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底根部、中底中部以及中底掌部所述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上均设置有减震层,所述中底中部内设置有透气层,所述中底根部、中底中部以及中底掌部四周均匀环绕有多个透气微孔,多个所述透气微孔均与透气层连通。通过在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设置减震层,由中底中部的透气层提供透气作用,并结合环绕的各个透气微孔进行透气,提高透气效果,结构简单并且布局合理,具有提高减震与透气效果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底根部(2)、中底中部(3)以及中底掌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上均设置有减震层(5),所述中底中部(3)内设置有透气层(6),所述中底根部(2)、中底中部(3)以及中底掌部(4)四周均匀环绕有多个透气微孔(7),多个所述透气微孔(7)均与透气层(6)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底根部(2)、中底中部(3)以及中底掌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上均设置有减震层(5),所述中底中部(3)内设置有透气层(6),所述中底根部(2)、中底中部(3)以及中底掌部(4)四周均匀环绕有多个透气微孔(7),多个所述透气微孔(7)均与透气层(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6)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天然反绒层(61)、竹炭层(62)以及弹性透气垫层(63),所述弹性透气垫层(63)内开设有多个透气孔(631),多个所述透气孔(631)沿弹性透气层(6)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竹炭层(62)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透气垫层(63)远离竹炭层(62)的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透气垫层(6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65),多个所述加强筋(65)的一端连接于中底根部(2),另一端连接于中底掌部(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周侧围绕设置有曲形凸缘(11),所述曲形凸缘(11)内形成与脚型适配的凹槽,所述曲形凸缘(1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侧透气孔(12),多个所述侧透气孔(12)与所述透气微孔(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5)包括减震垫(51)与多个减震弹簧(52),所述减震垫(51)设置于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的表面上,多个所述减震弹簧(52)均匀布置于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根部(2)的减震弹簧(52)弹力大于所述中底掌部(4)的减震弹簧(52)弹力,且所述中底根部(2)的减震弹簧(52)数量大于所述中底掌部(4)的减震弹簧(52)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自中底根部(2)向中底掌部(4)逐渐倾斜设置,所述中底掌部(4)上设置有排水凹槽(41),所述鞋底本体(1)侧面设置有透汗通道(8),所述透汗通道(8)与排水凹槽(41)连通,所述透汗通道(8)的两端与外界连通,且所述透汗通道(8)与外界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向外排汗的单向阀(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
背景技术
通常的鞋底包括鞋中底和鞋大底,其中鞋中底是位于鞋大底之上的一层材料。其中,鞋中底的透气性能已经成为鞋子舒适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夏天,天气比较炎热,脚掌较易发热,足底容易出汗,穿不透气的鞋子可能会引发皮炎、脚气等脚部疾病。现有技术中鞋中底设置在鞋底的中间层,其一面与鞋外底连接,另一面与鞋垫连接,起到减震和支撑的作用。而对于封闭式的鞋子,其设置了用于收容使用者脚部的腔体,该腔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集聚使用者脚掌出汗形成的气体从而使得鞋子带有异味。但是该种鞋中底结构不合理,具有减震的效果后,聚集的气体缺少通气空间,导致透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结构简单并且布局合理,具有提高减震与透气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底根部、中底中部以及中底掌部,所述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上均设置有减震层,所述中底中部内设置有透气层,所述中底根部、中底中部以及中底掌部四周均匀环绕有多个透气微孔,多个所述透气微孔均与透气层连通。
