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包括:进风通道、微生物净化室、负压室以及出风通道;进风通道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微生物净化室相连通,微生物净化室的前腔室中填充有第一微生物填料,第一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一复合除臭菌,微生物净化室的后腔室通过镂空的隔板与前腔室分隔设置,后腔室中填充有第二微生物填料,第二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二复合除臭菌,负压室位于微生物净化室的下游,并与其相连通,负压室中设置有负压风机,出风通道一端形成出风口,另一端与负压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方式,收集产生的臭气,并通过微生物促进臭气中的臭氧等物质发生分解,有利于实现异味物质的降解,实现空气的净化。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包括:进风通道、微生物净化室、负压室以及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相连通,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前腔室中填充有第一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一复合除臭菌,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后腔室通过镂空的隔板与所述前腔室分隔设置,所述后腔室中填充有第二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二复合除臭菌,所述负压室位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下游,并与其相连通,所述负压室中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出风通道一端形成出风口,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室相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包括:进风通道、微生物净化室、负压室以及出风通道;
所述进风通道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相连通,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前腔室中填充有第一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一复合除臭菌,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后腔室通过镂空的隔板与所述前腔室分隔设置,所述后腔室中填充有第二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二复合除臭菌,所述负压室位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下游,并与其相连通,所述负压室中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出风通道一端形成出风口,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除臭菌由光合细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球菌、酵母菌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除臭菌由脱氮硫杆菌、苯胺降解菌、丝状真菌、放线菌所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为生化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为多孔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为一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的弧度为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道中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与所述弧形通道的弧度相适应的弧形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业生产或者公共卫生间而言,会产生较多的气味难闻的气体,其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将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针对产生的臭气,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建设相应的环保设备,其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而对于公共卫生间而言则通常直接排放倒空气中,而不进行净化处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包括:进风通道、微生物净化室、负压室以及出风通道;
所述进风通道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相连通,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前腔室中填充有第一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一复合除臭菌,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后腔室通过镂空的隔板与所述前腔室分隔设置,所述后腔室中填充有第二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二复合除臭菌,所述负压室位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下游,并与其相连通,所述负压室中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出风通道一端形成出风口,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室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一复合除臭菌由光合细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球菌、酵母菌所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二复合除臭菌由脱氮硫杆菌、苯胺降解菌、丝状真菌、放线菌所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为生化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为多孔陶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进风通道为一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的弧度为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弧形通道中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与所述弧形通道的弧度相适应的弧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通过负压方式,收集产生的臭气,并通过微生物促进臭气中的臭氧等物质发生分解,有利于实现异味物质的降解,实现空气的净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包括:进风通道、微生物净化室、负压室以及出风通道。其中,所述进风通道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相连通,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前腔室中填充有第一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一复合除臭菌,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后腔室通过镂空的隔板与所述前腔室分隔设置,所述后腔室中填充有第二微生物填料,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中附着有第二复合除臭菌,所述负压室位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的下游,并与其相连通,所述负压室中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出风通道一端形成出风口,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室相连通。
下面结合一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其包括:进风通道1、微生物净化室2、负压室3以及出风通道4。
所述进风通道1一端形成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2相连通。所述进风通道1为一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的弧度为90度。此外,所述弧形通道中还设置有导流板(未图示),所述导流板为与所述弧形通道的弧度相适应的弧形板。
所述微生物净化室2的前腔室中填充有第一微生物填料21,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21中附着有第一复合除臭菌,所述微生物净化室2的后腔室通过镂空的隔板与所述前腔室分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复合除臭菌由光合细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球菌、酵母菌所组成。所述第一微生物填料21为生化球。
所述后腔室中填充有第二微生物填料22,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22中附着有第二复合除臭菌。优选地,所述第二复合除臭菌由脱氮硫杆菌、苯胺降解菌、丝状真菌、放线菌所组成。所述第二微生物填料22为多孔陶瓷。
所述负压室3位于所述微生物净化室2的下游,并与其相连通,所述负压室3中设置有负压风机31,所述出风通道4一端形成出风口,另一端与所述负压室3相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净化除臭系统通过负压方式,收集产生的臭气,并通过微生物促进臭气中的臭氧等物质发生分解,有利于实现异味物质的降解,实现空气的净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4561.1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54891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C02F 3/34
专利分类号:C02F3/34;C02F11/02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晖崟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晖崟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500号J1134室
发明人:李毅;李晓;李高
第一发明人:李毅
当前权利人:晖崟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微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