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霞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目的:探讨标识定位法对不同年龄患者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提高静脉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00例参加体检的静脉情况特殊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8~60岁)、老年组(≥60岁),每组100例。两组均采用标识定位法,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中青年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标识定位法更适合中青年人群静脉穿刺。
【关键词】中青年;老年;静脉穿刺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9-1196-01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操作技能,对于普通的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并不难,而对于肥胖、水肿、寒冷等静脉情况特殊者,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1]。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以及营养状况不同,静脉的状况也有所不同,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将我们在临床上运用标识定位法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静脉情况特殊患者200例,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18岁~86岁,平均年龄57岁。
1.2材料
中青年组组与老年组均采用湖南省浏阳市医用仪具厂生产的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型号:CXZ-A,规格:0.7*25TW;采血管为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
1.3方法
1.3.1分组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200例静脉情况特殊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8~60岁)和老年组(≥60岁),每组100例。中青年组中男55例,女45例;老年组中男53例,女47例;两组患者性别、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检验项目、采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2穿刺方法采血部位全部选择上肢肘部静脉,穿刺方法均采用标识定位法。标识定位法:结扎止血带,根据触摸血管的位置与走向,用碳素笔或记号笔在血管正上方皮肤表面作一标识,经过常规消毒后,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成45°角,在静脉上方快速刺入皮肤,然后降低角度至20°左右,沿血管标识位置和方向前进,速度不宜快,见回血后平行送针,采足血量。
1.3.3静脉穿刺成功率评价标准穿刺成功是指一次穿刺成功,无退针,顺利采足血量或一次穿刺成功,有退针现象但不超过2次;穿刺失败是指一次穿刺不成功或虽一次穿刺成功但退针超过2次,统计成功率。
1.3.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00例静脉情况特殊患者中,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9%和91%,失败率分别为1%和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青年组穿刺成功率高于老年组,失败率低于老年组。见表1
表1两组穿刺成功率、失败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P<0.01,
3讨论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营养状况、穿刺部位等因素均可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其中年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中青年组患者,年龄大多在18~60岁之间,虽然受肥胖、水肿、寒冷等因素影响静脉不显露,但静脉相对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利于穿刺静脉准确定位,所以穿刺成功率高。老年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伴有不同程度肥胖、血管硬化等疾病,皮下脂肪疏松,血管弹性差,血管壁厚而坚硬,管腔狭窄,脆性增加,穿刺时容易刺破血管而导致穿刺失败[2];加之老年患者皮肤干燥松弛,血管易滑动,虽通过触摸为穿刺静脉在皮肤表面做好标识定位,但在穿刺前左手拇指绷紧松弛的皮肤时,静脉位置标识点会随被绷紧的皮肤发生明显移位,给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穿刺成功率低于中青年组,但仍高于传统方法。
总之,每一种穿刺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等个体差异,正确掌握其静脉特点,选择最佳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经临床实践表明,标识定位法在6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中穿刺成功率高于老年人群,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周婷,吴达军,肖慧容,浅谈不同年龄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护理要点[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4).
[2]文学敏,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临床护理杂志[J].2005.4(3):55-56.
作者简介
李素霞,女,出生日期:1971.04.22,毕业院校:河北医科大学,所学专业:护理学,职务:体检中心任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