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的正义的思想深受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思想的影响,并对他们的思想中合理的部分进行科学辩证地继承与超越,进而形成独有的科学正义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运用已经成熟的唯物史观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争议性批判;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不正义性进行批判以及对当时存在的各种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辩证地批判,并提出要认清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冲突,充分利用这些内部矛盾;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实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以促进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这些充分体现了其所蕴含的正义机理。
【关键词】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正义观;人类解放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并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大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人们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共产党宣言》中的正义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正义观的深刻阐述,它以研究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价值皈依,是科学把握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南。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古希腊哲学思想中的正义思想
在古希腊城邦制社会中,人们就已经极为重视关于正义的问题,把正义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人要具备的基本德行。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就提到并论述了正义思想,涉及了正义的本质与起源。人们在集体的相处中都从利己角度出发做过不正义的事,不正义的事就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但对他人来说遭受到不正义的事情只会对其有害并不会产生有利的事情。“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订立法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1](P.47)柏拉图进而提出了城邦正义理论,他认为,人们要在这不平等的城邦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生活,这样各司其职,各守本分,这就是柏拉图所理解的正义。柏拉图把社会视作一个整体,从分工与职业的不同来探讨这一问题,认为国家的正义与个人正义是相通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是为人们更好地生活的平台,在城邦中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城邦这一现实整体中实现本身的至美圆满。他认为个人为生活而从事的技术创造与实践都是其个人获得“善”的方法与途径,但与个人相比,城邦的善则更为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想在城邦社会中与他人更好的交往与自身至善的生存,不仅需要物质资料的丰实,更重要的是在该社会中要有法律与正义来管理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硬物质”与“软制度”相结合而完善的国家就是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达到至善的重要环境保障。
(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正义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有着极大的启示,因此马克思对正义思想考量也必须受着古典哲学的影响。黑格尔为马克思指引出了要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待发展,因此马克思从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寻找正义,寻找实现人的解放路径。
黑格尔认为“正义思想、正义概念一下子就得到了承认,非正义的旧支柱不能对他作任何抵抗,因此,在正义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宪法,今后一切都必须以此为依据。”[2](P.719)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黑格尔把正义归结为他所认为世界的源头,即“绝对精神”。他提倡要依据对人的正义来创立宪法并要求人们依法而行。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看来,认识是发展的,因此衡量对正义的标准也不应固然不变,但黑格尔又说“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己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3](P.720)这说明在黑格尔看来存在着永恒正义,因此发展中的正义和永恒的正义产生矛盾,这也是黑格尔思想局限的片断反应。在黑格尔看来人性之恶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动力,但他在历史长廊中只看到了人的低俗欲念而看不到人的伟大,认为人民群众只是为实现正义的工具。受黑格尔的影响,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结构的整合,原先被视为正义的理念也会变成不正义,也将会被新的正义所取代,这也是黑格尔对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的思考方式的最大贡献。
(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正义思想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并取代封建专制成为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学也应运而生,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从生产领域入手研究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发展规律,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马克思在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时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正义只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资产阶级谋取利润的工具而已。
当密码规则为触点式密码,且形式为3*3式、八边形式、无中心一点的正三角形式、等腰直角三角形式时,点的个数为9个,得知当9个点必须全部取到时,密码情况数为362880个,若9个点可取到的个数为4-9个,密码的总情况数为985824;当点的个数为12个时(弦图式),若12个点必须全部取到,则密码总数为479001600个,若可取4-12个点,则密码总数为1302059800个,安全性远远大于9点密码的触点式情况。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形成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进而得出剩余价值规律的本质特征。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下,马克思也从社会生产方面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出发点,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全面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只是侧重研究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只是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固有存在物来研究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他们并没有对资本主义如何形成进行深入分析,因此他们研究的理论具有片面的阶级性,而马克思则是站在解放人类的视野去看待问题,在合理吸收劳动价值论的同时也分析了资本主义侵略殖民世界其他落后民族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其本身就是可耻的,不正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只不过是为资产阶级如何更高效的剥削无产阶级出言献策的帮凶,他们对社会生产的研究不涉及人本身,没有关注人的健康全面发展而提出可行性意见,因此马克思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批判主要是对生产分配正义的关注。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理论
