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组矮秆论文_陈树林

染色体组矮秆论文_陈树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染色体组矮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染色体,小麦,波兰,水稻,叶鞘,刚毛。

染色体组矮秆论文文献综述

陈树林[1](2014)在《扬麦13背景的N553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培育、评价及矮秆密穗突变体Rht23的鉴定和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42, AABBDD)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消费国,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需求量不断增加。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矮秆、半矮秆种质的广泛利用为标志,推动世界小麦生产以年均3.4%的幅度增长,引发了“绿色革命”(Hedden et al.2003; Gale etal.1985)。其次,小麦生育周期较长,更容易遭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其中,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引发我国南方麦区重大生产风险的最主要病害。因此,合理株型、提高抗病性是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潜力的重要手段。第一部分扬麦13背景的N553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培育、评价遗传基础狭窄已经成为目前限制赤霉病遗传改良的主要因素。N553是一个新发现的抗赤霉病中间材料,抗性水平与苏麦3号相当,但其抗性来源不明。在N553和扬麦13进行优异基因的高效转移对赤霉病遗传改良、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发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参考图谱(Somers et al.2004)为基础,通过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N553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并对导入系群体进行了评价。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N553系谱分析。选取34份赤霉病抗性具有显着差异的小麦种质,利用与赤霉病QTL(2DL,3BS,3BSc,4BS,5AS和6BS)连锁的33个SSR标记对N553进行系谱分析。根据标记扩增结果,可以将群体分为四大类。其中,N553、望水白、F60096和郑引1号被划为第二大类,说明具有一定的遗传相似度。从标记的单元型来看,N553、宁894037、宁7840及台湾小麦等4份材料在3BS区域与苏麦3号是一致的;然而,在5AS区域却与苏麦3号及其衍生系则不同。2)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的基因型检测。以N553为供体,扬麦13为轮回亲本,回交2次至BC2F1世代时借助215个SSR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根据标记的结果从中选择27个单株回交、构建下一代群体。BC3F1继续进行MAS选择,从而培育了一套基本能够覆盖供体全部基因组片段的导入系。这套导入系共有60个单株组成,各单株内平均导入了14个片段,尚未发现单片段置换系。导入片段最短的为6.54 cM,最长的是24.81 cM,平均长度为17.13 cM,总的长度为3404.1 cM,覆盖率为91.0%。各单株的遗传背景回复率(Recipient Genome Composition, RGC)平均值为94.07%。结合标记结果分析了BC2及BC3两世代的回交效应,并对供体染色体缺失区段进行了分析。推测供体片段没有覆盖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两端和中间部分,其中5B着丝粒区及7A染色体短臂缺失部分最大,6B染色体完全被供体片段覆盖。BC3S1代单株自交材料将为后续赤霉病抗性相关QTL检测及农艺性状基因发掘奠定研究基础和提供重要的遗传信息。第二部分矮化密穗突变体Rht23的鉴定和定位2.除了利用传统的有性杂交手段获得大量的重组事件以外,理化诱变也是创造优良变异、获得新种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普通小麦苏麦3号(高抗赤霉病)EMS诱变突变体库中鉴定得到了一个矮化密穗突变体,命名为NAUH164 (Rht23).为了探明其矮化分子机制、为小麦株型和穗型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信息,本研究从形态学、分子遗传学、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分析了突变体Rht23的特征,并得到了如下结果:1)从拔节期开始,突变体与野生型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差异,主要表现为株高矮化、穗密度增加,并伴随有叶色、开花期、每穗粒数、粒形、千粒重降低等方面的变化。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节间数目不变,但各个节间都有变短,尤其是穗下节。而穗型变密则由穗轴节间变短所致。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矮化与密穗性状共分离,推测为基因的“一因多效”。因此,采用BSA法筛选到了与目标基因连锁的标记Barc110和Gdm63并构建了目标区域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最终把突变性状定位到了5D染色体长臂,基因与两侧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7 cM和11.1 cM。该基因被命名为Rht23。以二倍体近缘种粗山养草(Ae.taushii)的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对基因所在区域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开发了两个新的微卫星标记Whg50和Whg52,进一步将突变的物理区间缩小至8.5 Mb。并明确了突变区域在对粗山养草、水稻、短柄草叁个模式作物之间的共线区域,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甚至图位克隆该基因奠定基础。2)采取树脂包埋法于抽穗期及开花期观察了茎秆穗下节组织细胞的结构和薄壁细胞的分裂与伸长过程。结果表明:在抽穗期,突变体茎秆髓腔的形成晚于野生型,且维管束分布不规则。开花期时,突变体的维管束数目显着多于野生型,且薄壁细胞长度和宽度均小于野生型,因而单位面积内的细胞数目显着增加。于拔节期开始,连续用30μM的GA3喷施突变体和野生型。结果发现二者的株高、穗长均能够增加,但突变体的株型与穗型却不能得以恢复。外施GA后,通过碘-碘化钾染色法都能在两种基因型的种子中(去胚)检测到α-淀粉酶活性。最后,在种子萌发阶段,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GA3溶液处理,发现突变体与野生型材料的第二叶鞘长度随激素浓度的增加而协同增长。