如此设置,由于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为脚掌主要受力支撑面,将减震层设在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能够合理为脚掌受力提供减震,从而提高减震效果;鞋中底的中底中部能够透气,在穿着行走时,前脚掌与后脚掌主要受力,中底中部能够聚集气体,并使得气体通过中底中部的透气层透出,提高透气效果;同时,由多个透气微孔全方位吸收气体至透气层内,由透气层向外排出,整体的布局合理且结构简单,具有提高减震与透气效果的优点。
进一步设置:所述透气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天然反绒层、竹炭层以及弹性透气垫层,所述弹性透气垫层内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沿弹性透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竹炭层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如此设置,天然反绒层具有透气性能,同时能够提高穿着时的舒适性;竹炭层则能够过滤气体,给鞋中底进行杀菌过滤,提高透气效果;弹性透气垫层具有弹性,能够提高减震效果,而气体透过天然反绒层与竹炭层后,通过多个透气孔向外界排出,从而提高弹性透气垫层透气的效率,布局合理,提高减震与透气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透气垫层远离竹炭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如此设置,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气效果,能够防止鞋底进水的同时,保证弹性透气垫层的透气效果,提高透气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透气垫层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中底根部,另一端连接于中底掌部。
如此设置,加强筋能够提高中底中部与中底根部以及中底掌部连接的稳固性,避免由于透气层的设置降低中底中部的连接稳固性,防止鞋中底断裂,提高穿着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底本体的周侧围绕设置有曲形凸缘,所述曲形凸缘内形成与脚型适配的凹槽,所述曲形凸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侧透气孔,多个所述侧透气孔与所述透气微孔连通。
如此设置,通过曲形凸缘形成凹槽,以适应于脚型,提高穿着舒适性;穿着时,侧透气孔能够提高透气效果,从而将气体引入透气微孔内,由透气微孔向透气层流通,从而排出气体,提高透气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减震层包括减震垫与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垫设置于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的表面上,多个所述减震弹簧均匀布置于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内部。
如此设置,通过采用减震垫与减震弹簧的结合,提高减震层的减震性能,且减震弹簧均匀布置,使得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均衡受力,提高减震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底根部的减震弹簧弹力大于所述中底掌部的减震弹簧弹力,且所述中底根部的减震弹簧数量大于所述中底掌部的减震弹簧数量。
如此设置,在穿着行走时,脚掌根部承受更大的力,从而使得中底根部的减震效果大于中底掌部设置,合理布局,提高穿着时整体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底本体自中底根部向中底掌部逐渐倾斜设置,所述中底掌部上设置有排水凹槽,所述鞋底本体侧面设置有透汗通道,所述透汗通道与排水凹槽连通,所述透汗通道的两端与外界连通,且所述透汗通道与外界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向外排汗的单向阀。
如此设置,鞋内流汗时,由于鞋底本体倾斜设置,使得汗水通过重力向中底掌部流动,从而流入排水凹槽内,由排水凹槽流入透汗通道内,并通过单向阀向外界排出,而外界的水无法通过单向阀流入透汗通道内,实现便于排汗并且防水的效果,提高穿着舒适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中底根部与中底掌部设置减震层,由中底中部的透气层提供透气作用,并结合环绕的各个透气微孔进行透气,提高透气效果,结构简单并且布局合理,具有提高减震与透气效果的优点;
2、通过竹炭层杀菌过滤气体,以提高透气效果,弹性透气垫层具有弹性减震作用的同时,透过透气孔具有透气作用,以提高透气效果;
3、通过侧透气孔与透气微孔结合,提高整体的透气效果,透气后由透气层排出,提高气体过滤转化的效果,实现提高透气效果;
4、通过排水凹槽能够收集汗水,并通过透汗通道排出,单向阀则防止外部水进入鞋底内,便于排汗。
附图说明
