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代燃料论文-韩宇舟

小水电代燃料论文-韩宇舟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水电代燃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代燃料,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小水电代燃料论文文献综述

韩宇舟[1](2019)在《桓仁县东方红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效益分析及经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宁省桓仁县东方红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为例,对该项目建成后的效益进行分析,并对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措施及经验进行探讨,结果可知,在桓仁县采取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可有效解决桓仁县雅河乡地区农村生活燃料难题,有效保护森林植被,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增加当地的农民就业机率,增加农村收入等有明显提高,具有显着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5期)

杨静,陆彩婷[2](2018)在《小水电代燃料在广西扶贫工作中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不仅能长期稳定地解决农民生活燃料和农村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对扶贫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广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扩大试点、全面实施3个阶段的实践分析总结,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广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10年来对扶贫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8年17期)

张亚强,周利娟[3](2017)在《河南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成效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山区农民做饭、取暖主要以烧柴为主,砍掉了大量林木,这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水电资源比较丰富的山区农村,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替代砍树烧柴,可以有效地保护林草植被,促进生态保护。为了使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活燃料和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成果,文章在研究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研讨如何加快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更好保护当地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7年09期)

康喜梅,杨建国[4](2017)在《甘肃省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甘肃省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社会影响、可持续性等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价,认为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在防治大气污染、改善城乡能源结构、替代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7年06期)

于海艳,查同刚,聂立水,吕志远[5](2016)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和积累营养物质功能4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对贵州省麻江县项目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及其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的增加有显着作用.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在项目区内涵养水源功能的物质量达20662.04 m~3·hm~(-2)·a~(-1),比项目区外增加20.5%,保育土壤量为119.1 t·hm~(-2)·a~(-1),比项目区外增加29.7%,固碳释氧量为220.49 t·hm~(-2)·a~(-1),比项目区外增加40.2%,林木营养积累量达3.49 t·hm~(-2)·a~(-1),比项目区外增加48.5%.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额度表现为:固碳释氧功能(7.14万元·hm~(-2)·a~(-1))>涵养水源功能(6.01万元·hm~(-2)·a~(-1))>林木营养积累功能(1.38万元·hm~(-2)·a~(-1))>保育土壤功能(0.81万元·hm~(-2)·a~(-1)).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6](2016)在《创新制度 强化措施 保障小水电代燃料和扶贫工程健康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利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实施效果逐渐显现,促进了地方生态环境改善和新农村建设。"十叁五"期间,我省将按照水利部水电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好农村小水电扶贫和增效扩容改造等工作。现将我省近年来小水电代燃料主要做法和"十叁五"农村小水电扶贫工作想法汇报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6年07期)

吕志远,马智杰,查同刚,王伊琨[7](2016)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黔东南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效益的影响,是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贵州省麻江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项目区内常绿阔叶次生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立地条件相近的非项目区马尾松人工林和柏木人工林为对照,通过外业调查和实验室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林分生态系统碳储量间的差异。结果如下:(1)项目区内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的乔木层、林下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均大于各自对照林分,其中在乔木层上碳储量差异显着(P<0.05)。(2)项目区内常绿阔叶次生林、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53.70、88.25和36.69 Mg/hm2,其中次生林显着大于人工林,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均显着大于各自对照林分(P<0.05)。研究表明:(1)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增加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提高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效益。(2)研究区内的植被恢复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叶有烽,王小永[8](2016)在《商南县小水电代燃料的认识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水能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由于煤炭资源匮乏,广大农村群众以生活不得不砍伐宝贵的森林作为燃料,这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而实施小水电代燃项目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促进节能减排,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6年03期)

