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后论文_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花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豆,籽粒,农艺,性状,小麦,土壤,耕作层。

开花后论文文献综述

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1](2019)在《减源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开花后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叶源调减("减源")对不同密度群体的产量,干物质及氮、磷、钾元素积累转运的影响,以期为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及养分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不同密度,分别为常规生产种植(60 000株/hm2)和高密度种植(90 000株/hm2);副区为不同减源强度处理,于开花吐丝期将植株的每1片绿叶横剪1/2、1/3、1/4(用T1、T2、T3表示),不剪叶为对照(CK),测定吐丝期(减源后)至成熟期植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与转运情况。【结果】在常规生产种植密度下,不同减源处理的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均较CK显着降低(P<0.05),其中T1、T2、T3处理分别较CK平均减产32.1%、20.3%和11.9%;而高密度处理,T3处理显着提高了穗粒数,产量显着增加,较CK增产7.7%。与CK相比,不同减源处理均提高了营养器官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转运率,减源程度越大,干物质与养分转运率越高,其中在常规生产种植条件下,T1处理营养器官的氮、磷、钾转运率2年平均分别较CK提高25.4%、19.1%、10.7%,T2处理的分别提高14.3%、9.8%、5.2%,T3处理的分别提高19.0%、10.7%、8.4%;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T1处理营养器官的氮、磷、钾转运率2年平均分别较CK提高17.1%、12.8%、5.8%,T2处理的分别提高12.6%、8.0%、3.6%,T3处理的分别提高14.9%、11.3%、3.9%。常规生产种植条件下不同减源处理降低了籽粒中氮、磷、钾的积累量,而高密度种植条件下适当减源,籽粒中氮、磷、钾的积累量有所提高,其中T3处理2年平均比CK提高11.8%、6.9%、6.1%,而T1、T2处理籽粒氮、磷、钾积累量2年均值分别比CK降低20.4%、23.4%、20.0%和10.3%、15.6%、16.0%。【结论】高密度玉米群体存在叶片冗余,适当减少叶源量(剪叶1/4),促进了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营养元素向籽粒的合理转运,提高了成熟期籽粒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量,显着提高产量。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合理增加密度,在高密度群体下适当调减叶源量,是春玉米进一步高产和养分高效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龙轩[2](2019)在《豇豆开花后遇高温多雨易发生枯萎病》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豇豆枯萎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正在开花结荚的豇豆常被危害枯萎致死,受害严重的田块会大幅度减产。豇豆枯萎病属真菌性病害。据观察,豇豆在开花结荚初期,植株发病后,首先是根系发育不良,根部皮层腐烂,新根很少或者完全没有新根,剖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04-24)

赵琳,王阔,李欣,陶亚涵,丁福全[3](2019)在《大豆GmGBP1-i植株开花后光周期反应及农艺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是典型短日照植物,对光周期反应敏感。利用GmGBP1-i干涉植株与光周期反应敏感的大豆品种DN50为试验材料,通过短日照和长日照两种不同条件光周期处理,明确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开花后光周期反应敏感性,同时分析其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GmGBP1干涉大豆植株均表现为植株矮小、节间距缩短、不同程度减产,且光周期反应敏感度较野生型低。说明GmGBP1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梁勇,陈月星,甘琴,程剑平,赵钢[4](2019)在《小麦开花后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小麦开花后籽粒中多组分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六倍体栽培小麦中国春和贵紫1号为材料,对开花后10、15、20、25、30、35、40d的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总淀粉、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单粒重进行了动态测定及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相关性网络(Correlation-based network analysis,CAN)和斯皮尔曼秩相关(Spearmanp’s Rho Correlation)等分析。结果表明,在籽粒发育过程中,氨基、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无机磷含量逐渐降低,淀粉含量升高后逐渐趋于稳定,总酚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总类黄酮含量及单粒重先升高后降低。2个小麦品种籽粒中各营养物质含量及单粒重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但各营养物质含量的高低及其差异显着性却各有不同。不同阶段的单粒重与对应阶段营养物质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即使是同一种营养物质,在籽粒发育的不同阶段与单粒重的相关性也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1期)

