的疗效近况。临床研究方面,本题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睡眠障碍的病人按1:1的比例,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郁三针(四神针,内关,三阴交)配合定神针(印堂上0.5寸,阳白上0.5寸(双侧));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lmg qn。两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进行治疗。治疗组每周固定周一、周三、周五治疗一次,对照组则每晚口服艾司唑仑片lmg,两组均是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四周后评价两组疗效。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PSQI)(详见附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详见附录)及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简称睡眠率)公式进行评价、评估,据此判断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睡眠率及中医辨证分型经相应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1.有效率方面根据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简称睡眠率)公式评价治疗前后疗效情况分析,治疗后,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67%。经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 PSQI量表方面①PSQI评分各维度方面治疗后两组PSQI睡眠质量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减少(P<0.01);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睡眠质量维度得分差值经t检验(P<0.01)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维度得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SQI入睡时间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有了一定减少(P<0.05);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入睡时间维度得分差值经t检验(P>0.05)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入睡时间维度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治疗后两组PSQI睡眠时间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有了一定减少(P<0.05);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睡眠时间维度得分差值经t检验(P>0.05)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睡眠时间维度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治疗后两组PSQI睡眠率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减少(P<0.01);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睡眠率维度得分差值经t检验(P<0.01)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睡眠率维度得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SQI睡眠障碍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减少(P<0.01);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睡眠障碍维度得分差值经亡检验(P<0.05)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睡眠障碍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SQI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减少(P<0.01);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差值经t检验(P<0.01)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不同观察时点PSQI总分比较治疗一周后,两组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减少(P<0.01);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差值经t检验(P>0.05)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总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治疗四周后,两组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减少(P<0.01);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差值经亡检验(P<0.01)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PSQI总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 HAMD量表方面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HAMD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值经t检验(P<0.05)因此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提示:郁三针配合定神针、口服艾司唑仑对治疗更年期睡眠功能障碍均具有确切的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及总有效率皆相较于治疗前有了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AMD评分对照组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则无显着变化。而组间比较方面,治疗组在PSQI量表睡眠质量维度、睡眠率维度、睡眠障碍维度、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定方面效果更好,其余各维度两组疗效相近;HAMD及总有效率部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认为,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但是运用郁三针配合定神针治疗本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及抑郁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发作性睡病猝倒型患者与快眼动睡眠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作性睡病猝倒型患者与快眼动睡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清心舒眠蜜膏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寐的中医历史沿革 |
1.2 不寐的病因病机 |
1.2.1 阴阳失和 |
1.2.2 五神不安于五脏 |
1.2.3 脏腑功能失调 |
1.2.4 病理因素 |
1.3 不寐的辨证分型 |
1.3.1 肝火扰心 |
1.3.2 痰火扰心 |
1.3.3 心脾两虚 |
1.3.4 阴虚火旺 |
1.3.5 心胆气虚 |
1.4 不寐的治疗与调摄 |
1.4.1 治疗不寐的中医方剂 |
1.4.2 治疗不寐的特色中医疗法 |
1.4.3 不寐合并症的治疗与思考 |
1.5 中医治疗不寐的总结与思考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受试者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2.1 西医诊断标准 |
2.1.2.2 中医辨证标准 |
2.1.2.3 阴虚火旺证的辨证标准 |
2.1.3 病例的筛选 |
2.2 研究方法 |
2.2.1 随机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治疗疗程 |
2.3 注意事项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2.4.1 一般性观察指标: |
2.4.2 中医证候评分 |
2.4.3 PSQI评分 |
2.4.4 有效性指标: |
2.5 临床有效性评价 |
2.5.1 中医证候临床评价 |
2.5.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标准 |
2.5.3 HAMA 14、HAMD 17、PHQ-4 量表、PHQ-9 量表、GAD-7 量表和PHQ-15 量表评分 |
2.6 统计分析 |
2.6.1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3.1.1 两组性别比较 |
3.1.2 两组年龄比较 |
3.1.3 两组工作性质比较 |
3.1.4 两组病程比较 |
3.1.5 两组合并疾病比较 |
3.1.6 既往服用药物情况比较 |
3.1.7 两组心率比较 |
3.1.8 两组血压比较 |
3.1.9 两组中医证候比较 |
3.1.10 两组PSQI比较 |
3.1.11 两组ISI评分比较 |
3.1.12 两组HAMA评分比较 |
3.1.13 两组HAMD17 评分比较 |
3.1.14 两组PHQ-4/9/15、GAD-7 评分比较 |
3.2 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分析 |
3.2.1 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的组间比较 |
3.2.2 治疗后PSQI评分的组间比较 |
3.2.3 治疗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评分的组间比较 |
3.2.4 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的组间比较 |
3.2.5 治疗后身体状况评分的组间比较 |
3.2.6 阴虚火旺型不寐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3.2.7 阴虚火旺型不寐PSQI疗效评定 |
3.2.8 中医各项证候评分比较 |
3.2.9 PSQI各项评分比较 |
3.2.10 治疗后各指标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立题背景 |
4.2 立题依据及临床认识 |
4.3 清心舒眠蜜膏方解 |
4.4 临床结果分析 |
4.4.1 一般情况 |
4.4.2 中医证候积分 |
4.4.3 PSQI评分 |
4.4.4 结论 |
4.4.5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
4.4.6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中医证候积分计分法 |
