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和弦论文-刘茜

神秘和弦论文-刘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秘和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八声音阶,形态认识方法

神秘和弦论文文献综述

刘茜[1](2016)在《“神秘和弦”在斯克里亚宾晚期作品中的不同形态及认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对斯克里亚宾晚期创作音高结构体系的众多研究成果,提出以“神秘和弦”音高关系体系为主体、八声音阶是“神秘和弦”音高材料上的扩充与补充、以及用拓展出的其他综合类型音阶材料进行分析的方法,来确认斯克里亚宾晚期作品中“神秘和弦”中心成分的性质与不同形态。并通过研究过程中所得出的经验,总结“神秘和弦”的实用认识方法,为斯克里亚宾晚期作品分析的音高确认提供一个捷径。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斯克里亚宾晚期创作中所涉及到的音高材料(“神秘和弦”、八声音阶和由不同音阶综合而成的“合成音阶”)与它们之间在作品实际运用中的相互关系。第二章,按照“神秘和弦”形态的辨识度,将晚期每部作品中的“神秘和弦”分为常规类与非常规类,逐一进行分析论述,解析其形态的不同变化。第叁章,介绍笔者在分析“神秘和弦”过程中所总结的几种实用性认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神秘和弦”基础音的认证与特殊旋律形态的辅助认证。第四章,总体论述“神秘和弦”音高关系的基本构成原理及其统一性,以全面理解斯克里亚宾的创作思路与技术手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院》期刊2016-04-01)

陈春华[2](2015)在《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亚宾作为一位将神秘主义哲学为追求目标的音乐家,在他的晚期创作时期,所使用的"神秘和弦"为主要特征的一整套和声体系,在音乐史上散发着独特的神秘"芳香"。对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研究和诠释,大多从"神秘和弦"中的音程关系、和弦音和非和弦音、调式和声、非叁度和弦、"神秘和弦"中的音高在泛音列中的位置、音响色彩等角度展开研究。对此,若以协和性为基本考察方法,以亥姆霍兹"拍音论"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将融合音作为揭示其神秘性的方式,将对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的神秘性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尹达[3](2015)在《论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音高关系体系的创作与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是被公认的"神秘和弦"音乐的先驱,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和钢琴家,在他的音乐中总能体现出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纵观他的音乐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他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手法,既保持了浪漫主义后期的共性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点。是近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本文是对他的"神秘和弦"在创作中的运用作简要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5年21期)

刘茜[4](2015)在《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之认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斯克里亚宾晚期作品分析过程中的总结,寻找出"神秘和弦"在认识上的捷径,从而使这个"神秘"的和弦变得不再那么神秘莫测,为斯克里亚宾晚期音高关系的研究提供实用性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5年17期)

李京[5](2014)在《“神秘和弦”在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中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家热衷研究的对象,学术界对于"神秘和弦"的原型结构、形成过程以及在音乐实践中的价值历来都有较多的阐述。文章立足于对神秘和弦存在于传统大小调体系中的可能性进行了辨析,从律学的角度对于"神秘和弦"与常规叁和弦的结构、音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4年05期)

周伟[6](2014)在《多思维,多角度的审视——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亚宾晚期的创作是由和声因素构成的,由"神秘和弦"变化而来。"神秘和弦"不仅是斯克里亚宾开创的和声表现手法,也是欧洲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音乐发展的重要环节。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这一和声现象进行阐释,从而使这一理论不断的成熟、完善,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理解斯克里亚宾的和声技法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吴云鹏[7](2014)在《“神秘和弦”是怎样炼成的——浅析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亚宾作为世纪之交的俄罗斯重要钢琴家、作曲家,"神秘和弦"是其创造出的超前的音乐表现手法,也是其独具风格的和声思维的完全体现。神秘和弦不仅仅是集古典主义和声之大成,更对晚期浪漫主义的转型与现代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从斯克里亚宾钢琴作品入手,对"神秘和弦"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与探索。(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4年03期)

李刚[8](2012)在《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乐律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一直以来都是理论家热衷研究的对象,学术界对于"神秘和弦"的原型结构、形成过程以及在音乐实践中的价值历来都有较多的阐述。本文立足于"神秘和弦"的结构特征,对神秘和弦存在于传统大小调体系中的可能性进行了辨析,从律学的角度对于"神秘和弦"与常规叁和弦的结构、音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2年03期)

李刚[9](2012)在《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结构分析兼论非叁度和弦的和声色彩及实际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被认为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和声思维的基础上,融合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为一体而产生的具有独特魅力及典型色彩的特性和弦。本文立足于"神秘和弦"的结构分析,对"神秘和弦"的构成、音响色彩进行分析,进而对非叁度和弦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为非叁度迭置和弦在创作中的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音乐大观》期刊2012年07期)

周莹洁[10](2012)在《“神秘和弦”的结构变异——以席曼诺夫斯基《假面舞会》第叁首钢琴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浪漫主义晚期的席曼诺夫斯基深受了斯克里亚宾神秘主义的影响,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出现了神秘和弦的结构,本文就以席曼诺夫斯基钢琴曲《假面舞会》第叁首为例来探讨"神秘和弦"的结构变异。(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2年06期)

神秘和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斯克里亚宾作为一位将神秘主义哲学为追求目标的音乐家,在他的晚期创作时期,所使用的"神秘和弦"为主要特征的一整套和声体系,在音乐史上散发着独特的神秘"芳香"。对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研究和诠释,大多从"神秘和弦"中的音程关系、和弦音和非和弦音、调式和声、非叁度和弦、"神秘和弦"中的音高在泛音列中的位置、音响色彩等角度展开研究。对此,若以协和性为基本考察方法,以亥姆霍兹"拍音论"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将融合音作为揭示其神秘性的方式,将对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的神秘性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秘和弦论文参考文献

[1].刘茜.“神秘和弦”在斯克里亚宾晚期作品中的不同形态及认识方法[D].中国音乐学院.2016

[2].陈春华.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新解[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

[3].尹达.论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音高关系体系的创作与运用[J].当代音乐.2015

[4].刘茜.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之认识方法[J].当代音乐.2015

[5].李京.“神秘和弦”在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中的分析[J].北方音乐.2014

[6].周伟.多思维,多角度的审视——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

[7].吴云鹏.“神秘和弦”是怎样炼成的——浅析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演变[J].黄河之声.2014

[8].李刚.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乐律学分析[J].艺术科技.2012

[9].李刚.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结构分析兼论非叁度和弦的和声色彩及实际运用[J].音乐大观.2012

[10].周莹洁.“神秘和弦”的结构变异——以席曼诺夫斯基《假面舞会》第叁首钢琴曲为例[J].大众文艺.2012

标签:;  ;  ;  ;  

神秘和弦论文-刘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