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打班论文-郭平

吹打班论文-郭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吹打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唢呐吹奏,民间艺术,口述史,传承人

吹打班论文文献综述

郭平[1](2018)在《乡土吹打班的悲喜之曲——晋中唢呐艺术传承人范青山口述史》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范青山为代表的唢呐艺人,是中国传统乡村礼俗变迁的见证者。唢呐吹奏是中国多个地区婚丧嫁娶习俗不可或缺的艺术样式,晋中地区尤为流行。随着民众审美观的变化和现代乐器的介入,传统唢呐曲调大部分失传,吹奏技艺日渐式微。作为民众人生仪礼之乐的古老艺术,唢呐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往昔的魅力与意韵,以及教化和劝诫的功能。范青山以吹奏唢呐为生,游走于城乡之间,演奏家之梦的破灭让他更加珍爱手里的唢呐。如何呵护传承人坚守艺术的精神,更加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周扬[2](2018)在《雄县杜庄音乐会与刘家吹打班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下焦点话题之一便是“非遗”的保护工作。然而,我们的目光关注在保护工作的同时,却不得不聚焦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生存的土壤、传承和其自身的分类归属。笔者选取了河北雄县杜庄村的两个乐社:杜庄音乐会与刘家吹打班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雄县这片土地上蕴藏了很多“宝藏”,杜庄一村之中存在两个乐社,且性质不同。根据田野考察所获第一手资料进行梳理、比较分析,探讨两个乐社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杜庄村的村落环境与人文环境切入,阐述乐社存在的背景,村落环境对它们的生存有何影响;第二章和分别对杜庄音乐会和刘家吹打班做了全面的说明和梳理,从它们各自的历史溯源来分析乐社的历史发展脉络,从乐社中的乐师展开来分析乐社各自面临的不同近况;分析乐器与乐谱等方面来说明其风格与特点,音乐会并非全属于雅文化,而是处在向南乐的转型阶段。第叁章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从二者的相同、相似以及不同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并选取各自代表性乐曲进行音乐本体分析,进一步引发一些思考与讨论。第四章从杜庄的个案出发,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一些建议,从二者不同的状况分别论述,以及笔者对“非遗”保护的一点思考与建议。通过对杜庄音乐会和刘家吹打班二者之间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音乐会和吹打班是冀中吹打乐里的两条支脉,只是在形成过程中发展为不同形式。它们所面对的生存境遇不同,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所致,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今后的发展中,它们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传承和保护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夏婧[3](2010)在《活着 吹打班变身“齐得隆咚呛艺术团”》一文中研究指出学院派的野摊艺人    2009年秋,实习开始。“断粮”以及接踵而来的生存困境,让学生们心猿意马。    实习期间,11位学生被安顿在接龙镇文化大楼的几间小宿舍里。为了迎接他们,政府专门买了实木打造的上下铺,并且承诺,每月每人发300元的生活补助(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0-08-06)

白莉[4](2008)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存在——以河北安新县圈头“音乐会”与吹打班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传统音乐重要代表的鼓吹乐在当下以北乐会与南乐会两种形式存在,而在河北安新县圈头村,既有北乐会的"音乐会",又有南乐会的吹打班社,二者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但共存于民间礼俗、民间信仰的基础上。(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期刊2008年S1期)

白莉[5](2008)在《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鼓吹乐作为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在浩瀚的历史文献典籍中多有记载,在广泛的民间应用中也流传有续,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非常深远。河北冀中(包括保定地区、廊坊地区、京津一带)地区在当下有鼓吹乐的两种生存方式: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北乐会,是以祭祀仪式与葬礼用乐为主导,以笙、管为主奏乐器,由非专业艺人所组成的不收取费用的具有民间宗教背景、对乡民具有凝聚力的农民业余音乐组织。闻名遐迩的河北冀中“音乐会”就是典型的代表。“音乐会”又名“音乐圣会”、“音乐善会”,是我国珍贵的古乐遗产,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另一种是被音乐学界普遍以南乐会称之的音乐组织。它经常是由“吹鼓手”,即专业艺人组成,用于婚丧嫁娶、祝寿、开业等民间礼俗的奏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有时也用管子),收取费用并以此为主要谋生手段的音乐组织,吹打班社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北乐会是为某种民间信仰而存在的会社组织,依附于庙会的形式而存在,所奏乐曲相对固定,与仪式形成固化,而南乐会为婚丧嫁娶等民间礼俗奏乐,其所奏的乐曲既有传统,又接衍当下。其实无论是民间信仰还是婚丧嫁娶都属于民间礼俗的范畴,本文立足于民间礼俗这个平台,通过对同一地区中多种民间礼俗的行为和用乐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比较,探寻其用乐方式和乐曲的来源,理清音乐跟礼俗的关系、礼俗与历史上国家礼制的关系,以期明确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中的传统性和变异性。本文以白洋淀深处的一个孤岛——河北安新县圈头镇作为研究的载体。这一地区有着深厚的民俗传统和丰富的民俗活动,随着历史的演变,在同一个区域内,这些民间礼俗被“顽固的”保存,且保存的相当完整。有意思的是,镇上既有南乐会的吹打班,也有北乐会的“音乐会”,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以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既有历时,又有共时,纵横交错的对其进行的全方位的探讨。当然还要涉及到这两种形式各自的源流、脉络,以期找出它们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意义,对二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我在2006——2008近两年的时间里六次跟踪采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完整记录了“音乐会”和吹打班仪式用乐的情况,对相对传统、完整的祭祀、丧葬仪式进行了实录,进而引发出对音乐许多新的认识。通过对乐曲加入“啊口”与原谱骨干音的比较,《朝天子》(圈头“音乐会”与吹打班)、《醉太平》(圈头“音乐会”与智化寺)以及圈头“音乐会”“太平”系列的本体分析和比较,看到了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中的同曲的变异传承,看到了由同一乐曲衍化出不同曲牌以及同曲异名的现象,从而揭示出传统音乐在传承中的一致性、相通性、丰富性和变异性。通过历时与共时的梳理,以及在田野工作中的感触,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国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虽历经千百年却依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而且在许多地方都是与民间礼俗依附共生的,例如庙会、红白喜事、过满月、开业、促销等。在当今的农村社会中,凡请乐班奏乐必定与某种礼俗和功能性密切相关,很少有单纯为了娱乐而请乐班,“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郑樵《通志》)。音乐与“礼俗”之间的密切关系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礼俗用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种各样的礼俗,正是中国传统音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与依托,以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对于当下流传于乡间社会的功能性用乐来讲,其中的很多乐种都与礼俗息息相关,而礼俗则作为一个平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极大的丰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08-06-30)

