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刺激镇痛的研究

电磁感应刺激镇痛的研究

一、电磁感应刺激镇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滔,邹灿芳,范敏珍,李日鹏[1](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老年精神科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采取文拉法辛联合RTMS治疗,对照组采取文拉法辛联合假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AMD、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实验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茹昕毅[2](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背景神经痛(Neuralgia)被习惯性的称作NP(Neuropathic Pain,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大类疼痛疾病的统称。它是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或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分为周围神性疼痛、中枢神经性疼痛和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国内目前暂无系统全面的与NP有关的研究,但是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痛等NP疾病有自发性、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的特点,长期的疼痛又会增加抑郁症、焦虑症等情感性疾病的发病率,最终会导致患者身心功能障碍。目前NP的首选治疗方式仍然是以口服止痛药物以达到减轻疼痛为目的的对症治疗[1]。因NP病因复杂,且原发病难以根治,导致治疗现状并不如意,有50%的患者治疗后不能充分缓解疼痛。因此探索一种镇痛效果特异性强、无治疗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就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迫切需要。rTMS(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能够调控中枢神经兴奋性的治疗方法,许多研究表明该种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慢性疼痛。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使用rTMS治疗N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评价相关研究证据的可靠性。方法由1名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8月之前的相关文献,数据库包括: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Web of science、EMBASE、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BMdisc(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查找并收集使用rTMS治疗与NP相关疾病的随机对照实验和非随机研究。之后由另外2名研究员独立阅读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5.4和Stata14.0软件进行偏倚风险的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最终得到了15篇研究,一共795名受试者被纳入分析,主要分析指标是受试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发现使用rTMS治疗NP的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效应量SMD=-1.04,95%CI(-1.39,-0.69),提示实验组的疼痛比对照组低1.04分,且低的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z=5.82,P<0.05),结果表明经rTMS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疼痛的缓解明显。此外,3项研究统计了HAMD(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后的结果,统计合并后效应量MD=-1.27,95%CI(-2.67,0.13),表明rTMS治疗NP患者,在改善患者疼痛的同时,并不能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另有2项研究统计了患者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2项研究的结果均提示rTMS治疗神NP患者,除缓解患者的疼痛外,还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症。对所有纳入研究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结果是多数研究无不良事件,仅少数研究出现头痛、头晕、嗜睡、乏力和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随着治疗停止后上述症状均可缓解。结论rTMS能有效缓解NP患者的疼痛,同时能改善NP患者合并的焦虑症,但不能改善NP患者合并的抑郁症。rTMS治疗NP安全性良好。期待未来有更多大样本量及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更好的充实此次Meta分析的严谨性和说服力。

刘继玲[3](2020)在《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既定各项标准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最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取患侧阿是穴及秩边、委中穴进行火刃针治疗。对照组:取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脊中、腰阳关、委中穴,行普通针刺得气后,在阿是穴、委中穴接入电针治疗。疗程:两组相同,均为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估,采用Mc G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由第3方专业人员来进行资料收集与保管、疗效观察;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最终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Mc Gill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具有疗效;(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着。4.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5.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八个维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前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八个维度上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火刃针疗法能较有效的减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痛、腿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有效的改善腰椎的活动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研究发现火刃针法与常规电针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方面均有效,且火刃针疗效优于常规电针,值得临床推广。