马克思也看到了资产阶级的制度缺陷。马克思对社会现象深入了解之后,清楚地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不可逆性的矛盾冲突。因此,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所取得的统治“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3](P.273)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只局限于特定的资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则成了被正义抛弃的孤儿任人宰割。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家与工人群体矛盾的根源,为追求极致的利润尽可能压榨工人的劳动、时间、生命,盲目的生产最终导致生产过剩,随而经济危机爆发,最终资产阶级“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3](P.278)也创造了“它自身的掘墓人”。[3](P.284)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对现有采煤机喷雾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改造方案。具体见附图。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运用成熟的唯物史观对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科学地解释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对立的尖锐矛盾,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早已失去其历史正义性,为论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必然性奠定了背景支撑。
二、《共产党宣言》中正义思想的批判内容
(一)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正义性批判
正义观究其本质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因此在研究资本主义正义思想时首先要回到产生它的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对其进行探究,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了解后,马克思发现资本家所大肆宣扬的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思想价值观都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它们是为资产阶级满足利润最大化欲望而产生的,并没有体现人的本性。资产阶级将正义都归入法的统治,通过制定法律使他们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变得合理化合法化。所谓的自由是指资本家对工人雇佣剥削的权利自由;平等只是资本家占有剩余利润的权利平等;正义就是将劳动力变为商品,并不择手段的压榨工人身上可以压榨的任何价值。“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P.292)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正义观念,无不成为资产阶级追求欲望压迫工人的工具,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丑陋本质的体现,他们所描绘的社会正义也都是他们欺骗劳苦大众,维护统治的遮羞布。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而建立起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给予了肯定,对资本主义社会为推动历史车轮向前滚动做了科学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通过科学高效的机械生产手段,使人们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之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同时马克思也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本生产资料人口逐渐实现全球性流动,“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P.276)在解放思想方面,随着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人道主义更为广泛传播,更加注重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博爱等启蒙思想,对封建社会文化思想的束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唾弃,并实现人的基本权利的肯定与解放,相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的黑暗统治和对人精神的摧残,资本主义社会在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方面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把造成社会矛盾的根源归结于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毒瘤。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上都会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人们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相互伤害,道德的规范作用减弱,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便处于不正义的状态,因此他们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绝对公有制的正义社会试图解放全人类,并建立起永恒的“正义王国”,但是他们却对废除私有制的方法无从下手,也无法认识到谁才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角。因此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处于对共产主义的幻想之中,无法付诸于实践,也不可能为废除私有制而提供正确的方法路径,他们只是设定了目标而途径则需要马克思来寻找。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产生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很有感触,深刻地认识到贫富差距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社会中,因此他们主张在共产主义社会可以享受绝对平等待遇,享受均等的福利制度。但绝对平均会极大地削弱人们对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无论干活多与少都将得到相同的待遇,这本身也是不公平的表现。马克思对此指出:“无产阶级在普遍激进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随着这些早期的无产阶级运动而出现的革命文献,就其内容来说必然是反动的,这种文献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3](P.303)
(二)对资本主义正义价值观的批判