图1是减震透气鞋中底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震透气鞋中底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E-E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减震透气鞋中底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本体;11、曲形凸缘;12、侧透气孔;2、中底根部;3、中底中部;4、中底掌部;41、排水凹槽;5、减震层;51、减震垫;52、减震弹簧;6、透气层;61、天然反绒层;62、竹炭层;63、弹性透气垫层;631、透气孔;64、防水透气膜;65、加强筋;7、透气微孔;8、透汗通道;9、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减震透气鞋中底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减震透气鞋中底,如图1所示,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中底根部2、中底中部3以及中底掌部4,中底根部2对应于脚型的根部,中底掌部4对应于脚型的掌部,中底中部3对应于脚型的中部,鞋底本体1的周侧围绕设置有曲形凸缘11,曲形凸缘11内形成与脚型适配的凹槽,以合理布置,提高穿着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鞋底本体1自中底根部2向中底掌部4逐渐倾斜设置,以便于汗水向中底掌部4流动。在中底掌部4上设置有排水凹槽41,鞋底本体1侧面设置有透汗通道8,且透汗通道8与排水凹槽41连通,结合图4所示,透汗通道8的两端与外界连通,且透汗通道8与外界连通的端口处设置有向外排汗的单向阀9,汗水流向中底掌部4后,通过排水凹槽41排入透汗通道8内,并由单向阀9排出,提高排汗效果,且单向阀9能够防止外界水进入鞋中底内,提高防水性能,提高整体穿着的舒适性。
如图2和图3所示,鞋中底安装在鞋内后,鞋底根部通常会有鞋跟,由此鞋子的主要受力由鞋跟与鞋掌,从而可在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上均设置有减震层5,合理布置减震层5,提高受力效果。进一步的,减震层5包括减震垫51与多个减震弹簧52,减震垫51设置于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的表面上,多个减震弹簧52均匀布置于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内部,由减震垫51与减震弹簧52配合减震,提高穿着时的减震效果。其中,中底根部2的减震弹簧52弹力大于中底掌部4的减震弹簧52弹力,且中底根部2的减震弹簧52数量大于所中底掌部4的减震弹簧52数量,以使中底根部2的减震效果大于中底掌部4的减震效果,穿着行走时,由中底根部2主要受力,从而合理布局减震效果,提高鞋中底整体的减震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中底中部3内设置有透气层6,穿着时鞋底中部通常与地面具有一定间隙,将透气层6设在中底中部3便于透气,提高透气效果。其中,透气层6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天然反绒层61、竹炭层62以及弹性透气垫层63,弹性透气垫层63内开设有多个透气孔631,多个透气孔631沿弹性透气层6的厚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竹炭层62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通过天然反绒层61提高穿着与透气效果,竹炭层62提高透气杀菌效果,弹性透气垫层63则能够提供弹性减震效果同时具有透气性,以结合多个透气孔631进行透气,提高透气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避免透气孔631进水,弹性透气垫层63远离竹炭层62的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气膜64,以便于透气孔631透气的同时避免进水,提高穿着舒适性。进一步的,结合图3和图5所示,弹性透气垫层6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65,多个加强筋65的一端连接于中底根部2,另一端连接于中底掌部4,加强筋65呈交叉网格状布置,以提高中底中部3与中底根部2以及中底掌部4连接的稳固性,同时便于透气层6透气,提高透气性。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透气效果,中底根部2、中底中部3以及中底掌部4四周均匀环绕有多个透气微孔7,多个透气微孔7均与透气层6连通,透气微孔7与透气层6的竹炭层62连通,以便于杀菌过滤后进行透气,提高鞋中底透气效果。进一步的,曲形凸缘1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侧透气孔12,多个侧透气孔12与透气微孔7连通,以便于由侧透气孔12集中气体至透气微孔7内,由透气微孔7通入透气层6内,实现集中透气,提高透气效果。
工作原理:穿着后,由中底根部2与中底掌部4提供减震效果,并且中底根部2的减震性能更佳,以便于行走时反馈减震效果,提高整体的减震性能。由透气微孔7与侧透气孔12进行透气,各个透气微孔7与侧透气孔12均匀排布,整够全方位收集鞋内气体,并流通至透气层6内排出,从而由中底中部3的透气层6集中透气,提高透气效果。通过上述方案,本鞋中底整体的布局合理且结构简单,具有提高减震与透气效果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6184.4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32724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43B13/14
专利分类号:A43B13/14;A43B13/18;A43B7/08
范畴分类:15B;
申请人:温州文峰鞋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温州文峰鞋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娄桥工业区南汇路49号3幢
发明人:胡信丰
第一发明人:胡信丰
当前权利人:温州文峰鞋材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