罗强[4](2020)在《腰伤汤热敷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次临床观察项目通过分组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缓解情况,个人生活质量、功能活动改善情况以及血清CRP、IL-6的含量变化,来评价理筋手法联合腰伤汤外用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为腰三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试验病例来源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市中医医院门诊部、住院部(东风东路、关上及呈贡病区)收治的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此项临床观察中,治疗组脱落病例为2例,对照组脱落病例为1例。医患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予以常规检查后,对照组治疗方案选择理筋手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理筋手法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治疗2周,在施行理筋手法后第2天起,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每日贴1贴,每次贴12个小时,1个疗程为5天,共计3个疗程。治疗组治疗方案选择理筋手法联合腰伤汤热敷治疗,理筋手法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治疗2周,在施行理筋手法后第2天起,开始使用中药热敷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早、晚各行1次治疗,1个疗程为5天,共计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至少2个月,使用VAS疼痛评分以及改良版ODI评分对治疗后5天、10天、15天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打分评估,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天实验室检测患者血清CRP及IL-6含量的变化,通过统计学相关数据分析,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治疗前的VAS评分、治疗前的改良版ODI评分、治疗前的血清CRP含量及IL-6含量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检验,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VAS疼痛评分:两组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在相应的时间段内VAS评分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分别将两组治疗后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后5天,两组VAS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后10天、治疗后15天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VAS评分比较,两组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改良版ODI评分:两组组内对比:在接受治疗后的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对比,改良版ODI总分均成下降趋向,并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比:治疗后5天,两组改良版ODI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0天、15天及2个月,两组改良版OD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CRP、IL-6含量: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5天后,血清CRP以及IL-6含量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经过统计分析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组间对比,两组治疗前血清CRP、IL-6含量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5天,两组血清CPR、IL-6含量经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在VAS评分疗效评判中,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9.65%,;治疗组有效率为96.43%。改良版ODI评分疗效评定中,对照组有效率为93.10%;治疗组有效率为96.43%。结论:中医理筋手法联合腰伤汤热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疗效显着、安全可靠等特点,可减轻疼痛所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运用。

贾小飞[5](2019)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发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实现疼痛的主要病理因素诊断和中医病性辨证,以及最佳物理因子治疗处方和中医调摄方案推荐,最终实现疼痛康复的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管理。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第二部分为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研发,第三部分为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临床疗效初步验证。1.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本部分采用文献研究结合德尔菲法构建疼痛的病理因素诊断与物理因子治疗方案,以及中医病性辨证与中医调摄方案条目库。(1)文献研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严格按照流程检索文献,对文献分类整理,按疼痛的定义、诊断分类、治疗等分类归档,形成知识库,并进一步通过文献梳理出有关疼痛症状、体征的描述,以及有关疼痛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指标、物理因子治疗方案和中医调摄方案。(2)德尔菲法:根据文献研究结果设计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反馈及再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基本情况以及每轮问卷调查表的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根据文献梳理与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确定疼痛的病理因素诊断与物理因子治疗方案,以及中医病性辨证与中医调摄方案条目库。2.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研发:基于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计算机采用贝叶斯网络的学习算法自动进行学习,分析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舌象、脉象等病历信息与“疼痛病理因素诊断”和“中医病性辨证”之间的关系和数据特点,依据数据的统计确定概率分布,形成疼痛病理因素诊断和中医病性辨证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及其先验概率表。然后采用计算机网络工程相关技术,研发基于网络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以及native app的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3.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临床疗效初步验证: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疼痛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系统治疗组120人,经验治疗组120人。