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气体论文-郑露

热解气体论文-郑露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解气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钙盐,煤热解,煤化程度,气相产物

热解气体论文文献综述

郑露[1](2019)在《钙盐对煤热解中生成CO、CO_2及H_2气体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钙盐对不同煤化程度煤热解过程气相产物的影响,采用固定床实验装置对叁种不同煤化程度煤种添加后热解过程中气相产物CO、CO_2和H_2的释放速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了主要气相产物释放速率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得出:碱土金属钙对煤的主要气相产物随热解温度的释放规律有较大影响,能明显改变气体释放速率峰值、峰值温度及累计释放量;整个热解温度区间,钙盐能有效增加(内蒙褐煤)热解的CO和CO_2的累积释放量,抑制较大苯环的缩聚反应从而使H_2累积释放量减少,钙盐对不同煤化程度煤种热解的气相产物生成速率都存在影响,影响程度与煤阶呈现不完全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4期)

姜永涛,谢凡,李国莉,吕江,赵玉良[2](2019)在《超重力技术在煤热解气体净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煤热解气体净化中塔类设备存在的占地面积大、效率低、能耗高、易堵塞等问题,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气体净化。该技术具有传质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针对热解气体净化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两种形式的超重力机。超重力机均采用规整填料和模块化设计,具有运行平稳、效率高、体积小、能耗低、操作弹性大、易维修等优点,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张秋利,李凤英,惠相荣,罗敏,周军[3](2019)在《低变质煤热解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热解终温,分析气体产物成分与固体产物官能团变化关系,探究低变质煤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结果表明:气体产物CO在低温区主要是由于羧基、醛或酮类结构中的弱键断裂分解和小部分醚键、含氧杂环发生裂解产生的。CO_2主要是醌、醛或酮类结构和醚键结构发生裂解,以及焦油中含氧杂环或羰基官能团的断裂产生的。CH_4是由弱甲基键的断裂以及甲氧基、侧链甲基和焦油中烷烃类物质的裂解形成,固态产物与氢气发生二次反应也会产生甲烷。H_2是由极少部分游离氢自由基组合以及固态产物结构芳构化和气体分子间的聚合反应或小分子裂解产生。气体产物析出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煤表面吸附物质释放以及一些不稳定弱键开始断裂;第二阶段,热解程度增强,各个官能团裂解反应更为剧烈,自由基碎片大量增加;第叁阶段主要是焦油发生二次裂解;第四阶段为固态产物芳构化脱氢。(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4期)

