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四新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文学,文学,四新,现代性,现代文学,中国,鸳鸯蝴蝶派。
五四新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华[1](2019)在《再出发:五四新文学的跨世纪思考——评陈国恩《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治中国现代文学,五四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如何认识五四新文学,既是一个本体论问题,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需要学者们本着历史的眼光和秉持科学的方法。陈国恩教授的专着《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就是这么一部既照顾到历史的现场、站在历史的原点,又结合历史发展中五四新文学的种种衍生现象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历史的、理性思考的专着。《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运用文学社会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透视,引出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评价(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林非[2](2019)在《五四新文学感伤主义倾向的终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学衡派、新月派和京派作家的文学观念较为接近,他们对五四新文学的感伤主义倾向颇为不满。学衡派关注艺术的伦理效果,新月派更多地注意艺术的形式问题,京派则更倾心于艺术的完美。作为感伤主义倾向的反对者,他们认为作家不节制情感必然影响到作品的伦理效果,也会造成艺术形式上的弊病,因而呼唤文学的健康与尊严。他们对感伤主义倾向展开批判,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6期)
王本朝[3](2019)在《思想的优胜:新思潮与五四新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倡导新思潮,张扬新思想,传播新理念,它们引领和促进了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转型,并生成新文学的运行机制,思潮在先,思想优胜,即新思潮主导新文学。五四时期的种种新思潮构成了新文学运动和创作的预设装置,引导和规范新文学的历史演进和创作实践,不断推进新文学实现思想启蒙和社会改造功能,与此同时,它也导致产生新文学创作的思想预设、经验遮蔽、现实置换和文以载道等倾向。(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小惠[4](2019)在《《诗经》重释与“五四”新文学观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学人对《诗经》的现代解释,与新文学的设计思路有关:一方面将《诗经》从传统"经学"中独立出来,祛除文学对经学伦理的依附,否定"文以载道",倡导"文学"是表现人内心情感的艺术;另一方面将白话文学的历史源头追溯至《国风》,为新文学找到强大的历史根据,使"以白话为文学正宗"的文学理念获得合法性。这是从传统文化的内部瓦解传统文学观的尝试,展示了中国本土资源对新文学的促进。但在重释时存有"尽欲甚解"与"不求甚解"的分歧,表明"五四"学人内部对"文学"的理解也有差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谭桂林[5](2019)在《“佛化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生的"佛化新青年"运动,将晚清以来的佛教复兴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其发生发展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这种影响既表现在"佛化新青年"们创办的刊物内容和编辑方式上,也表现在他们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表达方式上,而"佛化新青年"运动力图将中国文化的精华传到全世界,这种理想更是体现出一种独到的文化眼光,体现出受到五四新文化影响之后中国佛教更为开阔的宗教胸怀。(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9年04期)
王光东[6](2019)在《“五四”文学研究的叁个纬度——从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部分导言说开去》一文中研究指出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十卷的导言写作者,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参与者。胡适、周作人的导言对"五四"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有着深入的说明;郑伯奇的导言提出了"五四"文学接受异域文学影响时的"混合性"特点;茅盾则以表现"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作为评价作品的基本原则。重读这些导言,对于我们进一步的理解"五四"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宋剑华[7](2019)在《重识五四新文学个性解放的启蒙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以"自由"作为思想启蒙的重要口号,以"个性解放"作为终极目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发起了全面而猛烈的攻击。然而,"自由"在其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具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它打破了中国人的精神枷锁,加速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它又严重地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牢固基础,使个人主义思潮在现实生活当中任意泛滥。重新梳理新文学所走过的复杂历程,对于我们正确认知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鹉[8](2019)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叁种思考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得不从胡适说起。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提倡白话和改良文学的构想。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学运动,改变了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路向。