张礼军,鲁清林,张文涛,白玉龙,周刚[5](2018)在《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旱地冬小麦开花后干物质转运特征、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耕作方式和氮肥对旱地小麦的互作效应,在甘肃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常规耕作(CT)、秸秆还田(CTI)、全膜覆土穴播(PM)、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方式为主区,75、150、225、300kg·hm~(-2)4个施氮量(分别用N1~N4表示)为副区,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组合处理下旱地冬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糖含量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耕作方式中,PM的株高最高,叶面积最大,籽粒产量最高,较CT增产14.50%。PM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穗长和穗粒数来实现,也归因于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及其在花后向籽粒中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较CT显着增加,特别是增加了叶片和颖壳的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CTI的千粒重和有效穗数虽然最高,但产量与CT无显着差异;NTS的株高、千粒重、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向籽粒中转运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产量较CT降低16.74%。施氮显着增加了旱地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平均产量表现为N4>N2>N3>N1。CT、CTI、NTS下,施氮的增产作用显着,但PM下不显着。在所有处理中,PMN2的籽粒产量最高,比最低的NTSN1增加70.55%。施氮增产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和开花后干物质转运。NTS提高了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但其效应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差异,茎秆主要表现在开花后20~30d,叶片和颖壳在开花后10~40d,叶鞘在开花后20~40d,籽粒在开花后10~30d。施氮显着降低了开花后0~30d茎秆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但显着增加了开花后20d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以上结果说明,在甘肃旱地雨养农业区,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全膜覆土穴播下冬小麦高产的氮肥施用量以中等水平(150kg·hm~(-2))最佳,免耕秸秆覆盖下需增加氮肥施用量(300kg·hm~(-2))。(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丽华,曹鑫波,左师宇,魏湜,李晶[6](2018)在《开花后小黑麦旗叶氮代谢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品种间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类型小黑麦(×Triticosecale)氮代谢及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本文以加工型品种‘东农8809’、饲用型品种‘东农5305’和粮饲兼用型品种‘东农96026’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究3个类型小黑麦品种氮同化、氮素积累及转运、蛋白质积累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型品种‘东农8809’花后氮素同化量高而氮素转运量低,籽粒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花后植株的同化吸收;饲用型品种‘东农5305’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高,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对氮的贮存能力高,利于生育后期向籽粒转运;粮饲兼用型品种‘东农96026’的NR和GS活性较低,且生育后期GS降幅大,氮同化能力较低,氮素转运量和氮转运效率小,氮素转运能力弱。(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蕊,杨越,李彦生,金剑,张兴义[7](2018)在《基于玉米-大豆轮作的不同施肥体系对大豆开花后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玉米-大豆轮作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大豆施肥模式,是目前东北大豆生产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研究基于建立的玉米-大豆轮作体系设置了5种施肥处理,分别为:T1:玉米施用化肥,大豆不施肥;T2:玉米施用化肥,大豆施用有机肥;T3:玉米施用化肥,大豆施用1/2量的化肥;T4:玉米施用化肥,大豆施用化肥;T5:玉米与大豆所需化肥总量一次性全部施入到玉米种植年份,大豆不施肥。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大豆不同生育期0~10、10~20、20~30cm土层深度内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特征时空变化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两个轮作周期,T2处理大豆产量最高,为2 959kg·hm~(-2),比T4处理显着高出7.3%,产量提高主要体现在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性状的改善,而T1、T3、T5处理的大豆产量比T4处理显着低出15.4%,8.5%和5.0%。T2处理显着增加了大豆R6期0~10cm土层的根重密度,比T4处理显着高出42.3%,且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5(p<0.01);T2处理也明显增加了大豆R1期0~10、10~20cm土层以及R6期20~30cm土层的根长密度,分别比T4处理显着高出25.3%、71.3%和27.6%,且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2(p<0.01)。与T4处理相比,尽管T3处理显着增加了大豆R1期10~20、20~30cm土层的根重密度和R6期10~20cm土层的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密度,但均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T4处理只显着增加R1期单位体积的根表面积,而对大豆根平均直径和其它时期单位体积的根表面积的影响不大。因此,不同施肥措施影响大豆根系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比较复杂。施用有机肥可通过增加表土层根的重量以及深土层根的长度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因此在有机肥源供应充足的地区,玉米、大豆两区轮作基础上,玉米收获后秋施15t·hm~(-2)有机肥,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化肥应用负面环境影响的替代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安婷婷,侯小畔,周亚男,刘卫玲,王群[8](2017)在《氮肥用量对小麦开花后根际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小麦开花后根际土壤特性动态特征及其与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生产上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减轻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和2015—2016年在小麦季设置4个氮肥水平(0,CK;150 kg N·hm~(-2),N150;240 kg N·hm~(-2),N240和300 kg N·hm~(-2),N300)并于小麦开花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分层(0—20 cm和20—40 cm)测定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蔗糖酶、脲酶,同时测定根、茎、叶和穗生物量及其氮素含量;重点分析根际土壤特性与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CK相比,N150、N240和N300处理2年小麦籽粒产量的平均值分别增加99%、130%和107%,且处理之间差异显着。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根、茎、叶、穗生物量和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氮肥回收率呈下降趋势,且处理之间差异显着。(2)从开花到成熟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土壤蔗糖酶和脲酶(0—20 cm除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处理CK、N150、N240和N300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着低于非根际土壤。4个处理2年0—20 cm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平均值比非根际土壤降低29%,硝态氮含量降低22%;20—40 cm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比非根际土降低34%,硝态氮含量降低14%。而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着高于非根际土。4个处理2年0—20 cm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比非根际土壤提高29%,脲酶活性提高15%;20—40 cm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比非根际土壤提高33%,脲酶活性提高13%。(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与0—20 cm和20—40 cm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脲酶和蔗糖酶(2016年籽粒氮素积累量除外)呈显着正相关。【结论】小麦根际土壤可利用性氮素含量小于非根际土壤,而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与籽粒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特性显着影响小麦籽粒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7期)