系统治疗组采用系统推荐的1种物理因子治疗处方(炎症性疼痛采用超声波疗法、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疼痛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和中医调摄方案(寒证调养原则:温经散寒;热证调养原则:清热解毒;痰证调养原则:化痰除湿;血瘀证调养原则:活血化瘀;气滞证调养原则:行气解郁;气虚证调养原则:健脾益气;血虚证调养原则:益气生血;阴虚证调养原则:滋阴补虚;阳虚证调养原则:温阳补虚);经验治疗组根据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经验采用前期文献梳理出的8种物理因子中的1种物理因子治疗方案。两组受试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1周5次,共治疗4周。干预前后及随访1月时采用包括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表(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患者对治疗的总体印象改变(Patients’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PGIC)对受试者疼痛强度、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文献研究结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梳理出疼痛病理因素分类及其诊断条目、疼痛病理因素相应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疼痛中医病性分类及其辨证条目、疼痛中医调摄方案。(1)疼痛病理因素诊断条目: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梳理出炎症性疼痛诊断条目16条、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条目39条、癌性疼痛诊断条目9条、功能性疼痛诊断条目9条。(2)疼痛病理因素相应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梳理出炎症性疼痛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超声波、低强度激光、经皮神经电刺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经皮神经电刺激;癌性疼痛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经皮神经电刺激;功能性疼痛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重复经颅磁刺激。(3)疼痛中医病性辨证条目: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梳理出寒证的辨证条目(10条);热证的辨证条目(25条);痰证的辨证条目(10条);血瘀证的辨证条目(20条);气滞证的辨证条目(11条);气虚证的辨证条目(14条);血虚证的辨证条目(6条);阴虚证的辨证条目(11条);阳虚证的辨证条目(15条)。(4)疼痛中医调摄方案:通过文献梳理,梳理出针对疼痛不同病性的9种中医调摄方案:寒证调养原则:温经散寒;热证调养原则:清热解毒;痰证调养原则:化痰除湿;血瘀证调养原则:活血化瘀;气滞证调养原则:行气解郁;气虚证调养原则:健脾益气;血虚证调养原则:益气生血;阴虚证调养原则:滋阴补虚;阳虚证调养原则:温阳补虚。2.基于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采用贝叶斯网络的学习算法自动学习,研发了基于网络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以及native app的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为临床疼痛康复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奠定基础。3.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临床疗效初步验证:3.1基线情况:两组受试者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3.2所有疼痛相关指标,两组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1)疼痛强度:治疗4周后两组SF-MPQ总分系统治疗组均小于经验治疗组,组内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SF-MPQ总分系统治疗组小于经验治疗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SF-MPQ总分均小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SF-MPQ总分系统治疗组小于经验治疗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SF-MPQ总分治疗前后和随访时差值比较,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4周后及随访1月SF-MPQ单项得分比较,“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dex,PP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各项得分治疗4周后均小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PRI、PPI、VAS得分比较系统治疗组均小于经验治疗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PRI、PPI、VAS得分均小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各项得分系统治疗组均小于经验治疗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SF-MPQ各单项得分治疗前后和随访时差值比较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3.3次要结局指标:(1)睡眠质量:治疗4周后两组PSQI总分均小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PSQI总分系统治疗组小于经验治疗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PSQI总分均小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随访1月PSQI总分系统治疗组小于经验治疗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PSQI总分治疗前后和随访时差值比较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2)情绪状态指标:治疗4周后两组SDS、SAS得分均小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SDS、SAS得分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SDS、SAS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SDS、SAS得分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SDS、SAS得分差值比较,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SDS、SAS得分差值比较,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生活质量:治疗4周后两组SF-36总分均大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SF-36总分系统治疗组大于经验治疗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SF-36总分较治疗前均大于治疗前,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SF-36总分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SF-36总分差值比较,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SF-36总分差值相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患者对治疗的总体印象改变:在总体疗效评价上,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PGIC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4安全性评价和依从性评价: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依从性均>90%,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通过贝叶斯网络自学习诊断算法模型可以实现疼痛的主要病理因素诊断和中医病性辨证,推荐最佳的物理因子治疗处方和中医调摄方案,最终实现疼痛康复的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管理。