谢秀敏[6](2008)在《禹州吹打班生存状态田野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禹州地区吹打班十分兴盛,当下多与丧葬仪式联系紧密。文章以禹州地区一个吹打班为着眼点,通过一次完整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以呈现豫中禹州地区鼓吹乐发展现状。(本文来源于《襄樊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谢秀敏[7](2008)在《禹州吹打班生存状态调查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鼓吹乐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以来就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是各种民俗活动及婚嫁、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音乐演奏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禹州是鼓吹乐十分兴盛的地区,但较之以前,当下的鼓吹乐多与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期刊2008年01期)

谢秀敏[8](2007)在《豫中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流变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往往与民间习俗存在密切的关系。“丧葬音乐”即指专用于丧葬礼俗中的音乐。本文以中国传统丧葬礼俗中的仪式音乐为视角,结合文献、民族民俗学材料以及田野调查等对民间吹打班在丧葬仪式中发挥的音乐功能、音乐本体研究、田野个案调查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人类学思考进行初步研究,从音乐本题关注特定礼俗关系如何供给其传承;从特定礼俗关系关注音乐本体如何促进社会的更新、发展,即音乐本体——特定礼俗关系——音乐本体。通过这样一种走进去再走出来的视角,探求传统音乐文化流变与传承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5)

鲍克让[9](2005)在《吹打班和杨大伦其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苍南、平阳一带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专为婚丧及其他喜庆吉日吹奏的民间乐队组织,俗称“吹打班”。解放前后,吹打班大都由理发匠和旧戏班流散艺人组成。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则大多由农村喜爱音乐的青年组成,其队伍少则五六人,多则十余人。吹打班里的吹鼓手们除了跟随迎亲或丧(本文来源于《温州日报》期刊2005-08-27)

张振涛[10](2000)在《“吹鼓手”一词的社会学释义——“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冀中地区活动着两类持有截然相反价值观念的民间乐社 ,一是“不受雇佣、无偿服务”的“音乐会” ,二是以谋利为目的的吹打班。两相比较 ,可以发现世俗社会中对吹鼓手的歧视 ,并非完全源自旧时统治者对待黎民百姓的等级观念 ,而相当部分源自传统社区的价值体系。(本文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吹打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当下焦点话题之一便是“非遗”的保护工作。然而,我们的目光关注在保护工作的同时,却不得不聚焦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生存的土壤、传承和其自身的分类归属。笔者选取了河北雄县杜庄村的两个乐社:杜庄音乐会与刘家吹打班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雄县这片土地上蕴藏了很多“宝藏”,杜庄一村之中存在两个乐社,且性质不同。根据田野考察所获第一手资料进行梳理、比较分析,探讨两个乐社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杜庄村的村落环境与人文环境切入,阐述乐社存在的背景,村落环境对它们的生存有何影响;第二章和分别对杜庄音乐会和刘家吹打班做了全面的说明和梳理,从它们各自的历史溯源来分析乐社的历史发展脉络,从乐社中的乐师展开来分析乐社各自面临的不同近况;分析乐器与乐谱等方面来说明其风格与特点,音乐会并非全属于雅文化,而是处在向南乐的转型阶段。第叁章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从二者的相同、相似以及不同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并选取各自代表性乐曲进行音乐本体分析,进一步引发一些思考与讨论。第四章从杜庄的个案出发,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一些建议,从二者不同的状况分别论述,以及笔者对“非遗”保护的一点思考与建议。通过对杜庄音乐会和刘家吹打班二者之间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音乐会和吹打班是冀中吹打乐里的两条支脉,只是在形成过程中发展为不同形式。它们所面对的生存境遇不同,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所致,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今后的发展中,它们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传承和保护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吹打班论文参考文献

[1].郭平.乡土吹打班的悲喜之曲——晋中唢呐艺术传承人范青山口述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周扬.雄县杜庄音乐会与刘家吹打班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8

[3].夏婧.活着吹打班变身“齐得隆咚呛艺术团”[N].重庆日报.2010

[4].白莉.中国传统音乐的存在——以河北安新县圈头“音乐会”与吹打班社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

[5].白莉.河北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6].谢秀敏.禹州吹打班生存状态田野调查报告[J].襄樊学院学报.2008

[7].谢秀敏.禹州吹打班生存状态调查与研究[J].内蒙古艺术.2008

[8].谢秀敏.豫中鼓吹乐在丧葬礼俗中的流变与传承[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9].鲍克让.吹打班和杨大伦其人[N].温州日报.2005

[10].张振涛.“吹鼓手”一词的社会学释义——“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

标签:;  ;  ;  ;  

吹打班论文-郭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