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项目探究
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燕[1](2017)在《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研究——以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小项目探究性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探究中的合作与自主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能力,而且也能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注入新的血液.本文在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模式,并以"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为例"进行了深入探究.(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7年32期)
朱国冕[2](2016)在《中学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社会各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发重视,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中学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实验中得到理论,又被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升。本文就中学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的实验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6年14期)
施新生[3](2009)在《浅谈职业培训中的“项目探究性”教学及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介绍"项目探究性"教学产生的背景、实质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项目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向读者提供了培训科目课堂教学设计的实例。(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09年29期)
尹端津[4](2004)在《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性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出发,重视学生过程与方法的经历,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终培养。将探究性教学引入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正在进行的物理新课程改革能注入新的血液。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实验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立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实验主题”分解为若干“小项目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与自主意识,最终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和谐发展。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等组实验设计,考察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1、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能显着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 2、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能显着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效果不明显。 4、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能显着提高学生实验成绩。 5、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能显着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社会各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发重视,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中学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实验中得到理论,又被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升。本文就中学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的实验进行了研究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项目探究性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燕.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研究——以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
[2].朱国冕.中学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的实验研究[J].中华少年.2016
[3].施新生.浅谈职业培训中的“项目探究性”教学及教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4].尹端津.初中物理实验小项目探究性教学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