2.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诊断准确,推荐的治疗方案对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张安媚[6](2019)在《不同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得出最佳治疗方案,推广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优化诊疗方案和路径。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Ovid 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将107篇文献纳入定性与定量分析,运用Epi Info 7软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netmeta程序包对提取数据进行结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化均值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计算效应值;计数资料选用比值比(relative ratio,RR)计算效应值;并计算SMD及RR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综合Cochrane Q值进行描述分析纳入试验的异质性,并用Z检验评价试验效应异质性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制作网状证据关系图,采用Z检验对比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一致性,用Pscore描述各干预措施成为最佳措施的几率,并根据几率对措施进行排序和筛选最佳针灸镇痛方案。结果:最终共计纳入文献107篇,共纳入病例数10972个,纳入干预措施共40种,大部分研究直接比较结果与间接比较结果可比,以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作为结局指标,概率排序结果按降序显示前5位为电针、穴位埋线、腕踝针+耳穴贴压、龈交挑刺+温和灸、手针+耳穴贴压。以疼痛评分作为结局指标,排序由高到低前5位为手针+耳穴贴压、电针+穴位埋线、电针、穴位埋线、手针。结合上述两个结局指标的直接与网状Meta分析结果,在针灸干预措施相互比较中,电针优于艾盒灸、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温和灸、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经皮神经电刺激、热敏灸、手针、穴位贴敷、龈交穴挑刺+温和灸;穴位埋线疗效优于耳穴贴压、热敏灸、手针、经皮神经电刺激、穴位敷贴;腕踝针+耳穴贴压优于耳穴贴压、经皮神经电刺激、龈交挑刺+温和灸;手针+耳穴贴压优于耳穴贴压、热敏灸、手针、经皮神经电刺激;手针优于耳穴贴压;耳穴贴压优于常规治疗。结论:1.单一措施中的电针、穴位埋线、手针、耳穴贴压,混合措施中的腕踝针+耳穴贴压、龈交挑刺+温和灸、手针+耳穴贴压、电针+穴位埋线可能是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方式。2.对比阿片类药物及NSAIDs,针灸干预措施可能更有利于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

杨蕾[7](2019)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6例,1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本研究),在相同的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联合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联合使用伪刺激,其中伪刺激与rTMS所用仪器相同,并采用倾斜线圈的方式获得无效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问卷(包括PRI评分、VAS评分和PPI评分三个子项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采用PSQI量表评定患者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SF-MPQ(PRI、VAS和PPI)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SF-MPQ(PRI、VAS和PPI)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VAS评分、PPI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而HAMD评分、PR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2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SF-MPQ(PRI、VAS和PPI)评分在不同脊髓损伤平面上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病程在疼痛疗效上的分布没有差异(P>0.05),抑郁疗效、睡眠质量疗效在疼痛疗效上的分布有差异(P<0.05);年龄、性别、病程不是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抑郁疗效、睡眠质量疗效是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rTMS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同时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推荐临床应用。2.rTMS的镇痛效果与脊髓损伤平面无关。3.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

刘涵睿[8](2019)在《经皮医疗无线供电系统的小型化多谐振线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植入式电子器件出现在医疗行业中,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然而,经皮(植入式)电子设备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如何长期为其提供高效、稳定的电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而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技术具有较为合适传输距离、稳定性好、谐振频率较低、无电磁辐射等特点,是目前解决植入式电子设备供能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考虑到病患的日常生活,植入式电子设备一般体积较小,而生物体内的环境又复杂多变,因此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系统中的接收端小型化设计和研究其在生物组织内部的传输特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基于UESTC-SMC国际合作研究课题,设计了小型化的无线供电接收端天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医疗无线供电系统中传输性能与接收端的植入位置、传输距离、接收端数量以及生物组织电特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使用耦合模式理论和互感电路理论分析了耦合系统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接收端数量下的传输效率主要与线圈之间的互感值和最佳负载有关。(2)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建立了小型化接收线圈的仿真模型和较大尺寸的体外发射线圈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际需求对线圈参数进行优化设计。(3)建立了三层组织结构的生物组织仿真模型,对在生物组织中的植入深度、倾斜度、位置以及植入生物组织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对植入式能量接收天线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对生物组织和植入式电子元件进行了安全性评估。