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释放片论文_李素珍,刘为萍,黄荣华,吴卫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释放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非洛地平,阿莫西林,盐酸,体外,均匀,给药。

脉冲释放片论文文献综述

李素珍,刘为萍,黄荣华,吴卫[1](2018)在《卡维地洛脉冲释放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卡维地洛脉冲释放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征。方法: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卡维地洛定时脉冲释放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维地洛药物含量,以体外释放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崩解剂、包衣材料等对脉冲片释药性能的影响,并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处方中片芯含药量为10%,以63%的CMS-Na为崩解剂,27%的MCC为填充剂压制片芯;以35%的HPMC、62.5%的卡拉胶和1%的PEG6000为衣膜材料,2.5%的滑石粉为润滑剂,粉末直接压片包衣。以pH4.0醋酸缓冲液为释放介质,包衣脉冲片时滞8 h后,累积释放度达80%以上。结论:卡维地洛压制包衣片能实现定时脉冲释药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丁盛,乔玉清,殷学治[2](2015)在《盐酸普萘洛尔脉冲释放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盐酸普萘洛尔双层包衣脉冲释放片,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盐酸普萘洛尔片芯,滚转包衣锅法分别包羟丙甲纤维素溶胀层和丙烯酸树脂控释层。采用体外溶出试验考察处方及溶出条件对本品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本品经过一定时滞后以脉冲形式释药,渗透活性物质氯化钠、溶胀层及控释层厚度、丙烯酸树脂RS/RL的配比均影响本品时滞。溶出方法及不同p H溶出介质对本产品的时滞无影响。结论盐酸普萘洛尔脉冲释放片具有脉冲释放特性,体外时滞约为4 h。(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5年10期)

王丽[3](2015)在《压制包衣法制备磷酸川芎嗪脉冲释放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我国古代“天人相应”、“因时用药”的学术思想,结合当代时辰药理学的研究,经前人的探索研究表明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的心肌梗死具有明显的近日节律。急性心肌梗死高发于2:00-5:00,这一时段需要有一个疗效可靠药物的血药峰浓度。脉冲给药制剂可依据患者的发病节律性,于方便时提前服药,使服药时间与药物释放时间有一个与疾病发作周期相匹配的时间差。脉冲制剂可预防疾病的发作;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机体耐受性;提高患者顺应性。本文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了磷酸川芎嗪脉冲释放片,对其处方筛选、制备工艺、体外释放、质量标准和稳定性均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崩解时限、膨润度、释放曲线、外观等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片芯处方。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的正交试验优化包衣层处方,各因素影响为MCC:Lactose>包衣增重>HPMC用量。所以优化处方为EC用量35%,HPMC用量45%,MCC:Lactose=3:1,包衣增重250mg。压制包衣工艺考察试验表明压力示数为2.5,充填比列为1:l时包衣片光洁美观。作者进行了片剂的9小时释放度测定,并绘制了释放曲线,片剂达到了预期的释放效果,时滞为4h。采用模型拟合的方法对药物的释放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最优处方制备的脉冲释放片的药物9小时累积释放度为基础数据,进行6种数学模型的拟合。采用软件DD Solver进行统计分析。拟合结果最终提示与Korsmeyer-Peppas模型拟合最好,说明其释放机理可能是溶蚀和扩散的综合结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磷酸川芎嗪脉冲释放片的有关物质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系统适用性试验显示方法稳定可靠,同时建立了磷酸川芎嗪的质量标准。磷酸川芎嗪脉冲释放片的影响因素试验提示制剂应放于凉暗密闭环境中保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6-01)

