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间质,胃肠道,病理,肿瘤,酪氨酸,相关性,特征。
胃肠道间质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于珊珊,张极峰,管莹,李萍[1](2019)在《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GIST患者能谱CT检测指标,按肿瘤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划分为高危险度25例、中危险度22例、低+极低危险度34例,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70 keV下CT值CT_(70)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结果动脉期时,中危险度患者CT_(70)明显低于高危险度患者,中危险度及低+极低危险度患者NIC明显低于高危险度患者;静脉期时CT_(70)呈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NIC表现为低+极低危险度<中危险度<高危险度趋势,能谱曲线斜率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延迟期时CT_(70)呈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NIC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能谱曲线斜率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动脉期NIC与危险度呈正相关(ρ=0. 326,P=0. 003);静脉期CT_(70)、能谱曲线斜率与危险度呈负相关(ρ=-0. 672,ρ=-0. 381,P=0. 000,P=0. 000),NIC与危险度呈正相关(ρ=0. 824,P=0. 000);延迟期CT_(70)、NIC、能谱曲线斜率均与危险度呈负相关(ρ=-0. 691,ρ=-0. 451,ρ=-0. 490,P=0. 000,P=0. 000,P=0. 000),上述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T_(70)、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与GIST危险度有一定关系,能谱CT有助于指导GIST术前分级。(本文来源于《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期刊2019年04期)
冯江峰,赵振华,王挺,黄亚男[2](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磁共振表现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并研究其MRI表现与肿瘤病理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患者的MRI资料,探讨与肿瘤不同病理危险级别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GIST中发生于胃部16例,小肠5例,肿瘤最大径2~20cm,磁共振上多表现为长T_1WI长T_2WI软组织信号,弥散均受限,ADC值(0. 7~1. 9)×10~(-3)mm~2/s之间。病理危险度分级显示,高危组8例,中危组5例,低危组7例,极低危组1例。将不同危险度GIST的临床及MRI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T_1、T_2信号特点与肿瘤危险度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肿瘤直径、形态、边界及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形态、边界与危险度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_s分别为0. 865、0. 765、0. 640),ADC值与肿瘤危险度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_s=-0. 776)。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肿瘤直径、形态、边界及ADC值等MRI表现与其病理危险度分级相关,ADC值可为肿瘤危险度评估提供定量依据。(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成驰,孙林德,徐文通[3](2018)在《手术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手术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34例伊马替尼治疗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24例接受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联合组),10例患者单纯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单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获益的情况,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比较手术+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原发部位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联合组患者的PFS及OS均要优于单药组(PFS:17.8个月vs 10.5个月,P=0.019;OS:48.9个月vs 30.7个月;P=0.011)。结论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的局部肿瘤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陈培生,支小飞,马欣玥,帅敏,李强[4](2018)在《外周静脉血胃肠道间质瘤肿瘤细胞监测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胃肠道间质瘤(GIST)肿瘤细胞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20例GIST患者(观察组)和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DOG-1表达量,分析外周静脉血肿瘤细胞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影响复发与转移的因素。结果对照组外周静脉血DOG-1表达量最高为3.5×10-5,高于此值定义为GIST肿瘤细胞阳性。观察组患者GIST肿瘤细胞阳性者59(49.2%),DOG-1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危险分级、抗平滑肌抗体和Ki-67密切相关(P<0.05)。观察组32例有肿瘤复发与转移的患者中,28例GIST肿瘤细胞阳性,且无病生存期短于GIST肿瘤细胞阴性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IST肿瘤细胞阳性患者的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5.763倍(P<0.05)。结论 GIST患者外周静脉血DOG-1检测可作为预测肿瘤复发与转移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8年10期)