辛馨,李建芬,程群鹏,李红霞,张凯迪[4](2019)在《城市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HCl气体排放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N_2气氛下,采用卧式管式炉以10℃/min的升温速率对塑料、厨余类和未分类生活垃圾在600,700,800℃下进行热解。同时,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热重分析,对热解前后垃圾中的氯含量进行元素分析;以NaOH溶液吸收热解过程中产生的HCl,并用硝酸银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塑料垃圾的氯含量最高,而厨余垃圾的氯含量最低;垃圾热解过程中,HCl析出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残余焦炭中的氯含量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在升温过程中,HCl的最大析出速率均在400℃左右,600℃以后HCl的析出速率再次增加。未分类垃圾热解过程中的HCl析出率最高,厨余垃圾最低;低温热解及对含氯量相同的垃圾进行分类热解,有利于控制污染物HCl的析出。(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陈吉浩[5](2019)在《气体改性负载型热解焦催化剂制备及其在重质焦油裂解过程中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热解焦为载体,采用气体改性和等离子体焙烧的方法制备ZnO负载型热解焦催化剂,对原煤热解产生的气相焦油进行催化裂解。实验采用两段式热解固定床,一段炉中放入原煤,二段炉中放入热解焦催化剂,原煤热解产生的气相焦油气进入二段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裂解反应,以改善焦油品质和提高气体产量。通过FT-IR、XRD、XPS、BET、SEM等检测方法对热解焦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催化剂对焦油的裂解机制首先,采用热解炉制备不同热解终温和不同热解恒温时间的热解焦,利用热解焦对焦油进行催化裂解,研究不同终温和恒温时间的热解焦对焦油裂解产物的影响,筛选出热解焦的最优制备条件。其次,采用气体(H2O、CO2、NH3)对最优热解焦进行改性,制取不同改性流量、不同改性温度以及不同改性时间的热解焦,利用改性热解焦对焦油进行催化裂解,研究改性热解焦对焦油裂解产物的影响,筛选出气体改性热解焦的最优制备条件。最后,以最优的气体改性热解焦作为载体,制取等离子体不同焙烧时间和不同焙烧功率以及ZnO不同负载量(5%、10%、15%)的负载型热解焦催化剂,利用ZnO热解焦负载型催化剂进行焦油裂解,研究等离子体焙烧条件和负载量对焦油裂解产物的影响,最终制备出最优的等离子体焙烧ZnO负载型热解焦催化剂。结果表明:(1)制备热解焦的最优温度和时间分别是750℃和2h;(2)改性热解焦的最优气体为H2O,最优改性流量、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50mL/min、650℃和60min,最优改性热解焦使得气体产量、焦油质量以及焦油组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3)等离子体焙烧ZnO负载型热解焦催化剂的最优焙烧功率为60W、最优焙烧时间为5min最优ZnO负载量为10%;(4)最优等离子体焙烧ZnO负载热解焦催化剂裂解焦油,使得裂解的焦油质量提高了 119.8%,气体产量提高了66.2%,焦油中轻质组分总含量提高了85.8%。(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王俊山[6](2019)在《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及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硫煤被大量开采利用,并在其利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煤热解可作为单独的燃前预处理工艺在提高煤利用效率及污染物控制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煤与添加剂共热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煤中硫的定向迁移。由于煤中硫存在形式复杂多样,可以借助模型化合物对热解过程中硫的变迁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及煤热解含硫气体逸出的影响,揭示金属离子的作用,能够为中高硫煤综合利用及含硫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论文首先利用热解-色谱(Py-GC)技术定量考察不同浓度Fe~(3+)、K~+、Na~+及Ba~(2+)对含硫模型化合物二丁基硫醚(DS)、苯硫醚(PS)和2-甲基噻吩(2-MT)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量的影响,接着选取Fe~(3+)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解-质谱(Py-MS)技术定性分析添加Fe~(3+)后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杜儿坪煤、云南无烟煤及平朔煤叁种含硫类型不同的煤样,重点考察煤中内在灰分及外加物质Fe~(3+)对含硫气体逸出规律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量的影响不同。其中,与K~+,Na~+及Ba~(2+)相比,Fe~(3+)的影响更大,且与其浓度有关。(2)同一气氛下,不同含硫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逸出温区及相对逸出含量不同,这与模型化合物结构的稳定性有关。Ar及CO_2气氛下,与脂肪类硫醚DS相比,芳香类硫醚PS以及2-MT更难分解。(3)3%O_2-Ar气氛下,Fe~(3+)有利于DS、PS以及2-MT热解过程中COS及SO_2的最大逸出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且随离子浓度增大,逸出趋势增强。(4)不同气氛下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主要逸出形式不同:Ar气氛下H_2S的逸出量较多,CO_2气氛下COS的逸出量明显增加,在3%O_2-Ar气氛下主要以SO_2的形式逸出。(5)不同气氛下,脱除灰分后有利于煤热解过程中主要含硫气体的逸出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6)Ar及CO_2气氛下,Fe~(3+)使煤中H_2S的最大逸出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对于COS及SO_2,受煤种影响较大;3%O_2-Ar气氛下,无明显H_2S逸出,对于COS以及SO_2,Fe~(3+)均使其最大逸出峰温向低温方向移动,Fe~(3+)有利于煤中含硫化合物低温下分解。(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孙伟庆[7](2019)在《利用热重-质谱法分析煤炭热解过程中气体析出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的热解是煤气化过程的第一步,是煤的清洁利用技术的基础过程。煤炭的热解产物与煤的性质、加热速率、传热和热解气氛等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利用热重-质谱(TG-MS)的实验方法可以有效研究炼焦煤和非炼焦煤在热解过程中气体析出时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梁洪林[8](2019)在《纤维素热解释放小分子气体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热解可以得到液体或气体等清洁燃料,是一项十分有前途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纤维素是生物质中最主要的成分,对其热裂解机理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生物质整体的热解规律。过去,对纤维素热解机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而关于纤维素热解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小分子化合物的形成机理以及中间产物演化过程的理论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左旋葡聚糖(六元杂环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五元杂环化合物)在纤维素热解中占比很大,是纤维素二次热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这两类物质会继续发生热解。因此,本文选择左旋葡聚糖和呋喃类化合物作为纤维素的模型化合物,使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的DMol~3模块来建立分子模型,研究其热解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变规律。并且,结合对左旋葡聚糖的热解实验,分析其生成CO与CO_2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微型流化床上对左旋葡聚糖在不同温度(700,750,800,850℃)下热裂解实验,分析CO与CO_2气体的生成特性。对产物进行等温动力学计算,从21种典型的气固反应机理函数中选出叁种拟合度最高的,分别为叁维扩散方程,随机成核(n=2/3)和反应级数(n=1)。计算结果发现CO的活化能比CO_2小很多,这表明左旋葡聚糖热解更容易生成CO气体。其次,选取左旋葡聚糖作为纤维素的模化物,设计23条可能的热解反应路径,并对路径中涉及到的51种化合物(包括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和47个过渡态进行量化计算。CO_2的最佳生成路径为开环→脱羧,能量跨度为301 kJ/mol。CO的最佳反应路径为脱水→醇烯-酮互变异构→开环→脱羰,能量跨度为286 kJ/mol。因此,理论上左旋葡聚糖生成CO要比生成CO_2简单。该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并且,通过分析路径中的脱水反应,可以发现脱水有利于左旋葡聚糖生成CO,而不利于CO_2的形成。最后,选取呋喃类化合物作为纤维素的模化物。设计并计算9条可能的热解反应路径,其中包括21个化合物和17个过渡态。呋喃热解最优路径为呋喃环开环形成醛基,然后脱羰生成CO。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这类含醛基的化合物生成CO的最优路径是直接脱羰。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呋喃类物质直接脱羰的吸热量要低于开环后脱羰的吸热量,并且随着温度升高,直接脱羰反应变得可自发。侧链官能团的存在会减小其相连的呋喃环中C-O键的键能,使得呋喃环更容易从该位置处发生开环反应,促进呋喃环开环。本文通过计算纤维素模化物热解生成小分子气体的过程,从分子层面加深了对纤维素二次热解机理的了解,是对纤维素热解机理的重要补充和丰富。(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5-01)

