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称评聘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评价和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评审可以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解决生产、科研、管理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专业技术队伍水平的目的。随着职称制度改革,本文对现阶段职称评聘方式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形势下职称评聘工作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职称评聘;问题分析;对策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职称评审工作是人才评价与选拔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企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职称评聘工作量日益增大,传统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和明显。
1 存在问题分析
1.1 职称评审条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评价理念不一致
目前工程、科研、实验、卫生、会计、经济、档案等专业技术系列基本上都对学历、专业、任职年限、发表论文等多个方面参评资格要求做出了规定,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专业技术人员各方面素质能力的要求,但这样也会导致一些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学历、专业、论文等因素达不到评审条件,这实际上是对不满足学历、专业等要求人员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的打击和压抑,同时也衍生出一部分人员为了达到评审要求把精力放在学历提升、论文发表上,不利于岗位成才,专业成才[1]。
该活动是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对企业经营绩效、管理规模、服务质量、业主满意度、发展潜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经评审专家委员会审定通过而发布的权威结果。“华南”荣膺此项殊荣,是业界的认可,更是华南物业实力的印证。同时,华南的品牌价值和商业模式被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作为经典案例,收入百强样本企业案例精选《时代的企业》中,并加以重点推介。
1.2 职称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一是目前职称评审实行的是量化考核和论文答辩的形式,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科研创新等方面难以准确的进行考核;二是各专业技术系列的评价条件和标准不一致,如只有会计等系列高级职称是实行考评结合的方式,其他系列都无相关要求;三是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之间没有建立互通机制,存在交叉设置,重复评价的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1.3 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滞后
2016年11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中对于建立职称评审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虽然有部分地区已开始职称评审信息化的试点工作,但覆盖面太窄,现在还是以传统的纸质材料申报、现场答辩和评审的方式开展,这样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是纸质材料繁多,存在填写不规范,申报人“跑断腿”的现象;二是评审过程费时、费力、费材,目前有的企业高级职称是采用集中答辩和评审的方式,下面成员单位的参评人员和答辩专家需要跨省、市参加答辩和评审,在此过程中参评人员和评审专家都会产生交通、住宿等一系列的费用,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开展。三是参评人员申报材料在评审过程中容易丢失或损坏[2]。
1.4 专业技术职务与岗位管理联系不紧密
南昌市面对严峻的河道采砂管理形势,将河道砂石资源提升到战略性资源的高度,努力破解采砂管理面临的困境和瓶颈,组建国有砂石公司,扭转外销为主的资源贱卖和非法暴利的利益分配模式,逐步实现产业链的高端化,推动“平价砂石进社区”活动。为推动采砂船舶切割淘汰工作,计划投资4亿多元,用2年时间对全市413条采砂船进行切割淘汰。九江市自2009年起,首开全省河道采砂统一管理先河,组建国有砂石公司,采取“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开采经营、统一规费征收、统一综合执法、统一利益分配”的模式,避免了可采区之间无序、超量开采,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解决了本省内河超功率采砂船的出路,减轻了赣江等内河采砂管理压力。
一是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奖项”的原则,降低职称申报的学历、专业等要求,合理设置职称评审工作中的论文和奖项条件,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做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二是要根据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制定各系列之间相对统一、平衡的评价机制,突出业务能力、科研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应用。三是结合日常考核、考察过程,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以及职业道德等内容的综合考核评价。
2 应对措施
2.1 降低职称申报的门槛条件,优化职称评价机制
其次,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而对事物因果联系的认识,对事件行为始因的判断,牵制着他们思维、实践的能力。传导者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接受主体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如何进行行为归因判断,矫正他们以往错误的归因理念和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归因、期望和态度等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而教师的行为又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归因。[4]当代大学生身临全球化的时空境遇,难免出现价值观念模糊、价值判断有误、价值选择不明、价值行为失宜的情况,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实效性。
从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历程来看,大致经历过2个过程:单轨制阶段和双轨制阶段。目前大多数企业单位是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开展工作。专业技术职务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具备相应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在部分企业专业技术职务既没有相应的权利,也没有明确的职责,同时也没有直接与待遇挂钩,仅作为岗位任职资格的一项,那么在这类企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2.2 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之间的互通渠道
如工程系列与钳工、电工以及仪器仪表工等职业工种,经济师与人力资源管理师、招标师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建立同级别的职业资格和职称相互认定的工作机制,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之间的“双跨”,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人才专业技术和技能序列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2.3 探索建立适合企业的职称信息化评审系统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探索开展职称评审信息化工作,如山东省职称申报与评审管理系统、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网上申报系统、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职称申报系统等。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改进职称评审方式,提高评审效率、降低评审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职称评审需求日益增加,企业也可以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职称评审信息化系统,实现个人申报、审核管理、评审管理网络化。
2.4 疏通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通道
一是疏通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通道,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相对应的职级晋升通道,拆除阻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的“天花板”。二是将职称作为岗位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3 结语
职称评聘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贡献力量。在评审过程中既要看学历和论文,更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成绩,积极发挥职称工作对人才评价和队伍建设的导向作用,为真正有能力、有业绩、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振兴发展靠人才(三)——《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J].共产党员,2018(2):44-45.
[2]李海韬,基于Web的职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企业文化 ,2016(11):94-95。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标签:职称论文; 专业技术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人才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劳动科学论文; 职业培训论文; 《商品与质量》2019年第3期论文;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