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产力,生态系统,农业,沙地,农牧,西辽河,气候。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徐俊辉[1](2015)在《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较好,其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力较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对福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科学评价将有利于福建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为福建省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尝试在充分查阅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估研究的文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以能值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依据和方法,把植物初级生产力、动物次级生产力(构成生物生产力)、农户经济生产力和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的“生态生产力”等4部分构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内涵,以分析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现状。主要结果如下:(1)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存在逐步提高之趋势,1995-2012年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值总流量由4.43×1022sej增加至4.85×1022sej,呈上升趋势。其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占农业生态系统投入总能值投入比重的73.4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2%,但长期的化石能源高投入使土壤营养元素失衡,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成为制约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持续提高的瓶颈。(2)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提高也较快,2010年畜牧业能值产出占产出总能值的45.16%,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但畜牧业规模过大,易造成草畜平衡失调,破坏农牧系统耦合机制。水产品能值产出比例较低,说明福建省的渔业资源尚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3)以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代表其“生态生产力”,其最终价值是传统市场对其价值核算的18倍,表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客观存在但长期未被核算,是“叁农’难题折射到经济学上的困境。其中,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低下,正好印证化石农业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抵消。(4)福建省人口超过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可承载力的下限,超载了1.77倍。农户的实际收入水平虽有了一定提高,但农户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很低,表明农户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基础上的。本研究表明,福建省传统意义的农业生产力的获得是依靠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若继续按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产力评价方法,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将全面退化或散失,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作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推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防护林、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农田林网建设;加大科技资金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合理推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基层组织管理水平和合理引导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5-04-01)
孙特生,李波,张新时[2](2012)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波动的响应——以准格尔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大影响。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准格尔旗为例,利用气象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准格尔旗1961—2009年降水量、平均气温的波动特征,计算出该地区1961—2009年农业生态系统NPP值和主要农作物的气候产量,论述了准格尔旗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波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年际、年内波动均显着。(2)准格尔旗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呈现阶段性地波动上升趋势。排除社会、科技等影响,气候生产力对气候波动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是作物气候生态适应的结果。(3)中国北方雨养旱作区,粮食气候产量受降水量年际波动(特别是7、8月)显着影响;谷子、糜黍、玉米、薯类、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与降水量年际波动呈显着正相关;谷子、糜黍的气候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年内波动呈显着负相关。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4)谷子、糜黍、薯类、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与6、7、8月平均气温年际波动呈显着负相关;生长季平均气温年内波动对谷子、糜黍、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有显着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将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气候产量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19期)
王爱清,张晓伟,柴彦军[3](2012)在《气候变化对西辽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1995—2004年西辽河流域气候的变化特征,采用曲线对比分析法,研究各气候因子变化(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该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各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使该地区各产业产值升高,提出提高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对策,以促进区域农业生产。(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2年08期)
白峰哲,蒋高明[4](2010)在《让农业中的元素循环起来》一文中研究指出蒋高明 1964年出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从事恢复生态学与全球变化生态学合作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恢复生态学领域,第一次提出了沙地草地生态恢复的“以地养地”模式(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0-10-20)
亢福仁,朱铭强,胡兵辉,尚爱军,卜耀军[5](2010)在《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以榆阳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实际,选择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榆阳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分析其典型区域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和农牧系统耦合度的演变规律。得出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典型县域农牧耦合度的演变可划分为叁个阶段:互补增效阶段、联动增殖阶段、平衡稳定阶段;榆阳区在1995年之前处于互补增效阶段,1995至2005年之间处于联动增殖阶段,2005年以后处于平衡稳定阶段。提出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概念以及农业生态系统进化和生产潜力的解放,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方法与对策。(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胡兵辉,廖允成,李露[6](2008)在《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实际,根据复合生态系统耦合理论,借助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偏农区农牧耦合典型区域榆阳区和偏牧区农牧耦合典型区域乌审旗近27年的农牧耦合系统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及系统耦合状况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探讨了典型区域农牧系统耦合程度的演变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期刊2008-10-10)
董孝斌,高旺盛[7](2005)在《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能值分析——以武川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以农牧交错带的武川县为案例对该区域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农牧系统耦合和农户经济生产力及10多年来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结合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试图说明该区域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5年S1期)