张国栋[9](2017)在《分析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农作物食品,无论从口感、营养等多方面都得到人们的肯定,成为人们食物的首选。为了提升大豆农艺性状及质量,做好光照时间长度控制极为重要,尤其在开花后,更加需要做好光照长度把控。本文以实验为依托,对大豆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7年12期)

田博文,李彦生,杨越,李蕊,涂冰洁[10](2017)在《钾肥施用对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开花后氮素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钾素营养充足,可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和产量。随着氮、磷肥在生产中施用的增加,钾肥已逐渐成为作物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大豆开花后籽粒形成期是大豆氮素积累、产量提高的重要时期,文章对钾肥施用后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两者开花后氮素的积累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正常氮磷种肥用量基础上,设置3种施钾处理:不施钾(K0)、种肥施钾120 kg·hm~(-2)(K1)、种肥施钾120 kg·hm~(-2)且在花、荚期喷施30 kg·hm~(-2)叶面钾肥(K2),探究菜用大豆、普通大豆开花后28~56 d内籽粒、叶片、茎中氮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进两种类型大豆植株各部位中氮素积累。同时期内,两种类型大豆在各施肥处理下各部位的氮素积累量均为K2>K1>K0,大豆植株各部位中相对氮素累积量均为籽粒>叶片>茎。钾肥施用对提高菜用大豆籽粒氮素含量的效应高于普通大豆,与K0相比,K2处理下菜用大豆、普通大豆籽粒平均氮素含量分别增加了0.19%和0.1%。施用钾肥提高了菜用大豆叶片氮素转移效率,相比K0处理,K1、K2处理分别增加了6.1%、8.2%,而对普通大豆影响不大。钾肥施用显着增加普通大豆茎中氮素积累,但菜用大豆品种间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7年02期)

开花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些年来,豇豆枯萎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正在开花结荚的豇豆常被危害枯萎致死,受害严重的田块会大幅度减产。豇豆枯萎病属真菌性病害。据观察,豇豆在开花结荚初期,植株发病后,首先是根系发育不良,根部皮层腐烂,新根很少或者完全没有新根,剖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花后论文参考文献

[1].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减源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开花后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

[2].龙轩.豇豆开花后遇高温多雨易发生枯萎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3].赵琳,王阔,李欣,陶亚涵,丁福全.大豆GmGBP1-i植株开花后光周期反应及农艺性状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4].梁勇,陈月星,甘琴,程剑平,赵钢.小麦开花后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分析[J].种子.2019

[5].张礼军,鲁清林,张文涛,白玉龙,周刚.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旱地冬小麦开花后干物质转运特征、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8

[6].王丽华,曹鑫波,左师宇,魏湜,李晶.开花后小黑麦旗叶氮代谢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品种间差异[J].植物生理学报.2018

[7].李蕊,杨越,李彦生,金剑,张兴义.基于玉米-大豆轮作的不同施肥体系对大豆开花后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

[8].安婷婷,侯小畔,周亚男,刘卫玲,王群.氮肥用量对小麦开花后根际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7

[9].张国栋.分析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情况[J].农家参谋.2017

[10].田博文,李彦生,杨越,李蕊,涂冰洁.钾肥施用对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开花后氮素积累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7

论文知识图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a.35S::BnaA.FUL.a驱...年旱季不同基因型组水稻分粟动态Fi...一31花不同发育阶段花柱基部自花!异花花...旱季不同基因型组水稻开花后...地笋主枝开花花序数变化光周期对种子春化处理30后盐芥的生长...

标签:;  ;  ;  ;  ;  ;  ;  

开花后论文_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