因此,无论突变体还是野生型,它们在GA通路并无差异,其矮化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武晶[2](2009)在《小麦矮秆基因Rht1染色体区段微共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Rht-B1与Rht-D1基因以及水稻sd1(OSGA20ox2)基因的开发与利用对世界小麦与水稻的产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一场举世闻名的“绿色革命”。然而人们对于小麦Rht-B1与Rht-D1基因也仅限于基因本身的研究,所以对这一重要基因位点的同源区段的序列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该基因在小麦多倍化进程中的遗传特点与进化规律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一重要基因。此外人们对于小麦中对应的水稻“绿色革命”基因的组成与功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分离小麦中的水稻“绿色革命基因”的同源基因GA20ox2,深入了解该基因在小麦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理,对于小麦的改良可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本研究利用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BAC文库资源对小麦Rht-D1(Rht-B1)基因位点进行分子进化研究,以及小麦A、B、D基因组之间的共线性研究,并与水稻、短柄草Rht-D1(Rht-B1)基因区段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以水稻sd1(OSGA20ox2)基因为基础,在小麦中成功克隆TaGA20ox2并对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与遗传定位: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本论文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首次对小麦“绿色革命基因”Rht-B1、Rht-D1在小麦A、B、D基因组中的同源区段序列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基因所在同源区段的基因密度为1个基因/33-50Kb,高于小麦基因组中基因的平均密度(1个基因/80-100Kb);该区段重复序列占序列总长度的57-85%,其中以LTR亚类的反转录转座子为主,DNA转座子以CACTA与MITE序列为主;序列分析发现了一些新的重复序列元件,包括一个新的LTR反转录转座子,4个新的MITE序列。2.Rht-A1、Rht-B1、Rht-D1所在A、B、D叁个直向同源基因组区段序列比较发现:(1)基因的共线性远高于重复序列与其它基因间序列的共线性;(2)发现了一个共线性很好的WIS亚类的反转录转座子及两个3Kb的未知序列,这些序列可能为小麦属特有基因组序列;(3)重复序列及基因间序列大部分为基因组特异序列;(4)分别发现了1个B基因组、2个D基因组特异的候选基因或非共线性候选基因。分析认为这些共线性与非共线性的基因、重复序列与其它类型的基因间序列是造成小麦叁个基因组的“部分同源”关系的基础。3.不同基因组之间的同源区段序列比较分析揭示了同一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的基因组进化速度并不一致,该区段B基因组要先于A、D基因组分化;在A、D基因组的序列上发现一个共有反转录转座子Carmilla-1,但是8在B基因组该共线性区段没有发现这个转座子:比较分析Rht-A1、Rht-B1、Rht-D1基因序列在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中的差异时发现B基因组的序列差异要明显大于A、D基因组;A、D基因组在同源区段的序列相似性要明显高于A、B以及B、D基因组的相似性。4.采用同源克隆结合BAC文库筛选的方法,依据水稻“绿色革命”基因GA20ox2基因序列获得了小麦中GA20ox2基因:TaGA20ox2-A1、TaGA20ox2-B1、TaGA20ox2-D1的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材料将小麦中的TaGA20ox2基因分别定位于3A、3B、3D染色体上;根据TaGA20ox2-D1基因序列在国际作图亲本W7984与Opata85之间的差异设计InDel标记GA20ox2-3i,将TaGA20ox2-D1基因定位于xfba330与xgwm664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4.1cM和5.3cM。分子标记结果结合QTL定位信息可以初步推断TaGA20ox2-D1在小麦中的功能与水稻相似,都是控制株高的重要基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邓小锋[3](2005)在《新疆吐鲁番矮秆波兰小麦七个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矮秆波兰小麦是一个新的四倍体小麦矮秆资源,采集于新疆吐鲁番,是波兰小麦唯一一份矮秆变异材料。矮秆特性表现为半隐性,对外源赤霉酸反应不敏感。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个矮秆资源,本研究用一套Langdon硬粒小麦单体系作工具材料,定位了矮秆波兰小麦的矮秆、分蘖数、穗长、每穗小穗数、穗节间距、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七个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单体分析中F_1世代采用t-测验,F_2世代采用Duncan方差分析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矮秆波兰小麦的两个主效隐性矮秆基因位于3B、5B染色体上,在1A、2A、4A、5A、6A染色体上存在微效隐性矮秆基因。3B、5B、1A、4A、6A染色体上有新的矮秆基因。 2.矮秆波兰小麦的分蘖数性状,受2A、1B、2B、3B、4B、7B染色体上存在的显性基因控制,增加分蘖数。其中1B、2B、3B、4B、7B染色体上的基因作用强烈;而2A染色体上的基因作用较弱。3B染色体上有控制分蘖数性状的新基因。 3.矮秆波兰小麦的穗长数量性状受1A、2A、2B、4B、5B染色体上的强效显性基因,和7A、3B、7B染色体上的弱效显性基因控制,它们都增加穗长性状。 4.矮秆波兰小麦的每穗小穗数受1A、2A、1B、3B、5B、6B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4B染色体上抑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控制,1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弱效,其余基因表现强效。1A染色体上有新的小穗基因。 5.矮秆波兰小麦的穗节间距性状,在1A、7A、2B、4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强效显性,极大地增加节间距;而4A、6A、5B、7B染色体上的基因对增加节间距表现出弱效显性。1A、4A、6A、7A、4B、5B、7B染色体上有新的穗节间距基因。 6.矮秆波兰小麦中的5A、2B、4B、7B染色体上的基因降低每穗穗粒数,其中2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强效。 7.矮秆波兰小麦的2A、3B、5B、6B染色体上的基因极显着地降低千粒重值,4B染色体上的基因极显着地增加千粒重值。1A、1B染色体上的基因显着地降低千粒重值。(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5-05-01)