宋永辉,雷思明,马巧娜,贺文晋,周军[9](2019)在《TG-FTIR法研究低变质煤共热解过程气体的析出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对比研究了陕北低变质粉煤(SJC)与重油(HS)、焦煤(JM)、液化残渣(DCLR)共热解过程中气相产物的析出特性。研究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SJC与HS,JM,DCLR的共热解过程均可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原料表面吸附物的释放,第二阶段发生解聚和分解反应,随温度继续升高,第叁阶段形成更为稳定的半焦。在热解第二阶段中均存在煤与添加剂之间的协同效应,SJC作为主要的供氢体,热解产生的氢自由基与HS,JM,DCLR热解产生的小分子自由基碎片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生成焦油和煤气。SJC和SJC+DCLR在450℃附近的温度区间内热解反应进行的更加充分,大部分N元素转移到了焦油组分中。热解过程气相产物中H2O和酚类物质、含N杂环物质及CO的析出伴随着热解的整个温度区间,SJC+JM和SJC+HS热解过程含N物质的转移主要集中在400~650℃区间,CH4和脂肪烃类物质的析出最高峰出现在450℃附近,而SJC+DCLR和SJC则出现在550℃。JM,HS及DCLR的添加可促使焦油中芳香族化合物的析出,SJC+JM与SJC+HS热解过程芳香族物质大量析出的温度区间在400~550℃。该研究结果为低变质粉煤的清洁转化与提质分级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低变质煤的增值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2期)

赵波庆,李娜,陈琛,史肃龙,班延鹏[10](2019)在《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变及气体生成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褐煤的热解反应是褐煤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分析褐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变及气体生成机理,首先将胜利褐煤(SL)在固定床上进行热解制焦,利用800℃时SL热解气体生成速率曲线选取半焦终温,同时用气相色谱在线检测其所生成的热解气;其次结合煤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表征进行分析,将半焦的FT-IR分峰拟合计算;最后将计算参数结合热解气生成规律,提出了热解升温过程中各反应阶段生成气体机理和气体生成过程中煤体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SL具有羟基、脂肪烃、芳环、羰基、醚键等丰富的官能团,热解温度低于350℃,胜利褐煤中主要官能团未发生明显变化; 350~450℃,脂肪族侧链含氧官能团分解,热解温度450℃比350℃时煤焦中C=O相对含量(C1)降低78%; 560~800℃,热解反应主要以芳香烷基侧链含氧官能团裂解为主,热解温度800℃时煤焦中C—O相对含量(C2)比560℃时降低27%;热解温度710~800℃时,煤热解以缩聚反应为主,热解温度800℃煤焦中芳香稠和度(D2)比710℃时升高65%。对4种热解气生成过程进行研究分析,CO2主要来源于中低温区煤中不同结构的羧基官能团分解;高温区生成CO,来源于煤中酚类、醚类、含氧杂环等结构的分解; CH4主要由芳环侧链的甲基、亚甲基或连接芳环结构亚甲基的分解;高温区产生的约60%H2主要来自于煤中芳香结构的缩聚反应。(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热解气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煤热解气体净化中塔类设备存在的占地面积大、效率低、能耗高、易堵塞等问题,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气体净化。该技术具有传质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针对热解气体净化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两种形式的超重力机。超重力机均采用规整填料和模块化设计,具有运行平稳、效率高、体积小、能耗低、操作弹性大、易维修等优点,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解气体论文参考文献

[1].郑露.钙盐对煤热解中生成CO、CO_2及H_2气体的影响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9

[2].姜永涛,谢凡,李国莉,吕江,赵玉良.超重力技术在煤热解气体净化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9

[3].张秋利,李凤英,惠相荣,罗敏,周军.低变质煤热解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J].煤炭转化.2019

[4].辛馨,李建芬,程群鹏,李红霞,张凯迪.城市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HCl气体排放特性[J].应用化工.2019

[5].陈吉浩.气体改性负载型热解焦催化剂制备及其在重质焦油裂解过程中的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6].王俊山.金属离子对模型化合物及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逸出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

[7].孙伟庆.利用热重-质谱法分析煤炭热解过程中气体析出规律[J].山东化工.2019

[8].梁洪林.纤维素热解释放小分子气体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

[9].宋永辉,雷思明,马巧娜,贺文晋,周军.TG-FTIR法研究低变质煤共热解过程气体的析出规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10].赵波庆,李娜,陈琛,史肃龙,班延鹏.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结构演变及气体生成机理分析[J].煤炭学报.2019

标签:;  ;  ;  ;  

热解气体论文-郑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