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周瑞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周瑞

句容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124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能力,并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血栓也称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意外。脑血栓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1]。脑梗死比脑出血的病死率低,但致残率相对较高。早期的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65.23±6.13)岁;左侧瘫痪28例,右侧瘫痪3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6.17±6.22)岁;左侧瘫痪27例,右侧瘫痪33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动态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脉搏及意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心理护理干预。急性脑血栓患者由于发病急、病情严重,因而会存在不安、恐惧等心理,对治疗的顺利进行及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护理人员就需要与患者展开有效的沟通,对其心理变化及精神情况有一个充分的把握,通过讲述成功治疗案例以及组织文娱活动等的形式,同时,让病人家属予以心理支持,为患者创设良好的治疗环境,使其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2]。第二,指导肢体功能活动。护理人员为促进患者血液畅通,避免出现肢体功能退化的情况,就应当嘱咐患者保证足够的卧床休息,并利用健侧肢体开展适当的关节活动,或通过健肢来辅助患肢开展运动。第三,被动活动与被动按摩。针对患者失去部分功能的患肢实施按摩,根据先大关节后小关节的步骤,帮助患者血液循环,从而有效避免压疮、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的情况[3]。第四,体位摆放。患者应当采用左卧、右卧以及平卧相结合的模式,护理人员应当经常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从而有效避免患者某一侧长时间受压。第五,站立锻炼。患者在发病以后的5~6d开始逐渐实施步行练习,先坐位练习,然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到有支撑的位置,让患者能够进行支撑站立练习,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再帮助患者进行原地踏步与步行的锻炼。第六,语言及认知能力的锻炼。在对失语症患者开展语言锻炼时,首先利用声音来刺进患者的听力,随后再向患者示范口型,对其发音进行逐字逐句纠正。待患者的口语能力有所恢复后,多多鼓励他们与其他人展开口语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其学习能力及记忆的提升[4]。

1.3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分标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Barthel指数(MBl)。①基本治愈:偏瘫失语等症状基本消失,能徒步行走,生活自理,上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以上;②显著好转:偏瘫失语等症状明显改善,能步行,上下肢肌力恢复至2个级以上;③好转:偏瘫失语等症状恢复有进步,上下肢肌力恢复至1个级以上;④无效:治疗前后偏瘫,失语等症状无改善者。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康复护理,特别是在患者发病1个月以内实施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饮食吞咽、意识以及语言能力的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性脑血栓发病较急,但是其病程一般较长,患者正常功能的恢复十分缓慢,大部分患者都无法在住院期间得到有效恢复,出院之后的康复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护理人员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要积极鼓舞患者不要放弃。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发病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可有效促进其肢体功能、语言能力以及意识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与国内的相关研究报道表现一致[5],充分说明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能力,并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姚仙桃.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13(06):56-57.

[2]江志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40(24):3786-3787.

[3]陈月红,蒋建波.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11):172-173.

[4]赵艳,梁渝,姚宏波.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7(21):3244-3245.

[5]高远.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9(05):220-221.

标签:;  ;  ;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周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