邓小锋,周永红,杨瑞武,丁春邦,张利[4](2005)在《新疆吐鲁番矮秆波兰小麦穗长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矮秆波兰小麦(TriticumpolonicumL.,dwarfingpolishwheat)采集于新疆吐鲁番,是波兰小麦的矮秆变异种。本试验利用一套Langdon硬粒小麦单体系对影响矮秆波兰小麦穗长的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矮秆波兰小麦穗长性状受1A、2A、2B、4B、5B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于东海,李静,王洪刚,李兴峰,陆文辉[5](2004)在《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1504-1矮秆基因的鉴定及其染色体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1504-1作母本与小麦高秆品种杂交,获得F1杂种和F2分离群体。初步遗传分析表明,山农31504-1的矮秆性状由部分显性单基因控制;苗期外施赤霉酸表明,山农31504-1对赤霉酸不敏感。同时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和中国春端体系对山农31504-1矮秆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证明矮秆基因位于山农31504-1的2A染色体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4年12期)

高俊华,王润奇,毛丽萍,刁现民[6](2003)在《安矮3号谷子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谷子矮化育种提供依据 ,我们首次进行了矮秆基因染色体定位的研究。利用初级叁体进行染色体基因定位 ,即叁体分析法 [1~ 4 ] 。其主要过程是以初级叁体为母本 ,携有待定基因的品种为父本 ,进行杂交。杂种叁体 F1 自交 ,F2 代则产生不同的分离(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刘光欣[7](2002)在《吐鲁番矮秆波兰小麦细胞学研究及矮秆、长颖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矮秆波兰小麦(Triticum turgidum concv.Polonicum,Dwarfing Polish Wheat)是由颜济、杨俊良教授等在新疆吐鲁番发现的,是国内唯一一个具有矮秆特性的波兰小麦。 本试验:(1)通过矮秆波兰小麦与8个来源不同或染色体组组成不同的小麦属(Triticum)材料杂交,对杂种F_1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2)采用单体分析法,对矮秆波兰小麦的矮秆、长颖基因进行了基因定位。得出如下结论: 1.矮秆波兰小麦具有基本的AB染色体组,在染色体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排。 2. 矮秆波兰小麦经不同浓度的赤霉酸(GA_3)溶液处理后,与对照相比,幼苗形态、第一叶长以及胚芽鞘长变化都不明显。表明矮秆波兰小麦对GA_3反应不敏感,是目前在四倍体小麦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对赤霉酸不敏感的材料。 3.矮秆波兰小麦矮秆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位于2B染色体上,是首次在2B染色体上发现的新的矮秆基因,建议命名为Rht-B2,该基因在杂合和半合状态下均表现显性性状。 4.矮秆波兰小麦的长颖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由一对基因控制,位于7A染色体上。同时还发现在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中,存在抑制长颖基因表达的基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2-06-01)