(4)搭建了医疗无线供电的测试平台,对在不同影响条件下的传输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出了接收端的轴向移动、径向移动、轴间旋转角、植入深度以及双接收端对传输效率影响的曲线图和柱状图并与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使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系统中的线圈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和参数优化,并对其在生物组织中不同位置处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论证,同时开展了一对多的传输特性实验,实现了在一定传输距离下对双接收端同时供电,为无线供电在医疗植入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胡林辉[9](2019)在《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优化策略的建立与验证》文中认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维持胃肠道正常生理,保护胃肠粘膜,重症患者应优先选择EN作为营养支持途径。重症患者EN的实现方式包括口服和管饲,后者包括胃饲与肠饲。肠饲相对于胃饲可明显减少返流与误吸并发症,各大指南推荐优先使用肠饲进行EN。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是肠饲的前提。临床上幽门后置管方法主要有设备依赖型和非设备依赖型。前者需要在胃镜、B超等装置辅助下完成,成功率高,但费用亦高,且需要转运患者,具有转运风险。后者包括床边盲法幽门后置管和自推进式幽门后置管。床边盲法置管借助一定操作手法,将鼻肠管置入幽门后。自推进式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是一种新型肠内营养途径,操作简便、经济高效,但受胃动力、疾病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成功率偏低。多个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证明促胃肠动力药辅助下置管可以提升成功率,现已成为临床共识。本课题旨在从整体上系统性地优化危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策略,提高置管整体成功率,及早启动肠内营养。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开发和验证促胃肠动力药辅助下自推进式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决策辅助工具——预测模型,辅助临床医师置管前决策,减少不必要失败,提升总体成功率。本研究在混合性队列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并验证自推进式螺旋型鼻肠管成功置管预测模型。回顾性资料中完成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内部验证,前瞻性资料中完成外部验证。采用校准曲线评判模型的校准度,决定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其决策效益。对于预测失败或已经失败的自推进式置管,采取床边盲法幽门后置管术进行补救。第二模块是研究失败自推进式置管的补救方案——床边盲法幽门后置管。本研究前瞻性观察和分析自推进式置管法失败后接受床边盲法幽门后置管补救的病人相关指标,以论证这项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第三模块主要论证床边盲法补救置管方案的可推广性。本研究分析置管医师的学习数据,探索学习曲线,以论证这项技术的可推广性。我们研究发现,促胃动力药辅助下自推进式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发病,APACHEⅡ评分和AGI分级。由这些因素组建的预测模型可视化为Nomogram后,可为医师提供置管决策支持,取得更多净效益。对于预计失败或事实失败的置管采用床边盲法置管方案进行补救,是有效、安全的,值得推广。

张普[10](2019)在《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探索中医中药内服外治联合使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作用机理和手法治疗特点,对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做出客观评价,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今后更多的临床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在甘肃省中医院中医康复治疗中心、骨科和针灸推拿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生产批号:甘药制Z09001921)杜仲腰痛丸,12粒,口服,2次/日,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脊柱调衡手法,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2组治疗均隔日一次,5次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不足2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者可提前结束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末次治疗后各做一次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并记录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第三腰椎横突端压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病程长短,治疗前组间JOA总分及其组成部分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第三腰椎横突端压痛VAS评分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2组患者治疗后组内、组间JOA评分和第三腰椎横突端压痛VAS评分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体有效28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体有效24例、无效6例,有效率8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和针刺联合杜仲腰痛丸均可有效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不适症状。2.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在第三腰椎横突端压痛VAS评分、JOA总分及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针刺联合杜仲腰痛丸;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优于针刺联合杜仲腰痛丸。3.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性和舒适性好,患者容易接受,易于推广。

二、电磁感应刺激镇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感应刺激镇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HAMD、MMSE评分比较
3 讨论

(2)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 检索策略
    二 纳入标准
    三 数据收集与分析
    四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五 数据分析流程
结果
    一 文献质量评价
    二 rTMS治疗NP疼痛改善的效果
    三 rTMS治疗NP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
    四 rTMS治疗NP患者合并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效果
    五 rTMS治疗神经痛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讨论
    一 为什么r TMS治疗NP选择作用靶点不是感觉皮层?