滕文军[5](2018)在《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58例,回顾性的分析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均给予CT检查,并与肿瘤危险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影响肿瘤危险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发病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和强化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基于此可以对肿瘤危险程度进行客观的判断,以此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8年20期)
晏兴波[6](2018)在《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病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中较为普遍的间叶组织肿瘤,可见于胃肠道的每个部位。长期以来,临床的诊断水平不是很高。医学上将该瘤看成平滑肌瘤,或是称其为平滑肌肉瘤,有些地方也叫做神经源性肿瘤。医学取得突破性发展之后,本病为众人所熟知。多是由梭形细胞以及上皮样细胞组成,在发病机理、生物学行为、病理形态以及临床预后上均不一样~([1])。本文研究了30例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病患,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同时分析了免疫表型,以期对胃肠道间质瘤有更深了解。(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04期)
时姗姗[7](2018)在《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胃肠道间质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中约90%的GIST有KIT或PDGFRA突变,均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可在缺少自然配体的状态下导致激酶持续性激活,并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有效。余下10-15%的GIST为野生型GIST,通常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不敏感,是一类具有特征性异质性肿瘤,但是临床病理及分子机制一直没有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野生型GIST的分子分型,分析不同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病理诊断、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1.选取GIST手术标本,应用免疫及基因测序进行筛选野生型GIST。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2.用SDHB免疫表型对野生型GIST进行分类:SDH缺陷型和非SDH缺陷型GIST。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并应用测序方法检测SDHX基因,甲基化测序方法检测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从而分析SDHB缺陷的分子机制。3.应用组织芯片与IHC、FISH方法在野生型GIST检测HER-2蛋白及基因情况,用测序方法检测EGFR、K-RAS、B-RAF、PIK3CA基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其他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特征。结果:1.与KIT突变型GIST相比,SDH缺陷型发病年龄更年轻,更好发于胃;组织学具有3种亚型,倾向于呈上皮样形态;SMA阳性率较高,Ki-67增殖指数倾向于低表达。预后分析显示,肿瘤>1Ocm及S-100表达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2.38.46%SDH缺陷型GIST中检出SDHX基因突变(其中3例双突变),突变直接影响了氨基酸序列。38.46%SDH缺陷型GIST存在SDHX基因启动子甲基化(1例同时发生SDHA及SDH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野生型GIST其他不同亚型EGFR突变型3例(2例19外显子缺失突变,1例21外显子点突变);BRAF突变型9例(15外显子V600E),PIK3CA/KRAS突变的GIST各2例,其组织学及免疫学表型与KIT突变型GIST类似。结论:1.野生型GIST是一类具有特征性临床病理表现的异质性肿瘤,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都不同于KIT或PDGFRA突变型GIST。2.SDHB免疫表型阴性的GIST,是通常为KIT及PDGFRA基因野生型,好发生于年轻患者,常见于胃,对伊马替尼耐药,临床进展缓慢,预后较好,是一类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的肿瘤,定义为SDH缺陷型GIST。3.SDH缺陷型GIST中SDHB的失活至少部分是由SDHX基因突变或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所致。4.BRAF、EGFR、KRAS、PIK3CA突变型GIST属于野生型GIST的一个亚分类,这类突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具有诊断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王群,张东凤,陈安然,杜明哲,卢雪[8](2017)在《胃肠道间质瘤合并其他肿瘤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合并其他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9年-2017年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合并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例32例,分析其合并其他肿瘤的部位、间质瘤的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合并其他消化系统肿瘤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部位最常见为胃部24例,胃肠道间质瘤大小均值2.4cm,合并发生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最常见部位为胃部,合并胃癌19例,两者同时累及胃12例。组织学类型中以腺癌为主,其次为鳞状细胞癌。结论合并其他肿瘤的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特征,病理无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31期)