附件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化标准 |
附件3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 |
附件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件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 |
附件6:PHQ-4 量表、PHQ-9 量表、GAD-7 量表和PHQ-15 量表 |
致谢 |
(3)发作性睡病与异态睡眠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特征 |
2 REM睡眠在发作性睡病中的作用 |
3 发作性睡病与RBD |
4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
4.1 药物治疗 |
4.2 非药物治疗 |
(4)中国未成年人发作性睡病及特发性嗜睡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三种睡眠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差异 |
2. 三种睡眠疾病MLST、PSG的结果比较 |
3. 未成年人NT1与成年NT1临床特征、PSG及MSLT的比较 |
4. 2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回访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未成年期的发作性睡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型颅脑损伤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对象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颅脑损伤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1 |
附录B2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正常儿童睡眠 |
2 儿童睡眠障碍性疾病 |
2.1 失眠 |
2.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
2.3 发作性睡病 |
2.4 异态睡眠 |
2.5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 |
3 小结 |
(7)多系统萎缩P型患者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评估 |
2.2 多导睡眠监测 |
2.3 肌电活动分析 |
3.数据分析 |
结果 |
1.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
2.PSG参数 |
3.亚组分析 |
4.回归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与突触核蛋白疾病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英国PD协会的诊断标准 |
附录二 修订Hoehn和Yahr分级 |
致谢 |
(8)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自发性体动与深部体温的昼夜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与NREM-REM睡眠周期的研究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发作性睡病患者自发性体动与深部体温的昼夜特征分析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1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9)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的建立及失眠障碍患者相关因素、神经心理特征分析和相关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的建立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建立基本病例信息的采集模块 |
1.1.2 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
1.2 结果 |
1.2.1 建立了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 |
1.2.2 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所具有的功能 |
1.2.3 睡眠-觉醒障数据库的应用 |
1.2.4 睡眠-觉醒障数据库的展示及示例操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初步分析及失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分组及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3 研究内容 |
2.1.4 统计方法 |
2.1.5 研究质量控制 |
2.2 结果 |
2.2.1 数据库中睡眠-觉醒障碍各疾病的比例 |
2.2.2 失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
2.2.3 按病程分型失眠障碍在HAMA、HAMD及各分因子项目的表现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苯二氮卓类联合SNRIs类药物治疗失眠障碍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的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1.3 评定方法 |
3.1.4 疗效观察指标 |
3.1.5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入组前三组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 |
3.2.2 单一用药组在治疗 1 月及 3 月后的睡眠、焦虑、抑郁评分的自身比较 |
3.2.3 联合用药组治疗 1 月及 3 月后在睡眠、焦虑、抑郁的评分自身比较分析 |
3.2.4 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单一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失眠障碍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的结果分析 |
3.3.2 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使用 SNRIs 类药物治疗持续性失眠障碍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结果分析 |
3.3.3 单一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其联合使用 SNRIs 类药物治疗效果的比较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失眠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郁三针配合定神针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中西医对更年期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 |
1 祖国医学对更年期睡眠障碍的记载 |
2 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睡眠障碍的认识 |
二、中西医对更年期睡眠障碍的治疗概况 |
1 中医药对更年期睡眠障碍的治疗概况 |
2 西医对更年期睡眠障碍的治疗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研究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案 |
二、分组方法 |
三、盲法设计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五、治疗方法 |
六、疗效观察 |
七、数据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二、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对比 |
三、安全性检测 |
第四节 讨论与分析 |
一. 立题依据 |
二. 治疗结果分析 |
三. 关于评分量表的选择 |
四.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探讨 |
五. 靳瑞针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依据 |
六. 靳瑞针法“调神”优势 |
七. 电针机理 |
八. 本研究存在的创新性与优势 |
九.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发作性睡病猝倒型患者与快眼动睡眠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发作性睡病快眼动睡眠期肌张力失弛缓特征与临床表征[J]. 翟怡,詹淑琴,王玉平,张益萌,丁岩,赵昕,刘江红,李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09)
- [2]清心舒眠蜜膏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 陈秋涵.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发作性睡病与异态睡眠的诊治[J]. 周俊英. 四川精神卫生, 2021(01)
- [4]中国未成年人发作性睡病及特发性嗜睡的临床特征[D]. 韩鑫.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5]中型颅脑损伤对睡眠质量的影响[D]. 靳广献.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6]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J]. 孙燕红,陈天玉,梁建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02)
- [7]多系统萎缩P型患者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D]. 王益. 苏州大学, 2017(05)
- [8]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自发性体动与深部体温的昼夜特征分析[D]. 徐兴.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5)
- [9]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的建立及失眠障碍患者相关因素、神经心理特征分析和相关随访研究[D]. 杜宁.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10]郁三针配合定神针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 柯庆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标签:睡眠论文; 发作性睡病论文; 睡眠障碍论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论文; 失眠的原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