    二 疼痛的评估方法
    三 rTMS对于NP患者合并抑郁症、焦虑症的改善作用
    四 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3)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1.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名溯源
        1.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祖国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2.3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在症状、舌脉和证型上的认识
        1.2.4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经络上的认识
        1.3 针灸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1.3.1 传统医学对针灸治疗腰痛主要穴位的相关论述
        1.3.2 传统针刺治疗
        1.3.3 电针治疗
        1.3.4 针刀、刃针治疗
        1.3.5 毫火针治疗
        1.3.6 针灸特殊针法治疗
        1.3.7 针灸结合手法治疗
        1.3.8 其他综合疗法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2.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2.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
        2.2.1 机械性卡压理论
        2.2.2 炎性物质刺激理论
        2.2.3 同根反射学说
        2.2.4 脊柱失衡与节段错位理论
        2.3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2.3.1 药物治疗
        2.3.2 物理治疗
        2.3.3 神经阻滞治疗
        2.3.4 手术治疗
        2.3.5 其他综合治疗
    3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盲法
        1.8 分组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火刃针疗法治疗)
        2.1.2 对照组(常规电针疗法治疗)
        2.1.3 健康宣教
        2.2 疗效评定与观察
        2.2.1 人口学资料
        2.2.2 疗效评价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3.3 两组MCGILL量表比较
        3.4 两组ODI比较
        3.5 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
    4 不良反应观察
第三章 讨论
    1 筋结与气机不畅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密切
        1.1 筋结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1.2 筋结引起的气机不畅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主要病机
        1.3 “松筋调气”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理论概述
    2 祖国医学对委中穴和秩边穴在腰痛病上的认识
        2.1 委中穴治疗腰痛病
        2.2 秩边穴治疗腰痛病
    3 火刃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用依据
        3.1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3.2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3.3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3.4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3.5 刃针结合火针的优势
        3.5.1 刃针的优势
        3.5.2 火针的优势
        3.5.3 火刃针的优势
    4 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4.1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的评价
        4.2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OSWESTRY疼痛量表的评价
        4.3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腰伤汤热敷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2.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病例标准
        2.5 退出(脱落)标准
        2.6 终止试验标准
研究方法
    1 病例分组
    2 入院后处理
    3 治疗方法
        3.1 对照组处理:理筋手法+穴位贴敷
        3.2 治疗组处理:理筋手法+中药热敷
评价指标
    1 VAS评分
    2 改良版ODI评分
    3 血清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变化
    4 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治疗前后的变化
    5 疗效评定标准
        5.1 疼痛程度VAS评分疗效评定标准
        5.2 改良版ODI评分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计数和计量资料情况
    3 病变部位情况比较
    4 临床观察指标的对比
        4.1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及ODI评分的对比
        4.2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的对比
        4.3 两组治疗后改良版ODI评分比较
        4.4 两组治疗前后CRP比较
        4.5 两组治疗前后IL-6比较
    5 疗效评定
        5.1 VAS评分疗效比较分析
        5.2 改良版ODI评分疗效比较分析
    6 病例脱落分析
    7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因分析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防治
    3 传统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4 传统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防治
    5 自拟腰伤汤的分析
        5.1 江波教授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5.2 腰伤汤的配伍分析
        5.3 腰伤汤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6 课题研究结果讨论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VAS疼痛评分分析
        6.3 改良版ODI评分分析
        6.4 血清CRP、IL-6含量分析
结论
存在问题与展望
    1 存在的问题
    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致谢

(5)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
    1 文献研究
        1.1 疼痛的病理因素诊疗文献研究
        1.2 疼痛的病性分类及中医调摄方案文献研究
    2 德尔菲法
        2.1 研究对象
        2.2 设计问卷
        2.3 咨询方式
        2.4 指标量化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疼痛的病理因素诊疗条目池
        3.2 疼痛的中医病性辨证分类与调摄方案条目池
    4 小结
第二部分 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研发
    引言
    研究方法
        1 疼痛康复管理系统架构
        1.1 信息采集
        1.2 数据库融合
        1.3 算法模型
        1.4 功能实现
        2 智能化疼痛康复管理系统建模
        3 设计目标
        4 设计方案
        4.1 疼痛知识库
        4.2 自学习算法设计