面对社会中人们对意识形态的错误认识,对永恒真理存在的坚信不疑,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了批判指正。有人认为对宗教的、法的、哲学的、道德的观念是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是一定会存在着某种永恒的宗教、法、哲学、道德独立于历史发展之外,是使人们价值观念产生的源泉。同样也有人认为:“还存在着一切社会状态所共有的永恒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3](P.292)显然当时的人们还是深受着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影响,即存在着永恒的“绝对精神”并影响着人们的意识观念,马克思对这一本末倒置的说法给予了科学的批判,“每一历史时代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3](P.257)马克思把人的精神思维的产生归结于以生产和交换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把意识形态拉回到了其孕育之母——社会经济基础。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是辩证的、客观的、科学的,他一方面肯定了资产阶级对推进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辩证地看待资产阶级的统治与实行的社会制度的历史局限,马克思站在解放人类的正义立场来审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因为痛恨资本主义而完全否定其历史作用,因此马克思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科学的、公正的。
(三)对当时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
马克思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正义现象以及对其不正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本质批判后,还对当时社会中各种流派中对于社会主义相关理论进行了正本清源之纠正。在批判各种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对以唯物史观、人民主体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阐述,为当时参与革命的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将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关于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和保守的社会主义。
在LC/MS研究中,流动相组成是关键因素之一。Papouishkova等人在分析葡萄酒中花色苷成分时鉴定了在电离过程中使用三氟乙酸(TFA)的影响,其中在TFA溶剂中形成电中性离子对导致离子的产率下降。然而,TFA改善了检测和定量的限制及主要花色苷的整体分离[31]。
2.3.3 腹部切口及疼痛的护理 术后24 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是否有渗血现象,术后6 h复查血色素,与术前相比较,结合生命体征、面色和尿量等,观察有无内出血。因无气腹腔镜手术切口小,疼痛往往不严重,一般通过心理安慰或采取舒适的体位可以缓解。
反动的社会主义主要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首先对于封建社会主义的反动本质进行了分析,由于英法封建贵族的统治被资产阶级推翻,因此这些封建的余毒便改变斗争手段,以同情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为旗帜,不断抨击资本主义的不正义,以鼓动人们对封建社会制度进行复辟。对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言论,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危机的必然趋势的分析来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实质,也看不到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发展趋势,马克思认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经被他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柜子里去。”[3](P.298)由于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受古典哲学思辨的影响,无法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进行剖析,没有付诸实践的现实意义,因此被马克思认为“只有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3](P.298)
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经常分组进行,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有少数学生可能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导致情绪紧张,害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教师在考核过程中,要及时掌握每个团队成员的参与情况,引导学生培养动手操作的习惯和意识,帮助学生克服“为难情绪”,引导学生逐步适应新型考核方式并正常发挥自身水平。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保守的社会主义理论也进行了深刻批判,即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资产阶级看来,其统治地位具有永恒的合理性,他们也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因此他们寄希望于改革来解决社会的弊病,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能使资本主义制度更为完善,促进社会的平等正义,但是这些资本家们的眼光过于局限,他们并没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实质,他们也看不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矛盾必须用革命手段进行颠覆的斗争本质,“他们愿意要现存的社会,但是不要那些使整个社会革命化和瓦解的因素。”[3](P.302)对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们的愿景固然是好的,即进入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他们自身的软弱性使他们拒绝一切革命性斗争来推翻不合理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一样,都想通过改革这一和平稳定的方式,来实现社会正义,但他们又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观点不一样,表现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现象有着清醒的认识。由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成员是知识分子,因此他们对工人阶级的被压迫现状只是在理论的同情,并没有切身体会到无产阶级所处的水深火热的境地,他们对革命这一暴力手段毫无斗志,软弱不堪。
三、科学社会主义正义的实现路径与历史展望
马克思在《宣言》中也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科学正义的实践路径,推动科学正义从理论思维走向实践方案,成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底蕴。
第一,要认清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冲突,充分利用这些内部矛盾。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亲手创造出来的“掘墓人”,而旧社会内部的所有冲突在许多方面都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要重塑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就离不开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解放斗争,要想消灭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自身就要变的强大,因此在尚未成熟阶段不应贸然进行反抗,这就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各种势力矛盾。马克思认为必须抓住机会,把握内部分化的特点,拉拢各部分阶级参与到解放斗争中来,“特别是已经提高到能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4](P.38)然后运用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全球化效应,把无产阶级科学的革命思想扩散到全世界,使共产主义运动掀起世界狂潮。资产阶级通过掠夺与殖民将世界各民族都卷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也为共产主义世界化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传入中国并产生巨大影响,指引中国无产阶级走向胜利的。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颠覆式转变,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思想也帮助无产阶级在思想方面实现觉醒。
