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注重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从现行大多研究内容看,关于如何评价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尚未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此,本文将对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概述、评价体系构建的准备工作以及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进行探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无论在建设速度或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该工程本身体现出施工时间长、投入成本高等特征,而且涉及内容较广,若完全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其影响分析,将难以使工程获取实际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如何做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是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影响评价
1.筛选环境保护目标
在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准确筛选和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是客观、全面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条件,也是确定环境评价等级的重要依据。环境保护目标一般分为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功能目标,其中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O月1日)所列目标,环境功能目标主要指当地的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生态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保护要求;此外,还应该结合水库项目区的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考虑当地居民的社会关注目标。
2.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
根据水利工程规模和特点,结合项目区的环境特点,确定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评价等级;根据环境评价等级和环境敏感目标,结合工程建设任务和项目组成,确定评价范围。
3.常规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项目主要是建设挡水大坝,蓄集大坝上游的水资源、并进行调度,满足各种需求功能。因此,工程施工期产生废污水、大气污染物、噪声和水土流失等,将对施工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将造成耕地资源降低,影响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水库运行期,挡水大坝改变水生生境,阻隔鱼类通道,水资源分配调度将改变水库库区和坝址下游的水文情势。
3.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作用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场地布置、土石方开挖,砂石加工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运行,天然建筑料场开采,机械设备运行,弃渣堆存,交通运输、施工营地及人员活动等。
施工期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包括:废污水排放对受纳水体产生的污染,降低水体功能;粉尘、废气和噪声影响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土石方开挖等施工活动产生的弃土弃渣可能破坏植被、引起新增水土流失;河道内施工可能影响水生生物及鱼类的生境等。
3.2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不仅造成耕地损失、生态破坏,还将造成移民安置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和重构。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将造成耕地数量降低,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建设征地涉及林地、草地,破坏植被和当地动物的栖息地、造成经济损失、加重水土流失、影响库周的生态环境,对部分动物栖息和觅食产生一定影响。
3.3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运行期挡水大坝将直接阻隔河流上下游的连通性,造成鱼类生境的片断化、影响部分鱼类繁殖;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度、分配将直接影响水库库区和坝址下游的水文情势,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改变河流的天然水流条件。
4.特征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和项目组成特点,确定不同建设任务水库的特征环境影响因素,并且进行专项环境影响评价,以下按照水利工程建设任务进行针对性评价:
(1)农田灌溉:关注灌溉退水、低温水和土壤质量。农田灌溉退水的氮、磷浓度较高,应该进行水质和富营养化分析;根据水库水温结构类型,结合取水水深和水温,分析低温水灌溉对农作物的影响;农田灌溉将改变灌溉区的水量平衡,对灌溉区土壤含水量及地下水水位、水位造成一定影响,应该重点分析对地下水影响及是否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或土壤潜育化。
(2)防洪:重点分析对下游防洪作用,分析工程建成后洪水过程的变化,行蓄洪后对蓄滞洪区生态环境影响及退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3)发电:关注水库库区和坝址下游水文情势。水库引用流量相对较大时,水库始终处于蓄水+泄水的交替过程中,水位和流量变动幅度大、频率高,因此应该重点分析对水位和流量较敏感的环境因素、保护目标的影响。
(4)旅游:关注景观资源和安全评价。重点分析项目建设期对现有旅游开展及旅游资源的影响,项目建成后进行旅游资源再评价,并且开展景观及视觉影响专题评价,复核旅游景观性质及主题;旅游的开展应该以安全为前提,重点分析旅游辅助设施的合理性和的安全性。
(5)养殖:重点关注养殖对水质的影响。根据养殖方式、密度及水环境质量,分析水环境容量及养殖对水体的影响,特别关注养殖可能造成的富营养化。
5.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以及周围环境特点,工程环境风险因素一般应该考虑施工期炸药和油料储存风险、传染性疾病流行、弃渣场溃坝或失稳等方面。此外,还应该根据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项目评价区的环境特点,筛选、识别各种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例如:水源水质污染风险,水处理厂的消毒物品(液氯、臭氧等)泄漏、生活污泥处理、输供水系统爆裂,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或鱼类疾病等。
二、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设计、实施方案,主要有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鉴于水利与水电行业的区别,在环境保护措施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引水、输水或供水系统的线路及走向应该避让环境敏感目标,提出干支渠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保护措施,维持生态景观体系的完整性。
(2)生态流量和低温水:按照《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环评函[2006]4号)要求确定生态流量,并且提出保证生态流量,控制低温水的对策措施及监测方案。
(3)水源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提出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并且要求在水源保护区之外安置移民。针对库区已有的水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
(4)土壤和地下水:针对农田灌溉的环境特点,提出防治土壤潜育化、盐渍化和地下水监测方案。
(5)退水:根据退水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和接纳水体,提出针对退水预防和处理措施。
(6)水质及环境容量:具有养殖功能的水利工程,必须首先进行养殖总体规划,确定养殖规模、方式及密度,实时监测水质及水环境容量变化情况。
(7)环境敏感目标:关注水利工程评价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和生活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目标,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是减少水利项目建设破坏环境的重要途径。实际评价过程中要求正视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内涵,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中实证分析可判断该指标体系能够准确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促进水利项目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纪宝.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科技信息,2011,19.
[2]彭辉辉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方法》课程资深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