        4.3 基本信息登记
        4.4 疼痛评估界面
        4.5 病史信息采集界面
        4.6 疼痛病理因素诊断和中医病性辨证界面
        4.7 物理因子治疗和中医调摄方法界面
        4.8 数据存储模块
        5 系统开发与实现
        5.1 编程环境与语言
        5.2 数据库表设计
        5.3 病史采集内容
        5.4 疼痛病理因素和病性辨证管理
        5.5 业务处理模块
        6 小结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疗效的初步验证
    1 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随机序列的产生与研究对象的分组
        1.3 分配隐藏
        1.4 设盲与揭盲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疼痛的分类标准
        2.5 对病例脱落的规定
    3 干预措施
        3.1 系统治疗组
        3.2 经验治疗组
        3.3 观测周期
    4 结局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疗效评价指标
    5 质量控制
        5.1 研究者的培训
        5.2 医师与治疗师的培训
        5.3 疗效评价的规范
        5.4 受试者依从性的质量监控
        5.5 源文件的管理
    6 数据处理
        6.1 数据管理
        6.2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试验完成情况
    2 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1 人口学特征比较
        2.2 结局指标基线比较
    3 主要结局指标的比较
        3.1 治疗4周后及随访1月SF-MPQ总分比较
        3.2 治疗4周后及随访1月SF-MPQ单项得分比较
    4 次要结局指标的比较
        4.1 睡眠质量
        4.2 情绪状态指标
        4.3 生活质量
    5 总体疗效评价
        5.1 干预结束后的总体疗效评价
        5.2 随访1个月的总体疗效评价
    6 安全性评价
        6.1 不良事件分析
        6.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比较
    7 依从性评价
    8 疼痛中医病性分布及相关
        8.1 疼痛患者中医病性分布情况
        8.2 不同疼痛病理因素与中医病性的相关性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试验基本情况分析
        1.2 临床疗效分析
    2 干预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3 系统推荐的物理治疗因子的临床优势和作用特点
        3.1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3.2 超声波
        3.3 低强度激光疗法
        3.4 冷疗
        3.5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不同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方案和注册
    2.2 资料检索
        2.2.1 检索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文献筛选
    2.5 偏倚风险评价
    2.6 资料提取
        2.6.1 主要内容
        2.6.2 疗效评判标准
    2.7 数据处理
        2.7.1 效应量选择及选择频率法
        2.7.2 统计模型选择
        2.7.3 异质性检验与处理
        2.7.4 一致性检验
        2.7.5 合并效应量及结果排序
3.结果
    3.1 文献检索
    3.2 纳入文献一般情况与质量评价
        3.2.1 一般情况
        3.2.2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3.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3.3.1 疼痛缓解总有效率
        3.3.2 疼痛评分
4.讨论与结论
    4.1 混合痔术后镇痛的研究现状
        4.1.1 混合痔术后镇痛现代研究进展
        4.1.2 混合痔术后镇痛中医研究进展
    4.2 临床上多种针灸措施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但相互间的比较疗效优势不明
    4.3 网状Meta分析是解决比较效果的较好选择
    4.4 主要结果解释
        4.4.1 单一措施
        4.4.2 联合措施
    4.5 与药物相比较
        4.5.1 药物使用的问题
        4.5.2 对于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方法
        4.5.3 针灸是非药物疗法中较好的选择
    4.6 优势
    4.7 结论
    4.8 局限性
    4.9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经皮医疗无线供电系统的小型化多谐振线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1.1.2 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无线供电需求
    1.2 无线电能传输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1.2.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起源
        1.2.2 微波无线输能技术
        1.2.3 电磁感应式非接触电力传输技术
        1.2.4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技术
    1.3 无线供电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磁耦合谐振式供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磁耦合谐振式供电系统的组成
    2.2 系统模型及相关理论
        2.2.1 耦合模式理论
        2.2.2 互感理论模型
        2.2.3 耦合系统的互感分析
    2.3 多接收端的传输基本理论
    2.4 比吸收率SAR
        2.4.1 比吸收率的概念
        2.4.2 平均SAR值的计算
        2.4.3 SAR的行业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耦合谐振供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3.1 仿真软件简要介绍
        3.1.1 一体化电子产品开发软件AD
        3.1.2 高频结构电磁仿真软件HFSS
    3.2 耦合系统的散射参量
    3.3 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设计与仿真
        3.3.1 植入式接收线圈的设计要素
        3.3.2 植入式接收线圈的结构
        3.3.3 接收线圈的建模仿真与参数优化
        3.3.4 发射线圈的建模与仿真
    3.4 差异化传输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入式供电端的设计与仿真
    4.1 人体三层组织模型的建立
    4.2 植入式医疗无线充电系统模型
    4.3 植入式天线性能分析
        4.3.1 不同组织层厚度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4.3.2 人体组织参数对植入式天线性能的影响
        4.3.3 轴间偏转角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4.3.4 植入天线偏移中轴线的距离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4.4 电磁辐射对生物组织和电子元件的安全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平台的搭建与测试
    5.1 医疗无线供电测试平台的构成
        5.1.1 直流电源
        5.1.2 函数信号发生器
        5.1.3 功率放大器
        5.1.4 整流滤波电路和体内充电模块
        5.1.5 ABS树脂外壳
    5.2 医疗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损耗模型
    5.3 空气介质实验
    5.4 生物组织实验
        5.4.1 轴向移动对效率的影响
        5.4.2 径向移动对效率的影响
        5.4.3 旋转角对效率的影响