范晓茹[4](2015)在《泼尼松脉冲释放片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证明RA的发作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特征,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关节疼痛、晨僵通常在凌晨最为严重。口服脉冲给药系统是根据时辰药理学及时辰治疗学原理,定时释放有效剂量药物的一种药物传递系统,即通过选择合理的给药时间、合适的剂型和剂量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避免药物与受体长时间作用造成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及耐药性,同时提高病人服药顺应性。具体释药行为表现在服用后一段时间内不释药,经过特定的时滞时间(T5%,即药物累积释放量达5%时所对应的时间)后迅速或缓慢释药,适用于夜间或醒后立即需要一个血药浓度峰值的疾病,同时也适用于在肠道下部释药和吸收的疾病和药物,如结肠癌、多肽给药等。泼尼松为一类广泛应用于RA治疗的糖皮质激素,目前国内临床上多使用其普通制剂。依据RA发病的昼夜节律特征,本文以泼尼松为模型药物,采用压制包衣技术制备泼尼松脉冲释放片,选择合适的时间给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RA引起的关节疼痛、晨僵等临床症状。该制剂按照时辰治疗的需求定时定量给药,可在凌晨RA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浓度最大时迅速释放有效剂量的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同时降低副作用,增加患者服药的顺应性。本文首先建立了用于测定泼尼松释放度、含量、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对泼尼松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泼尼松在各pH条件的溶解度基本相同。筛选了体外释放条件,确定用于处方筛选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以体外释放度为主要判断标准,同时兼顾制剂的可压性,以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枸橼酸/碳酸氢钠为内加崩解剂、交联聚维酮(Crosslinked Polyvinylpyrrolidone,PVPP XL)为外加崩解剂压制含泼尼松5 mg的片芯,以山嵛酸甘油酯(Glyceryl behenate,Gly)为主要包衣材料,采用压制包衣技术制备泼尼松脉冲释放片,分别考察片芯崩解剂种类与用量、片芯硬度、包衣组成种类与用量、包衣片硬度、包衣增重对体外延迟时间及药物释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片芯中外加崩解剂用量、片芯硬度、包衣组成与用量、包衣片硬度对泼尼松脉冲释放片的时滞及释放度影响较为明显,包衣增重在一定范围内对药物释放行为影响较小。最终制备出PVPP XL用量为8%、硬度范围为70-110 N的片芯,外包衣材料中Gly用量选定为16%,且试验结果证明在该条件下包衣制剂的T5%与其硬度呈线性关系(r=0.9867),结合设计要求的时滞时间,最终选定该压制包衣片的硬度控制在190 N。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可在体外产生4-5 h时滞时间、时滞后0.5 h累积释药量达85%以上的爆破型脉冲释药效果。本文建立了用于测定泼尼松脉冲释放片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PLC/MS/MS),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采用口服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方法,测定Beagle犬单剂量口服给予自制普通速释片(Immediate Release Tablet,IRT)与自制脉冲释放片(Pulsatile Release Tablet,PRT)后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将血药浓度实测值用DAS2.1.1药动学软件进行拟合并求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采用HPLC/MS/MS测定泼尼松及其体内活性代谢产物泼尼松龙的血药浓度,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计算对比两组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_(0-t),AUC_(0-∞))及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_(max))均无明显差异,且符合等效性要求。但PRT与IRT以泼尼松药时曲线计算的达峰时间(Peak time,T_(max))分别为4.67±0.26 h和0.97±0.30 h,T5%分别为3.83±0.26 h和0 h,以泼尼松龙药时曲线计算的T_(max)分别为4.42±0.38 h和1.03±0.27 h,T5%分别为3.58±0.20 h和0 h,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对应的体外释放结果T5%为4.35±0.41 h和0 h,由此可见两组制剂的体内外特征参数具有一致性。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片相比,将药物制成脉冲释放片仅改变了制剂开始释药的时间,即表现在T5%、T_(max)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对药物本身的释放行为和相关药动学参数没有明显影响,即表现在C_(max)、AUC_(0-t)、AUC_(0-∞)等相关参数无显着性差异。对泼尼松脉冲释放制剂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结果显示制剂在高温条件下,含量、有关物质、释放度均无明显变化,即本品对热稳定。光照条件下,含量、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但T5%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适当减小,因此本品需避光保存。制剂在高湿条件下有明显的吸湿现象,含量、有关物质无明显变化,但体外释放行为明显改变。故综上所述,本品应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5-03-28)