最初五四运动所宣扬的是爱国、批判传统、主观主义和抒情主义,郁达夫曾说过"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就首先在于个性的发现"①。20世纪20年代初期,青年作家们的作品"为陈腐的中国文化的尸体带来了新鲜活泼的细胞(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傅修海[9](2019)在《五四新文学的形·影·神——以瞿秋白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瞿秋白是亲历和见证了五四新文学发生、发展历史现场的中国共产主义革命早期的领导人。反思瞿秋白蔚为系统的五四新文学论说,以及他一系列关于五四新文学的回忆与观照,不论从五四新文学史观生成的角度,还是从还原历史的现场感的层面,对于重新认识五四新文学的时空错位、泛文化现象、面相多元与革命史意味的演义与提纯等问题,都相当有反思价值。(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成志雄[10](2019)在《论刘震云小说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立足于《塔铺》《一地鸡毛》等“新写实小说”、《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新历史小说”与《一句顶一万句》等“说话系列小说”,以鲁迅等“五四”一脉作家的文学主张与作品作为参照,从语言风格、话语立场、叙事艺术以及批判色彩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此发现当代作家刘震云在新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发展。绪论主要介绍刘震云的作品出版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其间着重对“五四新文学传统”进行了辨析与界定。第一章从语言风格来看刘震云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发展。本章从语言风格学入题,在分析“五四”时期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以及鲁迅等人作品风格的基础上,对比研究刘震云作品的语言特色,发现刘震云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所革新,革新主要体现在“风趣的白描”、“绕”与“陌生化”、无形的反讽等方面。第二章论述刘震云小说的话语立场。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五四”一代作家多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以精英的视角和心态书写“平民的生活”。反观刘震云的小说,其小说多以平民的视角和感知方式书写“平民的生活”。首先在小说文本表层,我们比较容易发现刘震云对民间言语、民间场景、民间意象等民间要素进行了大量书写;其次在创作视角上,刘震云的小说具有很明显的“民间”特征,在“民间”视角下刘震云运用“民间思维”解释生活、解构历史,不仅让农民说农民的话,且让事件以农民的思维逻辑发展。“偶然”、“实用理性”、“爱亲”、“”是刘震云小说人物思想的体现也是事件发展的动力。第叁章是第二章的延续,主要分析民间智慧指导下的叙事艺术与叙述策略。“五四新文学”本就有着“探索多样化的创作方法”的传统,刘震云也在创作中实践着这一传统,并贡献出新的叙事艺术。“喷空”式的写作、“绕”的叙述策略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也是其对传统叙述手法的革新之处。“喷空”的艺术使得刘震云小说的结构新颖有趣,“绕”着说理、“绕”着叙事使得刘震云小说平中见奇,意蕴丰富。其中“喷空”式的写作与李劼人的“摆龙门阵”有所相似又不尽相同,“绕”的说理方式体现着独特的民间智慧,“绕”的叙事策略主要在于“背景情节化”以及结构上的“回环”等。第四章从批判的色调来对比刘震云与鲁迅的异同。鲁迅小说几乎皆为“冷峻”与“荒寒”,而刘震云在继承鲁迅的批判精神与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其批判色调(尤指新世纪小说)由冷转暖。本章借助存在主义理论,从“困境与救赎”、“异化与真情”以及“死亡与新生”叁个维度论述刘震云小说创作中的“暖色调”。论文将这种“暖色调”的批判视为五四新文学“启蒙”与“批判”传统在当代文学中的新面貌,是刘震云将小说“可读性”与“教育性”进行调和的结果。结语将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深化,重申刘震云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发展,以期引起学者对当代作家创作与新文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的思考,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界对“五四”的反思。(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五四新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衡派、新月派和京派作家的文学观念较为接近,他们对五四新文学的感伤主义倾向颇为不满。学衡派关注艺术的伦理效果,新月派更多地注意艺术的形式问题,京派则更倾心于艺术的完美。作为感伤主义倾向的反对者,他们认为作家不节制情感必然影响到作品的伦理效果,也会造成艺术形式上的弊病,因而呼唤文学的健康与尊严。他们对感伤主义倾向展开批判,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四新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建华.再出发:五四新文学的跨世纪思考——评陈国恩《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J].德州学院学报.2019
[2].黄林非.五四新文学感伤主义倾向的终结[J].青年文学家.2019
[3].王本朝.思想的优胜:新思潮与五四新文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王小惠.《诗经》重释与“五四”新文学观的建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谭桂林.“佛化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社会科学辑刊.2019
[6].王光东.“五四”文学研究的叁个纬度——从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部分导言说开去[J].社会科学.2019
[7].宋剑华.重识五四新文学个性解放的启蒙价值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陈鹉.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J].新文学评论.2019
[9].傅修海.五四新文学的形·影·神——以瞿秋白为中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0].成志雄.论刘震云小说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9