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护理工作量调查与人力资源配置

威海市立医院护理工作量调查与人力资源配置

威海市立医院

摘要:目的:调查各病区护理人员工作量,为护理人力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调查表,对24个病区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不同病区护理工作量不同;直接护理项目中更换液体耗时最多,间接护理项目中床旁交接班耗时最多。结论:按病房实际工作量配备护理人力;通过加强后勤支持系统,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增加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护理工作量;人力配备;调查

护士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资源,是医院最大的工作人员群体,其人力配置合理与否是护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决定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具体测算我院护理工作量,探讨现行管理体制下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的分布情况,为护理人力配置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1调查对象与方法、内容

1.1对象

整群抽取我院以临床服务为主要特点的呼吸内、消化内、心内、肾内、神经内、内分泌、血液内、眼科、保健科、脊柱骨病、创伤关节、心胸外、胃肠外、两腺外、普西、神经外、泌尿外、耳鼻喉、烧伤口腔、妇科、产科共计21个病区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专家会议

召开专家会议,就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直接及间接护理服务项目进行讨论确定,与会专家10名,均从事护理管理,平均工作时间26.2年,平均从事管理工作时间为18年,本科以上学历9人,副高以上职称7人。综合各专家意见,依据卫生部护理中心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配置标准中直接与间接护理项目,参照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实际,初步制定直接护理服务项目和间接护理服务项目,进行原始问卷设计。

1.2.2专家咨询

将原始问卷向5所三级医院以E-mail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20份,请各咨询专家进行修改,问卷2周后收回,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反复整理专家意见后最终形成各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完成的直接护理项目和间接护理项目共计151项,其中直接护理项目127项,间接护理24项。咨询专家年龄平均(42.3±4.60)岁,工作年限平均(22.3±5.12)年,管理年限平均(12.8±5.65)年;两轮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86。

1.2.3现场调查

由护理部抽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21名作为观察员组成观察小组,每病区各1名,经过培训,统一标准,采用观察法进行工时测定,用秒表计时。

1.3内容

1.3.1直接护理项目平均工时

2012年7月~10月期间选择24个病区的不同层次护士(包括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对77项常用护理操作对不同护理级别患者进行操作,每项至少测60次,记录每人操作所需时间,取其平均值。

1.3.2直接护理项目操作频数与间接护理项目工时

自设现场调查表,采用流水账方式,由观察员分别记录当天24小时内的直接护理频数及间接护理时间,共统计16天。

1.3.3护理工时计算公式

直接护理工时=∑直接护理单位工时数×操作频数

间接护理工时=当日病区间接护理时间总和

护理总工时数=直接护理工时总和+间接护理工时总和

1.3.4护士编制计算公式

护士人数=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每位病人日平均护理工时数/每名护理人员日有效工时值×休息系数×机动系数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休息系数1.49,机动系数为1.056。床位使用率按照本年度1月-12月平均使用率来计算)

2研究结果

2.1护理工作量分析

对住院病人各护理服务项目所耗工时进行现场测量、统计,得到各护理服务项目的总工作量,按每天占用护士时间最多项目占护理工作总工时约60%统计,项目数共17项(操作时间实际占护理工作总工时57.40%),其中直接护理12项,间接护理5项。由高到低排序见表1。

2.1.2间接护理工作量分析

在所调查的病区中,按每天占用护士时间最多间接护理项目占间接护理总工时约60%统计,项目数共5项(操作时间实际占间接护理总工时的55.00%)。由高到低排序见表3。

3讨论

3.1按病区实际工作量配备人力

护理工作量是衡量护理人员劳动强度、确定临床护理人员配置的重要依据[1],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测定,可以对护理人力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不同病区病人日均耗用护理工时不同,所需护士人数也不同。从表4可以看出,现我院护理编制核定人数高于现有人数,说明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医院护士仍处于缺编状态,缺编率为4.28%。缺编最严重的病区是神经外、消化、普西和神经内,缺编人数4人到9人不等;不缺编甚至有富余的病区是胸心外科、血液科、产科和脊柱骨病科。护士缺编一直以来困扰着临床护理工作,导致基础护理不到位,病人安全及社会满意度受影响,制约护理事业发展[3]。不同病种专科患者由于病情轻重、自我照顾能力、护理内容、护理时间存在差异,不同病区实际需要配置护理人力不同[4],为协调病区间忙闲不均的现象,护理管理者应对全院各病区工作量进行科学预算,合理配备护理人力,增加有效护理工时,使患者得到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3.2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减少护士间接护理时间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输液的准备工作,配置好的药液派专人送至各病区进行静脉输液。通过静脉输液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可明显减少护理工作量,使临床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3建立后勤支持系统进一步完善临床服务中心,增加护士直接护理时间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护士却承担着大量的非护理技术性工作,如陪检、物资领取等工作。从表1可以看出,陪检耗时位于16位。为了使临床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实施直接护理,必须加强后勤支持系统。如成立临床服务中心,由专人负责取药、退药、物资领取等,是目前我院护理管理的一项新举措。通过临床服务中心的成立,使护理人员能从大量的非技术性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兰,叶文琴.对我国现行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01-602.

[2]刘华平,巩玉秀,么莉等.护理工时测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0):27-29.

[3]乔晓斐,房彤.安徽省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595—598.

[4]卢青.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病床护士配置比的思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99.

标签:;  ;  ;  

威海市立医院护理工作量调查与人力资源配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