李晓燕,王宗明,张树文[8](2005)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指示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波动性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水平。以耕地单产代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从而将耕地单产的波动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以吉林省西部乾安县为例,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化分析,并从土地利用结构角度出发进行了退化原因的阐释。研究表明:政策因素、综合投入和气候因素不是决定耕地单产波动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健康与耕地单产的波动性变化密切相关,是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耕地单产)波动的根本干扰源。1949-2000年间,以1982年为转折点,乾安县的生态系统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基本健康稳定阶段和生态系统退化、稳定性被破坏的阶段。表现在土地利用类型上为森林景观的大面积减少、湖沼的消退和盐碱地的大面积扩散。图5,表1,参6。(本文来源于《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期刊2005年03期)
朱万斌,邱化蛟,常欣,程序[9](2005)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力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概念与计量方法对人类认识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农业生产力概念的界定及其度量方法已经与飞速发展的农业生产严重脱节,导致对农业生产的功能与价值普遍认识不全面,造成许多有致命弱点的农业生产方式因短期经济效益掩盖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迅速扩张,和许多生态效益良好但是直接经济效益不显着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本研究在厘清近一百年间农业生产属性和特征变化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并引入能值和最大潜能两种分析法,给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总成本、生产力、耦合度等的计量公式,把农业生产占用的自然资本与人工投入,生产的目标产品与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下进行统一的计算。(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5期)
朱万斌[10](2005)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计量方法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力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概念与计量方法对人类认识农业生产的规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农业生产力概念的界定及其度量方法已经与迅速发展的农业生产及其内涵拓展严重脱节,导致对农业生产的功能与价值认识普遍片面化,造成许多有致命弱点的农业生产方式因短期经济效益掩盖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迅速扩张,和许多生态效益良好但是直接经济效益不显着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本研究在厘清近年来农业生产属性和特征变化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比较并引入了能值(Emergy)和最大潜能(Exergy)两种分析法,提出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参数和指标的计量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 农业生产属性最显着的变化包括叁个方面:支持和服务功能跳出食品小范围,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几乎全部领域;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本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直接成本。现行农业生产力评价方法在计量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功能评估不完整,农业生产成本评估不全面,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被忽视,不同农作系统的评估方法不统一,不能进行直接比较。为了明确农业生产过程的生态属性和系统特性,客观和完整地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本文提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新概念。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是用统一量纲表示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与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能量、信息和生态服务能力的总和,实质上是一种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的综合生产力。其英文表述为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n Ecosystem Scale,简称APES,以区别于由Ecosystem Productivity派生出来的Agroecosystem Productivity。能值是能量的记忆,因为不能反映投入的品质、副产品开发、循环经济等农业生产的许多重要特征,不适合于测算系统生产力,而适于测算农业生态系统的总成本;最大潜能表示最大有用性和系统组织程度,适用于测算系统生产力。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计量涉及的主要参数和指标有:表示生产耗费的自然资本与人工投入总和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总成本(Agroecological Total Cost,简称ATC),用能值法计量;表示目标产出总量的农业生态系统总产出(Agroecological Gross Output,简称AGO)和表示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环境损耗(Environment Depletion,简称ED),本质上都是生产过程形成的环境影响力,用最大潜能来度量;AGO与ED之差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APES);还有表示系统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产出率(Agroecological Output Ration,简称AOR)、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度(Agroecological Coupling Degree,简称ACD)以及农业生态系统耗资指数(Agroecological Organizing Index,简称AOI)。ACD是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农业生态系统总成本之商,标志着一个农业生态系统耗费资源、损耗环境与净产出能力的大小,可以作为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指标。本论文推导出了上述变量的计算公式。这套方法解决了农业生产力计量中的“外部性”、“客观性”和“统一性”叁大问题,使得把农业生产占用的自然资本与人工投入,生产的目标产品与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影响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下进行的统一计算成为可能。案例应用的结果有力支持了该APES分析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5-05-01)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大影响。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准格尔旗为例,利用气象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准格尔旗1961—2009年降水量、平均气温的波动特征,计算出该地区1961—2009年农业生态系统NPP值和主要农作物的气候产量,论述了准格尔旗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波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年际、年内波动均显着。(2)准格尔旗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呈现阶段性地波动上升趋势。排除社会、科技等影响,气候生产力对气候波动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是作物气候生态适应的结果。(3)中国北方雨养旱作区,粮食气候产量受降水量年际波动(特别是7、8月)显着影响;谷子、糜黍、玉米、薯类、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与降水量年际波动呈显着正相关;谷子、糜黍的气候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年内波动呈显着负相关。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4)谷子、糜黍、薯类、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与6、7、8月平均气温年际波动呈显着负相关;生长季平均气温年内波动对谷子、糜黍、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有显着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将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气候产量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1].徐俊辉.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
[2].孙特生,李波,张新时.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波动的响应——以准格尔旗为例[J].生态学报.2012
[3].王爱清,张晓伟,柴彦军.气候变化对西辽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
[4].白峰哲,蒋高明.让农业中的元素循环起来[N].农民日报.2010
[5].亢福仁,朱铭强,胡兵辉,尚爱军,卜耀军.毛乌素沙地典型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以榆阳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
[6].胡兵辉,廖允成,李露.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生产力的演变规律及分析[C].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2008
[7].董孝斌,高旺盛.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能值分析——以武川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8].李晓燕,王宗明,张树文.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指示性作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
[9].朱万斌,邱化蛟,常欣,程序.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05
[10].朱万斌.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计量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