李欣,徐金凤,王兴稳,严长杰,梁国华[8](2002)在《水稻半矮秆基因sd-n的染色体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 6叁体为工具材料 ,通过杂交研究籼稻矮秆材料一枝腊双矮所携半矮秆基因sdn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 :半矮秆基因sdn与标志基因系 0 1 5所携金黄颖基因 gh 1、标志基因系 0 1 3所携苞颈叶基因nl 1、标志基因系 0 1 0所携黑壳基因Bh、标志基因系 0 2 3所携叶片无毛基因 gl表现连锁 ,sd n与 gh 1、nl 1、Bh、gl之间的重组值分别为 3 0 .1 9%± 0 .1 8%、2 8.0 9%± 0 .2 %、2 8.3 3 %± 3 .2 7%、3 4.80 %± 0 .1 7%。因 gh 1、nl 1、Bh、gl基因均位于第 5染色体上 ,故推定sd n基因也位于第 5染色体上 ,其排列位置可能是 gh 1sdnnl 1 gl。(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宗学凤[9](2001)在《显性矮秆基因Rht10亚染色体水平导入“中国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4 D染色体上携有 Ms2 -Rht1 0连锁基因的“矮败”小麦为模拟育种目的基因 Rht1 0的供体 ,以“中国春”为受体 ,通过中国春与矮败小麦的杂交、回交 ,利用同源染色体片段间“交换”的功能 ,解除 Rht1 0与Ms2 (太谷核不育基因 )的连锁 ,将 Rht1 0与其所在的一个染色体片段导入了中国春 4 D染色体相应的部位。测得 Rht1 0与 Ms2连锁解除时的交换值为 0 .1 2 % ,验证了 Rht1 0与 Ms2属紧密连锁的基因。 Rht1 0导入中国春后 ,最初获得的是株高为 72 cm左右的半矮秆可育的“初级目标植株”,以其自交及与中国春回交的后代所得的分离比例证实了 Rht1 0通过交换在初级目标植株中处于杂合状态。初级目标植株自交分离出了 Rht1 0纯合、株高为 2 9.3cm左右 (与“矮变 1号”株高相当 )的模拟育种的“目标植株”。Rht1 0导入中国春后所得的初级目标植株结实率较中国春原种显着降低 ,而目标植株则是雄性不育的 ,这表明 Rht1 0在中国春核遗传背景条件下对普通小麦的育性有明显的负面效应。由于 Ms2 Rht1 0连锁中的 Rht1 0基因可以在亚染色体水平上被操作 ,因此可以利用 Ms2所标记的普通小麦染色体作为目的基因载体进行小麦属内染色体工程育种(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李欣,顾铭洪,梁国华,徐金凤,陈宗祥[10](2001)在《水稻半矮秆基因sd-t的染色体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6叁体为工具材料,通过杂交研究了籼稻矮秆材料矮泰引-2所携半矮秆基因Sd-t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半矮秆基因Sd-t与标志基因系019所携紫果皮基因Prp-b、标志基因系B30所携无叶舌基因1g、标志基因系027所携灰白壳基因Wh表现连锁,sd-t与Prp-b之间的交换值为2.85%±0.52%,sd-t与lg之间的交换值为27.90%±3.81%,sd-t与Wh之间的交换值为38.62%±2.99%。由于Prp-b、lg、Wh基因均位于第4染色体上,因而推定sd-t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上,其排列位置可能是Prp-b-sd-t-lg-Wh。(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染色体组矮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Rht-B1与Rht-D1基因以及水稻sd1(OSGA20ox2)基因的开发与利用对世界小麦与水稻的产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一场举世闻名的“绿色革命”。然而人们对于小麦Rht-B1与Rht-D1基因也仅限于基因本身的研究,所以对这一重要基因位点的同源区段的序列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该基因在小麦多倍化进程中的遗传特点与进化规律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一重要基因。此外人们对于小麦中对应的水稻“绿色革命”基因的组成与功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分离小麦中的水稻“绿色革命基因”的同源基因GA20ox2,深入了解该基因在小麦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理,对于小麦的改良可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本研究利用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BAC文库资源对小麦Rht-D1(Rht-B1)基因位点进行分子进化研究,以及小麦A、B、D基因组之间的共线性研究,并与水稻、短柄草Rht-D1(Rht-B1)基因区段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以水稻sd1(OSGA20ox2)基因为基础,在小麦中成功克隆