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茂峰: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探究论文

白茂峰: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探究论文

摘 要:科学社会主义五百年,经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和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制度的飞跃,而且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历史功绩,就是为一切被压迫劳苦大众和无产阶级指明了一条实现独立和自由的的光明之路。宏观地来看,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伟大思想武器,它是无产阶级全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就这一哲学理论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实践的关系来说,联系最为紧密的,是这一科学世界观中的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统领其他基本理论的最高准绳。因此,科学地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分析唯物史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不仅对于已获得领导权的无产阶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一、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成背景

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前,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在欧洲大地上传播了三百余年,三百余年间,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14世纪以来欧洲西部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厂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1]伴随1640年和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等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腐朽统治斗争运动的持续开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起来,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历史主动权,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在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革命性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崭新时期。然而,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复苏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也空前加剧,与之相伴的是反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即“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唯物史观的创立极大的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参加工人运动和实际斗争并且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历史性思想成果。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以深怀敬意的姿态,具体分析他们的是非功过,辩证地吸收了其科学成分,摒弃了这些理论中的空想体系,使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和逻辑起点。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工人革命运动,共同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批判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同时在《共产党宣言》中也专门指出了封建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阶级局限和理论局限,不断观察和研究社会问题,坚持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把唯心主义从此驱赶了出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促进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科学。

Réhahn的作品包括了Mosaic of Contrasts,第1卷和第2卷和The Collection: 10 Years of Photography。了解更多他的个人作品,包括《宝贵遗产》项目,民族博物馆和作品复制品等,可以访问www.Réhahnphotographer.com。 你 还 可 以在www.facebook.com/Réhahn和www.instagram.com/rehahn_photography关注他的动态。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以“空想的”社会主义为代表的,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思潮孕育兴起。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极度私有化的社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制度性的不公正现象,具体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企业生产的有序性和市场运行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客观运动使资本主义社会麻烦不断、乱象纷呈,社会成员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对立日益严重,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处于停滞或落后的状态,“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1]。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虽然进行了种种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的尝试与探索,付出了巨大牺牲,也进行了许多规模不一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但都没有取得很大成效,这指引他们的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言之,这些理论具有很大局限性。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1917年经过持续的斗争与反抗,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历史新纪元。随后又世界各地16个国家也相继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向社会制度的实践,这个伟大的转变,和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在以往一切历史中,所谓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就是思想运动、思想斗争的历史,例如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破天荒地提出了一系列所谓先进的思想主张,但是这一时期实践运动始终没有占据主流地位,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由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史观发现以前,一切旧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外在世界信息,彻底离开了实践去考察社会变迁,没有辩证地分析事物,把一切复杂的问题、生动的认识运动都简单化和凝固化了。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正是由于思考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根本上不符合事物发展,因而不能正确指导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具体实践。

3.问卷调查法:本课题除运用比较分析法外,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结果进行验证,以提升结论的可靠性。利用云课堂平台相关功能实施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满意程度,问卷针对全体学生。

不仅如此,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前的社会主义理论还具有其它局限,这里且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总之,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的唯物史观,给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指引。而科学社会主义分析了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这一段特定历史阶段,阐明了“两个决不会”的历史必然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力地推动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

采用消音速流管件与螺旋消音管配套可降低排水水流噪声和改善排水水力工况的高层和多层民用建筑的小卫生间。并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材料的本身结构构造,可减少专用通气管,从而节省了相应的人材机。

最后,以往一切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揭示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的矛盾,也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唯物史观的发现,把这一切不足都避免了,使以前的全部理论和观念找到了科学的依据。唯物史观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寻找。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阶级社会最终将被更高形态的无阶级社会所取代。

再次,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理论离开阶级斗争谈社会主义,他们甚至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持有排斥和厌恶的态度,主张单方面的阶级合作就能取得成功。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即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基本一致的,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伴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阶级社会必将被更高水平的无阶级社会所代替,到那时“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三、唯物史观极大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促进社会主义工人运动迈向了实践阶段

其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把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和一小部分精英分子身上,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作用。从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经典著作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以前的其他社会主义理论中,可以发现,他们有的把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某位百年甚至于千年难遇的天才或圣哲身上,有的把自己视为真理的化身和再次降临的救世主,有的把希望寄托在当时的统治者身上等,“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2],没有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现实力量和革命性因素,他们只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受压迫最大、受苦最深的阶级,却没有认识到压迫越大,革命性越强的“反抗定律”,把实现改造历史、扭转命运、追求平等的理想的主动权赋予了少数人或者某个天才人物身上。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唯物史观的创立者,在《神圣家族》中第一次明确宣告了人民是社会历史创造者这一论断: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突出强调人民群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在社会历史演变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导下,推动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制度。在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的俄国第一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在这种跨越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尽管后期在苏联党中央的错误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断僵化,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4]。但相对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而言,它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理论”上升到现实的社会制度,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也对世界上很多受压迫民族的人民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辩证地看待。

(二)唯物史观的发现,推动了全人类解放运动进程

首先,以往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是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相伴随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前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实际上就是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是与家庭手工业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和机器工业三个时期相对应的,因此“新的社会制度所产生的冲突只是开始形成”“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们对现实的批判摆脱了纯粹的理性的幻想,从此有了科学的世界观,主张把生产方式的变化作为分析和考察制度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据,强调“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对不会出现的”[1]。

唯物史观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彻底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一开始就强调在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力量,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变革中的先锋队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提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观点。可以说,以唯物史观为最高准绳的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运动变成了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把改变历史、追求理想的主动权交还给人民群众,以此为标志,社会主义运动也确实走出了准思想家们的“头脑”这个狭小的圈子,变成了波澜壮阔的实践运动,同时提高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志和热情,加速了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由自发的斗争转变为自觉地斗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也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3]。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创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此“站立起来”的历史新纪元;在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团结一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长期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学科发展与实践,离不开医院领导班子的顶层设计。2014年至2018年,盛京医院分别将年度建设主题确定为“医学职业素养提升主题年”“医院文化提升主题年”“员工关爱主题年”“医院安全主题年”“改善服务主题年”。

1978年以来,久经苏联模式困扰的中国共产党,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融入治国理政实践,启动了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逐步加深了我们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周师傅后来成了李高明入门的导师,第一次教学,他抓了一把刚剪下来的碎头发,把自己的剪刀交给李高明,让李高明练习。“他一点都不嫌弃。”剪发、烫发、产品认识,李高明一点点学,师傅也一点点教。训练了三个月后,李高明剪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头,“我觉得也没有那么难。”

四、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出发点和哲学根基,科学社会主义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理论目标。科学社会主义自从产生之日起,它的发展则是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和条件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关系本身决定了唯物史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际意义。在当代,以唯物史观视角审视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对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张保忠,岳海翔.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2014.

[2]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8.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16-0072-03

*作者简介:白茂峰(1996-),男,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  

白茂峰: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