于海艳[9](2016)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认识不足,以及农民生活能源的需要,过量砍伐树木,使森林植被遭到日趋严重地破坏,严重威胁了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发展。解决农民燃料问题、让农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改善生态环境,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大规模生态建设后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麻江县富江电站项目区为例,依据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标筛选建立适合于本研究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麻江县富江电站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涵养水源功能、保育土壤功能、固碳释氧功能、林木营养积累功能的物质量分别为5368796.35 m3/a、32334.80 t/a、65488.15 t/a、1119.27 t/a。项目区内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3865.34万元/a,4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固碳释氧功能(7267.02万元/a)>涵养水源功能(4445.12万元/a)>林木营养积累功能(1333.51万元/a)>保育土壤功能(819.69万元/a)。(2)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的增加有显着作用。项目区内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在项目区内涵养水源功能物质量达20662.04 m3/hm2·a,比项目区外增加20.5%;保育土壤量为119.10 t/hm2·a,比项目区外增加了29.7%;固碳释氧量为220.49 t/hm2·a,比项目区外增加了40.2%,林木营养积累量达3.49 t/hm2·a,比项目区外增加了48.5%。(3)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使项目区内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达48.72万元/hm2·a,比项目区外增加了33.6%,即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额度表现为:固碳释氧功能(7.14万元/hm2·a)>涵养水源功能(2.91万元/hm2·a)>林木营养积累功能(1.38万元/hm2·a)>保育土壤功能(0.81万元/hm2·a)。从整体来看,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涵养水源功能。因此,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使人们更直观的看到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从而加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规划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吕志远[10](2016)在《贵州省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可持续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水电代燃料是一项公益性的生态保护工程,通过提供廉价电能减少中国农村居民对薪柴、煤炭等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依赖,以期达到保护森林植被、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目标。自2003年国家启动工程试点建设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对于工程是否能够实现保护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最终目标,取得的成果能否长期地保持,工程本身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等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为研究对象,从保护森林植被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角度,采用固定样地调查、实验分析和入户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各项效益,分析和探讨了工程的可持续性,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固定样地调查和实验分析,选取项目区典型林分和项目区外对照林分,研究代燃料工程对项目区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3~2015年间,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保护森林生物量分别为3160.18t,4839.90t和7017.69t,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9.07%;保护森林碳储量分别为10802.86t,11860.62t和13780.88t,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99%。项目区林分受代燃料工程保护,其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不断增加,其中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93%和2.96%,柏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63%和6.20%,代燃料工程表现出一定的生态可持续性。(2)基于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倍差法研究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项目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代燃料工程对参与农民的年均总收入和非农就业收入有显着的正影响(p<0.05);对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的影响为正,但效果不显着;对人均种植业纯收入有较小的负影响。(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了解代燃料工程的农户中,90.08%(109户)认为实施代燃料工程很有必要,82.65%(100户)认为工程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受访农户家庭能源的研究显示,代燃料工程明显地减少了代燃料户对薪柴秸秆的依赖,电费支出在农民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研究表明,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保护了当地森林植被,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农民对参与工程有较高的积极性,电费支出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可持续性前景较为乐观。(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小水电代燃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不仅能长期稳定地解决农民生活燃料和农村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对扶贫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广西小水电代燃料试点、扩大试点、全面实施3个阶段的实践分析总结,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广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10年来对扶贫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水电代燃料论文参考文献

[1].韩宇舟.桓仁县东方红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效益分析及经验探讨[J].地下水.2019

[2].杨静,陆彩婷.小水电代燃料在广西扶贫工作中的实践[J].中国水利.2018

[3].张亚强,周利娟.河南省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成效分析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

[4].康喜梅,杨建国.甘肃省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分析与评价[J].中国水利.2017

[5].于海艳,查同刚,聂立水,吕志远.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6

[6]..创新制度强化措施保障小水电代燃料和扶贫工程健康发展[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

[7].吕志远,马智杰,查同刚,王伊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黔东南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益的影响[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6

[8].叶有烽,王小永.商南县小水电代燃料的认识与思考[J].地下水.2016

[9].于海艳.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

[10].吕志远.贵州省富江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可持续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标签:;  ;  ;  ;  

小水电代燃料论文-韩宇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