        5.4.4 植入深度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5.4.5 两个接收端的传输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优化策略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统计分析代码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工作
    1.5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危重患者自推进式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1 前言
    2.2 研究内容
        2.2.1 建立预测模型
        2.2.2 验证预测模型
        2.2.3 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
    2.3 资料与方法
        2.3.1 病人数据收集
        2.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3 置管方法
        2.3.4 促胃动力药使用
        2.3.5 置管结果判断
    2.4 统计分析
        2.4.1 统计工具
        2.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2.4.3 样本量计算
        2.4.4 变量选择
        2.4.5 多重共线性检验
        2.4.6 建立预测模型
        2.4.7 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2.4.8 预测模型的校准和内部验证
        2.4.9 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
        2.4.10 Nomogram的建立
        2.4.11 决策曲线分析
    2.5 结果分析
        2.5.1 两阶段混合队列
        2.5.2 多重共线性
        2.5.3 预测模型
        2.5.4 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
        2.5.5 预测模型的校准和内部验证
        2.5.6 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
        2.5.7 Nomogram
        2.5.8 决策曲线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经重症患者自推进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预测模型的建立
    3.1 前言
    3.2 研究内容
        3.2.1 建立模型
        3.2.2 模型可视化
    3.3 资料与方法
        3.3.1 病人
        3.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3.3 资料收集
        3.3.4 置管方法
        3.3.5 促胃动力药使用
        3.3.6 置管结果判断
        3.3.7 统计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病人资料
        3.4.2 置管的影响因素
        3.4.3 预测模型
        3.4.4 Nomogram的临床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补救性床边盲法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技术
    4.1 前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研究设计
        4.2.2 病人
        4.2.3 床边盲法螺旋管幽门后置管标准流程
        4.2.4 数据收集
        4.2.5 终点指标
        4.2.6 整体置管策略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病人
        4.3.2 有效性终点指标
        4.3.3 安全性终点指标
        4.3.4 总体成功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床边盲法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学习曲线
    5.1 前言
    5.2 资料和方法
        5.2.1 研究设计
        5.2.2 置管医师
        5.2.3 培训计划
        5.2.4 管端位置确认
        5.2.5 数据库
        5.2.6 学习曲线
        5.2.7 统计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有效性终点指标的学习曲线
        5.3.2 安全性终点指标的学习曲线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危重症患者自推进式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预测模型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S
    附录2 统计分析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脱落和剔除及不良事件分析
        3.2 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情况基线分析
        3.3 治疗前VAS、JOA及其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3.4 治疗后VAS、JOA及其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3.5 临床疗效比较
讨论
    1.传统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治疗
    2.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
        2.1 概述
        2.2 解剖特点及其发病机制
        2.3 诊断
        2.4 治疗
    3.脊柱调衡手法
    4.杜仲腰痛丸的相关研究
    5.临床难点及手法治疗的思路
    6.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结语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附件2 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
    附件3 知情同意书
    附件4 治疗图录
    附件5 伦理审查批件
文献综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
    1.传统中医药治疗
    2.现代医学治疗
    3.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电磁感应刺激镇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刘文滔,邹灿芳,范敏珍,李日鹏. 当代医学, 2021(08)
  • [2]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D]. 茹昕毅.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继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腰伤汤热敷联合理筋手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罗强.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西医结合疼痛康复管理系统的研发[D]. 贾小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不同针灸措施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D]. 张安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D]. 杨蕾. 郑州大学, 2019(08)
  • [8]经皮医疗无线供电系统的小型化多谐振线圈研究[D]. 刘涵睿.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优化策略的建立与验证[D]. 胡林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10]脊柱调衡手法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D]. 张普.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电磁感应刺激镇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