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凝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蛋白,缺陷,血浆,下肢,静脉,蛋白质。
抗凝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光,李静,王树平,杨彦林[1](2018)在《CDT联合机械碎栓治疗DVT的疗效及对血浆抗凝因子水平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置管溶栓术(CDT)联合机械碎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对血浆抗凝因子水平的分析。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9例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置管溶栓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置管溶栓术和机械碎栓联合治疗。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浆抗凝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显示血管通畅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管通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大腿中段和小腿中段消肿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C、P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9.52%),CEAP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置管溶栓术联合机械碎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着,可有效降低DVT患者血浆中D-D水平,并增加PC、PS的活性。(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3期)
张振,李强,王振康,何胜平,杜松林[2](2014)在《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与抗凝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经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治疗的47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20~26.00(8.00±6.48)岁;体重8.70~46.00(18.20±21.50)kg。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7、10 d常规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Ⅶ、Ⅷ、Ⅸ、Ⅹ以及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活性,同时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因子Ⅱ(术后第4 d:102.66%±20.61%vs.69.27%±16.51%)、Ⅶ、Ⅷ、Ⅸ、Ⅹ(术后第4 d:125.43%±39.97%vs.64.80%±11.46%)活性均较术前水平显着升高,于术后第4~7 d达到峰值,在术后第10 d仍显着高于术前。PT、APTT值在术后早期均显着下降,在术后第10 d仍显着低于术前水平;血浆抗凝血酶Ⅲ及蛋白C活性在术后早期均呈上升趋势,至术后第10 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及凝血功能恢复可能与缺氧改善有关;术后早期的凝血因子活性增强有利于正常止血,而术后晚期则存在凝血/抗凝平衡向着凝血功能增强方向倾斜,有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可进行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朱锋,戈小虎[3](2013)在《遗传性易栓症相关抗凝因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栓症可定义为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主要由于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两方面因素造成。易栓症分为遗传性易栓症与获得性易栓症。现就遗传性易栓症的相关抗凝因子进行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缺陷的病理机制、疾病的诊断及其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予以综述。同时,结合近年来相关国内外研究报道提出两个观点:①遗传性AT-Ⅲ、PC、PS缺陷在东西方人群的分布可能存在较大差异;②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中存在联合缺陷。(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3年02期)
陈莉,沈晓露,叶玲丽[4](201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和抗凝因子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抗凝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TA-R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高征组)、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凝血因子Ⅷ:C、Ⅸ:C、AT(抗凝血酶):C及VWF(血小板表面受体)抗原含量。结果:妊高征组凝血因子Ⅷ:C、Ⅸ:C及VWF:A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妊高征组A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检测凝血因子Ⅷ:C、Ⅸ:C、AT:C及VWF:Ag对诊治妊高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2年34期)
程海涛[5](201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血浆抗凝因子水平变化与病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中的血浆抗凝因子的水平变化与病变的关系。方法:比较研究LEDVT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的狼疮样抗凝物(LA)、蛋白C、蛋白S及活化蛋白C抵抗(APCR)等血浆抗凝因子的水平变化,并研究其与病变的关系。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PC、P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t=18.95、16.24,P<0.05)。经过正规的治疗后,蛋白C、蛋白S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AP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L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DVT患者血浆PC、PS活性降低主要属于获得性降低,经治疗PC、PS活性可逐渐恢复正常,APCR是LEDVT患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1年33期)
李汉东[6](2008)在《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几项抗凝因子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中的血浆抗凝因子的水平变化与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62例LDVT患者血浆蛋白S(TPS)、游离蛋白S(FPS)、蛋白C(/PC)、蛋白C活性(PCAC)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并与12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LDVT患名的AT-Ⅲ、PCAC和PC明显减少,分别低于正常限75%、66(和50%(p<0.01),而TPS和FPS减低不明显(p>0.05)。在62例LDVT患者中,显示有上述1项或2项抗凝因子减少者占74%,3项抗凝因子减低者占9.68%。结论:抗凝血因子在LDVT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浆抗凝因子的水平对LDVT者诊断和评价疗效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08年07期)
杨芳[7](2008)在《遗传性抗凝因子和获得性凝血因子缺陷症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性抗凝因子缺陷是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本文分别对3个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家系和2个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家系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分子病理机制研究。遗性抗凝血酶缺陷症的先证者1,2,3均为男性,分别为72岁,23岁,32岁,临床反复、多部位的血栓形成。先证者1的AT:Ag为121mg/L,AT:A为57.2%,AT基因exon 5存在A9850G杂合突变;先证者2的AT:Ag为119mg/L,AT:A为54.6%,AT基因exon3A存在5386-7delCT杂合突变;先证者3的AT:Ag为111mg/L,AT:A为40.0%,AT基因exon 4存在7421-35del 15bp杂合突变。3种突变均为国际首次发现,导致I型遗传性AT缺陷症。体外表达研究结果显示,AT A9850G和AT 7421-35del 15bp使突变蛋白滞留在细胞内质网,导致蛋白分泌障碍,AT 5386-7delCT明显减少突变蛋白分泌到循环中。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的先证者1,2均为男性,分别为27岁,24岁,临床反复、多部位的血栓形成。先证者1的PS:A为48.6%,FPS:Ag为41mg/L,TPS:Ag为136mg/L,PS基因(PROS1)exon2存在c.C121T杂合突变;先证者2的PS:A为29.2%,FPS:Ag为26mg/L,TPS:Ag为83mg/L,PROS1 exon14存在Gln522Stop杂合突变。c.C121T为国际首次发现,杂合突变导致Ⅱ型PS缺陷症,Gln522Stop为国内首次发现,杂合突变导致Ⅰ型PS缺陷症。药物是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原因。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氯丙嗪和氯氮平)是LA和凝血因子(Ⅷ、Ⅸ和Ⅺ)缺乏的诱发因素。接受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应综合评估机体的凝血状态。凝血酶生成试验的ETP值是判断临床是否出血或血栓形成的较敏感指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4-01)
