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辽宁抚顺113008)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界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手段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和MR作为影像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已经在临床诊疗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经验,对腮腺肿瘤诊断中CT和MR两种方法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浅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这两种诊断方法在医学界的发展,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CTMR腮腺肿瘤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082-02
引言
腮腺肿瘤是医学界一项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对腮腺肿瘤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已经有很多种,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CT、MR、腮腺造影、核医学以及超声检查等。影像医学在进行腮腺肿瘤检查应用过程中,能够对典型的腮腺肿瘤呈现出较好的诊断效果,但是研究人员也发现,对于低度恶性肿瘤来说,影响医学的诊断效果并不明显,在诊断中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近些年的发展下,CT和MR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下面笔者将对近些年CT和MR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发展进行介绍。
1.唾液腺肿瘤分类和影像学诊断腮腺肿瘤的重要性
早在2005年,WHO就公布了的腮腺分类方法一直以来都是腮腺肿瘤分类的主要依据。腮腺肿瘤作为唾液腺肿瘤的分类之一,与其他几种肿瘤疾病共同构成了唾液腺肿瘤疾病,且腮腺肿瘤的发病率站到唾液腺肿瘤发病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腮腺肿瘤疾病中,绝大多数的肿瘤为良性,只有少数才呈现出恶性症状。例如,最多出现的腮腺肿瘤为多形性腺瘤,其次为腺淋巴瘤,这两种均为良性,但较少出现的多线性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这两种则为恶性。
治疗腮腺肿瘤的最好也是最直接方法就是手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需要手术的具体部位和切除范围。不论进行什么样程度的手术,都需要有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前提和判断依据,因此在手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十分重要。
2.腮腺肿瘤常规CT及MR检查的局限性
常规的CT和MR检查尤其局限性,即对于体积较小的多形性腺瘤检查中难以找到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会影响其与腮腺良性肿瘤的判别。众所周知,肿瘤有实质和间质之分,随着细胞的分化,实质的增多会导致肿瘤愈差,而间质的增多则表示肿瘤分化较好。在检查中,多形性腺瘤细胞成分的表现很弱,且易与恶性肿瘤混淆,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区分效果和识别程度。这一点便成为了影响医学诊断腮腺肿瘤时常规CT和MR检查的局限性。
3.CT功能成像技术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3.1CT动态增强
CT动态增强对肿瘤的良恶性诊断鉴别有一定的作用。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时间点上肿瘤的强化行为进行观察和显示。通过注射对比剂在肿瘤的相同位置处反复进行动态扫描,对病灶实质成分扫描产生过CT值并取平均值,得到相应的时间—密度曲线。有研究表明,腺淋巴瘤的达峰时间为30s,而恶性腮腺肿瘤的达峰时间能够达到90s,且多形性腺瘤有着具有渐进性强化的特点,这一点可以作为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依据。
3.2CT灌注扫描
CT灌注成像是通过对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得到病变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通透性、平均通过时间等重要参数,从而对病变的功能进行评价。已有的数据显示,血流量、血容量、达峰时间的中位数及4分位间距在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也有一定的作用。CT的灌注放射剂量与样本实验研究关系密切。
4.MR功能成像技术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4.1MR动态增强
动态增强的MR成像与CT的动态增强成像诊断原理类似,都是通过对肿瘤时间信号和强度的曲线测量来获取肿瘤灌注方面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的信息,得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这一方面与肿瘤血管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血管的生成情况会影响到肿瘤的生长、转移甚至良恶性之间的转变。动态增强MRI研究是病变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肿瘤的病变程度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即:细胞外间隙、肿瘤内血管通透性以及肿瘤血管化程度。良恶性肿瘤在这三个方面指标上有一定的差异。
4.2弥散加权MR
弥散加权成像主要通过对水分子的运动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得到表观弥散系数来反映水分子的扩散速度和程度。弥散加权成像得到的TIC曲线对腮腺肿瘤的鉴别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4.3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波谱技术是现有的唯一一种能够观察活体组织代谢和生化变化过程而不产生任何附加伤害的技术。但是该技术在使用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在使用核共振波谱进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诊断时,在口腔内气体、脂肪及骨骼的影响下,会有较大的磁化差异。这一问题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发展。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磁共振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为影像医学诊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法和途径。综合运用各类诊断方法,避免每种方法的限制支出,将会给诊断效果带来很大的提升。相信在业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下,CT和MR将会在腮腺肿瘤诊断以及其他医学诊断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畅智慧,刘兆玉,孙洪赞,吴振华.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常见肿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09).
[2]范卫君,吕衍春,肖鹏,张亮,沈静娴,李旺.CT灌注成像在腮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09).
[3]余强,王平仲,石慧敏,罗济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初步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01).
[4]胡卫东,范义,刘静华,赵勇,娄明武.腮腺Warthin瘤动态CT增强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09).
[5]肖鹏,范卫君.腮腺肿瘤影像学定性诊断的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