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话语论文_陈力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启蒙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语,普罗米修斯,电影,马克思,鲁迅,浅说,奴性。

启蒙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陈力君[1](2019)在《20世纪中国启蒙话语的空间意识及国民性诉求》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国的启蒙话语实践模糊了西方启蒙思想的历史前提,造成了时空混同。地理环境决定论强化了启蒙言说中的空间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时期的"新启蒙"分别以家族制度和黄色文明为传统的文化空间,对应着奴性和民族性格的批判。然而,启蒙话语实践中的突出空间意识弱化了启蒙话语的反思力度和理性色彩,执着于本土国民性表达的同时,也带来了启蒙的精神价值的模糊和弱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王勤瑶[2](2019)在《五四启蒙理念的现代转化及话语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启蒙理念以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为目标,以民主科学、破旧立新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为内涵,与新时代"中国梦"的话语表达一脉相承,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段的理论创新成果。两者在价值理念取向、责任担当意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对中国精神的时代延续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这就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启蒙话语的现代转化,继续以民主、科学、爱国、进取、创新的启蒙理念解放思想、凝聚共识,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贾斌武[3](2019)在《新知启蒙与左翼话语渗透——中华书局1936年版《电影浅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本中学生电影读物,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浅说》一书在普及电影知识,提高中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具体的内容编排和教授方法上,它将专业性和对儿童的适用性有效结合了起来,其图文并茂、融电影知识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的尝试对今天的中小学电影教育亦不无启发。与此同时,由于两位编写者的左翼电影人身份,《电影浅说》一书带上了强烈的左翼色彩。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语境与文化思潮可以发现,中小学电影教育。表面上看似是对少年儿童的"争夺",实际上却是左右双方的文化领导权之争。(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9年03期)

赵瑾怡[4](2019)在《论《祝福》差序格局同构与启蒙殖民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祝福》中,鲁镇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体现着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构成。我与祥林嫂都是有别于"鲁镇"的外乡人。"祝福"的习俗发掘了我与祥林嫂外乡人身份,见证了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构成。因祥林嫂外乡人的身份,她的悲哀无法唤起鲁镇民众的同情心,反而成为鲁镇民众把玩、鉴赏的对象。鲁镇本是我的故乡,我作为新知识分子,早已成为"文化"外乡人。祥林嫂试图借"祝福"重新介入生活的失败,向我提出"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发问。我无法应答,无法行驶启蒙民众的职责,更是彰显着半殖民地语境下知识分子启蒙民众的困境。(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梁慧娟[5](2019)在《启蒙、女性与民间话语——关于萧红《生死场》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的文学世界并不狭小,其作品中对于女性、文化、政治等问题的思考独具慧眼,但常常被其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所遮蔽。基于此,本文意在以萧红的代表作《生死场》这部倾向模糊的作品入手,力图拨开重重迷雾,还原一个有着深刻思想力量的萧红。本文具体从封闭的农耕文明时空、金枝进城和归乡的时空以及抗日战争爆发引起的传统和现代的时空转换叁个方面体会萧红对于家乡人民生存麻木的启蒙、女性和政治话语的关联、民间精神的思考,进一步彰显萧红思想的斑驳复杂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03-26)

李超群[6](2019)在《以“普罗米修斯精神”超越启蒙人权话语——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范式与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构建中国人权话语而言,马克思的人权思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资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人权思想的阐释,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启蒙范式"的理解路向,这使得以批判和超越启蒙人权话语为逻辑起点的马克思人权思想最终落入启蒙人权话语范式的桎梏之中。马克思的人权思想,实际上从根本上证伪了启蒙人权话语范式。对于马克思而言,生发自启蒙思想的人权话语,只是一个表达人权之低位标准的"老问题",局限于对异化之现实的承认和维护。而马克思显然不满足于这种低阶标准,并以"普罗米修斯精神"提出"人的解放"这一"新问题",在主体范式、价值范式和权利话语范式叁个层面上超越了启蒙人权话语范式,从而对人权之理念内核做出了更加彻底的推进,亦为未来的人权实践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与先导性理论。这正是马克思人权思想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它向我们表明,构建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不应停留在启蒙人权话语中自我设限,而更应从"人类共同命运"这一更加宏大的立足点出发,去发现和解决真正事关人类共同价值的"新的真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吴行健[7](2018)在《现代性视域下的启蒙诉求——论知青电影的启蒙话语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知青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现代性视域下建构多重启蒙话语。其具体表现为:在政治维度上对"文革"政治蒙昧主义的质疑与对文化断层的批判;在两性维度上对男权文化罪恶的揭露与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歌颂;在生态维度上对生态破坏的忧虑与对生态保护的呼吁,强调生态意识觉醒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动态》期刊2018年12期)