林羽,邹艳冶,欧云国,张涛,邓杰[5](2014)在《阿莫西林脉冲释放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脉冲释放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将10只比格犬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给药设计,分别单次灌胃给予775 mg自行研制制剂(受试制剂)和国外上市的阿莫西林脉冲释放片(参比制剂),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法测定比格犬体内阿莫西林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ρmax分别为(26.25±10.24)μg·mL-1和(28.06±7.37)μg·mL-1;AUC0-12 h分别为(80.21±35.41)μg·h·mL-1和(72.08±24.48)μg·h·mL-1;t1/2分别为(2.35±1.89)h和(2.75±2.23)h;tmax分别为(2.35±0.67)h和(2.40±0.50)h。受试制剂相对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6.4±15.4)%。结论以AUC0-12 h和ρmax为等效性评价指标,结果显示自行研制的阿莫西林脉冲释放片与国外上市的参比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生物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马宁蔚[6](2014)在《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释放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非洛地平脉冲释放片,通过均匀设计优化药物处方,使自制脉冲片能在预设时间爆破,并能有效快速释放药物。对自制脉冲片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和稳定性考察。以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建立非洛地平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研究自制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释放片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本研究在固定包衣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对脉冲片释药行为有影响的因素进行考察如:片芯组成,包衣膜处方、体外释药条件、辅料等;筛选对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释放片释药行为有影响的膨胀剂、致孔剂、增塑剂等辅料。根据脉冲片药物释放10%所需时间为指标判定不同因素对脉冲片释放药物的影响。优化处方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对自制片剂进行释放均一性、含量及均匀度进行测定,有关物质进行检查;考察样品稳定性。以市售非洛地平缓释片为参比制剂,自制脉冲片为受试制剂。参考有关文献及实践经验,建立非洛地平血药浓度测定方法,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设计单次空腹服用自制非洛地平脉冲片(规格:含药量5mg)和市售非洛地平缓释片(规格:含药量5mg);采用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绘制体内药时曲线;根据各时间点血药浓度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经过单因素考察及均匀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处方,片芯中膨胀剂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含量占片芯重10%;包衣液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为8.5%(占EC的量),致孔剂为PEG6000,含量为7%(占EC的量);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制备的脉冲片,时滞为(4.1±0.2) h,在时滞后(1.5±0.2) h内,药物释放累积释药达到90%以上。大耳白兔口服给药后,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3.50±0.547) h,(5.667±0.516) h;Cmax(51.23±5.12) ng·mL-1,(67.865±3.810)ng·mL-1;AUC0~48(351.161±42.052) ng·h·mL-1,(382.453±31.82)ng·h·mL-1;AUC0-∞(370.051±44.082)ng·h·mL-1,(409.524±18.024) 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35±10.14)%,统计矩计算两种制剂平均滞留时间MRT(15.307±1.43)h与(13.488±1.63) h。结论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片制备工艺简单,优化后处方达到4h爆破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释药行为。自制样品释放均一性良好,含量及均匀度、有关物质检查符合药典规定。自制脉冲释放片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48经生物等效性分析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本实验制备的脉冲片Tmax显着延迟,Cmax显着升高,根据体内药动学实验结果,初步判断自制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释放片,在体内延迟释药,具有明显的时滞及脉冲释药特点,有效提高非洛地平生物利用度,达到了实验预期的设计目的,为临床治疗与研究高血压给药方案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期刊2014-03-01)

马宁蔚,刘晓娟[7](2013)在《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释放片制备及处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非洛地平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释放片,通过优化处方,使脉冲片在预设时间爆破,有效快速释放药物。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含药片芯;以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薄膜包衣法对片芯进行包衣;单因素考察筛选崩解剂、致孔剂、增塑剂等辅料;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工艺。结果:经过单因素考察及均匀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处方,片芯中崩解剂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含量占片芯重10%;包衣液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为8.5%(占EC的量),致孔剂为PEG6000,含量为7%(占EC的量);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制备的脉冲片,时滞为(4.1±0.2)h,在时滞后(1.5±0.2)h内,药物累积释药达到90%以上。结论: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片制备工艺简单,优化后处方可达到4 h爆破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释药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3年22期)