胡乔飞,李坚[8](2008)在《脂蛋白(a)及某些抗凝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及某些抗凝因子的活性变化与原因不明的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血液凝固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53例RSA患者和20例具正常妊娠史妇女的血中Lp(a)水平及蛋白S(PS)、蛋白C(PC)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变化。结果:①RSA组与对照组间Lp(a)的浓度无统计学差异。RSA组中≥12周流产者的Lp(a)浓度为122.2±57.7mg/L,与对照组(82.0±33.5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流产次数和体重指数(MB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RSA组中PS、PC和AT-Ⅲ缺陷各占32.1%、1.9%和20.8%,PS缺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A组中≥12周流产者的PS和RSA组中≥12周流产者缺陷分别占57.1%和71.4%,对照组中均为5%,差异显着。③RSA组中流产2次与>2次者PC、PS和AT-Ⅲ缺陷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除了PC外,其蛋白缺陷率均较对照组升高。④RSA组中MBI>25与≤25相比,PS缺陷及AT-Ⅲ缺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①Lp(a)的水平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未见异常,但RSA组中≥12周流产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着性。②抗凝系统缺陷与流产的周数有关而与流产发生的次数无关,但肥胖者较正常体重者及低体重者更易出现抗凝蛋白的缺陷。(本文来源于《生殖与避孕》期刊2008年02期)
李小明[9](2007)在《窒息新生儿体内叁大抗凝因子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影响。方法:我院新生儿科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出生时、3d、7d的56例窒息新生儿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用凝固酶法测定蛋白S的活性。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1例。结果:出生时、3d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窒息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均<0.01)。结论:窒息新生儿3d内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降低,并与窒息的程度有关,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降低明显窒息愈重,常合并多个组织器官损害,但未达到DIC标准。(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07年12期)
胡乔飞,李坚[10](2007)在《脂蛋白(a)及某些抗凝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抗凝因子蛋白 S(PS)、蛋白 C(PC)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变化与原因不明的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易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血液凝固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53例伴有反复自然流产史的患者和20例具有正常妊娠史的妇女血中 Lp(a)水平及 PS,PC,AT-Ⅲ的活性变化。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间 Lp(a)的浓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流产周数(?)12周的观察组中 Lp(a) 浓度为122.2±57.7mg/L,对照组中 Lp(a)浓度为82.0±33.5mg/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流产次数和体重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中蛋白 S 缺陷占32.1%,而蛋白 C 和抗凝血酶Ⅲ缺陷各占1.9%和20.8%,与对照组相比 PS 缺陷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意义。流产周数(?)12周的观察组中 PS 缺陷占57.1%, AT-Ⅲ缺陷占71.4%,对照组中均为5%,故 PS 缺陷及 AT-Ⅲ缺陷与对照组间有明显显着性差异。(3)观察组中流产2次和2次以上者 PC、PS 和 AT-Ⅲ缺陷差异无显着性,但是除了 PC 外,其蛋白缺陷率均较对照组升高。(4)观察组中体重指数>25同体重指数(?)25相比,PS 缺陷及 AT-Ⅲ缺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1)Lp(a)的水平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史的妇女中无显着性差异,但流产周数(?)12周的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着性。(2)抗凝系统缺陷与流产的周数有关而与流产发生的次数无关,且与体重指数有关,肥胖者较正常体重者及低体重者更易出现抗凝蛋白的缺陷。(本文来源于《第十期“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暨反复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失败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期刊2007-11-01)
抗凝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经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治疗的47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20~26.00(8.00±6.48)岁;体重8.70~46.00(18.20±21.50)kg。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7、10 d常规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Ⅶ、Ⅷ、Ⅸ、Ⅹ以及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活性,同时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因子Ⅱ(术后第4 d:102.66%±20.61%vs.69.27%±16.51%)、Ⅶ、Ⅷ、Ⅸ、Ⅹ(术后第4 d:125.43%±39.97%vs.64.80%±11.46%)活性均较术前水平显着升高,于术后第4~7 d达到峰值,在术后第10 d仍显着高于术前。PT、APTT值在术后早期均显着下降,在术后第10 d仍显着低于术前水平;血浆抗凝血酶Ⅲ及蛋白C活性在术后早期均呈上升趋势,至术后第10 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及凝血功能恢复可能与缺氧改善有关;术后早期的凝血因子活性增强有利于正常止血,而术后晚期则存在凝血/抗凝平衡向着凝血功能增强方向倾斜,有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可进行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凝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继光,李静,王树平,杨彦林.CDT联合机械碎栓治疗DVT的疗效及对血浆抗凝因子水平的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2].张振,李强,王振康,何胜平,杜松林.法洛四联症患者围术期凝血因子与抗凝因子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
[3].朱锋,戈小虎.遗传性易栓症相关抗凝因子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
[4].陈莉,沈晓露,叶玲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和抗凝因子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2
[5].程海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血浆抗凝因子水平变化与病变的关系[J].吉林医学.2011
[6].李汉东.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几项抗凝因子的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08
[7].杨芳.遗传性抗凝因子和获得性凝血因子缺陷症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8
[8].胡乔飞,李坚.脂蛋白(a)及某些抗凝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8
[9].李小明.窒息新生儿体内叁大抗凝因子活性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7
[10].胡乔飞,李坚.脂蛋白(a)及某些抗凝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C].第十期“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暨反复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失败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