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樊各庄村,有一片占地面积近800亩的现代化养鸡基地,与之毗邻的是一片2000亩的无公害桃林。北京平谷以产桃闻名,这里的桃树种植更是别有一番特色。桃树所用有机肥料均来自于基地养鸡场所产生的粪便,保障着桃树的天然种植过程。
第二,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实现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以促进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也充分论述了共产党的地位与性质,确立了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斗争的历史地位。共产党的科学领导是推翻资产阶级的虚伪正义,实现共产主义公平正义的组织依托,这是由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所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带领无产阶级开展斗争,是因为共产党本身就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拥有与资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彻底的、坚决的革命性,最重要的是共产党自身有着先进的理论的指引,对社会正义有着科学的把握与清醒的认识。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科学正义思想的过程中,共产党要把工人阶级联合起来,让无产阶级的势力壮大,这是进行革命斗争的必要前提。针对这一问题,马克思提出了解决方案,组成工人联合会使工人阶级实现初步联合,团结一致为维护自身利益与资本家做斗争。马克思还建议,组成“经常性团体”“共产党人到处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与协调。”[4](P.65)以进一步扩大无产阶级的自由联合,提高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性、革命性以及组织性,以推动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宣扬的抽象的正义思想进行了科学分析与无情批判,他运用成熟的唯物史观开辟了一条从社会历史现实的视角来审视社会正义观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正义观从抽象思维领域向现实历史的科学转向。“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P.51)马克思不满足只在思维领域对正义进行改造,更要在现实社会中进行实践进而开辟出共产主义的历史道路。
资本主义社会宣扬的正义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对自由平等的正义蓝图的愿景,相反,他们所谓的正义只是资产阶级为掩其暴行的虚伪的遮羞布,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诸多文明的殖民与侵略造成东方诸多国家沦为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产血机。政治上的奴役,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冲击,这种种事实、方方面面体现出资本主义的不人道、不正义性。消灭资本主义之根本——私有制,也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正义指向,马克思科学正义观对资本主义虚假正义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对剥削的公平正义道德价值观’,倡导无产阶级拥有平等的、自由的政治权利;二是批判反人性的、由资本逻辑无情驱动的拜金主义道德观念;三是将无产阶级利益置于首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5](P.44)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非正义现象的批判正体现了当时广大群众对真正惠及全民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正义的向往,也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正义提供行动指南。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只能依靠代表着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打破不合理、不正义的社会生产关系,建立新的为全社会人民健康生存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生产方式,确立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正义秩序。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在共产党先进理论的指引下,由自发的反抗上升为自觉的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
根据情景C、D,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高效灌溉技术结合起来设定情景E:2020年粮、经、草种植比例为41. 3∶45. 3∶13. 4,微灌面积达70%,2025年粮、经、草比例达41∶40∶19,微灌面积达100%。
在消灭私有制并确立其科学的生产方式后,无产阶级就应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生产力,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打下坚定的物质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国家只是一些抽象原则(包括抽象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规范)的显现,并未构建起实质性的、促进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体。”[6](P.250)《共产党宣言》中的正义是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作为价值皈依,其历史性与科学性的本质也是通过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实践旨归。虽然资本主义对历史进程起到了划时代性的意义,但是他并没有保持其科学性与先进性,加上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正义逐渐走向了社会发展的对立面,与共产主义的实现相背而行。综上所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的正义思想,回归为人类解放的目标,将人类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诉求升跃至对社会正义的价值诉求上。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刘海军,王平.论《共产党宣言》的分配正义观及其当代启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J].社会主义研究,2018(03).
[6]刘江海.马克思实践共同体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9-0092-05
【作者简介】王然(1994-),男,吉林延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褚永慧]
标签:正义论文; 马克思论文; 无产阶级论文; 资产阶级论文; 资本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世纪桥》2019年第9期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