TaGA20ox2并对其进行基因结构分析与遗传定位: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本论文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首次对小麦“绿色革命基因”Rht-B1、Rht-D1在小麦A、B、D基因组中的同源区段序列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基因所在同源区段的基因密度为1个基因/33-50Kb,高于小麦基因组中基因的平均密度(1个基因/80-100Kb);该区段重复序列占序列总长度的57-85%,其中以LTR亚类的反转录转座子为主,DNA转座子以CACTA与MITE序列为主;序列分析发现了一些新的重复序列元件,包括一个新的LTR反转录转座子,4个新的MITE序列。2.Rht-A1、Rht-B1、Rht-D1所在A、B、D叁个直向同源基因组区段序列比较发现:(1)基因的共线性远高于重复序列与其它基因间序列的共线性;(2)发现了一个共线性很好的WIS亚类的反转录转座子及两个3Kb的未知序列,这些序列可能为小麦属特有基因组序列;(3)重复序列及基因间序列大部分为基因组特异序列;(4)分别发现了1个B基因组、2个D基因组特异的候选基因或非共线性候选基因。分析认为这些共线性与非共线性的基因、重复序列与其它类型的基因间序列是造成小麦叁个基因组的“部分同源”关系的基础。3.不同基因组之间的同源区段序列比较分析揭示了同一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的基因组进化速度并不一致,该区段B基因组要先于A、D基因组分化;在A、D基因组的序列上发现一个共有反转录转座子Carmilla-1,但是8在B基因组该共线性区段没有发现这个转座子:比较分析Rht-A1、Rht-B1、Rht-D1基因序列在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中的差异时发现B基因组的序列差异要明显大于A、D基因组;A、D基因组在同源区段的序列相似性要明显高于A、B以及B、D基因组的相似性。4.采用同源克隆结合BAC文库筛选的方法,依据水稻“绿色革命”基因GA20ox2基因序列获得了小麦中GA20ox2基因:TaGA20ox2-A1、TaGA20ox2-B1、TaGA20ox2-D1的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材料将小麦中的TaGA20ox2基因分别定位于3A、3B、3D染色体上;根据TaGA20ox2-D1基因序列在国际作图亲本W7984与Opata85之间的差异设计InDel标记GA20ox2-3i,将TaGA20ox2-D1基因定位于xfba330与xgwm664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4.1cM和5.3cM。分子标记结果结合QTL定位信息可以初步推断TaGA20ox2-D1在小麦中的功能与水稻相似,都是控制株高的重要基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染色体组矮秆论文参考文献

[1].陈树林.扬麦13背景的N553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培育、评价及矮秆密穗突变体Rht23的鉴定和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4

[2].武晶.小麦矮秆基因Rht1染色体区段微共线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9

[3].邓小锋.新疆吐鲁番矮秆波兰小麦七个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

[4].邓小锋,周永红,杨瑞武,丁春邦,张利.新疆吐鲁番矮秆波兰小麦穗长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

[5].于东海,李静,王洪刚,李兴峰,陆文辉.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1504-1矮秆基因的鉴定及其染色体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04

[6].高俊华,王润奇,毛丽萍,刁现民.安矮3号谷子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作物学报.2003

[7].刘光欣.吐鲁番矮秆波兰小麦细胞学研究及矮秆、长颖基因的染色体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2

[8].李欣,徐金凤,王兴稳,严长杰,梁国华.水稻半矮秆基因sd-n的染色体定位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2

[9].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宗学凤.显性矮秆基因Rht10亚染色体水平导入“中国春”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1

[10].李欣,顾铭洪,梁国华,徐金凤,陈宗祥.水稻半矮秆基因sd-t的染色体定位研究[J].遗传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染色体组矮秆论文_陈树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