武亚玲,耿燕娜,张瑜[8](2010)在《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释放片的释药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一种用于关节炎的夜间治疗的具有漂浮和脉冲释药特性的盐酸青藤碱时辰治疗给药系统,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以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得包芯漂浮脉冲片;通过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影响脉冲片药物释放的因素;并结合溶蚀和吸水试验对脉冲片的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在体外释放时,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释放片漂浮性能良好,经一定时滞后药物呈脉冲释放。随片芯膨胀程度增加和体外释放搅拌转速增加,释药时滞缩短。结论: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经一定时滞后呈脉冲释药。(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0年02期)

强音,倪京满[9](2008)在《氢溴酸高乌甲素脉冲释放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氢溴酸高乌甲素为模型药物研究脉冲释放片剂并同时考察用包衣的方法制备脉冲给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以氢溴酸高乌甲素为模型药物,制备适宜的片芯;以乙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Ⅱ号的乙醇溶液包衣,采用滚转包衣法,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脉冲释放片剂。通过体外释放度实验,考察片芯和衣层对片剂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片芯处方、包衣层厚度及包衣处方对氢溴酸高乌甲素脉冲释放片的释药行为均有影响。结论:通过调整片芯中崩解剂的用量、包衣层的厚度和组成,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释药时滞的氢溴酸高乌甲素片剂。(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朱颖,程宁,郑梁元[10](2005)在《茶碱脉冲释放片的数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茶碱为模型药物制备快速崩解的片芯,外包水不溶性的乙基纤维素(EC)得脉冲释放片。采用Fick数学模型计算EC膜、片芯和脉冲片的扩散系数,并预测时滞。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计算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接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05年12期)

脉冲释放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盐酸普萘洛尔双层包衣脉冲释放片,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盐酸普萘洛尔片芯,滚转包衣锅法分别包羟丙甲纤维素溶胀层和丙烯酸树脂控释层。采用体外溶出试验考察处方及溶出条件对本品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本品经过一定时滞后以脉冲形式释药,渗透活性物质氯化钠、溶胀层及控释层厚度、丙烯酸树脂RS/RL的配比均影响本品时滞。溶出方法及不同p H溶出介质对本产品的时滞无影响。结论盐酸普萘洛尔脉冲释放片具有脉冲释放特性,体外时滞约为4 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释放片论文参考文献

[1].李素珍,刘为萍,黄荣华,吴卫.卡维地洛脉冲释放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征[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

[2].丁盛,乔玉清,殷学治.盐酸普萘洛尔脉冲释放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

[3].王丽.压制包衣法制备磷酸川芎嗪脉冲释放片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

[4].范晓茹.泼尼松脉冲释放片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D].重庆理工大学.2015

[5].林羽,邹艳冶,欧云国,张涛,邓杰.阿莫西林脉冲释放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

[6].马宁蔚.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释放片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4

[7].马宁蔚,刘晓娟.非洛地平爆破型脉冲释放片制备及处方优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

[8].武亚玲,耿燕娜,张瑜.盐酸青藤碱漂浮型脉冲释放片的释药机理研究[J].中成药.2010

[9].强音,倪京满.氢溴酸高乌甲素脉冲释放片的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8

[10].朱颖,程宁,郑梁元.茶碱脉冲释放片的数学模拟[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

论文知识图

Ⅳ型脉冲释放片在4号志愿者体内...脉冲释放片R5.5释药速率-时间曲...脉冲释放片R5.5的释放曲线脉冲释放片R2释药速率-时间曲线脉冲释放片R2的释放曲线Ⅲ、Ⅳ、Ⅴ型脉冲释放片以及片...

标签:;  ;  ;  ;  ;  ;  ;  

脉冲释放片论文_李素珍,刘为萍,黄荣华,吴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