蒋春燕[8](2018)在《中国近现代启蒙话语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一词在近现代中国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的建构方面有特殊的含义,是中国近代产生的以启发人的思想、解放人性为追求的思想界革命运动之一。"启蒙"一词在中西方的话语体系中都有其产生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意义,本文则将从启蒙话语的论述主体的演变、启蒙概念演变和中国启蒙话语的历时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的启蒙话语进行审视,探讨中国启蒙话语的生成与流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5期)

吴翔宇[9](2018)在《鲁迅小说的启蒙话语结构与实践境遇》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立人"的启蒙实践首先要改变的是"真的人"与"奴隶"之间的存在比例,这其中关涉到了"自我启蒙"与"他者启蒙"的顺序、替换等启蒙的逻辑困结。在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医治被置换为"看戏"的表演,使得"唤醒/沉睡"的话语逻辑消融于"看戏/演戏"的结构关系中。当思想启蒙陷入"失效"的困境时,鲁迅尝试着用社会革命的"实力"来进一步思考"人国"的出路。当鲁迅关注民众的革命诉求、过程、立场、结果等问题时,革命前后并无根本性的变化,深陷启蒙现代性与革命现代性的两难的悖论中。(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杨文欢[10](2018)在《从知识自律到审美启蒙: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突出表现在知识本体层面和学科价值层面的双重维度。从知识本体层面而言,其破除了氤氲在古典语境中的经验形态,以美的本质、美感经验、主体直觉、美的形式等为核心范畴,开启了具有现代意义层面的知识谱系。在学科价值层面,现代美学自律完成了从古典"诗教伦理"到现代"人生启蒙"的重要转型,美学与其他知识一同构成启蒙大众、走向现代的重要话语资源。美学在彰显人性自由,推动社会革命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知识自律到审美启蒙,凸显出美学知识自身的现代性方案和理论生成谱系。(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启蒙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四启蒙理念以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为目标,以民主科学、破旧立新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为内涵,与新时代"中国梦"的话语表达一脉相承,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段的理论创新成果。两者在价值理念取向、责任担当意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对中国精神的时代延续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这就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启蒙话语的现代转化,继续以民主、科学、爱国、进取、创新的启蒙理念解放思想、凝聚共识,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新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启蒙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陈力君.20世纪中国启蒙话语的空间意识及国民性诉求[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9

[2].王勤瑶.五四启蒙理念的现代转化及话语重塑[J].重庆社会科学.2019

[3].贾斌武.新知启蒙与左翼话语渗透——中华书局1936年版《电影浅说》解读[J].艺术百家.2019

[4].赵瑾怡.论《祝福》差序格局同构与启蒙殖民话语[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

[5].梁慧娟.启蒙、女性与民间话语——关于萧红《生死场》的思考[C].第二十九届荆楚学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2019

[6].李超群.以“普罗米修斯精神”超越启蒙人权话语——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范式与逻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

[7].吴行健.现代性视域下的启蒙诉求——论知青电影的启蒙话语建构[J].社会科学动态.2018

[8].蒋春燕.中国近现代启蒙话语阐释[J].青年文学家.2018

[9].吴翔宇.鲁迅小说的启蒙话语结构与实践境遇[J].贵州社会科学.2018

[10].杨文欢.从知识自律到审美启蒙: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生成[J].云南社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老先生开通》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四发表研究论文、论着情...画文字.苏马利亚和一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四发表研究论文、论着情...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四发表研究论文、论着情...北京鲁迅博物馆附表四发表研究论文、论着情...

标签:;  ;  ;  ;  ;  ;  ;  

启蒙话语论文_陈力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