王帆荣[9](2017)在《云南省肿瘤医院胃肠道间质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和Ki-67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从而了解本地区GISTs的发病情况,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流行病学提供一定依据,有助于加强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首次病理确诊为GISTs的250例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不同民族组、不同部位组、不同组织学类型组等进行数据分析,初步得出云南省肿瘤医院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云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首次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例有250例,患病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年龄范围为26-84岁,平均年龄为55. 52岁,中位年龄为55岁,发病比例最高年龄段为50-60岁,男女患病率稍有差异,男女比约为1. 33:1,发病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患病人数为29例,其中彝族与白族患病人数最多。患者主要来源以昆明市、曲靖市为主。患病部位主要为胃和小肠。主要临床症状有:腹部肿块,腹痛,腹胀,呕吐,消化道出血,排便困难,部分无症状者通常是在行其它手术或体检时发现。统计学显示:年龄在患病部位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民族在有无坏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STs是一种散发少见的肿瘤,云南省肿瘤医院6年间收治的GISTs在患病时间和地区分布上没有集中趋势,发病部位主要为胃和小肠,好发年龄段为50-60岁。发病部位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越好发生于胃,年龄越小越好发于小肠。[目的]探讨Ki-67的表达及其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因素和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7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GISTs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GISTs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Ki-67增殖指数在肿瘤部位、核分裂、危险度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是否囊性变、单发或多发、有无出血、有无坏死及是否合并其他肿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部位、核分裂、单发或多发及危险度分级具有相关性(P<0. 05),其中Ki-67增殖指数与核分裂及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结论]Ki-67增殖指数可以作为判断GISTs危险度分级及预后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焦海宁,蔡蕾,张婷,刘延,薛梅[10](2016)在《女性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误诊为妇科肿瘤18例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误诊妇科肿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拟诊"妇科肿瘤"收住妇科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平均年龄(54.50±12.44)岁;体检发现腹、盆腔包块7例,腹痛5例,腹胀4例;伴大便性状改变5例,贫血5例,尿频尿急3例,头晕乏力、发热、阴道出血、闭经各1例;经阴道B超检查GIST包块接近盆腔、子宫、附件17例,位于腹腔1例。其中多次B超检查以腹部实性不均质低回声肿物为主,不随子宫移动或盆腔内可见卵巢组织,提示肿块可能来源于肠道6例。结论 GIST主要表现为腹部及盆腔包块,缺乏特异性,当出现较大盆腹腔肿物时应与肠道间质瘤鉴别。(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胃肠道间质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并研究其MRI表现与肿瘤病理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患者的MRI资料,探讨与肿瘤不同病理危险级别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GIST中发生于胃部16例,小肠5例,肿瘤最大径2~20cm,磁共振上多表现为长T_1WI长T_2WI软组织信号,弥散均受限,ADC值(0. 7~1. 9)×10~(-3)mm~2/s之间。病理危险度分级显示,高危组8例,中危组5例,低危组7例,极低危组1例。将不同危险度GIST的临床及MRI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T_1、T_2信号特点与肿瘤危险度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肿瘤直径、形态、边界及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形态、边界与危险度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_s分别为0. 865、0. 765、0. 640),ADC值与肿瘤危险度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_s=-0. 776)。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肿瘤直径、形态、边界及ADC值等MRI表现与其病理危险度分级相关,ADC值可为肿瘤危险度评估提供定量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肠道间质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于珊珊,张极峰,管莹,李萍.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
[2].冯江峰,赵振华,王挺,黄亚男.胃肠道间质瘤磁共振表现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9
[3].成驰,孙林德,徐文通.手术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后肿瘤局部进展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
[4].陈培生,支小飞,马欣玥,帅敏,李强.外周静脉血胃肠道间质瘤肿瘤细胞监测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8
[5].滕文军.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
[6].晏兴波.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病理探讨[J].健康之路.2018
[7].时姗姗.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8].王群,张东凤,陈安然,杜明哲,卢雪.胃肠道间质瘤合并其他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科技视界.2017
[9].王帆荣.云南省肿瘤医院胃肠道间质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和Ki-67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D].昆明医科大学.2017
[10].焦海宁,蔡蕾,张婷,刘延,薛梅.女性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误诊为妇科肿瘤18例原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